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上妖君-第4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一感慨,对通天很是佩服的口气,旋即有对宁无缺道,“那河图洛书,虽说没有功德加身,却为先天灵宝天书两分,善于演化天机,能演天地气数变化,能测地上湖泊河流之走向,可察生灵之命运长河之轨迹,可预知自身福祸。
能推演后天阵法运行之轨迹,可窥测先天阵法之奥秘。
能定周天星辰,演化洪荒奇阵周天星辰大阵,演化洪荒星域,惑人心神,灭人形神。
如今是在女娲、伏羲手上,若是女娲、伏羲彻底倒向了人族,你若是有机会,抢过来,便是你护不住妖族了,也能留下一线生机。”
和圣人抢东西?
宁无缺咧咧嘴,活腻歪了?
而且,宁无缺相信自己能够成功的,何必要这些外物?
当下,不再理会混沌钟,认真听通天讲上古!
第七百七十八章 金鳌岛听道
却说金鳌岛上,通天讲上古,而在八景宫中,太上盘坐在蒲团上,下方是玄都大法师、八仙等弟子。
而在玄都大法师一侧,则是一位青年,面容飘逸,脸上透着出尘的淡然之意。
“南华,天地大劫已去,此天地洪荒重现,你且下山传我道统,吕洞宾,尔等八仙护持南华左右,宣扬人教教义!”
太上五气凝结成庆云,三朵红莲浮沉其上,垂下道道紫气护住周身,一股清静无为的意境环绕周围,不为外物所动,清净自在,有上善若水之姿,眼睛眯着,似睡非醒,其气势圆润如水,太极两仪,不可捉摸!
这位便是诸圣之中,最接近道祖鸿钧的一位,其次,便是西方修炼众生道的接引了。
“谨遵老师谕令!”
八仙恭敬道。
那年轻青年脸上淡然,朝着八仙稽首,“还请诸位师兄师姐护持!”
“南华师弟多礼了,应该的!”吕洞宾回礼,这青年乃是玄都大法师在量劫之前收下的一位弟子,论地位,要在他们之上。
要知道,这可是真传弟子,而八仙只是记名弟子而已,说到底,记名弟子也仅仅是和金童子、银童子一样。
“此次下山,定有诸般磨难,尔等要万万小心,南华,尔可往北行,或有机缘在北,洪荒重现不过近十年的时间,尔等做好准备!”
“是,老师!”
……
金鳌岛上,通天将上古妖族兴衰娓娓道来,众妖听得是兴奋、激动、悲伤,种种表情,不一而足。
讲上古,讲了两年,通天开始讲述截教道法。
“所谓大道者,高而无上,引而仰观,其上无上,莫见其,所谓大道者,卑而无下,俯而俯察,其下无下,莫见其基。
始而无先,莫见其前。终而无尽,莫见其后。
大道之中而生天地,天地有高下之仪。天地之中而有阴阳,阴阳有始终之数。
一上一下,仰观俯察,可以测其机。一始一终,度数推算,可以得其理。以此推之,大道可知也。
……
天地者,大道之形。阴阳者,大道之气。寒、热、湿、凉,形中有气也。
云、雾、雨、露,气中有象也。
地气上升,腾而为云,散而为雨。
天气下降,散而为雾,凝而为露。
积阴过,则露为雨、为霜、为雪;积阳过,则雾为烟、为云、为霞。
阴中伏阳,阳气不升,击博而生雷霆。阳中伏阴,阴气不降,凝固而生雹霰。阴阳不合,相对而生闪电。
……
大道本无体,寓于气也,其大无外,无物可容。大道本无用,运于物也,其深莫测,无理可究。以体言道,道始有外内之辨。以用言道,道始有观见之基。
观乎内而不观乎外,外无不究而内得明矣。观乎神而不观乎形,形无不备而神得见矣……”
宁无缺随着随着通天的讲道,也深深沉浸在道的意境中,不可自拔,通天的道,讲得更为细致,并非如道祖那般,泛泛而谈。
不见通天唇动,但大道之音更加滚滚如雷,天地亦为之折身,只见清气缭绕,白云驻留,霞光横贯,彩虹环身,胸中五气不由自主从胸前升腾而起,在头顶结成一片云气,如同云里看花,模模糊糊,不得分明。
三朵青莲亦在云海生灭中抽芽长大,朝夕之间已然化成盛开之象,在五气结成的云海上浮浮沉沉,摇曳生姿,绽放生命之光彩后旦夕之间有莲藕枯落花瓣凋零,化为一潭春泥,新的莲花再次从春泥之上抽枝吐芽,生死幻灭循环往复。
“大道无形,视听不可以见闻;大道无名,度数不可以筹算。
资道生形,因形立名,名之大者天地也。天得乾道而积气以覆于下,地得坤道而托质以载于上。覆载之间,上下相去八万四千里,气质不能相交。
天以乾索坤而还于地中,其阳负阴而上升;地以坤索乾而还于天中,其阴抱阳而下降。一升一降,运于道,所以天地长久。
……
真阴真阳,相生相成。见于上者,积阳成神,神中有形,而丽乎天者日月也。
见于下者,积阴成形,形中有形,而丽乎地者金玉也。金玉之质,隐于山川。秀媚之气,浮之于上,与日月交光。草木受之以为祯祥,鸟兽得之以为异类。
……
其来有始,而不知大道之始,何也?
其去有尽,而不知大道之终,何也?
高高之上虽有上,而不知大道之上,无有穷也。深深之下虽有下,而不知大道之下,无有极也。杳杳莫测名道,随物所得而列等殊,无为之道,莫能穷究也。”
“天地之间,亲乎上者为阳,自上而下,四万二千里,乃曰阳位。
亲乎下者为阴,自下而上,四万二千里,乃曰阴位。
既有形名,难逃度数。
且一岁者,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侯,三百六十日、四千三百二十辰。十二辰为一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三气为一节,二节为一时,四时为一岁。
一岁以冬至节为始。
……
阴不得阳不生,阳不得阴不成。
积阳而神丽乎天而大者日月也,日月乃真阳而得真阴以相成也。
积阴而形状于地而贵者金玉也,金玉乃真阴而得真阳以相生也。
……
天地之形,其状如卵。混沌之内,其圆如球。日月出没,运行于一天之上,一地之下。上下东西,周行如飞轮。东生西没,日行阳道。西生东没,月行盈亏。
……
道源既判,降本流末。悟其真者,因真修真,内真而外真自应矣。
识其妙者,因妙造妙,内妙而外妙自应矣。天地得道之真,其真未应,故未免乎有位。天地得道之妙,其妙未应,故未免乎有质。
有质则有象可求,有位则有数可推……”
通天讲道,天地间异象衍生,大道之音如雷霆滚滚,天地亦为之变色,但见万灵万物齐叩,千草千木逢春天,清气缭绕三万里,白云驻留一片天,万道霞光横贯天宇,七彩长虹环绕山间,异香扑鼻金鳌岛,仙音响彻九重天。
此时的金鳌岛,气象万千,道意纵横,云海云卷云舒,幻生幻灭,霞光聚拢,变化各种形象。
地上,妖族按地位等级排座,静静聆听无上妙音;空中,飞舞无数仙鹤灵禽,姿态曼妙,仙气凛然;海中,金龙跳跃,灵龟伏波,有气泡浮起,金鳞献媚,朵朵海中金莲好像林中精灵,舒茎展叶,摇摆舞姿。
人法天,天法地,道法自然!
一幕幕幻想虚影出现,通天并非只限于普通的讲道,还进行了示范,从头顶飞出一个其模样一致的道然元神,安坐在无边云海之上,浩然道意环绕其间,无数大道至理直接从其元神口中飞出。
大道音节在金鳌岛上盘旋交缠,循环补益,最后化作化作朵朵氤氲之气缭绕,若是有妖族明悟,那仙家符箓飘入脑门,在其紫府识海中化作道符铭文,就宛如得到传承一般。
下方有些妖族,听的如痴如醉,感悟连连,时而眉头紧绉,时而心情舒畅,许多天地至理,被众人一点一点吸收着。
每一个人对道的体悟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由于自身资质问题亦或福缘浅薄者,却是听的十有八九听不懂,只想死记硬背,期待回去后慢慢领悟。
却不知大道玄妙无方,懂便是懂,不懂便是不懂,来不得半分侥幸,绞尽脑汁却现道祖所传大道根本生记不住,只有自己领会的东西才能化为己有。
宁无缺却是大多听懂的,与自身相互印证,所谓一法通,万法通,通天的道,也可以借鉴,宁无缺并非迂腐之辈,《太阴诀》虽强,但能成圣,能够一力敌四圣,通天的道,的确有过人之处。
大螃蟹抓耳挠腮,跟个猴子一样,实在是听不明白圣人在讲什么,倒是宁无缺闭目思考状,摩昂冥神沉思样,便是蛇女,也是露出恍然之状,让他羡慕嫉妒恨。
蛇女资质确实不错,她身上有一半的蛇人血脉,乃是女娲一脉的灵根,天生有慧根,并非每个蛇妖化形了,都会出现人首蛇身的模样,只有有女娲血脉的蛇族,才会有这种形体。
所谓女娲血脉,是指当年女娲造人之时,曾用自己鲜血捏了一些蛇人出来,因为不是道体,这些蛇人有着智慧,只是数量太少,模样怪异,不被人族所容,蛇人一脉,也就成了妖族,东胜神州南方之地,便有不少蛇人,蛇女便是一位人蛇。
她的神魂沉浸在大道之中,幻生幻灭,紫府识海中如同开天辟地一般,神文飞舞氤氲紫气缭绕飘扬,无数道家符文化作一片沸腾不休的大道之海。
而摩昂也露出沉思的样子,看起来有所领悟,螃蟹妖再朝周围一看,那些贵宾,也就是来自各个势力的年轻俊杰,都是闭目沉思,蹙眉惊喜,表情不一,让螃蟹更是气馁,比起蛇女,他的悟性实在不怎么样。
第七百七十九章 斡旋造化
等通天停下讲道,已经是五十年过去。
趁着通天讲道停顿间歇,人族的颜玉清站起身恭敬行礼。
这次讲道,他也是深有体悟,他虽然是儒家弟子,却也修炼旁门道法,儒家讲究兼容并包,只要对自己有用,便拿来用,听得通天所讲大道,心中虽然明白了很多东西,但却又现不明白的更多,于是问道,“教主,敢问道何在?何为道?”
通天教主指了指自己的心,“道在本心,亦在天地间。万物皆道,道亦万物。”
“老师,何为圣人?”颜玉清再问道。
“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何为阴阳之道?”
通天答道:“道以阴阳二气冲混而成,而其无穷无尽之力量用之或不盈缺。道之全能力量为天下之至柔不为所觉者,驰骋于大自然万物之间且可摧毁天下之至坚,无有不入无处不有且无间息驰骋。
视之不见而实存在之物体,其体积乃无边无际之广大故名曰夷,听之不闻而实存在之声音,其音频乃极之高而呈丝丝声故名曰希,搏之不得而实存在之物质,其无限小之微粒子乃细微之极故名曰微。
此三者为不可致答诘问之物,故混合而为一是为道之整体。
汝等当牢记,道之一字,通天彻地,惊鬼骇神。
得之者,骨可换,寿可永,病可却,体可健。
失之者,如朝开暮落之花,晨生夕死之草。
是以吾辈修道之人,孜孜以行善,殷殷以求道。富贵视若浮云,功名看成梦幻。道成德备,虽贫犹乐。
生于天地之间,必也行同天地。处乎风尘之间,必也出风尘!”
并非仅是颜玉清有问题,便是截教弟子也问道,“老师,请问成圣之路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