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苏三国演义-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克利福德是来自弗吉尼亚州的苏格兰人后裔,在凯南报考美国外交官时,他曾帮助凯南顺利过关,当时两人失意潦倒,结成患难之交。
克利福德酒量极大,接受杜鲁门指示后买来几大瓶酒,和助手乔治埃尔西边喝酒,边根据凯南的反苏理论撰写文章,终于把一份沉甸甸的美苏关系报告送进白宫。
杜鲁门对这份100页的长篇报告看得津津有味,尤其对下面这段话拍案叫绝:
“我们应当准备和英国及其他西方国家一起建立我们自己的世界,并把苏联的势力范围看作一个独特的实体,虽然并非注定要发生冲突,但我们同这个实体之间没有共同目标。”
社鲁门大声读道:“军事力量的语言是强权政治的信徒们懂得的唯一语言,美国必须准备发动原子战争和生物战争,并创立一种全球主义,旨在支持和帮助在任何情况下受到苏联威胁或危害的所有民主国家。”
杜鲁门看完克利福德的长篇报告,东方已将破晓,他越想越觉得这个全球性反共政策文件非比寻常,其核心是美国以强大军事力量抑制苏联,在全世界范围内全面支持各国的反苏斗争,一旦泄露出去将使美国处境困难,他不顾阵阵倦意袭上心头,拿起电话问他的亲信:
“克利福德,这报告的副本有几份?”
“10份。”
“我要余下的9份,立即拿到我这儿来!”
克利福德不敢怠慢,立刻把9份文件送进白宫,杜鲁门视为无价之宝,仔细锁进保险柜,以审慎的口吻解释说,必须把它们锁起来,严加保密,否则,任何与俄国人的争斗都可能以失败告终,他摸着尖下巴强调说:
“如果这个文件泄露出去,会掀掉白宫的屋顶,也掀掉克里姆林宫的屋顶!”
杜鲁门把凯南、克利福德的反苏报告仔细收起,反复研究,准备据此提出他称霸世界的“杜鲁门主义”。
杜鲁门狡诈异常,他一时还不敢贸然发表公开反苏的“杜鲁门主义”,便想请一个大名鼎鼎而又有平民身份的人放出试探气球,根据各国的反应,再选择适当时机抛出他的“杜鼻门主义”。于是,他选定了丘吉尔。
丘吉尔在二次大战中担任英国首相,与斯大林、罗斯福一起被称为反法西斯三巨魁,他大战胜德意日法西斯立下赫赫大功,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威望。
丘吉尔在英国大选中大意失荆州,失去了英国首相的宝座,此时正以平民身份在美国游历。杜鲁门把丘吉尔请进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将发表冷战讲话的意图一说,丘吉尔早就以反苏反共为己任,已早有此意,并确定了演说的总方针,又见杜鲁门如此厚侍他这个平民布衣之士,就满口答应,愿发表震惊世界的演说。
杜鲁门大喜,亲自陪同丘吉尔乘火车前往他的故乡密苏里州富尔顿。一路之上,两人谈笑风生,玩牌取乐,好不快活。
两人来到密苏里州的富尔顿城,杜鲁门陪丘吉尔住进富尔顿最豪华的饭店,盛情招待。
杜鲁门深知丘吉尔一生离不开醇酒和美女及雪茄,便把美女找来由他挑选,但却找不到一杯美酒,颇使举世闻名的“酒仙”感到不快。
你道这却为何?原来,富尔顿是个禁酒城市,当然无酒可买,
杜鲁门急忙下令用美国空军飞机从附近城市空运来美酒,命美女将酒杯递到丘吉尔手中,这才使丘吉尔恢复了生龙洁虎的常态。
为照顾好丘吉尔,杜鲁门特意把丘吉尔的孙子请进白宫,询问他祖父还有什么嗜好,丘吉尔的孙子向杜鲁门透露了这样的秘密:
“我爷爷有抽雪茄的癖好,据说是触景生情形成的,据称是爷爷在瞥见古巴女人撩起裙子,在大腿内侧卷烟叶制造雪前的情况后,才开始抽雪茄的。”
于是,杜鲁门投其所好,特意派人从世界各地购买最好的雪茄,供丘吉尔享用。
1946年3月5 日,杜鲁门亲自陪同丘吉尔来到威斯敏斯特学院演讲厅。诺大的演讲厅里人头攒动,座无虚席,杜鲁门眉开眼笑吹捧丘吉尔说:
“丘吉尔先生是当今世界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今天光临威斯敏斯特学院,打算谈谈和平的要害问题,有些建设性的话要向全世界讲。”
杜鲁门说着,首先抡起两个大巴掌鼓起拿来,在他带动下,演讲厅里立即响起海涛般的掌声。
丘吉尔见堂堂美国总统杜鲁门竟然这样热情对待他这个“普通”的英国人,便满面笑容摘下礼帽,眉飞色舞,开怀畅谈。他有滋有味地抽着美制雪茄,一双大眼睛望杜鲁门一眼,投杜鲁门所好,充分运用他渊博的知识、出众的记忆力和超人的感染力,发 表题为《和平砥柱》的富尔顿演说称:
“从波罗的海海岸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重铁幕降下,横断欧洲大陆。铁幕后是中欧和东欧古老国家的首都——华沙、柏林、布拉格、地拉那、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非亚,它们及其周围的人口全都落入苏联势力范围之内……从属于莫斯科的控制。”
丘吉尔望一眼随侍身边的漂亮而聪颖的女秘书,越说越有劲儿,希望握有原子弹秘密的美国与英国组成“英语民族的友好联盟”,共同对付苏联,又找杜鲁门最感兴趣的问题发表“至理名言”说:
“最令他们(苏联)赞赏的莫过于力量,最令他们鄙视的莫过于军事软弱。”
丘吉尔诬称苏联是世界各国人民安全和自由的主要威胁,因此各国应当团结起来,在英美的领导下,用武力去消除苏联的威胁。
丘吉尔露骨地提出建立美英世界霸权的思想,他以在二战中建立的功勋为资本,以极富煽动性的言辞大肆鼓吹说:
“如果英语民族联邦和美国合在一起,并在海洋、天空、科学和工业领域中进行世界范围的合作,则在力量对比关系上将存在不可动摇的优势。”
杜鲁门知道丘吉尔的“铁幕”一词,乃系拾纳粹战犯戈培尔的牙慧,他为反苏反共,不避嫌疑,大胆搬用,将其演说名之曰《和平砥柱》,在美国的报刊电台大肆宣传,立即在全世界产生强烈反响,人们都将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视为实际上的“冷战宣言书”。
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引起苏联人民的强烈愤怒,斯大林义愤填膺地指出: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丘吉尔及其美国朋友竞迷恋上希特勒的种族主义。丘吉尔先生实质上是站在战争贩子的立场上掀起反苏恶浪,但是丘吉尔先生不是孤立的。他不仅在英国,而且在美国都有他自己的朋友。”
斯大林深挖丘吉尔挑起冷战的根源,指出丘吉尔是希特勒的不肖学生:
“希特勒就是从宣扬种族理论开始挑起战争的,他断言只有德语民族才是最优秀的人种。丘吉尔先生也是从种族理论开始来挑动战争的,企图证明只有英语民族才是最优秀的民族,才能负责主宰全世界的命运……事实上,丘吉尔先生及其英美朋友们是向非英语民族提出了一个最后通牒:乖乖地承认我们的霸权,则一切都好,否则就是战争……显然,丘吉尔的方针就是战争的方针,就是号召发动反苏战争。”
1947年4月5日,斯大林召见美驻苏大使史密斯将军,指责美国和英国结成反苏同盟,警告美国不要轻举妄动。
杜鲁门感到正面与苏联分庭抗礼的时机尚不成熟,忙把头缩了回去,向苏联摇起橄榄枝,邀请斯大林访美,商谈改善美苏关系大计;斯大林冷笑连声,托词身体欠安予以回绝。
杜鲁门耐心地精心选择提出“杜鲁门主义”的时机,终于等来了英国驻美国外交官登门求助的最佳时机。
原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多数国家经济面临破产的边缘,许多城市在大火中化为灰烬,成群的瘦弱儿童流浪街头,瘟疫流行,人们怨声载道。当时丘吉尔以形象的语言描述欧洲现状道:“欧洲现在成了一座瓦砾堆,一个藏尸所,一个滋生瘟疫和仇恨的温床。”
1947年2月21 日,英国驻美国大使英弗查佩尔勋爵派他的私人秘书,紧急会见美国副国务卿艾奇逊,急切地要求安排英国大使紧急会见国务卿马歇尔,递交一份“蓝皮书”。
艾奇逊知道这是英国政府发来的正式重要函件的代称,马上以代国务卿身份会见英弗查佩尔,告诉他国务卿马歇尔已赴普林斯顿大学参加该校 200周年校庆活动,他现在代理国务卿,请英国大使向他送交“蓝皮书”的正式文件和副本。
英国驻美大使向艾奇逊提出请美国代替英国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要求说,希腊和土耳其经济形势极端恶化,游击队活动加剧,经济崩溃已迫在眉睫,“苏联正准备予以接管”;英国经济也极端困难,英国对希腊和土耳其的援助将在六个星期后结束,英国已无能力提供大量援助,英国政府衷心希望美国能挑起它在希腊和土耳其的担子。
杜鲁门认为这是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的天赐良机,他指示以最快速度办理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国内手续,他命艾奇逊说服美国国会领袖说:
“在过去的18个月中,苏联对伊朗以及希腊北部施加巨大压力,使三大洲都将遭到苏联的渗透,就像一个坏苹果使整桶苹果烂掉一样,希腊的变质会感染伊朗及其以东的所有国家。它还会通过小亚细亚和埃及把传染病带给非洲;通过早已受到共产党威胁的意大利和法国带到欧洲。苏联正在以最小的代价进行着历史上最大的赌博,它不需要盘盘皆赢,甚至赢一两次就可获得巨大的收益。只有美国才有能力去粉碎这个把戏。这就是英国撤离地中海给美国造成的有利机会。”
对副国务卿艾奇逊的说明,参议员阿瑟范登堡等人不太理解,找出种种借口予以阻挠,杜鲁门便让艾奇逊会见范登堡等议员,讲明这是美国称霸欧洲和世界的重要部署,范登堡也顺水推舟,向杜鲁门提出“范登堡修正案”。
“总统先生,如果你能向国会和美国人民讲一讲这件事,我就支持你,而且我相信大多数议员也都会这样做。”
美国议员大都赞成范登堡的意见,杜鲁门使命艾奇逊等人紧张地准备了一个星期,按他的指示搞出了个总统咨文,然后在1947年3月12日把全体内阁成员和议员集合到美国众议院会议厅,听他发表干涉全球事物的总统咨文,对社会主义国家肆意攻击:
在当前世界历史关头,几乎每一个国家都面临着两种生活方式的抉择……一种生活方式建立在多数人的意
志的基础上,其特点是自由体制、代议制政府、自由选举、保证个人自由、言论和宗教自由以及不受政治压迫的自由。第二种生活方式以少数人把意志强加于多数人为基础,依靠恐怖和压迫、受控制的新闻和广播、指定的选举和取消个人自由。
杜鲁门宣布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的经济援助,这就是美国实行全球干涉的“杜鲁门主义”的开始。
杜鲁门为与苏联争霸世界,为说服国会调拨巨款,发明了一个“间接侵略”的概念,硬说任何国家内部局势的发展,都可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只要美国认为谁危害美国的利益,不论此事有无苏联插手,都与苏联“威胁”有关,都与“两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密不可分,美国都要以反对“间接侵略”为名进行干涉。
杜鲁门以不可一世的世界霸主姿态,讲述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