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最才子 >

第146章

最才子-第146章

小说: 最才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此后什么中国日本,都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了……

想通了这点,伊上晴文抬起了头:“好吧,我会按照你们说的去做的!”

王天木笑了:“伊上司令官,谢谢你的合作,当我们收复台湾之后,会先安排你去上海和你的家人汇合,然后乘坐美国轮船前往加利福尼亚,在那里你会看到你的别墅和一辈子都用不完的金钱……”

王天木对自己在台湾的工作是满意的。

不光是宪兵队的茶木广口、溅山一郎,就连日本驻台湾军司令官现在也成了军统的人。军统方面已经多次嘉奖表彰,当中国收复台湾之后,自己的前途将会是一片光明。

伊上晴文这里事情的顺利解决,并没有让王天木停下脚步。

当他出现在陈老山子和陈三元面前的时候,陈家父子很快知道任务到了!

“中队即将登陆台湾,收复台湾!”

王天木的话让屋子里所有的中国人“嚯”的一下站了起来,兴奋和喜悦在他们的脸上一览无余。

“为迎接我国防军收复台湾,在台湾各地举事!”王天木的表情凝重、严肃:“起义、刺杀、劫持,我需要你们做你们一切力所能及的事情,把台湾彻底弄乱,让日本守军疲于奔命,让整个台湾都陷入到大混乱之中!”

尽管现在伊上晴文已经成了“自己人”,但这并不能让人完全放心。

一个日本驻台湾军的司令官并不能帮着完成所有的事情“陈三元!”

“到!”

“命令你为第一行动小队队长!”

“是!”陈三元兴奋的应道。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他和他的同伴们等待了太长太长的时间了……

交代完了所有人的工作,王天木对陈三元使了个眼色,然后不紧不慢的走了出去。

站在外面,月色柔柔的铺洒在身上,显得特别的温馨浪漫。不过现在的王天木并没有什么心思去想什么浪漫。

登陆日迫在眉睫,越是如此,越要提高警惕,任何一个微小的疏忽,都将葬送全部计划。

他朝随后跟出来的陈三元看了眼,脸上lu出了笑意。

这个当初莽撞的台湾青年,在这些日子里已经逐渐成长起来,并迅速成长为了自己最可靠的帮手。

军统里,特别需要这样的人啊……

“怎么样,紧张吗?”王天木忽然问道。

“恩,是有一些紧张。”陈三元不加掩饰的点了点头。

王天木又是一笑,任何人在这样的时刻,总会感到紧张的!

“我记得以前在军统训练班的时候,戴先生和我们说过这样的话。”王天木缓缓地说道:“戴先生告诉我们,如果一个特工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没有任何紧张的话,那只有一种可能,这个人不是人……”

陈三元忍不住笑了起来。

王天木却在这个时候收起了笑容:“没有什么可乐的,任何一个再优秀的特工,当危险来临的时候,总会情不自禁的紧张、害怕,甚至会出现一些错误,这是最正常的反应。问题是我们一旦出现错误,如何及时的弥补它,挽救它……”

他在那里停顿了下,说道:“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特工,都要经过这一必然的程序。三元,这段时候你做了不少的事情,完成了不少的任务,很好,在我看来你很快会成长为一个最合格的任务。现在,我有一个新的任务给你……”

陈三元精神一振:“请站长吩咐!”

“我国防军收复台湾之后我希望你不要暴lu自己的身飞……”

“什么?”陈三元没有明白。

王天木淡淡地道:“准确的说,是不要暴lu自己的军统身份,因为我刚刚接到了戴先生的命令,在台湾收复之后,中统的人将会前来接手,我以前和你说过,军统和中统除了合作关系外,还有一层竞争的关系,相对来说,竞争还要大过合作……”

陈三元很快明白了过来。

王天木叹息了声:“中统的俞雷这个人不简单,他很有手段,并且深得大总统的信任,我们猜测他到台湾之后,第一件事要做的就是排挤军统在台湾的势力,以中统取而代之。”

“那大总统就不管吗?”陈三元疑huo的问了一声。

王天木目光深邃,随即淡然笑道:“大总统不是不管,而是不想管。三元,这些事情你还是少知道一些的好,知道的太多了对你没有好处。”

陈三元尽管想不通这是为了什么,但还是大声说道:“是,明白了,不多问,不要问,专心做事,专心为我们军统服务!”!。

第二百一十九章水落石出,意想不到

管考官还是有些弄不明白,只得将刚才自己朗读的两份卷子递给包应霞,并壮着胆子问:“包大人是否想在这两份卷子中刷一份下去,难不成这其中有写得不好的地方?”

包应霞接过卷子,看了看,嘴角lu出玩味的笑容:“管大人,这天字号房的考生是什么人,你可都清楚?”

管考官:“天字号房一宫三百多人,多是京城中的士子,其中还有不少来自公卿大夫家的子弟,很多考生都是来自同一座书院或者族学。”

“恩,那么请教管大人,这其中以哪个书院的考生最为出色?”包应霞脸上的笑容更浓。

管考官略一思索,回答道:“禀包大人,以陆家族学的秀才们最为出色。毕竟,陆家族学的老师代时升才学出众,若非是身有残疾,只怕早就进翰林院了。名师出高徒,古人诚不欺我。别的不论,就拿陆家长孙陆轩来说,十二岁时就已名动京华,据传是继张白圭之后的有一个少年天才。至于陆家未来的孙女婿林廷陈,当年在贵州也是首屈一指的名士。除了这二人,下官前一阵子正好看吴节的一诗一词,当真是惊为天人,而这人也是出自陆家族学。”

“是啊。”其他考官也都同时点头感叹,前几日,吴节和诗词已经在贡院里流传开来,众人都是叹服。

又有人说道:“陆家族学如此多高才之士,难怪乡试第一场定元时,前五名都被他们囊括了。至于吴节,更是拿了头名草元。”

“那么,包应霞想请问管大人,这两张卷子会不会是出自陆家族学的生员之手呢?”包应霞问。

“在没有最后定名次启封之前,下官也不敢乱猜。不过,依常理,这两张卷子已经是陆家子弟所作。”管考官已经可以肯定这一点了,实际上,考场第二场阅卷的时候他是在同陆凤仪赌气,这才胡乱选了几张卷子过去。

其实,凭心而论,若是真的认真挑选,陆家子弟未必没有好成绩。

如此看来,第二场选卷子的时候,他还真有些乱来了。

一想到这点,管考官心中有些羞愧。

“恩,本官也这么认为的。”包应霞和气地说:“反正也没最后定下名次,猜猜又有何妨?管大人,你说,这两张卷子会是哪两个人作的?”

管考官想了想,郑重道:“只能是吴节、陆轩、林廷陈三人中的两个。”

“没错,本官也是如此认为的。”包应霞:“抛开这一桩不论,这两份卷子中哪一份写得最好?”

说到这里,他朝众人看了一眼:“按说,最后定名次是我和陆大人两个正副主考的职责,不过,大家议论下也是无妨。科举一事务必要做到公开公正,尤其是头名解元,得让大家都心服才好。”

既然包大人已经这么说了,众人考官也都小声讨论起来。

至于陆凤仪,对这事也不关心。他只想快一点将那张留有关节的卷子找出来,吴节能中就行,至于得不得头名,也无所谓,索性闭口不言。

很快,众人都商议出了一个结果。

就有个七十出头,发须皆白的老考官站出来,道:“这两张卷子都作得极妙,若分期参考,光凭这一份卷子都能轻易地拿到第一。这两张卷子都是《百亩之粪》,其中中,第一张以‘洪荒之世,鸟兽溷而水土肥,故菽麦禾麻,但闻茀厥丰草,而神农之教,逆不详后稷之篇。’破题的。善以文言道俗情,于点题外,不复赘题一字,即不再“粪字。雄健雅驯”,功力深厚,取一个‘雄’字。”

“至于第二篇以‘粪有取于卉物者,月令之杀草是也。庶草性荣而多液,其蔓稼有才,其滋苗亦有质,夫惟春诎其萌,夏夷其秀,蕴积崇隆,土膏有不蒸郁者乎?即于今,王制凌夷,薙氏之官不讲,而夏柞有歌,犹得百亩而区其良瘠也已’的,则不拘泥于‘粪’字,典瞻风华,似喻作又不足言,才人之笔,岂得以题窘之。以文思人,当是一个风流潇洒,恣肆无忌的风流才子。”

“两篇文章,一豪放沉雄,一婉约秀巧,相映成辉,真是难得啊难得。”那老考官姓梁,在众人中也属德高望重之人,也敢说话,顿时有些不满了。

率先向包应霞发难:“包大人,这两篇文章难分伯仲,都可得头名。考场中出了这种卷子,咱们作考官的应该高兴才是,怎么能只留一篇,另外一篇却连个举人功名也拿不到,当真是岂有此理!”

“是啊!”众人都觉得不能理解,顿时喧哗起来。

“闹什么闹,都安静,天都快亮了,还没发榜,你们不累吗?”陆凤仪虎着脸,才让大堂里稍微平静了些。

但所有人的目光中都带着疑huo。

“恩,如此说来,就定第一篇为解元吧,另外一篇直接刷掉。”包应霞说:“刚才梁大人说得都对,两篇文章确实难分高下。可第二篇却没有作大结,光这一条就足以将他给淘汰了。”

这个理由简直就不是理由,明朝的八股文考试确实有写大结的习惯,却不是硬性规定。考生之所以要在文章结尾写大结,也就是一个附加说明,阐述自己的文章大意。也就是十几二三十字模样,就算不写这个尾巴,也没什么不妥。甚至还有干净利落的味道,不像有人偏偏要加个大结,画蛇添足,反影响了文章的余韵。

这下,众人都是一片大哗。

“包大人,写不写大结,好象不是淘汰一分卷子的理由,只怕不能服众。”

“各位稍安勿躁,之所以不选第二篇这份没有大结的卷子,倒不是我包应霞为人古板,不懂得的变通。之所以淘汰这份卷子,就是因为这第二份卷子作得风流潇洒,恣肆无忌。”说着话,包应霞出袖子里抽出一篇文章扔在长案上,让众人过。

又说出一句石破天惊的话来:“大家可以看看这篇文章,风格是不是非常相同。这篇卷子是本官主持四川省院试时取得头名案首,作者是吴节,也是本官的门生。如果没猜错,这份即将被淘汰的卷子也是吴节所作。”

“啊!”所有的人都直了眼,被惊得无法呼吸。

他们没想到天字三十号考生吴节竟然和包应霞是师生关系。

“什么!”陆凤仪猛地冲了上去,就捧起那份卷子看起来。

其他十几个考官也同时围了上去,只看了片刻,同时点头:“像,真像,一种风格。”

包应霞扔出来的那篇文章正是吴节在四川省院士试考场上所作的《不患》,原作者是明末清初的钱谦益。

老钱人品糟糕,可一手文章写得极好。他又是个风流名士,无论诗词还是文章,都是才子气十足。

和刚才这第二卷子,当真是如出一脉。

众人都是文章好手,如何看不出来。

而且,这篇《不患》也是没写大结的。

第二篇卷子上的几篇八股文也同样没写大结。

看来,这个考生根本就没有写大结的习惯,或者说他的文章和文人画一样喜欢留白,不愿意将话都说尽了。

按说,能够认出自己门生的文章,包大人应该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