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新功夫之王 >

第213章

新功夫之王-第213章

小说: 新功夫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要求将其拍摄出来,至于影片质量如何,他们心里都没有底,只等这位爷看过之后才能知道结果。

王小虎在整个过程中没有发出一丝声响,直到影片结束了,他才皱起眉头做出沉思状,袁和平见状心里一阵突突,侧歪着身子,恨不能将一张脸都贴到王小虎身前,希望能从王小虎的表情中得到答案。

又过了良久后,王小虎终于叹口气:“哎你让我说你们怎么好呢?”

“阿虎,是不是很糟糕啊?”袁和平苦着脸小声问道。

“阿虎快说,这部片子怎么样?”成龙也急忙追问。

王小虎点点头说:“总体来说,你们是严格按照我的要求来做了,武打动作也是算不错,就是阿龙你这演技啊还是有些生涩呢,远不如袁叔来的熟稔,不过还算说得过去,毕竟这是你第一次做主演。”

袁和平和成龙闻言均松口气,只要王小虎说没问题,那基本就不会有问题了至于他指出成龙演技生涩,这压根就不是问题,毕竟成龙没有经过演员培训,再说功夫片主要还是看身手的,演技什么的还位居二线。

“阿虎,你估计这片子票房会有多少?”成龙忽然喜上眉梢的问道。

王小虎略一沉吟,立刻说道:“应该不会少”

“那是多少?”

“呵呵,你是新人嘛,先让大家接受你,等你出名之后自然就会有票房号召力了。”王小虎拍着成龙的肩膀说:“不过500万还是有保障的”

王小虎之所以说的如此含糊,是因为他对《蛇形刁手》的票房数据已经记不清了,总之这是成龙的成名作,当时火的一塌糊涂,按说票房不会差到哪里去,在这方面上王小虎还是很有信心的。

“平哥,等会你再把阿龙和石天在洪拳武馆内擦地的几个搞笑动作精剪一下,我感觉那几个场面不是很流畅,还有猫拳、蛇掌在阿龙身上转换的蒙太奇手法太差劲,重新剪辑,如果胶片不够的话直接重拍。”王小虎夸奖完后立刻狠狠的批评起来,要知道这几场戏可都是《蛇形刁手》的经典戏份,经典处理不好,难免会徒增遗憾。

要说这一版的《蛇形刁手》跟记忆中的原版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武打动作方面,虽说这部片子在王小虎看来看来土气得要掉渣了,但是它的出现在彼时毫无疑问绝对是开创性的、爆炸性的,综合来说,创新工作也只是在为动作戏增加些喜剧色彩上,整体结构仍是70年代典型的门派仇杀类型:被人欺负,遇见贵人,苦练武艺,最后出人头地这似乎是一个模式但就是同样的模式也能呈现出不同的精彩袁小田的蛇行拳就十分帅,而成龙则多了几分刚猛和朝气

王小虎从中能够看出袁和平和成龙是真的在用心拍摄,基本上将自己传授的动作设计方法运用其中,加上成龙灵活的身手、杂耍一般的搞笑动作,综合实力要比原版强上一个档次,而且这还是他们第一次合作,能拍出这样的水平已经难能可贵。而且这部影片可以看做是成龙演艺生涯的分水岭,小人物,小角色,没有鲜明的性格,没有显著的身份和地位,但成龙却演的活灵活现,而且导演为了一改动作片血腥和暴力的特点,在影片中加入了一些插诨打科的场面,让观众看起来更轻松一些。对成龙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当然这些心里话王小虎不会说出来,他只能严格要求,让他们精益求精才能拓宽更多的发展之路。

王小虎坚信人的潜力是越压榨越多的,此时用一个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袁和平和成龙,铁定错不了

相对《蛇形刁手》来讲,《败家仔》那边后期制作相对来讲有些缓慢,到目前为止,洪金宝和元彪还在那里忙和着呢,见王小虎过来检查工作,洪金宝有些心虚。

王小虎在前世很佩服洪金宝的平均主义,在洪金宝导演的很多影片中,成龙作为主角大都饰演警察,其他主演除了洪金宝、元彪外,还有曾志伟、吴耀汉、秦祥林等戏剧明星,使得洪金宝电影的动作风格带有明显的平均主义倾向。正如他在接受采访时所说:“我个人不是英雄主义,我喜欢戏,喜欢琢磨每个人物中的戏,喜欢给每个角色设计不同的动作。”例如在《福星高照》中曾志伟“卡通化”的拳击,也有吴耀汉“古典式”的虎鹤双形。

在洪金宝众星云集的电影中,以动作刻画人物的宗旨始终未变,不同人有不同的动作,这正是“打戏”的“戏”。他善于发掘每个人物的细节,让角色化动作与众不同。

从这一点上,王小虎对洪金宝从来都是欣赏的,所以在拍摄《叶问》的时候,他对洪金宝讲述了很多关于咏春拳的精髓,所以当洪金宝和元彪拍摄《败家仔》的时候,武打动作设计比较熟稔。

王小虎大概查看了一下两人后期制作的进度,重点招出片中林正英向元彪教授“桥手”的段落,看完后点点头说:“拍的不错,你们在剪辑的时候注意每个细节,争取让更多的观众看到传统武术的秘密。”

“阿虎,那样做的话会不会被别人说三道四啊?”元彪有些不安的说道。

“他们能说什么?”王小虎一愣。

元彪挠着头说:“我总感觉我们拍摄的不是电影,好像在教别人打架一样。”

“哈哈,那样岂不是更好,等他们看完之后就到街头上实践,如果赢了就对咏春大加赞赏,如果输了的话再回到影院继续学,这可是对咏春宣传的大好时机啊”王小虎笑着说:“正好也发挥一下《叶问》的余热嘛。”

“对了,记着让陈勋奇来做这部片子的背景音乐。”王小虎临走前扔下这句话。

《蛇形刁手》后期完善的同时,王小虎派人立刻展开影片宣传,考虑到成龙还是新人的缘故,他并没有采取预告片宣传方案,毕竟现在的成龙没有多少票房号召力,即使宣传的话也不见有多少效果,于是仅仅通过海报来宣传,两通宣传下来,影片决定在4月7日,也就是前世那个王小虎生日的那天进行上映。

香港这边筹备《蛇形刁手》的上映,远在大洋那边的洛杉矶,华纳兄弟公司总裁办公室内,邹文怀和泰德艾斯利也在某件事情上达成了共识,邹文怀离开洛杉矶的时候,泰德艾斯利亲自送他到机场,他亲切的握着邹文怀的手说:“雷蒙德,你放心吧,我们华纳方面会全力配合你在香港的行动,相信这会是我们一个良好合作的开端”

邹文怀也握着泰德艾斯利的手说:“我想我们之间的合作肯定会获得成功,我在回港之后会立刻展开行动。”

297协和怎么了?

依旧是新世纪影院,作为协和公司旗下院线的龙头影院,门外已经人山人海,他们都是来观看《蛇形刁手》的。

王小虎并没有在宣传上做多少大的文章,但是香港市民还是对协和公司电影,对王小虎写的剧本非常有信心的,因为在香港有一个传说:凡是王小虎经手的剧本都会成为票房的保障。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铁律,无论是他的《义侠》还是《叶问》都是相当精彩的,虽然这次他没有导演,只挂了一个监制的名字,市民们还是都愿意来捧场的。

晚上10点多,新世纪影院的大门敞开,观众们陆陆续续的走进影院,10点30分钟,影片正式播放,王小虎、赵雅芝还有袁和平、成龙、袁小田等人都坐在前排,这已经成为他们的习惯,在整个香港电影圈里边,只有协和公司的剧组人员敢于坐在前排,因为他们的片子从来没有被人骂过。

蓝天白云高山绿树,影片从两个几十年来就不对眼的鹰爪门、蛇拳门传人交手开场,仅仅就是这样一个开头,影院内顿时传来阵阵哗然。

“怎么回事啊?这是王小虎写的剧本吗?”

“太老套了吧这中开场好像是其他公司惯用的伎俩呢”

“是哦,你看他们的武打动作也有些陈旧,哎,失望了”

阵阵失望的喧哗传到前排,王小虎的耳根动了动,眉头不禁皱了起来。还好这样的情况有所改观,影片播放到袁小田躺在一根绳子上睡觉抓蚊子的戏份,又引来观众们的惊讶。

“快看啊,那不是金庸小说《神雕侠侣》里边小龙女的绝技吗。”

“对啊,小龙女好像也很喜欢在绳子上睡觉呢”

“我好像记着老顽童也。。。。。。”

总之现在影院里边乱哄哄的,成龙和袁和平听在耳朵里有些不自然,侧着身子看看王小虎小两口,发现他们正看着大荧幕,于是耐下性子继续观望,不过他们的心可是提到嗓子眼里了。

当影片进入诙谐搞笑情节的时候,观众们就会发出哈哈大笑,毕竟现实中大家的生活节奏紧张、谋生工作竞争激烈,人们上班时如一根绷紧的弦,下班后自然寻求放松的机会。娱乐、文化成为人们的消闲活动,它自然会去迎合普通大众寻求轻松、愉快的心理需求。

无论是袁小田的表演,还是石天、成龙的几场搞笑打斗均让大家开怀大笑,总体来说还算不错,只不过到影片播放完毕之后,大家都没有起身鼓掌,而是陆陆续续的离开。

“阿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袁和平不安的问道:“奇怪了,不好的话他们骂两句也好,好的话起码鼓个掌赞美两句,这样子算啥?”

“这感觉真让人难受。”成龙委屈着一张脸,他感觉自己为了拍这部片子可谓吃了不少苦头,到头来观众们半点反应都没有,连好坏都不知道,这心里边的滋味可想而知了。

影院里就剩下剧组的十几人,他们都眼巴巴的看着王小虎,希望从王小虎那里得到解释,而王小虎则是皱着眉头想了半天之后,立刻浮现出恍然大悟的表情,耸耸肩用无所谓的口气说:“嗯,大家今晚早些回去休息吧。”

“呃,阿虎,我们今晚睡不下啊”袁和平苦着脸说。

王小虎撇撇嘴说:“那就集体数绵羊,直到睡着为止。”

“。。。。。。”所有人都看着离开的王小虎和赵雅芝,互相对视一眼后都迷惑的摇摇头,因为他们不懂王小虎的意思,总感觉王小虎现在表现的过于沉着、过于冷静,好像这样的成绩并没有什么意外,并不能让他着急一样

大家都在不安中过了一夜,第二天一早,他们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出门买报纸,既然昨晚没有从观众那里得到关于影片的评论,他们必须要从报纸上找到答案,《蛇形刁手》是骡子是马总得有个影响不是?

“王小虎编剧大失水准,《蛇形刁手》本质就是杂技”

“猛龙归天之后,协和公司沦为一条在地上爬行的虫……协和辉煌不再。”

“杂耍加粗劣的剧本,让整部影片萌生一场闹剧,大多数观众反应非常失望。”

这是大部分香港报纸当天的头版头条,在这些报道中,各大媒体几乎千篇一律的表示对《蛇形刁手》非常的失望,本认为花钱去影院会欣赏到一场视觉盛宴,谁知道却有种上当的感觉,没有了李小龙之后,王小虎带领下的协和公司首部作品遭遇滑铁卢,不仅不保持走一年来形成的“真功夫”路线,竟然踏上一条歪路。

大部分人不了解,大部分人不明白,有上佳口碑的协和公司为什么会沦落到这种地步

在一片失望的叹息声中,几天后《明报》刊登了金庸亲自执笔的一篇文章:“后李小龙时代,香港电影需要谋求一条崭新的发展道路,很欣慰王小虎正在这样做,也许他这部作品是一种尝试,希望大家能够勉励他,支持他”

金大侠的这篇文章并没有得到多少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