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读史记-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历史总是不断地在培育新的执政阶层,也在不断地淘汰旧的腐朽的阶层,这是历史的规律。就是在这样一个淘汰之中,秦国贵族的腐朽导致秦国最终灭亡。
【画外音:秦国灭亡,秦始皇传之万世的梦想也破灭了。对于这样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帝王,王立群老师认为总体来说,秦始皇是一个前明后暗的君王,对他的评价应该分阶段来看,在他统一六国之前,秦始皇还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自称帝以后,秦始皇大建工程,造成天下苦秦的局面,落下了千古骂名。因此如果要给秦始皇一个定评的话,王立群老师认为,那就是贡献很大、备受争议。两千年的岁月尘封了一代帝王,曾经雄踞东方、横扫天下的秦帝国也漸行渐远,史书中记载的片断,历史的真相永远淹没在岁月的长河中,引发一代又一代人去发掘、去探索。】
※※※※※※※※※※
本电子书由塞班智能手机论坛·船说整理制作,仅供试阅。
※※※※※※※※※※
内容简介
第一章 壮哉少年 英雄梦想(1)
第二章 壮哉少年 英雄梦想(2)
第三章 斩杀郡守 闪亮登场
第四章 前朝旧代 人心所向(1)
第五章 前朝旧代 人心所向(2)
第六章 函谷关前 盟主震怒(1)
第七章 函谷关前 盟主震怒(2)
第八章 戏水西岸 剑拔弩张(1)
第九章 戏水西岸 剑拔弩张(2)
第十章 戏水西岸 剑拔弩张(3)
第十一章 戏水西岸 剑拔弩张(4)
第十二章 巧言令色 暗藏玄机
第十三章 愧然生悔 傲然显威
第十四章 阴谋血腥 席间较量
第十五章 警告威慑 武夫陈词
第十六章 惧为鱼肉 避祸逃亡
第十七章 浑然应答 道尽糊涂(1)
第十八章 浑然应答 道尽糊涂(2)
第十九章 浑然应答 道尽糊涂(3)
第二十章 迷信武力(1)
第二十一章 迷信武力(2)
第二十二章 不为帝王 选择霸业
第二十三章 因功论赏 割地封王
第二十四章 所封不当 后患无穷(1)
第二十五章 所封不当 后患无穷(2)
第二十六章 功臣失封 叛乱蜂起
第二十七章 两军对阵 拼死一搏
第二十八章 杀庆救赵 威震楚国
第二十九章 力挽狂澜 灭杀强秦(1)
第三十章力挽狂澜 灭杀强秦(2)
第三十一章 战神显威 以少胜多
第三十二章 悍将叛楚 屏障丢失
第三十三章 南北奔波 一失成皋
第三十四章 中分鸿沟 刘项议和
第三十五章 最重自尊 不容逆耳
第三十六章 刚愎自用 失察失人(1)
第三十七章 刚愎自用 失察失人(2)
第三十八章 心胸狭隘 缺乏宽容
第三十九章 情怀美人 巾帼千秋(1)
第四十章 情怀美人 巾帼千秋(2)
第四十一章 宽严失度 袒护亲情
第四十二章 重情念旧 封赏报恩
第四十三章 四面楚歌 霸王惊心
第四十四章 廿八壮士 五千追兵
第四十五章 自刎身亡 耻于起兵
第四十六章 自刎身亡 耻于起兵
第四十七章 琵琶一曲 十面埋伏(1)
第四十八章 琵琶一曲 十面埋伏(2)
第四十九章 琵琶一曲 十面埋伏(3)
第五十章 琵琶一曲 十面埋伏(4)
返回主目录
内容简介:
旷世英雄的千古传奇,刀光剑影的政治较量。军事天才的凄美爱情,英雄末路的悲怆选择。一场刀光剑影的政治较量一段英雄美人的爱情传奇。一个盖世英雄的千古悲剧。《王立群读〈史记〉之项羽》以作者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项羽》的讲稿为基础,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和补充。本书为《百家讲坛》系列图书《王立群读〈史记〉》之一种。全书以项羽为什么失败为中心议题,全面阐述了项羽失败的政治因素、军事因素、性格因素。
第一章 壮哉少年 英雄梦想(1)
项羽的身世,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
项羽的祖父项燕是战国末年楚国的大将,秦灭楚国时,他被秦国大将王翦带领的大军团团包围,最后自杀身亡。
他的父母史书没有记载,项羽从小是跟着他的叔叔项梁长大的。项羽身高力大,史书记载:籍长八尺余,力能扛(ɡānɡ,音“缸”)鼎,才气过人。
秦代一尺约相当今天的23。1厘米,所以,“八尺余”应当是一米八四以上的大个头儿。这是身高。他的力量能“扛鼎”,就是双手能举起一只鼎。在整个《史记》记载中,能够扛鼎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项羽,另一个是刘邦八子中的第八子淮南王刘长(chánɡ,音“常”)。
项羽力能扛鼎,自然是力气极大。
项羽出生于战国末期,青少年时代是秦朝时期,二十四岁就遇上了秦末大起义。在这个充满血与火的时代,人们非常崇尚武力。因此,项羽的力量巨大,刚好符合当时人们对一个男人的评价标准。
他与他的叔叔项梁避难会稽的时候,当地的年轻人都很害怕项羽(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项羽作为一个外乡人,客居他乡,亡命他乡,尚能为人敬畏,主要靠的就是他的这种蛮力。
为学只学万人敌
项羽小时候不愿读书识字,也不愿学击剑(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而且说:读书只要能用来记姓名就足够了(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他的叔叔项梁见他不愿读书,就让他学击剑,但是,项羽对剑术同样不感兴趣(剑,一人敌,不足学),项梁非常恼火。项羽非要学习能够指挥千军万马的兵法(学万人敌)。
这个贵族少年从小就立志学习“万人敌”的兵法,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我认为:这和项羽的家世关系密切。
项羽的祖父项燕是被秦将逼迫自杀的,项羽认为这是家族的耻辱,所以,项羽自小就怀有强烈的仇秦心理。他认为:只有学会行军布阵的兵法,才能有机会为家族雪耻。
少年项羽的这一壮志使他日后成为消灭秦朝的主将。但是,项羽对读书功能的认识,却使他在灭秦之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时犯下了一系列错误。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先秦典籍中的历史著作、诸子著作充满了各种人生智慧。项羽没有在少年时期遍读书籍,为他日后的失败预埋了祸根。
项羽不愿学剑,但是,他的剑术是不是很粗疏呢?
不!项羽非常善于短兵格斗。乌江自刎前,他持剑与汉军步行交战,一个人就杀死汉兵上百人。这说明他的剑术极精。他之所以不愿学剑,并非是他学不好,而是他立志要学“万人敌”的兵法,不愿学一对一的单打独斗。
项梁愿意教项羽学习兵法,项羽十分高兴(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但是,“万人敌”的兵法项羽并没有学完,只是大略地学了学(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那么,他的兵法到底学得怎么样呢?
高祖十一年(前196),刘邦平定黥(qínɡ,音“情”)布叛乱时,看见黥军阵酷似当年项羽的军阵,刘邦马上感到一种巨大的心理压力(布兵精甚,上乃壁庸城,望布军置陈如项籍军,上恶之)。刘邦在项羽死了六年之后,看见酷似项羽军阵的黥布军阵还心有余悸,可见,项羽并非不能打仗,而是极善布阵作战。他的“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只是不愿死背兵法而已。《汉书·艺文志》中记载的兵法书中有《项王》一篇,虽然这一篇兵法今天已经失传了,但是,至少说明项羽不但懂得兵法,而且有兵书流传于后世。
从以上所引的正史记载我们可以知道:项羽出生在一个世代将门的贵族家庭,对少年项羽影响最大的是他的叔叔项梁。项羽不愿读书,也不愿只学剑术,他最钟情的是能够指挥千军万马的兵法。因为只有指挥千军万马的兵法可以使他成为统帅,完成他灭秦的夙愿。
第二章 壮哉少年 英雄梦想(2)
少年壮志盼灭秦
项羽青年时期,家中曾经发生过一件大事:他的叔叔项梁因为触犯秦法被捕入狱(项梁尝有栎阳逮)。这对项氏家族来说是一场大祸。幸亏托蕲县(今安徽宿县)监狱的曹咎,给栎阳(今西安)监狱的司马欣写了一封信,这事才算摆平(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
不久,项梁又出了一件大事:杀人(项梁杀人)。秦朝法律极为苛刻,项梁杀人,必有重罚,而且,仇家也不会放过项梁。于是,项梁携带项羽逃亡到了吴中(今苏州)避难(与籍避仇于吴中)。
项梁到吴中是为了逃避秦法制裁,但是,亡命江湖的项梁很快展示出了非凡的才华。当地的贤士论其才干,都在项梁之下(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
因此,项梁很快成为当地的大能人,每当遇到大徭役和大型丧事,人们都请项梁来主持(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
项梁和项羽一样,有着极为强烈的仇秦和复仇之心。因此,借着承办当地大徭役和大型丧事的机会,每每按照兵法安排他手下的宾客和当地的青年(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通过这类活动项梁熟知了手下宾客和当地青年人的才能(以是知其能),为今后使用这些人奠定了基础。
秦始皇游会稽郡时,项羽和他的叔叔项梁有机会亲眼目睹了秦始皇的威风。这对极端仇视秦王朝的项羽来说更增添了一份动力,因此,他不顾秦法的残酷和亡命江湖的身份,脱口说出:这个人是可以取而代之的(彼可取而代也)!站在项羽身边的项梁吓得赶紧捂住项羽的嘴说:不许胡说!这可是要灭族的(毋妄言,族矣)!话虽这么讲,项梁从此对他这个胆大的侄儿反倒更器重了(梁以此奇籍)。
项梁对项羽的器重,使项羽在项梁起兵反秦后迅速成为项梁的副将,这就使得项羽有了一个与其他军事天才相比较高的起点。一个人在短暂一生中能够有一个很高的起点,对一个人一生的事业极为重要。项羽正是凭借着项梁的器重获得了这么一个宝贵的平台。
第三章 斩杀郡守 闪亮登场
反暴秦群雄并起
项梁、项羽等待了多年的复仇机会终于到来了。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举起了反秦的义旗。
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了中国,仅仅过了十二年,到了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就揭竿而起。
秦始皇消灭六国时的大屠杀,秦王朝建立后的种种暴政,埋下了无数仇秦的火种。因此,陈胜、吴广义旗一举,天下应者云集,反秦的怒火迅速燃遍了大江南北。
这一年(秦二世元年)的九月,会稽郡守殷通紧急召见项梁。
他对项梁说:整个长江以北已经全部起兵响应陈胜、吴广(江西皆反),上天要亡秦了(此亦天亡秦之时也)。我听说,先发制人,后发为人所制(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我想起兵,让你和桓楚担任统帅(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
殷通找项梁商讨起兵反秦,主要出于四点理由:
第一,会稽是秦朝的一个郡(辖今浙江东部及江苏西部一带),殷通是会稽郡的最高行政长官,是省部级正职。他已经看出来,秦朝的气数已尽。如果现在不带头造反,一旦会稽郡所辖之地有人起兵,他将会成为第一个被杀之人。出于保全身家性命的考虑,殷通决定起兵反秦。所以,殷通的起兵带有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