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追求的清穿-第1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弘历使劲摇头,“真不是我,让我皇阿玛下旨。哈哈,这主意我能出嘛?若真是我,肯定只是要九伯你写个东西啊。至少不会被皇阿玛追得满宫里跑对不对?…”
九王爷很郁闷,这人啊,是不是脾气好了就该受欺负?算了。这笔账以后再和弘历算。
“那是雅朗?”九王爷换了个矛头。眼下还有个当务之急呢。
“不是,他出京前都不知道李真的身份到底是啥…”弘历帮雅朗澄清着,“真的不知道。”
于是,九王爷气闷了,弘历和雅朗的嫌疑都给排除了,如此一来,自己大概就真是此事的幕后推手了,弄巧成拙啊。弄巧成拙啊…
“九伯,那你打算咋办?”弘历还不识趣的凑到九王爷近前,丝毫不掩饰他看热闹的心态…
“问问皇上的意思吧。你要一起去不?”九王爷叹了口气,劳碌命啊。可人家都是为儿为女忙,自己怎么竟为兄弟忙乎了?也不知投胎的时候哪里搞错了…
“不是吧?”弘历叫了起来,“九伯你答应了啊?这简直不象你嘛…”
九王爷怄啊,自己怎么可能答应?但是,八哥答应了啊,怎么办?自己只好揽下来了,何况当时自己也认为自己对此是要负点责任的…当然了,事实证明,自己好像的确脱不了干系…
“跟爷去养心殿,只是当个笑话说给皇上听,”九王爷可没傻到真去请旨的地步,先探探口风,然后再想辙吧,李真说是什么要求就是什么要求,谁规定的?
九王爷本来是要拉着十四王爷一起去找敦庆帝的,如今临时起意,准备拉弘历去活跃气氛。
“九伯,内务府这两天就要将秀女名册报上来了呢,昨儿皇阿玛还去了畅春园的,呵呵,回来的时候脸色可不大好,这时候我去养心殿那可是典型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呢…”钻石王老五弘历表示自己其实很愿意去的,但是,九王爷你可得想好了…
果然,九王爷舍弃了弘历,还不忘恨恨道:“爷说了多少遍?成家立业,成家立业,得先成家,再说其他,瞧你们三兄弟,象什么样子!”心里还不忘补充一句,你皇阿玛没被你们气得吐血,还真是想得开啊,唉,这也太想得开了些…
等九王爷走后,弘历摸了摸脑袋,摇头失笑,雅朗真是操空心,人家自保的能力强着呢…
而养心殿里,不一会儿,就传出了敦庆帝的叫声,“九哥,朕没听错吧?”声音很洪亮!
九王爷不言语,努力让眼神显得哀怨些、可怜些…
“哈哈,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看来还真是这样,让朕下旨,保证日后若查出来认错了亲,所有人皆不得追究他五族之内各色人等的责任,而且还不得追求这干人等认亲途中所做过的任何事?哈哈,他还真是敢想,敢说啊,有脑袋,有胆色…”敦庆帝错愕之后,便笑了,这事的确也是太好笑了些。
“皇上不会是愿意下旨吧?”九王爷笑了笑,跟着打趣。
“怎么可能?”敦庆帝急忙刹车,“九哥,这可是两码事,李真胡闹没问题,朕可不能胡来,下这种旨?可能嘛?九哥,朕要在史册上打响名头也不是这么种打法…”
九王爷又笑了笑,“的确,这事是够皇上为难的…”
“那是。”敦庆帝才不来虚的,直接就表示这事太为难他了,为了不给野史添加炒作资料,他可是绝对不干的,“不是说李真挺木讷的嘛?听着不像啊?”
九王爷摇了摇头,“这事也怪我,我要不多嘴,没准也就没后来这些事了…”
九王爷将自己威胁李真的话说了出来,“说来这事还是我惹出来的…”
“九哥,这话朕不爱听,惹出事的是八哥,不是你。”敦庆帝瘪了瘪嘴。
九王爷支吾道:“皇上…”
敦庆帝扬了扬眉,等着九王爷的下文。
“任谁都知道皇上是断然不可能下这般旨意的,但是八哥却在病榻上答应了…”九王爷讪讪道:“皇上,他怕是想得皇上一句准话呢,皇阿玛一直没理他。虽然他除籍了,可要认李真还是得皇阿玛点头,或者皇上你首肯,可,皇阿玛一直都不理他。皇上…”
敦庆帝摇摇头,“这事皇阿玛不点头,朕也没办法。八哥着什么急啊?怎么一回京就一刻也等不得了?皇阿玛都没表态,他急着认亲干嘛?”
“他找了这么些年,回京见到了。心急点也可以理解…”九王爷笑道。八爷对外的说辞是,他悄悄派人找了李真娘俩的,但是没找到………一个能从八爷手上得到良妃玉佩的女子凭空消失后,八爷若不找,那不太不正常了嘛…
“瞧八哥做的什么事啊,儿子还没认呢,就被气吐血了,还不肯喝药。这传出去,啧啧”敦庆帝摇头…
“皇上,我仔细想过了。八哥也算是用心良苦,如此一来。李真也算德行有亏,日后自然也不会担起什么大任…”九王爷轻声说着,“否则八哥肯定会将吐血的事给瞒下来的…”
敦庆帝楞了片刻,摇头道:“他的心思怎么都用在这些上面了?”说着心里也感到一丝悲凉,哪个当爹的不希望儿子出人头地,强烈渴望有一番作为的八哥如今竟然做出这等举措来保全儿孙,生在皇家,其中滋味真是不足对外人道。
敦庆帝想了想,“皇阿玛那正恼我没管教好弘参他们三人呢,朕可不会去劝皇阿玛,这样吧,迂回一下吧,看在八哥的谢恩折子写得倒还不错的份上,封弘旺为奉恩将军吧,”敦庆帝顿了顿,“如此一来,弘旺的儿子也就能光明正大的进宗学了。”
“谢皇上隆恩。”九王爷急忙跪下了。
敦庆帝扶起九王爷,“九哥,日后别为了八哥的事跪朕了,你带话给八哥,只要他安分,康熙爷的子孙该有的体面朕会给的,儿孙自有儿孙福,能成才的,朕不会给折断了,不能成才的,朕也不会帮他管教…顺其自然吧…”
九王爷略显激动,“皇上仁义。”
“但是,你也告诉他,他若认为奉恩将军辱没了他的门第,哼,朕就让他一大家子重新回去守陵去。”奉恩将军可是宗室爵位中最低等的。
“皇上,八哥岂是那拎不清的,他若真这么糊涂,我是决计不会再搭理他了。”九王爷赶紧表态,为八爷,也为他自己,“皇上如此仁德…”
敦庆帝笑着摇摇头,“朕没你说的那么仁德,咱满人本来就不喜欢罪及妻儿,再说了,皇阿玛年纪大了,嘴上不说,心里怕也期望子孙们都有个好下场呢,其木格说的对,如今大势已定,不做点高姿态更待何时?不就给个爵位嘛,花不了朝廷几个银子…”
九王爷结舌,不知该作何评论,皇后可不可以不要说的这么直白?
“哎,八哥这边如此了,四哥那也不能不问,朕也给宗人府下道旨意,今年宗室子弟选材,让四哥家的老四和老五也参加吧,喔,让十四弟传旨去,十四弟肯定是不介意当一回跑腿的…”
圣旨很快下达,八爷府的谢恩折子也很快呈上,让大伙儿意外的是,敦庆帝竟然准了弘旺进宫谢恩,在养心殿,和弘旺聊了好一阵,临了还吩咐说,“让你额娘带着孙子们多进宫走走,他们可都是康熙爷的重孙子呢…”
然后,宗人府宗令便快哭了,被八爷带着厚礼给堵上门了,理由很简单,皇上已经表态了,弘旺当奉恩将军了,弘旺的孩子业已收到了进宫邀请函,也就是说,不管八爷的身份如何变,他的子孙那就是响当当的宗室,所以,认亲这件事必须得报给宗人府。
宗人府宗令简亲王那可是个有本事的,想当初和前废太子都对着干过的角色,怎么可能没两把刷子?怎么能被八爷给逼得快哭了呢?
无他,他和八爷早期关系很好,后期虽然疏远了些,但却没翻过脸,如今八爷找上门来了,这话就不能说重了,否则,那就叫踩高就地…
简亲王是多么盼望九王爷来啊,他可不怕和九王爷打擂台,论身份、论权势,他不比九王爷差多少,但是,九王爷却偏偏不露面…面对着成为庶人的八爷,简亲王是说重了也不行,说轻了也不行…
喔,说推给康熙和敦庆帝?甭提了,简亲王一听说了八爷的来意,就当即推给康熙和敦庆帝了,说这些事,他说了不算…
八爷马上就说了,他是庶人,无机会面见天颜,弘旺爵位低,请见的折子已经递上去了,但是不管是畅春园还是紫禁城,都石沉大海,只能劳烦简亲王了,这是简亲王的职责所在嘛,公事嘛…
简亲王怄啊,弘旺才去了养心殿的好不好,那次见面怎么没提这事?还有,九王爷怎么不四处蹦跶?真当人是傻子啊?
简亲王觉得康熙的孩子都太不厚道了,见了困难就躲,这没问题,但不能让旁人去当炮灰啊,好歹大家也是亲戚一场嘛,怎么能这样呢?!
最后,八爷说了,反正他是上报了,宗人府若不反对,他就要摆个小宴席,让李真认祖归宗了…
简亲王能说同意嘛?肯定不行,康熙爷别看年纪大了,但中气足着呢,但说反对,肯定也不行,八爷的亲爹还在呢,说反对还轮不到自己…
于是,简亲王硬着头皮报告给了养心殿,不出所料,敦庆帝叫简亲王去畅春园请康熙定夺…
然后,在畅春园,简亲王被康熙给盯得浑身发毛…
但是,康熙爷没表态,一句话也没说,因此,简亲王对再度找上门来的八爷道:“太上皇没发话,我岂敢擅自做主?八爷,你就别为难我了。”
八爷只是来探个音的,康熙没表态不要紧,关键是康熙没法再装做不知道了,那么随后的事就好办多了,因此八爷给简亲王告了声罪,再度送上了份厚礼表示谢意,没做纠缠。
八爷走后,九王爷府上的大管家又到了,说九王爷得了件缅甸玉佛像,特送来请简亲王鉴赏。
简亲王冷笑着瞅了瞅那尊有两尺高的玉佛,“回去告诉你们王爷,爷最喜欢鉴赏王羲之的墨宝…”当然,那玉佛自然也留下了,简亲王说了,他第二喜欢鉴赏的就是玉,还有第三喜欢的,是古瓷…
于是,九王爷就将府里所有成年未成年的阿哥格格们全召集起来了,连孙子孙女辈都没放过,非常严厉的进行训话了,告诫儿子女儿孙子外孙子一定要持家有道,绝对不能让骨肉流落在外!这犯错成本太高了!王羲之的墨宝,上哪找去,畅春园倒有一本,敢拿嘛?…而且还不忘给远在爪哇岛的弘政和出嫁的闺女去信。
“坚决不能让骨肉流落在外”自此便成了九王爷府的家训…
李真并不知道他对九王爷府产生了如此长远的影响,还在对唐烨道:“八爷这些天都没来找俺,想来是改主意了,不打算认了。”声音中难掩失落。
李真要的保命符是太难了,但唐烨却对李真的急中生智竖起了大拇指,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说的就是这些权贵,是或不是,全凭他们上下嘴唇活动…李真防患于未然是对的。
唐烨迟疑道:“李真,如果八爷拿到了圣旨,你真会认吗?”
“还能不认吗?”李真反问道。
是啊,冷静下来一想,其实从八爷挑明后,李真其实就没了选择…
祝大家周末愉快(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二章 新问题
这两天,唐烨对于可能会被八王爷牵连一事倒不怎么担心了,因为经过分析那些拐弯抹角收集到的资料,唐烨才发现,自己竟然担心错了。
在大清的历史上,只要是满人权贵,犯了政治错误都不搞株连的,很多是老子遭殃了,儿子袭爵,大哥下狱了,小弟接过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