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玩赏天下 精校版 >

第317章

玩赏天下 精校版-第317章

小说: 玩赏天下 精校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少不但是一名有良知的作家,而且还是一名大师级的画家,我不知道他到底有什么不会。”一名特意前来参观的粉丝如是说道。

赞誉声一片,质疑声自然是随之而起,美国的艺术评论家的萨默尔不以为然地说道,“陈词滥调的自以为是,根本没有创新的观点,而且技法上也是毫无章法的堆积,只是片面地追大求全,丝毫没有给人强有力的艺术感染力。”

“要想成为大师,必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没有从李的作品中看到一个大师所应该具备的特质,文化需要保持独立性,而不是任由嫖客蹂躏的婊子,艺术更不是。”一个以露阴著名的行为‘艺术家’也大言不惭地在博客上写道。

三大社、BBC、CNN、ABC、NBC、《纽约时报》《每日镜报》《泰晤士报》等媒体纷纷粉专题报道,一时之间李墨白成为了街头巷尾的谈资。随着媒体的推波助澜,全世界的眼光都聚焦到了威尼斯双年展李墨白个馆,几乎每一个到双年展的游客都要道李墨白的展馆观摩一番。

国内的媒体虽然总是习惯性地后知后觉,但是这一次却总算没有掉队,不过也没有想到李墨白竟然再次引起了世界性地轰动,纷纷加大篇幅报道。如果说之前几次引起世界轰动是因为其中有政治因素或者说经济因素,但是这一次绝对是艺术的力量,这一组《皇帝的新装》如果说讽刺,绝非讽刺天朝,而是将全世界的政府都给讽刺了。

李墨白的粉丝更是乐翻了天,几乎所有人都在论坛中议论,一片欢声笑语,就如同欧美人的狂欢节一般热闹。

所有的媒体都希望能采访李墨白,但是李墨白却是让尚善代自己有礼有节地婉拒了记者的采访,李墨白不是不知道如何面对记者,而是不愿意配合记者去演戏,再说李墨白也不想成为一个媒体的宠儿。

艺术圈也是颇为热闹,几乎所有和艺术沾边的人都在讨论,话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李墨白引发的文化大融合以及当代艺术的发展方向。

各大著名的画廊以及艺术博物馆也是闻风而动,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收购李墨白的作品,要是李墨白将来真的成为大师,那么自己的博物馆又将增加一个亮点,即使眼前,李墨白的作品也是炙手可热,如果能买下《离骚》《皇帝的新装》《百子图》三幅作品之一,那就更是意外之喜。

圈子里议论也是越演越烈,从最开始的私下交流,到后来分成阵营明显的两派,纷纷在传媒与网络上口诛笔伐,相互攻讦,争论的面红脖子粗。

而始作俑者李墨白反倒是成了局外人,即使更新博客和围脖也是绝不参与这个话题,因为此时的李墨白在夜以继日创作新的作品。

就在距离展览还有一个月就要结束,众人的争论也达到高峰的时候,李墨白再次在双年展上推出一幅巨幅作品,一下子又将所有人的眼球再次吸引到自己的身上。

第四百章世界的焦点

李墨白花了整整100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地全身心创作,才完成这幅长68米,宽5米的巨幅,画完这幅画李墨白感觉自己完全虚脱了,整个人瘦了一圈。

再次从迷离中清醒过来,李墨白又恢复了精气神,只是身边的人却是担心不已,有其实李墨白,甚至将李墨白老妈也接到了威尼斯照顾李墨白的生活,公务机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往返一趟京城,采购各种新鲜的瓜果蔬菜,以保证李墨白的营养。

然而李墨白却是不闻不问,如同疯子一样只是画,对于外界根本不管不顾,本来李墨白也没有心思掺和各方的争论,事情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至于理论还是先让评论家去评说,一切都与画家没有关系。

蒋絮涵每天看着李墨白疯狂地作画,看到李墨白笔下一个栩栩如生而又区别于传统的人物形象,心中是既满足又担心,忐忑不已。

当李墨白展出这幅巨作时,整个西方沉默了,争论声也戛然停止,所有人心中都是五味俱全,为什么是李墨白,为什么是中国人?为什么不是白人,即使是西方国籍也好,可偏偏就是西方人。

一时间新闻媒体只是报道李墨白画了一幅世界上最大幅的绘画作品,却是没有评论,也没有说这是油画,妓者们无法定位这幅画,更不敢去评论这幅画,画家们和评论家们都没有说话,谁敢乱说。

西方沉默了,但是国内却是欢声笑语一片,纷纷认为这是李墨白对于批评者最强有力的打脸,国画家们也认为这是对当代艺术的打脸,赤裸裸抵打脸。

“当以波普文化为代表的当代艺术横扫世界的时候,中国的李墨白横空出世,狠狠地煽了越来越堕落的当代艺术,请允许我向李墨白致敬。”著名画家赵让之如是在CCAV的《新闻联播》妓者的采访中说道。

“中国文化向来都是以包容的心,接纳各民族的文化,李墨白就是中国文化的使者。”另外一名评论家如是说道。

这一档全国人都在看的新闻,破天荒地用了3分钟报道并简单地解读了李墨白这幅《天堂之路》,取材于但丁的旷世名著《神曲》,绘画的手法超越了民族,超越了文化,几乎融合所有画派的精髓,集视觉美感与思想内涵于一身,通过画笔为观众演奏了一台美术史与西方史的交响曲。

《神曲》的思想价值万古长存,表达了执着地追求真理的理想,是人类最光辉灿烂的史诗,可以说是一部西方文化体系的集大成的著作。

李墨白在读中文版的《神曲》的时候,已经为之着迷,但是由于语言间的差异,《神曲》的语言美几乎损失殆尽,于是李墨白学会的第一门外语不是英语,而是意大利语,当能不借助字典通读的时候,李墨白深深为但丁的天才而折服,在那个时候李墨白便在心中打定主意将来一定要将这幅画给画出来。

虽然西方的艺术圈暂时性地失语,但是李墨白在全球的影响力丝毫不逊色大腕权贵艺术家,艺术爱好者知道李墨白又展出了一幅新作,而且是惊人的巨幅作品,兴趣顿时被调起来,纷纷前往威尼斯想看个究竟。

于是,威尼斯发生了眼中拥堵事件,贡多拉在水上往返不绝,几乎是船挨船,步行街上也是人挤人,李墨白的个馆前更是人山人海,当然持续竟然,一方面欧洲人的总体文化水准较高,保持秩序的习惯已经渗透到骨子里,另一方面很多人都读过李墨白的杂文集,自是了解李墨白的思想,都怀着一份敬仰之心。

西方的媒体妓者更是蜂拥前往威尼斯,希望抢到第一手的新闻,只是来晚了妓者只能排队,根本没有办法进入李墨白的展馆。

李墨白看到这一幕,也不得不佩服西方人的艺术修养,想想也是,仅仅一个意大利,就有2000家博物馆,其他发达国家同样是拥有大量的博物馆,比如纽约一个城市就有几百家大大小小的博物馆,老百姓的艺术修养自然是不会太低。

想到这里,李墨白心中不由哀叹一声,中国才有多少家博物馆,连一个小小的意大利都没有办法比,可是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13亿人口,何其悲哀啊。

就在艺术圈沉默的时候,梵蒂冈教廷首先发出了批评的声音,毕竟这幅画中将历史上的教皇、教主、教士置于地域四层接受惩罚,更是将教皇蓬尼法斯八世至于地域第八层审问,这一些列画面可是有损教廷威严。

当《神曲》是一部文学著作的时候,只能影响到喜欢读书的读者,而当他成为一幅名画的时候,却可以影响所有人,只需要看一眼,并且通过简单的文字介绍,所有人都会明白教廷原来也是如此的贪婪,这种情绪可是有可能如病毒一样传染。

随着教廷的抗议打响了第一枪,李墨白的反对者自然是闻风而动,纷纷开始大肆批评李墨白的作品庸俗、丑陋、血腥、暴力等等,甚至说李墨白别有用心,几乎是所有恶毒的攻击都见诸报端、网络。

一时间,整个西方世界的艺术圈阴霾密布,尤其是学院派的声音最响亮,恨不得将李墨白分食了,认为李墨白破坏了艺术的传统与教养。

李墨白却是毫不在意,甚至在房间中乐呵呵地看着肥皂剧,丝毫不为这些批评影响自己的心情。

在西方大肆批评的时候,国内的媒体以及艺术家却是大力维护起李墨白,纷纷发表文章反击西方是伪民主,说一套做一套等等,李墨白很清楚这是高层在推波助澜,进一步巩固统治基础,丝毫不以为感激,而且这样的辩论已经完全偏离艺术的轨道,虽然自己的确是有政治讽刺的意味,可是并没有对任何的权贵歌功颂德,不过对于统治阶级而言,敌人的敌人就是盟友,自然不介意在需要的时候出来唱戏。

李墨白国内的粉丝也是纷纷组团前往威尼斯,希望在第一时间亲眼目睹李墨白的画作,但是多数人都听从了李墨白的劝告,结束了威尼斯双年之后,将在国内公开展出,自然是等着在国内观看,出国毕竟是麻烦事儿不是。

至于网络上自然是沸沸扬扬的一片,所有人都在讨论《神曲》,讨论李墨白在这幅画中究竟都用了哪些绘画技巧,又是如何将这些绘画技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当然,粉丝们自然没有忘记反击西方的批评,外语熟练的粉丝更是翻墙登陆国外的网站同李墨白在国外的粉丝同仇敌忾地与那些批评人士论战。

凡是看过这幅画的观众,纷纷在微博上发表自己的观感,都认为这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世界各民族绘画艺术的巅峰。

随着论战的白热化,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和西西里的媒体率先向批评家开炮,毕竟但丁是全意大利人的骄傲,而佛罗伦萨更是但丁的故乡。意大利的主流媒体在短暂地失落过后,也坚定地为李墨白鼓与呼,这幅画无论如何都是以意大利的骄傲——但丁的作品为原型,怎么说都给自己的国家涨了面子不是,批评李墨白就是批评但丁。

随着意大利的反击,美国的艺术家也站出来反击,《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华尔街日报》以及CNN、NBC等变成为了最强有力的阵地,很多看懂了这幅画的艺术家丝毫不吝啬对于李墨白的赞誉。

最开始得知威尼斯双年展邀请李举办个展的时候,我很惊讶,甚至有种看笑话的心理,然而在看到李那组《皇帝的新装》的时候,我的心被狠狠地抽了一下,为什么我们在艺术创作的时候对于身边的事情却是熟视无睹?

而当我看到这幅《天堂之路》的时候,我已经惊讶的无以言表,这是一个奇迹,几千个任务都是惟妙惟肖,绘画手法更是精妙绝伦,我实在是找不到任何一个理由批判,虽然我很想批评李总是不喜欢与人交流,但现在与李有了交流的渠道,那就是李的作品。最后我要说的是,这次双年展的金狮奖如果不颁发给李,绝对是威尼斯双年展对打的损失,更是整个艺术圈的耻辱。

著名的艺术评论家威尔金森,在《纽约时报》撰文写道,威尔金森几乎批评过所有的艺术家,但是对于李墨白却是没有一句批评之辞,威尔金森可是久负盛名的评论家,只要他在报纸上说一句赞誉之词,艺术家的身价立即成倍增长。

“一个跨时代的大师在威尼斯冉冉升起!”

“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的战斗!”

“新的文艺复兴即将开启!”

随着美国艺术家和评论家的全面反击,欧洲更多沉默的评论家和艺术家也调整了心态开始反击,你方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