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王立群读史记 >

第121章

王立群读史记-第121章

小说: 王立群读史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首优美的数字诗,颇具元曲风韵,完完全全、彻彻底底是伪造;它和司马相如、卓文君的故事毫不相干;然而,这首数字诗因其独特的结构,征服了无数读者,成为司马相如、卓文君故事的一个组成部分。

话说回来,中国封建时期,男人有三妻四妾无可厚非,更何况司马相如这样英俊潇洒的大才子。

为什么文君一否决,相如就撤诉呢?

因为文君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当年司马相如费尽心机计,智娶卓文君,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获得财富。如果因为一位茂陵女而离婚,财富肯定会大打折扣。我们不知道汉代夫妻离婚有没有“财产公证”。不过,司马相如区区文学侍从,如果真和卓文君对簿公堂,卓王孙肯定会迅速介入。面对卓王孙全国首富的经济实力,司马相如绝难打赢这场官司。如此一来,岂不是前功尽弃?

但是,《西京杂记》还有一段记载:长卿素有消渴疾,及还成都,悦文君之色,遂以发痼疾。乃作《关人赋》欲以自刺,而终不能改,卒以此疾至死,文君为诔,传于世。

司马相如有糖尿病( 消渴疾),回到成都后,沉溺欢爱,加重了他的病情。于是,写了一篇《美人赋》告诫自己,但还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浓浓爱意,最终因糖尿病致死。司马相如死后,卓文君悲痛欲绝,写了一篇相当感人的祭文。

这样,大众就一齐给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情变,安置了一个“浪子回头”的光明尾巴。虽然野史的真实性无从考证,然而,我也认为,这样的结尾确实更符合司马相如的性格,更接近历史真相。

尽管“劫财劫色”在先,但司马相如并非心狠手辣的老江湖,说到底,他终生都为情所困,颇具传统知识分子的幼稚和软弱。

首先,为皇恩所困。 史载司马相如病危之时,汉武帝曾专门派所忠去他家中索书,结果来晚了一步,司马相如已经撒手人寰。所忠正欲离开,突然发现司马相如留给汉武帝最后的遗作——《封禅书》。

司马相如至死不忘迎合汉武帝的泰山封禅之心。

我不禁要问,司马相如为什么要迎合武帝?是有所期待吗?前面讲到,司马相如衣食无忧,又没有多少锐取之心,溜须拍马不至于如此鞠躬尽瘁吧?从不得志的闲居雅士,一跃成为皇帝的座上宾,司马相如的逢迎恐怕更多发自内心的感恩,是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文人气质在作怪。

其次,为美人恩所困。 司马相如悦文君之貌,还是图卓王孙之财?我以为,兼而有之。如果司马相如果真是不遗余力,追逐钱财,难道只有浪漫多情的“琴挑”

,这唯一的思路吗?再有,司马相如婚后何必与文君恩爱甜蜜 ?娶茂陵女又为何要先试探文君的反应?甚至最后又因文君死于糖尿病?如果一定要把这一切解释为赤裸裸的金钱关系,那么,司马相如无异于文君花钱买来的高级奴隶。事实上,卓文君为司马相如甘付极大的牺牲,这又如何解释 ?

说到底,是卓文君的忠贞多情,让他有所顾忌。

爱意味着付出,也意味着放弃。卓文君深知这一切,由此成为司马迁《史记》中唯一一位自尊自重自爱的女性形象。

“一昔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汉武帝爱才识才,且不拘一格提拔和使用人才,满朝人才济济。而放任东方朔、结交司马相如,显示出帝王最宽待的,往往是谐趣之臣,风雅之士。

足见汉武帝生性活泼,精神健全,阳光得很。然而,一旦武帝失察,宠信了邪逆之人,也势必败坏朝廷,损害社稷。

那么,煌煌武帝朝,是否寄生如此恶棍?圣心锐敏,能否明辨是否忠奸?

请看:宠信江充。

第29节:宠信江充:小人竟得志 武帝受骗

汉武帝晚年,又一位民间”大能人”博得了他的贵幸。此人以故弄玄虚,引人注目;靠搬弄是非,自抬身价。甚而推波助澜,策划了阴森恐怖的“大手笔”——巫蛊事件。

他是谁?怎样一步步登堂入室,荣至宠臣呢?

一告成名

汉武帝一生处理过无数重大案件,也受理过无数告状信。可他万万没有想到,在他晚年,一封越级上告的奏状竟然“拔萝卜带泥”,引发了一系列重大事件,直捣皇族内部秩序,彻底改写了汉武帝晚年的历史。

告状者江充,状告赵王刘彭祖的太子刘丹与其姐妹私通,交往各地豪强,为非作歹,地方政府无法治理(太子丹与同产姊及至后宫奸乱,交通郡国豪猾,攻剽为奸,吏不能禁——《汉书·江充传》;太子丹与其女及同产姊奸——《史记·五宗世家》)。

汉代告状,应该按司法管辖逐级告劾,除非沉冤难诉,不可上书皇帝,江充诣阙上书就是越级上告。

汉武帝看到江充的告状信后勃然大怒,立即派兵包围赵王的王宫,逮捕太子刘丹,将他投入魏郡大狱。经过审理,情况属实,太子刘丹被判死刑。

这一下,赵王刘彭祖急了眼,慌忙上书为太子丹申辩:江充不过是一名自身难保的通缉犯,一向胡言乱语、品性不端,他这是有意激怒圣上啊。并且表示,我愿意带领赵国的武士攻打匈奴,赎免太子丹的死罪。面对赵王苦苦哀求和效忠誓言,汉武帝最终免除刘丹死刑,但还是废掉其太子资格。

那么,这个生出如此不肖之子的糊涂老爹——赵王刘彭祖,是个什么人呢?

刘彭祖是汉武帝同父异母的哥哥,表面是个谦卑的老好人,内心却刻薄阴毒,一点不糊涂!吴楚七国之乱后,汉朝中央政府对各路诸侯王大加防范;规定诸侯国国相须由中央任命。但是,派到赵国的国相,往往干不到两年,即获罪免职,大者死,小者刑。都说“洪桐县里没好人”,难道这赵国也是个贼窝?

原来,每一个朝廷任命的国相初到赵国,刘彭祖都毕恭毕敬,亲自去迎接。但是,他从来不正装出场,而是穿上一件不知哪里淘来的破破烂烂的奴仆衣衫迎候国相。这还不算,还有更诡异的!刘彭祖执意为新上任的二千石官员打扫房子,当起“老家奴”。见官员神色平缓、警戒松懈,便专找些争议性强的、敏感度高的话题讨论。说到兴头上,国相难免忘形,触犯朝廷禁忌。好,要的就是这!此时,任你千叩万跪,他二话不说,刷刷几笔,罪状全都记录在案。这就是“罪证”,未曝光的“案底”。之后,愿意顺从我,你好我好大家好;如想秉公执法,没门儿,他立即上书告发。所以,刘彭祖在位五十多年,国相、二千石的高官,任期两年就是他们的“大限”,重者处死,轻者受刑,无人能逃此劫。(彭祖立五十余年,相、二千石无能满二岁,辄以罪去,大者死,小者刑。)堂堂大汉诸侯国,一国之王竟然是个黑帮老大。国都邯郸因此人气低靡,旅店生意清淡,往来行人都不敢留宿。

不过,赵王只是这幕大戏的一名配角,并不是剧中的男一号。那么,男一号江充为什么要状告赵国太子刘丹呢?

江充是赵国邯郸人( 今河北邯郸) ,原名江齐,后来为了逃脱赵太子丹的追杀,改名江充。.江齐别无长物,却有个小妹,年轻貌美,能歌善舞,后来,这个小妹结识了赵王的太子刘丹。很快,江齐成了太子的大舅哥,从此自由出入赵国宫廷,被赵王奉为上宾。但好景不长,一个突发事件断送了江齐的幸福时光。

太子刘丹骄奢淫逸、无恶不作。他秽乱父王后宫,还跟自己的亲姐妹、甚至亲生女儿私通(太子丹与其女及同产姊奸)。他交往各地豪强,无恶不做,无法无天,地方政府根本管不了。

“做了亏心事,生怕鬼敲门。”太子丹整天提心吊胆,疑心生暗鬼,生怕有人告发他。最怕谁呢 ?

江齐与父王。

自己淫乱父王后宫,私通亲姐妹、亲生女,如此大逆不道,国法家法,理当严惩!怕父王很容易理解,但吊儿郞当的街头混混江齐,有什么可怕的?

原来,太子刘丹和江齐,俩郎舅很长时间形影不离,好得跟一个人似的,太子刘丹的所有事情,江齐一清二楚。所以,江齐一直是太子刘丹的心腹大患!为了铲除后顾之忧,太子突派重兵抓捕江齐!

可事前保密工作做得不好,江齐听到风声,跑了。

江家上下被抓起来了,全部诛杀,一个不留!

这样,江齐与太子刘丹结下深仇大恨。

江齐改名江充,逃到京城,直接上访,向汉武帝揭发赵太子刘丹的罪行。

江充想打赢这场官司可不容易。一路通关升级,险情不断。

第一关,躲过太子丹追杀。通关成本:满门抄斩。风险巨大。

第二关,成功诣阙上书武帝。通关成本:触目惊心之详尽罪证。生死难测。

第三关,一举扳倒太子丹。这一关的通关成本更不是凭江充一己之力所能应对。

江充要想扳倒太子丹,在于白“上”而起,而非自“下”而来。大汉开国以来,朝廷与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一直紧张而微妙。汉武帝用尽浑身解数,使出十八般武艺,力图遏制气焰嚣张的诸侯王势力,强化中央权力。江充这一纸状书,时世所趋,雪中送炭,武帝如获至宝,顺势而为,杀人于无形,给了赵王刘彭祖致命一击。

江充能成功,全在其暗合大势。

一天,汉武帝兴之所至,想会会这个扳倒太子丹的上访户。

异装得宠

于是,汉武帝下令,在犬台宫(皇上玩狗之地) 召见江充。

江充得知消息后,没有喜形于色,竞跟皇帝谈起了条件。我家境贫寒,没什么像样的衣服面见圣上,如果圣上同意的话,容我穿着“平常”的衣服觐见,可以吗?汉武帝应允,并未在意。

召见之日,犬台之上。江充穿得哪里是“平常”

衣服?完全是一款奇装异服!这款薄纱做的“蝉衣”,长外套样式,衣襟从领子斜至腋下,凸显修长身材。

它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呈喇叭状。后面的曲裾繁复拖延,又像当今款款婚纱。(充衣纱觳禅衣,曲裾后垂交输,冠禅缓步摇冠,飞翮之缨。)服装之新奇,足见江充费尽心机,细微之处,无不精雕细琢。他头戴丝质帽子,插上斑斓的鸟羽,走起路来,上下摇动。江充本来就是一美男,再一精心装扮,更显得潇洒飘逸,宛如神仙下凡。

所谓“楚王好细腰”嘛!江充这一身就是专为穿给汉武帝看的!果真,汉武帝一见江充穿着如此别致,身材又如此高挑,向左右夸赞:燕赵之人,就是不一样(充为人魁岸,容貌甚壮。帝望见而异之,谓左右日:燕赵固多奇士)!

不学有术的江充,靠着一副皮囊、一张巧嘴对阵好恶随心的汉武帝,果真一发命中吗?

提前作了一番恶补的江充,面对武帝对答如流,谈吐不凡,大合汉武帝的胃口,断定他是个人才(问以当世政事,上说之)。江充也因此拥有了汉王朝中央政府这个极好的平台。

咬强邀功

江充知道汉武帝最看重对匈作战,因此,在第一次面君之时,他就“自请”出使匈奴。武帝问他出使匈奴有什么打算,他回答说:随机应变,就以我们的敌人匈奴人为师,无须事先制订什么计划(因变制宜,以敌为师,事不可豫图)。武帝听后很满意,就让他作为谒者出使匈奴。江充的“因变制宜,以敌为师”.颇有一番辩证思维,看来江充并非完全的无能之辈。

江充从匈奴回来以后,汉武帝就让他做直指绣衣使者。直指绣衣使者,也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