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我在义乌的发财史-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单纯的外贸生意会越发难做:其一,利润空间的狭小,单纯的中间商迟早会濒临绝境;其二,产品质量与技术含量在逐步提高,每个中间商的背后如果没有好的工厂支持,很难在外贸业务上有所突破,而好的工厂生产成本高,相应的单价也高,我们根本拿不下来;其三,利润空间的狭小,所带来产品质量的无法保证,很容易使中间商在未知的将来在某个订单上摔大跟斗;其四,没有实体的外贸公司,给人的感觉总是皮包公司,一个空架子,在心底里总觉得无法满足自己,没有那种成功感。
综合以上四点,我的想法就是要办实体,说这是种发展的趋势也好,还是说我的野心也好,我要办实体的决心似乎谁也挡不住了,来势汹汹!
所以,我对小梅说:“小梅,我有两种想法,说出来你参考一下:一是我们回家乡办个实体企业;二是,还在义乌办家工厂。销售市场还是走外贸这条路,暂时不考虑内销这块。”
小梅说:“为什么不考虑内销这块呢?”
我解释说:“内销垫资厉害,我们目前吃不消,也没那铺货实力,更别说做品牌打广告了。唯有外销适合我们,只做订单,零库存,资金回笼快,风险也小,只要资金不缺,两三年内不赚钱,就算保本,我们也能撑下去。”
小梅“哦”了一下,然后又问:“如果我们回家乡发展,你想干哪行呢?”
我想了想,说:“我只是个朦胧的想法,还不成熟,目前也没有好的方案,我倾向于继续在义乌发展,这里创业环境远远好于家乡。”
小梅说:“哥,你怎么想怎么干,我跟着干就行了。想这大事我想不来,反正我支持你,就算把赚来的钱全部投进去,我也支持你,绝不会拖你后腿。你这个妹妹算够意思吧,嘻嘻……”
我点点头,笑了,真心的笑。摊上这么个好妹妹,确实值得我开怀而笑。
二〇〇三年就写到这了。
二〇〇三年是我生意最关键的一年,这一年确实赚了不少,所以更多的笔墨放在了生意上。其实还有很多细节上的问题,以及一些其他的生意都没写出来,因为篇幅的关系,也因为事分轻重。我想,不管写得怎么样,读者们都能寻找到自己所要的看点吧。
有些生意上的“经验”,我本来不想写的,写着写着就控制不住流露了出来,希望读者看后能有所收获,这就是我最大的满足了。如果您看后不以为我是说教,那就是我最大的收获……折腾的人生,如蜕皮之动物,每次的阵痛与辛苦都是为了更加活力四射。
总之,又有一次新的从未经历过的人生挑战在等着我,我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准备,套用一句话说就是,“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我早就习惯了暴风雨的日子!
第58章 像我这样的男人怎么就发财了
过了年,就是二〇〇四年了。
我与小梅从义乌满载而归回家过年。从我大胆而执意地带小梅来义乌打拼,经过一年,现在初战告捷,所有的辛酸与汗水都已在尘风中成为过去。
兜里有了二百万,这份收获让人笑颜逐开。得意归得意,但我没忘形,从心底里来说,也没什么好忘形的。挣钱、做事业,是为自己的一份梦想,不是为别人。
到家后的第二天,我就带着母亲和小梅迫不及待地去看房、拿房产证。
一手钱,一手货。拿到钥匙与房产证后,我们就直奔新房而去。房子我自己是已经看过的,就不知中不中小梅和母亲的意。这套三居室从法律上来讲,应该算是家里的共同财产,因为是我与小梅共同买的,只不过为了方便行事,房产证上才写了我的名字。
母亲对房子不满意,她说,城里的房子吃喝拉撒全在一个屋子里,让人很不习惯。母亲的不满意不是单指我买的这套房子,而是所有城里的房子。
小梅对房子很满意,她一直就渴望着过城里人的生活,在城里拥有自己的房子,所以,小梅快乐得蹦蹦跳跳,每个房间打量一番后挑中了一间做自己的房间。这个,我和母亲都让着她,哪个房间对我与母亲而言都无所谓。小梅挑中的是面对远山的一个房间,她说,临窗看日升日落、月圆月缺是种非常惬意的生活。
房子算是彻底地属于我们了,从此以后,我们在城里就有家了。但这是一所空房,必须添置些家具、买些生活用品才可以住人。
我、小梅、母亲三人做了简单分工:我负责买家具、燃具等;小梅负责买家用生活必需品;母亲留在家里搞卫生。分工后,我们立即行动,风风火火很带劲的感觉。
几年没在县城生活,我都不太熟悉街上的店面的具体位置了。因为急,我也不管三七二十一,逮着一家卖家具的店面就草草地买了三张床、一张饭桌、八张椅子……看看,得装上一大车。店中老板笑得跟弥勒佛似的,边笑边说:“老板,还要点什么?要点什么我帮你参考,反正都得叫大车了,干脆一次买齐。呵呵,我给你绝对的跳楼价。”
因为要买的都是急用品,所以,我也不细挑,看看能用得上的都买了。一付钱吓一跳,居然买了一万多,口袋里带的钱不够。我对老板说:“老板,我带的钱不够了,你等我一下,我去银行取点钱来。”
“哟,大老板真是财大气粗啊,一口气就买了一万多的家具,你这是要结婚还是……”一个阴阳怪调的声音从我身后传过来。我一回头,看到了最不想看到的人——我的大舅子宝强,也就是当年在医院给了我一拳的金子她哥。
“呵,是你啊,宝强。”我挤出笑容说。虽然我打心底里很不乐意给宝强笑容,但我还是在瞬间强迫自己很体面地挤出了笑容。
“还认得我是宝强啊,你这是要结婚吧?”宝强又重复了一句。
“不是,我刚给我妈买了套房子,这不是来买点家具么。”我解释说。
“给你妈买房子?是给自己买吧?”宝强冷言冷语地说。
“不是,是我和我妹共同出钱买的。”我耐着性子说。
“还与你妹共同出钱的呀,我又不替金子抢你家房子,干吗说得这么假哦,你有钱是你自己的事,有多少都与金子无关,没必要这样睁眼说瞎话。”
“真是俩人一起出钱的。”
“放你妈的屁,跟老子胡扯个鸡巴毛啊!”好像我欠他什么似的,宝强莫名其妙、怒气冲冲地谩骂起来。
“宝强,你怎么骂人啊?”我一脸迷茫地问。
“我高兴骂你就骂你,怎么了,不服气啊?”宝强蛮不讲理。
“我不跟你吵,我忙着呢。”我说完转过身去,懒得搭理。见我懒得搭理他,宝强以为我在轻视他,很是怒火中烧,他大声喊道:“骂你是轻的,老子还要收拾你。”说完,宝强就使劲推了我一把,由于疏于防备,我一个趔趄,脚上绊着桌腿,身子一歪重重地倒下了。
我爬起来后也没和宝强理论什么,一是跟这种人说不清楚,二是怕动手吃亏的是自己。宝强见我站起来安然无恙,不舒服了,又推了我一把,这回用力很大,我倒退了好几步还是没站稳,一下倒在地上。我的额头正好磕在桌角,一阵剧痛之后,鲜血从我的额角处流了下来,很快便染红了羽绒服……
家具店老板赶快过来扶起了我,而宝强见状转身就走了。
扶起我之后,家具店老板又找来几张卫生纸捂住了我的伤口,然后他说送我去医院,我没让他送,我自己能开车去。
我去医院缝了两针,伤势倒是不重,只是觉得这伤来得太冤、太憋屈了。生气归生气,但我没有想报案或是找谁去替我复仇。我明白宝强的行为,他是看我有钱了,又没及时与金子复婚,心生气恼。这种小家子气的男人我很清楚,但宝强自己不清楚,他肯定错误而得意地认为自己替妹妹出了口恶气。
后来,我冷静地想了想,我与宝强之间的这场战争几乎无可避免,不是在家具店正巧碰上,就会在大街上其他角落偶遇上,然后上演同样的一幕。能避免这一幕的发生,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我依旧是穷光蛋,二就是我很主动、很谄媚地与金子复婚,讨好他们家人。事实上,我在宝强眼中没钱是错,有钱也是错。宝强的心思很明显,在他眼中,像我大勇这样的男人怎么可能就发财了,而且发了财后居然没给他及他们家很足的面子,这让他接受不了。
我想对宝强说的是,我挣钱不是想显摆给他们家人看,我挣钱只是想把自己的日子过好些,不再像以前那样狼狈地苟活于人世间。至于宝强,你看不惯我大勇能发财、发了财,那是你自己的事。
从医院出来,我没有回家,而是去银行取了钱。
回到家具店,老板问我刚才推我的那男人是谁。
我说:“以前一个朋友。”
老板便说:“就不该和这种人交朋友,你看他讲话那穷酸、刻薄劲儿,要是我,我就不鸟他。”
我不耐烦地回了老板一句:“好了好了,叫车上货吧。”
回到家里,母亲看我头上缠着纱布,问我怎么了,我告诉她搬家具时被碰到了。母亲便嘀嘀咕咕地责怪我怎么这么不小心,眼看就要过年了,还缠着纱布多不吉利。
正在这时,电话响了,一听,是金子母亲打来的,不用说,她肯定是知道了我与宝强之间发生的冲突。
电话中,金子母亲问我在哪里,我说在我新买的房子里。金子母亲向我打听了新房的详细地址后,说马上过来看看我,我一连说了几句“不用了”,但拒绝不了,只得同意。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59章 有人向我请教“生意经”
母亲是从金子母亲口中得知我头上的伤是宝强所赐,一向温柔的母亲再也忍不住了,她以一个农村老太的身份第一次向一个城里老太太发怒。
母亲对金子母亲说:“亲家母,你看看你家儿子,干的叫人事吗?我儿子又没惹他,干吗把人打成这样!”
金子母亲也失去了往日城里人的优势,她一个劲地赔着不是,大骂自己的儿子宝强做得太出格了。
这是我预料中的结果。
一看到她是带着我女儿一道来的,我就明白她来的目的了。我想,她可能是去叫金子一块来的,金子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没来,所以她就把霜儿带来了。
自始至终,我和小梅一直没插话,任由我母亲与她对讲。我不知道说什么好,说什么都觉得没意思,这样只会让我与金子之间的感情越来越糟,这不是我想要的结果。对于小梅不插话我也能理解,她还是一个未出嫁的姑娘家,在这种事上矜持些是对的。
见金子母亲口气一直软软的,处于下风,我母亲口气也软了下来,不再气愤。两个老太太说着说着就聊上往事了,聊着聊着就聊到情分上来了,不再是对峙,而是融洽,很邪门的事。
金子母亲把我的房子里里外外打量了一番后,对我母亲说:“这房子真不错,很舒服啊,你老真有福,生了大勇这么一个既能干又孝顺的好儿子。”
母亲说:“这房子我觉得不好,吃喝拉撒全在一扇门内,像个鸟笼子,让人很不习惯,我还是喜欢乡下的房子,住着宽敞,人也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