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光脑系统-第1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淘/宝对这种现象迅速做出反应,在零食主页推出了‘舌尖上的淘/宝’专题,以方便想要品尝《舌尖上的中国》里面美食的吃货们查找。
除了淘/宝外,还有国内一些团购网,也推出了相应的《舌尖》专题,按照纪录片的每集的名字,分几个类别,集中销售每集的食品。在拉/手网,《舌尖》专题上线一天就创下了单品销售量超过4天的成绩。
这种效应当然不仅仅发散在商业应用中,一种简单的填词游戏也迅速风靡,‘舌尖上的XX’成为一种新的网络热门词汇,只为吸引网友的目光。
……
除了各地的特产、干货。还有传统烹饪的厨具在《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销量大增外。
很多看完节目的观众第二天涌进附近的特色菜饭店,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
还有很多观众打算去《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播出的地方,彩云之南香格里拉,东北查干湖,嘉鱼县珍湖等地旅游一番,上山去采摘松茸。撸起裤腿下湖去挖藕,在冬天,行走在东北查干湖的冰面上,看渔民冰下捕鱼。
还有的网友看了节目后,对厨艺大感兴趣了,报名厨师培训学校。或者在厨艺网站上学习,购买关于做菜的书看,……。
有网友对于这种因《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引发的现象潮形象地总结道,“《舌尖上的中国》火了之后,陈东笑了,明珠电视台台长笑了,各地旅游局局长笑了。食品特产销售商笑了,厨师培训学校校长笑了,厨艺网站站长笑了,炊具销售商笑了,特色菜饭店老板笑了,民俗学会会长笑了,书店的老板也笑了,……”
…………
陈东在家里一直呆到过完元宵节才回到定海市。
刚回到定海市,还没喘口气,陈东就接到长江出版社杜文海打来的电话。《品三国》要出版了。
长江出版社从总编到小职员都看好〈品三国〉这本书能火,跟〈明朝的那些事儿〉一样火。
因为〈品三国〉这本书跟〈明朝的那些事儿〉一样,同样历史题材,同样是以一种幽默风趣的网络语言写的一本小说,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区别只是不同的历史而已。
相同的作者,《明朝的那些事儿》能火,《品三国》没道理火不起来。
而且,《品三国》跟《明朝的那些事儿》相比,三国史比明朝史更加吸引人,读者受众更多。
因为明朝的历史,除了研究明史的学史外,绝大多数读者不熟悉。
但是三国的历史呢,一本《三国志》,一本《三国演义》,以及电视版《三国演义》,培养了一大批三国粉,很多读者都能轻易地叫得出三国里的人物,就比如粉丝最多的忠义无双赵云,还有说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枭雄曹操,鬼才郭嘉,智计无双诸葛亮等等。
所以,长江出版社把《品三国》当做今年的重心,抽调出出版社一大半的人员、资源来宣传、运作这本书。
因为,长江出版社只需要卖好《品三国》这本书,就够长江出版社吃得饱饱的。
为了宣传这本书,长江出版社在网络上、报纸、电视上做了扑天盖地的宣传,宣传的重点是陈东+《明朝的那些事儿》的沿续之作+幽默有趣的网络语言写成的小说+三国的那些事。
这样突出卖点宣传效果非常明显。
经过《明朝的那些事儿》,《大国崛起》两本书接连热卖,陈东在在实体书读者圈子里名气绝对的NO。1,有无数的书友粉丝,冲着《品三国》作者后面‘陈东’两个字,就会有很多读者买帐。
《明朝的那些事儿》的沿续之作+幽默有趣的网络语言写的小说,《明朝的那些事儿》的书友冲着这两个卖点,估计有大半人会购买《品三国》。
三国的那些事,一本《三国志》,一本《三国演义》,还有电视版《三国演义》,培养了无数的三国粉,冲着‘三国的那些事儿’这个卖点,就会吸引无数的三国粉就购买这本书。
这样一连串的卖点宣传,书还没出版就吸引了无数的读者,可以说,《品三国》还末出版,就已经火了。
不过,很可惜,《明朝的那些事儿》发售的时候,有郭良宇跳出来作反面宣传,《大国崛起》发售的时候,有张良玉之流跳出来作反面宣传,起到的效果不错。
到了出版《品三国》的时候,全缩了,除了一些不入流的魑魅魍魉跳出来像蚂蚁一样咬两下,不痛不痒,够档次的人没一个跳出来,这让杜文海有些小失望,他还巴不得有一个够档次的人跳出来指责,你这本书是垃圾,你这本书肯定扑街,这本书怎么样,把这本书炒热起来!
第222节 《品三国》!
PS:感谢与梦夕打赏1888起点币!
感谢极品小草鱼打赏588起点币!
感谢呆雪儿,我爱羊羊,孤风灬承诺的打赏!
感谢大家的月票支持!
万分感谢!
除了在报纸、网络、电视上扑天盖地的宣传外,杜文海还亲自打电话邀请了刚过完年回到定海的陈东参加《品三国》的签名售书活动。
陈东考虑了一下,就答应了下来。
配合长江出版社宣传《品三国》是应有之义。
这样,还能够大大增多陈东在实体书出版界的名气,而且陈东拿了《品三国》18%的稿酬分成,书卖得越多,当然也分得越多,只要抽出一天时间来,费不了陈东多少事。
2月10日。
《品三国》开始发售,在全国各大书店都有销售。
定海,博文书店。
此时,这里热闹一片,黑压压的大群书友就占据书店中/央大厅的座位,人手一到多本《品三国》。
刘明亮,是一个标准的三国粉+陈东的铁杆书友,很喜欢读陈东的《明朝的那些事儿》,反反复复读了几遍,每读一遍都深有感触,受益良多。
而且,这本书是用一种幽默风趣的网络语言写成,通俗,易懂,幽默,引人发笑,风趣的笔法,而又不失于史实的真实性,看到精彩处,令人拍案叫绝。
《明朝的那些事儿》都那么精彩,同样是写历史,同样是用一种幽默风趣的网络语言写成的《品三国》。肯定也非常精彩,再加上他是标准的三国粉,〈品三国〉当然他不会错过了,期待异常。
听到陈东将在今天在博文书店举办〈品三国〉读者见面会暨签售会,刘明亮开车从宝山淞南赶来。7时到了展览中心,8时开门直奔《品三国》售书点,拿到新书就在书店中/央大厅占了个位置,边看书边等陈东,一坐几个小时不敢离开,‘怕人多签不到’。
坐在椅子上。刘明亮拿起手上〈品三国〉。
封面设计得非常美观、自然,黑色底子,在封面下面是一个骑马,持矛穿甲盔的骑兵,做跃马势,非常威武。在封面的侧边,大大‘品三国’三个隶字,白色字体,三个字占据了封页四分之一的版面,非常显眼,封面上边,是‘陈东著’三个字。
翻开书页。刘明亮下意识地吸了吸鼻子,一股浓郁的油墨香扑入鼻子,很好闻,这是他读书养成的‘陋习’,刺鼻的油墨香,在他‘闻’来是一种精神的愉悦。
魏武挥鞭,第一节,大江东去。
这是一个三足鼎立的舞台,这里曾经走过一批个性张扬的英雄,然而。这又是一段被演义笼罩的历史,三国,究竟是英雄的传奇,还是智者的比拼?穿透演义迷雾,还原历史真实。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段扑朔迷离迷离的历史,这是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正史记录,野史传说,小说演义,戏剧编排,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评点,不同作品有不同的描述,是非真假众说纷纭,成败得失疑斗丛生,……。
开篇明义,书的开头点出了这本书的‘中心思想’,那就是‘穿透演义迷雾,还原历史真实。’
刘明亮开始阅读起来,很快就沉迷于到三国那段波澜壮阔的英雄年代,不能自拔,读到精彩处,拍案叫绝。
“好,原来周瑜是这样一个人物,以前一直以为周瑜是一个气量狭小,嫉妒的小人,‘三气周瑜’,被诸葛亮气死,原来不是,果然,尽信书不如无书,《三国演义》是一本野史,当个有趣的故事看就得了,如果当成史实来看,很多地方经不起推敲。”
刘明亮这是读到周瑜人物评价这一段,一口气读完,顿时,周瑜的形象在他脑海中变了个样。
周瑜在很多人的映象中,是一个气量狭小,嫉妒别人,‘三气周瑜’,被诸葛亮气死的人,但是在这本书中,还原了周瑜的历史的形象。
周瑜,一个24岁的年轻人,拍任了一个地方的高级将领,驰骋战场,建功立业,又娶得了小乔为妻,这样一个官场,战场,情场场场得意的人怎么会去嫉妒别人呢,看来,《三国演义》对于周瑜嫉妒别人不可信。
正史〈三国志〉对他的评价是‘性度恢廓’,当时的人对他的评价也非常高,刘备说他‘器量颇大’,蒋干说他‘雅量高致’。
当赵明亮读到诸葛亮这个人物评价这段时,一口气读完,更是令人拍案叫绝,一提起诸葛亮,人们就会想起空城计,‘空城计’这个故事实在太精彩了,文学作品是一说再说,戏剧作品也是一演再演。
但是,在这本书中,列举了很多证据证明诸葛亮的‘空城计’,根本是子虚乌有的,经不起推敲,《三国演义》记载发生‘空城计’是在公元234年,在阳平,但是,当时司马懿官居荆州都督,驻扎在宛城,不在阳平战场,怎么可能有诸葛亮和司马懿的空城计呢?
其次,‘空城计’这个故事讲是司马懿率兵来进攻,诸葛亮派马谡去守街亭,马谡这个人是个书呆子,空谈可以,打仗不行,把街亭给丢了,于是司马懿就率领几十万军杀奔而来。当时诸葛亮手上已经没有兵了,只好把城门,四个城门全部打开,派了20个老兵在门口扫地,诸葛亮自己搬了一张琴,焚了一炉香,……;司马懿的大军跑来一看,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然后司马懿自己打马上前,大为惊诧,便来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往北山退却。
这个故事经不起推敲,其一,怕他城中埋伏了军队,派个斥候队进去看看,探个虚实总可以吧!其二,司马懿亲自来到城门楼群下,看见诸葛亮在城楼上面神色自若,琴声不乱,说明距离很近,看得见听得清,派个神简手把他射下来就行了。其三,司马懿带了20多万大军,可以把这个城围起来围他三天,围而不打总可以吧。
有证据,也有推敲,事实很明显,诸葛亮的空城计是子虚乌有的。
第223节 《品三国》签售会!
赵明亮看完书中对于诸葛亮人物评价这一段,空城计是假的,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草船借箭等等都是编出来的,甚至赤壁之战,也是一个弥天大谎。
一瞬间,在赵明亮脑海中对诸葛亮军事才能极为杰出这种形象一瞬间崩塌,诸葛亮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杰出的军事家就末必了。
……
读着读着赵明亮沉入到三国这段波澜壮阔英雄辈出的年代中,读到精彩处,更是拍案叫绝。
直到有人从他旁边走过,不小心碰到他的鞋子,才让刘明亮从书中精彩、波澜壮阔的三国故事中醒来。
在书页上折了一个角,合上书页。
转头看了看左右,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