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风流知青人生 >

第181章

风流知青人生-第181章

小说: 风流知青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伙在搬,他也可以回去休息。

杨楚生也不能要什么东西,要多了,到了半路可能还得连人都被抓了。这哥们还让蛇头带路,看一下还是地下交易的走私市场,确实零星。这哥们就带了两丈这年代,属于走私才有的一种布料,反正蛇头说是“尼龙”布,那就尼龙呗。

又是上了一辆货车,带着两丈布,虽然是走私货,但因为数量少,也不至于半路上,就被当成走私的。杨楚生一上车就闭上眼睛,还在乐,要搞走私就搞大的,现在最热销的就是布料,要是能搞个上吨的,那可是“嘿嘿”!

“喂,同志,到平县了!”司机拍着杨楚生喊。

“到了?”杨楚生坐起来就喊,真的是,本来他是想先到滨海市的,看看回去了的刘雪贞和孟跃进。却不想这一路上,车子真的一帆风顺,没有被拦下检查,所以走过头了。

又回来了!杨楚生这家伙,谁能想到,他又来回了一次香港,而且还是有七十多万港币的富翁。这哥们手里拿着几件换洗的衣服,还有的,就是两丈一定会让女人见了眼馋的进口布料。

“来了,杨书记回来了。”一位挑着肥水,想到自留地浇菜的村姑,先是看见那条往村口跑的白狗,顺着白狗一瞧。见这位人见人爱的杨楚生,就跟一个没事人在散步一般,悠闲地往村里走,当然就叫了。

上午从那边坐车,到现在已经是将近傍晚了,村里的不少烟囱,还在飘出炊烟。祠堂前面的晒谷场上,却也热闹,原来是一班村姑,用杨楚生的自行车,轮流着学。

桂香嫂虽然不是最早发现杨楚生,但却是第一个走到他跟前。她是从自留地回来的,永远都是这样,抿着嘴巴一个轻笑,带水的眼睛也是笑意盎然,淡淡地一个问候“回来了?”

“回来了,大队有什么事没有?”杨楚生也问,伸手摸着搭在他身上的小白的脑袋。

桂香嫂摇摇头“没什么呀,只有山猫听说了是收了两处建筑的活。”桂香嫂笑着说,看着秋月嫂也走来,小声说“我做饭去了。”

“哎呀,杨书记,你回来了?太晚了,今晚在我家吃饭。”秋月嫂美滋滋地笑,突然伸手拿过杨楚生手里的衣服,当然是想帮他洗了。

“不用,我自己一个人做起来容易。”杨楚生也笑着说,看着手里的尼龙布也笑,这些布料要给她做一件衣服,保证是全县最高级的。

还是田野好,杨楚生深深地吸口气,才到香港几天,这一回来,闻到这种充满着泥土和草丛香气的清新气息,感到一股亲切。

一人一狗,走在路边的草地上,狗在他的身边撒欢,人也看着落日后,西边的那一抹金红。

“吱呀!”杨楚生推开竹寮的门,真爽,窗外的南瓜,已经开出几朵黄色的花,其中有两朵,已经结起了有小指头粗细的小南瓜。

竹寮里面,也透出一股淡淡的炊烟,杨楚生走上土坎,朝着村前通往县城的那条大路看。自己在规划,他跟十四娘合资的服装厂,就应该建在路边。这条路,虽然偏小点,但是那些解放牌卡车还是可以进来的。

这哥们从土坎下来,又走进印刷厂里,看着一切都是井井有条,当然了,这是桂香嫂的打理。

杨楚生来了,这竹寮里肯定热闹。别的先不说,这山猫第一个就会往这里跑。

“哗,你这什么烟?”山猫看着杨楚生掏出一包三五,他还从没见过呢,眨着眼睛就问。然后接过一根,放在鼻子下面只闻不点。

“这是英国烟,嘿嘿,在那万恶的旧社会,听说我们国内就有了。”杨楚生笑着说。

山猫也点上,美美地抽一口,当然是汇报战绩了,他就揽了两个地方的活,一个是学校要修补教室,另一个是一个大队要建粮食仓库。

“两个地方,总共有多少钱?”杨楚生只爱听重点的。

“包工包料,五万多块!”山猫爽爽地说,然后掏出几张白纸条,上面是几条香烟,还有几斤茶叶的钱。

杨楚生只是稍一看,笑着说“明天开张收款收据,我给你批。”

“嘿嘿,行!”山猫这家伙图的就是这种爽快,换了是别人,那是不能批的,这些其实都是送礼用的。

“该花的钱你大胆花,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杨楚生却还来个鼓励,乐得这家伙连嘴角边几根猫似的胡子也在颤抖。看着秋月嫂和桂香嫂走过来了,他也想走了。

“累不累呀?”桂香嫂先跟山猫打个招呼,然后就朝着杨楚生问。

“不累,我每人送你们一样好东西。”杨楚生一说,手一招,两位美村妇也跟着他走进竹寮里。

“哇,这什么布料呀?”秋月嫂又看又摸的,这布料真的还没见过,摸起来有一种爽手的感觉,还有那光泽,闪亮闪亮的,看起来就是高档货。

“这叫尼龙布,知道的人跟我说,叫一抖干,就是洗好了,抖几抖差不多就干了的意思。”杨楚生笑着又说“这一块一丈,你们俩都作一件衣服,肯定够。”

桂香嫂却只知道笑,看这种布料,比的确凉还好,心里当然美了。笑着说“行了,你还是早点休息吧。”

这就叫啥?两位村妇的心事各不相同,秋月嫂只知道杨楚生来了,凑个热闹。桂香嫂呢?却是多了一份关心和体贴。

这一觉睡得特别好,杨楚生这个大队书记,吃完了早饭就往大队走,当然得开个会,说说他准备搞个合资厂的事。

他是睡过头了,来得比其他的大队干部晚点。大家都知道他来了,也都在小声讨论,他亲自出马,揽了多少活。

“杨楚生,回来了?”清华叔还先问。

杨楚生笑着招呼完,看着山猫拿着一张收款收据也来了。

“对呀,山猫揽了两个地方,你也不少吧?”妇女主任也来一句。

“我揽不到。”杨楚生将签好名的单据还给山猫就说。

几个大队干部都抿紧嘴巴,完全就是想“扑”地笑一下,却不好意思笑出来的表情。人家山猫一出去就有收获,他一个大队书记根本就不用出去的,现在好,出去了却两手空空回来,这叫自己丢自己的脸了,估计连车费也不好意思报销。

山猫也有点得意,当然也有跟干部们一样的想法。这家伙甩着那张收款收据,确实很神气,甩起来还“咔咔”响。

杨楚生看着大家的表情,也在笑。拿起一杯茶就喝,还是发言了“我们大队的农业生产,在我们滨海地区,已经最先步入温饱,你们还有什么发展路子吗?”

“什么发展路子?有养猪场,印刷厂,还有一个建筑队,这样的发展已经不错了。”财经主任也开口了。

“这些不够,印刷厂根本就不能解决我们闲置劳力的出路,养猪场只能增加社员的收入,达不到让社员们致富,建筑队暂时也不能有多赚钱。”杨楚生说完了,又看着干部们。

干部们都在对着眼,还能什么,其实他们也没有什么发展的思路。清华叔也拿起茶,嘴角还露出笑,感觉吧,杨楚生是揽不到活,没面子,就说些他们听不懂的了。

清华叔的想法,可能也是其他干部们的想法,大家都不作声,脸上却带着想笑的意思。

杨楚生干脆站起来,提高声音说“我们应该向工业发展,这次我出门,并不是想揽建筑队的活,而是跟香港过来的商人接触,想在我们大队,办一个能容纳最少两百人的制衣厂。”

好家伙!这话一说,就跟喊口令一样,干部们几乎是同时都瞪大眼睛。

“你疯了,跟香港人合作!”清华叔大声就说。

“哈哈,我不疯,这种合作,对我们有利,我们只负责厂房,还有拉电线这些,其他的设备都是香港人负责,然后我们赚加工费。”杨楚生慢慢地说。

“厂房不也得用地,还要基建,我们那来的钱啊?还有跟香港人合作,那是资本主义。”财经主任说完了,只有摇头。

杨楚生一只手往桌子上一按说“没钱可以贷款,只要上面能支持。厂房是我们的,不管建了多少钱,永远都在我们这里。”

“你真的疯了,这要多少钱?”妇女主任也摇摇头。

“要发展,就要有一种疯劲,我当书记,并不只是让社员吃饱肚子,还要让大家口袋里有钱!”杨楚生的声音,就跟还在响的那个高音喇叭一样响。

疯了!反正这样大手笔,在这些大队干部听来,就是百分之百的疯了。总之他们都有点昏,估计杨楚生要跟公社反映,公社那一班人,肯定也得昏。

杨楚生当然得跟公社汇报,他还想自己到县委,县里要是不敢批,那他就跑地区然后省城,反正他能感觉,是他施展身手的时候了。

0111 162340213。第213章 当官的都昏

0111162340213。第213章当官的都昏

走了,到公社去,杨楚生这也是先打个前哨,就是事情还没个苗头,就先放个响炮,先跟公社说说。

这哥们满脑袋鬼主意,你罗书记不是很时代吗?那就给他来个头疼的。反正他一说,公社肯定得开了好几天会议,然后还得向县里汇报,省了他自己跑路。再说了,十四娘还没有来,放炮也是空炮,他不急,先让公社急去。

杨楚生跟罗书记,可以说是死对头了,不过这家伙也真的拽得到家,“咔”一声打好自行车的脚架锁,直进罗书记的办公室。

罗书记的办公室还挺热闹,好像是要开什么会议,却还没开始的样子。杨楚生人还没进,从窗口往里一瞧,吴拥军也在,还有任他们大队工作组长的那个农办主任也在。

怎样,这就叫公事公办。这哥们嘴里叼着三五,单单这烟味,一进门就让几个人都在耸鼻子,想不出这家伙的烟味是什么。

老天爷,别管什么烟了,大家的目光“唰唰唰”直看这小知青的嘴巴,因为看见他含着的,是带过滤嘴的。不管什么,这里面绝大多数人,也才第一次见到带过滤嘴的香烟,就这一小点东西,也能成为传说。

正好,那位统战部长也在,看着这牛哄哄的小知青,这统战部长还笑着问“杨楚生,你这什么香烟?”

“三五。”杨楚生掏出香烟盒,扬一下然后又放回口袋里,对不起,这里面几个人手里都夹着大前门,他的三五抽完了,想再卖有钱还买不到。

“三五?”这统战部长当然听说过,睁大眼睛就又问“这烟从那里来的?”

“湿湿碎啦,香港人送的啦。”杨楚生真让人笑抽,学人家的话,也不管前后句能不能搭配。

这家伙从被知青办的周主任叫来了那次以后,就没有再来过公社了,进门跟罗书记打个招呼都没有,就只跟统战部长说话。自己还偷着乐,怎样?统战部长的官比你罗书记大,气死你。

香港人三字,却让罗书记的屁股踮了一下,也让统战部长突然间好像干皱的嘴唇有点发黑,可能心跳不正常,表现在嘴唇上面了。要知道,这位小知青是有逃港的前科的,所以别人听了,当然有表示。

“我这次出门几天,跟几个香港老板洽谈过了,准备在我们大队,跟港商合作,建一个制衣厂,形式就是三来。”杨楚生说得特别清晰。还怕领导不明白,详细地跟他们讲讲,这种三来一补企业的形式,是怎么样的。

他也是不说一补了,三来就够了,反正这厂就他自己的嘛。

好家伙!昏了,统战部长昏昏地看着这个小知青,这家伙又来搞名堂了。也感觉这家伙,原本黑里透出红的本色,突然间黑多于红,变成紫色的了。

罗书记也在昏,脑子里净是无产和资产两个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