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明郑之我是郑克臧 >

第186章

明郑之我是郑克臧-第186章

小说: 明郑之我是郑克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附和的声浪顿时高涨了起来,大厅里到处是攻打金兰的声响,然而另一名评议员则在席位上讽刺的开口道:“攻打金兰湾?若是郑家不肯罢休,纠集大军再度报复的话,岂不是还要事与愿违的跟郑家全面冲突嘛?”

“那你的意思是?”提议攻打金兰湾的评议员反问着。“难道什么事都不做吗?”

“不,我的意思封锁金兰湾,在海上消灭郑家布置于广南的几条战舰。”这名评议员冷笑道。“只要给郑家一个警告,让他们知道公司并没有底线就可以了,相信还面临着鞑靼人威胁的大员会理智的看待我们双方的关系,而且封锁金兰湾有个好处,只需要两到三条四十门炮巡洋舰就可以了,不需要出动九十门炮战舰也不需要出动数目更多的武装商船更不要出动陆军,军费也不需要一百五十万之多。”

“说得有道理。”评议员们、高级通商员们又为这位评议员的话欢呼起来。“封锁金兰湾,消灭广南舰队,公司万岁……”

“主上,除却已经发往金兰、超武两地的两千矿奴,尚有两千被释矿奴如何安置?”

三省水师覆灭之后,共计有一百一十七条战船、运输船或降或俘,合计有一万三千余清军官兵成为了明郑的阶下囚,有了这批新的俘虏,郑克臧便授命盐铁司将原先那批充作矿奴和筑路队的清军俘虏置换出来,其中一部分升为矿奴头,一部分转入活计相对轻松的种植园中,只有表现最好的四千人被特赦为民。不过,对于这些人,郑克臧并不打算安置在东宁增大男女比例,所以只好发往殖民地拓殖。

“发三百给陈龙。”比起直属的金兰、西渤泥两都督府,羁绊性质更浓郁一点的纳闽侯国得到的支援就相对有限了许多。“调七百至西归浦,让安龙想办法给他们婚配,以作为本藩在济州的屯户。至于剩下的一千,交给马原,充作虾夷地都督府的劳力。”

听着郑克臧的命令,警察司司官闫刚有些摸不着头脑:“主上,送往虾夷地的矿奴如何计入户籍?是算是屯户还是军户亦或是依旧以奴隶的身份?”

“暂且算是军屯吧。”郑克臧一锤定音着。“待日后虾夷地扩展起来了,再转为屯民。”

闫刚领命而去,郑克臧随后招来了应太农:“吕雪芳跟你交代过没有?”

“回主上,吕大人已经交代过来。”应太农尽管有些心不甘情不愿的,但毕竟是郑克臧的意思,他不好轻易拒绝了。“主上安排臣主持职方司在朝鲜、日本及辽东的运作,这是对臣的信任,臣一定不负主上所托。”

“不觉得委屈了?”郑克臧盯着应太农的双眼,应太农下意识的躲避着,于是郑克臧捶了捶他的胸膛。“觉得委屈是正常的,但你要明白本藩绝不能龟缩在岛上跟清虏拼国力,把你放出去正是为了日后的大战。”

“臣明白了。”应太农肃然回应道,此时的神态绝非片刻前可比的。“臣还是那句话,一定不负主上所托,看住朝、日,把耳目布到辽东及直隶、山东。”

“你有想法这很好。”郑克臧满意的轻笑起来。“此去可谓白手起家,这样,孤给你一个承诺,若是能接应出一万三藩旧部,无拘男女老弱,孤晋你爵两级,若是能接出三万或是能在北地建立一支反清的武力,孤不吝伯爵之赏。”应太农重重的顿了顿首,郑克臧这话其实已经点明了职方司在北方的未来任务,他绝对明白自己该如何做的。“另外马原的虾夷地船场是本藩重中之重,唯一有事宁可毁了也不能留给日本人或是清虏……”

第230章 和约

“甲,河仙、嘉定、边和、美萩四地不再向广南称臣纳贡;”望着面前的广南使者,以正八品修职郎出任通商司驻金兰都督府司事的傅成辉面无表情的叙述着罢战媾和的前提条件。“乙,今后我朝商船进入会安、沱氵曩(DaNang,今岘港)贸易免征到税、回税;丙,广南赔偿我朝出兵花费白银三万两或十四至十六岁女子三千人。”

“贵方的要求简直欺人太甚。”广南的使臣一听,脸色顿变。“不要以为贵方船坚炮利就可以为所欲为了,须知道东宁与广南有数千里水路之遥,我主真要兴起大兵的话,贵方未必就能讨得好去……”

据说跟傅为霖有一点点远房亲属关系的傅成辉不顾礼仪的打断了对方还在进行的恫吓:“贵使如此以为那再好不过,双方整兵再战,且看广南先攻下金兰,还是我朝大军先入顺化,亦或是北河之军越过边墙南下。”

“贵方倒是好算计。”广南的使者怒极而笑。“以为远交近攻就可以纵横捭阖,不过贵方就一定知道,北河军南下之后不会得陇望蜀吗?贵方难道不知道北河乃是清廷的属国吗?引来北河予贵方又有何等好处。”

“话不能这么说,毕竟敌人的敌人正是我方的助力,至于以后如何那是以后的事。”相对于广南使者的恼羞成怒,傅成辉却不咸不淡的回应道。“贵使或可以说我朝鼠目寸光,可若是一旦双方兵戎相见了,自然也就无所而不用极了。”

听了傅成辉的言论,脸色变幻了好一阵子的广南使者终于退了一步:“河仙、嘉定、边和、美萩本蛮荒之地,所谓称臣纳贡原系可有可无,本使可以答应贵方所求,唯上述四地亦不得向真腊及暹罗称臣纳贡。”

傅成辉当然明白对方这番话的真实目的,无非是想借刀杀人,但如今闽海无事,郑军完全有能力投送兵力干预中南半岛局势,因此他毫无畏惧的点了点头:“大明子民自然要归大明朝廷管辖的,自是不会向区区小国输诚纳贡。”

于是第一条双方达成了一致,但关于第二条,广南使者则断然拒绝:“本朝土地狭隘,人口不彰,唯以商税奉养百官诸军,如今贵方希图依仗武力免税,若诸国先后效仿,本朝何以自处,故此条要求断然不可行。”

傅成辉听罢不置可否的讨价还价着:“全免既然不可,那就减免一半如何?”

“也绝无可能。”广南方面硬邦邦的回绝着。“事关本朝安危,漫说本使无权答应,即便如今答应下来了,我主也会断然否决的。”

“若是不能免税,那请废了进礼的旧规。”傅成辉的这番话听起来很奇怪,但却是当时的实际情况,在外国商船抵达会安之后,除了应缴的税收之外,还要向阮主及其大臣进献礼物,虽然回航时会根据进礼的厚薄有一部分回礼,但回礼的数量并无定准,实际价值也很菲薄,于是进礼便成了一项额外的税收。“使者不要说这也关系贵方存亡了。”

广南方面的使者还是摇了摇头:“所谓进礼乃系本朝先规,上下经手牵涉甚多,若是贵方不想协议落空,那还是不要提及的为好,否则竹篮打水倒也算了,日后贵方船只入港后遭到诘难,就有违两国交好之原意初衷了。”

见到对方说的有理,傅成辉不得不再退一步。“那就请废止了贵国和买之政。”

根据广南的制度,进礼讫,船长计开船内货物,一项一帖,登记造册,呈阮主选购,不许隐匿,如有隐匿,一经查出,货物尽数入官,人依广南国律治罪,只有在官府选购之后,才准许余物运往别处销售,这一点其实跟明郑如今实行的包买政策很相近,只不过明郑包买的是帆布、棉布、麻绳、黄麻、铁料、铅、硫磺、水银等与军输民计有关的原料和成品及糖、茶、生丝等一部分垄断商品,而广南这边则是对所有有利克图的货物都先行过一道手。

看到广南使者还要支吾,傅成辉脸色一板:“连这点都无法答应,贵国的诚意真是可见一斑呢,也罢,请使者回去吧,大不了两国再做过一场,以输赢来定谁有道理。”

广南使者犹豫一会,在给出一个限定条件后有保留的答应了:“只限贵方入港船只。”

不过,前两条谈下来了,第三条,广南方面说什么也不答应:“别说三万两了,就是一分一厘银子,我朝都不会赔的,还请贵方务必去掉这一条。”

“不赔银子那就赔女人。”傅成辉透露给对方一个不算过时的消息。“前不久本藩与北河做了笔买卖,五百门鸟铳换了三千女子,对方接下来还准备向本藩订购能轰开边墙的大炮,若是贵方愿意支付赔偿,本藩可以回了这笔生意。”

“我朝一分银子的赔偿都不可能出。”事关到北河,又有打破边墙一说,使得跟北方郑主缓和了不久的广南人惊恐万状,于是使者先抑后扬的说道。“但为了双方的友谊,我朝可以赠送贵方女子五百人。”

“五百人太少了,”傅成辉讨价还价着。“怎么说都得二千五百人。”

“一千人。”使者加了五百,但傅成辉却不甚满意,于是双方你五百我三百的加减着,终于在一千八百人上达成了一致。“既然双方有志友好,切勿再生误会了。”

说了几句场面话之后,双方终于签下了《戊辰条约》,说起来广南的使者要向顺化禀告后才能确认条约的有效,而傅成辉和蔡通更是没有权力签约,但就是这个没有法定约束力的条约整整执行了三年多,才被继位的阮福溱之子阮福淍撕毁了,当然这已经是后话了。

条约既然签署,广南使者扭扭捏捏的问道:“傅大人,那条佛郎机船可否归还?”

事实上克拉克船作为商船是合格的,但作为战舰却是靶子,因此郑军水师并不需要这种大而无用的船只,只是对方既然索要,傅成辉不妨提出一个好价钱:“彼乃听命清虏与本藩为敌,若就此放归与纵虎归山何异?”

广南的使臣一听有门当即打蛇上棍:“佛郎机人愿立字具保,从此不与贵方为敌。”

“那以大人的眼光,如此大船当作价几何?”傅成辉反问道,看着广南使者讪讪的表情,傅成辉伸手一比。“这样吧,船反正已经打坏了,本官也不多要,就凑成三千妇人如何?”

当时广南的人市价,一个适龄少女不过四五两白银,也就是说,傅成辉开价一千二百名广南少女,总值不过七、八千个里亚尔,听起来要价是不菲的,可是比起这条克拉克船应有的价值来,也不过是九牛一毛,只要修复了该船,船东跑上两趟澳门、那霸、阿镇的三角航线,这点钱也就赚了回来,因此绝对是合算的,而傅成辉答应的这么爽快也是为了给广南方面履行条约增加一点局外的压力。

“好,甚好,本使回国后即通报佛郎机商馆,请他们派人与贵方协商。”使者顿了顿,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的又提了一个要求。“还有之前贵方从会安请走的那几位佛郎机和红夷的商人,是不是也一并送还。”

“佛郎机人,等来赎船的时候可以一并放还,至于红夷商人嘛。”傅为霖冷冷的一笑。“本藩与红夷向有宿怨,贵国还是且让红夷自己来讨要吧……”

广南方面以为可以用驱狼吞虎的计谋挑动真腊、暹罗等国为难汉民在中南半岛尖端的开拓,然而阮福溱却没有想到他的一时退让,宾童龙方面再次确认了明郑方面的强大,于是对广南方面离心离德的宾童龙人很快跟金兰都督府达成了永久割让金兰及附属柑林地区。虽然明郑方面没有同意以武力协助宾童龙人脱离广南,但数以千计的刀枪、铠甲及小型火炮的输入,使得宾童龙的胆气大增,对顺化的命令也开始阳奉阴违起来,于是为三年后的宾童龙之战埋下了深厚的伏笔,而得到柑林地区之后,明郑的势力开始与广南南方的重要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