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才子-第2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嘉靖虽然贵为九五之尊,但毕竟也是一个父亲,似乎很享受这种天伦之乐。
景王:“也是父皇的德行所致,这才有神仙献书。不若招胡神仙父子过来,做个罗天大醮?”
嘉靖哈哈一笑:“不忙,临近春节,诸事繁忙,却没有那么多功夫,待朕忙完手头事务再说。”
显然,景王也有意在父皇面前保持这种随意的态度,一边同皇帝说着话,一边装着不在乎地样子翻着桌上的奏折和公文,并用挑衅的目光看着吴节,意思是:“你吴节算什么东西,不过是皇家的一个臣子罢了,我景王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却不是你所能知道的。”
吴节心中好笑,又不是小孩子过家家,你在我面前炫耀什么。真当我大明朝的文臣是好惹的,当下就缓缓道:“王爷,这些奏折文表都是军机要务,依靠制度,藩王是不能看的。”
“本王看了有如何?”景王恼怒地回头,厉声呵斥:“我与万岁自家人说话儿,你一个奴才在这里碍什么眼,还不快滚出去!”
吴节的一张脸就沉了下去,但语气依旧恬淡:“王爷这话说得不对,吴节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文渊阁校理倒不要紧,若今天这一幕被御使们看到了。言官们弹劾的可不只是王爷,只怕连带着万岁爷也要被他们写进折子里。”
景王一呆,想到这出。知道父皇最烦的就是督察院的言官,加上生性好静,最讨厌别人给自己找事儿。吴节这一句话,分明就是说自己不知道好歹,只知道给皇帝添麻烦。
额头上便微微出汗:“你……”
嘉靖也皱了一下眉头,须臾才苦笑一声:“一个是朕的儿子,一个是朕的近臣,罢了,又何必在这种小事上纠缠下去?其实,这些折子也没什么要紧的,不过是各省督抚上的贺岁的表章,皇儿你看看也无妨。当年你就不喜欢读书,如今在湖北就藩,没事也该写些信回京说说你那里的情形,也免得你母亲挂念。”
景王的神色这才缓和了些,说了声“是”,然后赌气似地继续翻看着案上的折子。
他今日来皇帝这里,其实是有两件事情要办。
一是确实如父皇刚才所说,春节就快到了,嘉靖手头需要处理的政务实在太多,已经有好几天没有召见胡大顺、胡元玉父子。皇恩这种东西,你得天天在皇帝面前侍侯着才能维持,否则,一段时间不见,就淡薄了。
自那日在王府深谈之后,景王已经同胡大顺结成了同盟。二人一内一外,欲在京城中大展拳脚,有所作为。
可皇帝已经很久没见胡大顺了,胡家父子也有些着急,请景王前去献书,看能不能让皇帝办一个发会。
看来,皇帝对这事兴趣不大,让景王有些失望。
第二桩却是为吴伦而来的,为他打听来年春闱会试的消息。
据京城小道消息,本期会试的总裁是内阁此辅徐阶,这老头是个滚刀肉,看起来人畜无害,却最不好打发。
至于其他的副总裁和十八房考官的人选,一直都没出来。只有拿到这份名单,才能对症下药,想出法子。
据说,本次会试严党本有心囊括全部考官名额的,严党和景王本是同盟,如果真是那样,事情倒是好办的。如今半路杀出一个徐阶,却是有些麻烦。
景王心中也是没底,听说内阁已经将名单定下来,进呈御览,决定亲自跑过来看看。
他决定大力栽培吴伦,不管用什么手段,只要他能考个进士。
是的,景王一脉太需要一个能够在士林中站得住脚,说得上话的进士了。
想到这里,景王的思绪突然有回到那天夜里,吴伦扑通一声跪在胡大顺面前的时候。
第二百九十八章上上大吉此科必中
吴伦扑通一声跪在胡大顺的跟前:“老神仙……吴伦想中进士。”
一瞬间,在座众人都明白他的意思,吴节有机会看到考题,胡大顺不也有这个方便,只需留意。
当然,这个恳求却是担着血海干系。
景王立即站起身来:“吴伦,好大狗胆!”
听到景王的呵斥,吴伦这才醒悟过来,知道自己这是造次了。
明朝对科举场上作弊处罚极严格,若真被抓住,不但吴伦要掉脑袋,只怕胡大顺父子和景王也要受到牵累,堕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翻身,更别说夺嫡争宠了。
吴伦不过是王府中的一个幕僚,凭什么要让景王干冒奇怪险。
他刚才也是骤然听到吴节如今的风光,心神激荡,羡慕嫉妒恨,一时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直到听到这一声咆哮,他才被自己吓得出了一身冷汗。如今的情形还真是,一个应对失措施,今天只怕就要被打死在这里了。
好在吴伦这人脑袋灵光,心神一动,立即知道接下来该如何说话。
当即,他有磕了一个响头,对胡大顺哀求道:“胡道长,小生方才见到你老人家的神仙手段,心怀激荡。想请你也替我起一卦,问问前程。刚才一时激动,说错话了。”
景王还待大骂,胡大顺却朝他摆了摆手,“王爷,这世上的读书人千千万万。谁不想中进士功成名就。吴伦有这个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说完话,定睛看过去,眼睛里全是绿光:“成败天定,命中该你中。不算也中。命中无时,莫强求。就算我提前给你算出前程,又有何用?”
吴论自然不好明说想请胡大顺向自己透露考题,一般人若事先知道考试题目,自己若有心去弄,大不了许于重利。可胡大顺什么人物,那可是御用的天师,也不缺金银财物。至于官职、权位。这可是不现在的吴伦给得了他。
但胡大顺之所以与景王结好,还不是想来烧这口冷灶,若景王将来能登基为帝。他就是当朝第一人。
因此,这事的文章还得作在景王身上。
吴伦早有了主意。当下垂泪泣道:“吴伦还有一事尚未禀明王爷和胡神仙,其实,小生和那吴节本是同宗堂兄弟。”
“什么?”不但胡大顺父子,就连景王也惊得叫出声来。
如今吴节的户籍黄册在顺天府,再加上他因为是天子近臣,为人行事也低调,又操了一口标准的北方口音。京城场面上的人都以为他是本地人,却不想竟然是吴伦的同宗。
吴伦也不隐瞒,将自己同吴节的过节从头到尾说了一遍,流着眼泪:“吴节这个混蛋。不顾念本宗兄弟情谊,不顾我与唐家小姐有婚约在身,横刀夺爱。此仇不报,吴伦枉自披了一张人皮。如今,吴节这杂种在京城暴得大名,并放出狂言誓夺今科春闱贡士,甚至进士功名。若我吴伦能够在科举场上赢他一把。就算是死了也甘心。”
说到悲痛处。吴伦的眼泪如泉水一样涌了出来。
可一双眼睛却在暗地里滴溜溜地转动。
“好个吴节,当真是小人一个!”胡元玉本就深恨吴节。加上人也卤莽,立即就破口大骂:“这人枉称名士,却谋夺同宗兄长的妻子,卑鄙下流,是得给他一个教训。只可惜,此人也不知道用什么花言巧语得了陛下的欢心,就连我,也在他手头吃了憋,想起来就让人恼火。”
他看了胡大顺一眼:“爹,你就替吴公子算上一褂,看他能不能胜吴节一场。”
景王本就是个没头脑的人,也痛骂道:“这个吴节,小人一个,若是能让他吃点大亏,本王心中也欢喜得很。”
倒是那胡大顺老奸巨滑,咳嗽一声,淡淡问:“王爷真要让我给吴伦算一卦?”
景王一呆,突然想:吴伦不过是我的跟班,本王有不欠他什么,干嘛要给他这么一个天大的前程。
在座众人都异常自私,没有好处的事情,都不肯干。更何况此事的风险颇大,又没有什么收益。
见景王神色冷淡下来,吴伦心头咯噔一声。
但胡大顺接下来的一句话却让他一阵狂喜。
胡大顺突然道:“王爷以前的谋篇布局,大多着眼于西苑,虽是王道,却操之过切。西苑的当家人,可是天下一等一有主见,一等一刚强之人。他老人家一旦决定下来的事情,八头牛也拉不回来。上次王爷被派去湖北就藩,固然是他老人家的主意。但朝中大臣们在其中推波助澜也不无关系。”
胡大顺一提起嘉靖,屋中几人都安静下来。
胡大顺:“当是,王爷若有严嵩和小阁老从旁说话,倒还好些。可惜,严党已经犯了他老人家的忌,只能闭口不言,如此,王爷才不得不离开京城去湖北。此事情之所以弄成这样,还不是因为王爷在朝堂中没有自己的班底。说到班底,我朝文臣多以同年、师生关系维系。不是读书人出身,根本就插不进去,甚至连话都说不上。若是吴伦能够中个进士,在朝为官,将来王爷想跟那个重臣说上话,让他带个口信,递张条子,却也方便。”
景王豁然站起来,心中算是彻底明白过来:“胡神仙言之有理!可否请你替吴伦算上一卦?”他上半年被人赶出京城的时候,也曾经想过找几个重臣做做工作,可惜人家根本就不搭理景王府。痛定思痛,他立即明白,这是王府中缺乏一个能够在士林中说上话的人物。
吴伦如今虽然名色声不显,可若是能够进三甲,一举成名天下知,将来在外面行走运筹,却也方便得多。
再说,如果能够在科举场上同吴节较量一场,战而胜之,也是一件大快人心之事。
“既然王爷发话,那贫道就算这一卦好了!“胡大顺深深地看着吴伦,突然一伸手,将一把草签朝桌上一扔,只看一眼,就道:“上上大吉,此科必中!“
第二百九十九章最强的一届会试
景王今天来玉熙宫,一是提醒皇帝召见胡大顺父子,看样子,年底事忙,皇帝也没有心思修炼,这让他很是无奈。
第二就是为吴伦打听来年春闱一事,据他所知,内阁已经将本期间会试的主考官副考官和十八房考官的名单报了上来。
当然,这个名单对朝中的大员们来说也不是什么秘密,也是内阁大老们商议后的结果。
其中最最关键的是考生的录取名额,究竟要取多少贡士才是最值得关心的。
这可是直接涉及到考生们的成功率,名额越多,中榜的可能性越大。反之,就越小。
内阁的阁老们都是读书人出身,知道读书人的辛苦,每届上报名额的时候都是往大了报,比起正常录取数字都要大上一倍。当然,皇帝也会照例压缩名额,颇有些漫天要价,坐地还钱的意思。
景王来得迟,不知道这份折子皇帝批没有,心中牵挂,就在里面翻看起来。胡大顺那天所说的那席话提醒了他,就目前的景王府来看,也只有吴伦一个拿得出手的人才。无论是千金买马骨也好,索性大用也好,都要竭力扶持,树个标杆,也好吸引其他人尖子前来投靠。
吴节不知道景王要来找什么,见他在将奏折翻得乱七八糟,心中大为疑惑,最近朝中大事好象同景王没什么关系,也不知道他在关心什么,却让人心中疑惑。
不过,皇帝同意景王翻看,吴节也不好说什么。
景王装模作样地看了半天,每拿起一份折子,看到上面的批红,故意评论几句,说些不着边际的话。
嘉靖估计也是在宫中呆得寂寞了,又很长时间没看到儿子。兴致高起来,就同他说上几句,态度非常随和。
碰到涉及到具体数据的时候,就招手让吴节过来解释。
吴节记忆力惊人,无论什么数字只要一过他的眼,不管隔了多久,就都是随口报出来。这也是嘉靖一直将吴节留在身边处理政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