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幸福论-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表现出诗人的局限性,在某些领域,他摆脱不了“庸人”的一面。
从历史资料看,主张个人幸福是公共幸福的基础的观点虽然也不少,但是赤裸裸地这样讲的人并不多,他们似乎不是那么理直气壮。而认为个人的幸福要依赖他人,依赖公共幸福的观点比较多。其中有人认为,个人的幸福包括在社会
①《歌德谈话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223—224页。
…… 362
643第五章 追求真善美与献身人类的幸福
共同幸福之中,甚至有人从利己主义出发,提出要为了个人幸福而关心他人的与公共的幸福。
昆布兰是一个典型的主张个人幸福包括在公共幸福之中的人。他认为“全体人的共同利益就是最高规律。”
①“个人的幸福,并不能与全体人的幸福分开。”
②“除了通向全体人的共同幸福的那条路而外,再没有其他道路可以使个人能够遵循着它达到自己的幸福。”
③
昆布兰是一个性善论者,他认为每个有理性的行为者,对于人类全体都怀有极大的仁爱之心。这就是促成人类幸福的根本内在原因。
更多的人之所以主张共同利益、共同幸福是个人幸福的前提,是因为他们都看到个人必须依赖于他人,必须依赖于社会,才能存在。他人的存在与他人的幸福,构成自己存在与幸福的前提条件。摩莱里在《自然法典》一书中写道:“人始终不渝地谋求幸福;他的软弱无力不断提醒他:没有他人的帮助,无法得到幸福。他也知道,怀有与他同样希望的人是无穷无尽的。他每时每刻都相信,他的幸福依赖于别人的幸福,而行善是他当前幸福的首要和最可靠的手段。”
④。。
摩莱里的这种观点并不是个别人才具有的。甚至与摩莱里的基本理论相反的霍尔巴赫也是这样认为的。摩莱里是一个空想社会主义者、性善论者。霍尔巴赫认为人性不善也不恶,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利己、自爱是人的本性。霍尔巴
①②③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第695、698、699页。
④摩莱里:《自然法典》,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90—91页。
…… 363
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743
赫正是从人性利己的角度出发,论证了个人为了自己的幸福,就应当关心他人的幸福。他说:“部分人的福利,只能从全体的福利中得来”。
①
霍尔巴赫在《社会体系》中有连续的三段话,非常能说明他的观点。他说:“人为了自保,为了享受幸福,与一些具有与他同样的欲望、同样的厌恶的人,同住在社会中。因此道德学将向他们指明,为了使自己幸福,就必须为自己的幸福所需要的别人的幸福而工作,……”
“企求幸福,就是爱那种与我们的存在符合一致、能够保存它、能够使我们的生存幸福的东西。所以,人凭着本性,就不仅应当爱自己,而且还应当爱一切协助他取得幸福的东西;由此可见,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应当爱其他的人,因为他们是他的存在、他的保存、他的快乐所必需的。”
“爱别人,就是爱那些使我们自己幸福的手段;就是要求他们保存、他们幸福,因为我们发现我们的幸福与此相联系。这就是把我们的利益与我们所交往的人们的利益混合在一起,以便为共同的福利而工作。”
②
霍尔巴赫从利己主义出发,认为自己的幸福与他人的幸福相联系,要把自己的利益与自己所交往的人的利益混合在一起,因为自己与他人之间有共同的幸福,或者说自己的幸福与他人的幸福之间有一种依赖关系。
①②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第79、89页。
…… 364
843第五章 追求真善美与献身人类的幸福
霍尔巴赫是一个主张利己主义是人的本性的哲学家。但是连这位主张利己主义的人,也看到仅仅利己是不行的;自己的利益、幸福,与他人的利益、幸福是相联系在一起的,这表明人与人之间有共同利益、共同幸福存在,是个不可否认的事实。霍尔巴赫在另一本书中还写道:“实在,一个有感觉有理智的动物(这个动物即是人。霍尔巴赫认为人是有感觉、有理智、有理性的动物。——引者注)在有生之日,他时时刻刻都不能不注意自己的保存和安乐;他应该为自己求得幸福;但是,经验和理性很快给他证明,如果没有援助,光靠自己,他是不能给自己提供幸福所必需的一切东西的”。
①
“经验应该时时刻刻使他深信,部分人的福利只能从全体福利中得来。”
②
如果说部分人的福利只能从全体福利中得来,那么就是说个人的、部分人的幸福与全体人的共同幸福是分不开的。
而且全体的福利、幸福是高于个人的幸福的。
我们不厌其烦地引证、分析霍尔巴赫的这些论述,是要提醒读者:霍尔巴赫作为一个主张人的本性是利己、自爱、自保的学者,作为一个主张利己主义的哲学家,他从利己主义出发,还得出利己必须利人,关心自己的幸福就必须关心那些与我交往的人的幸福的结论,这表明个人的幸福,确实是离不开社会的、阶级的共同幸福。那些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人,认为人不可能利他的人,应当认真地研究一下霍尔巴
①②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第75、79页。
…… 365
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943
赫的这些论述。
正如恩格斯在《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中所说,“每个人都追求幸福。个人的幸福和大家的幸福是不可分割的。”
③马克思主义继承了历史上关于个人幸福与人类共同幸福密切相连这一伟大思想传统,但是马克思主义又把个人幸福与人类共同幸福的理论发展了一大步,使之成为科学。既然“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
④,那么这两种幸福既对立又统一,个人的幸福必须建立在社会的幸福之上,这一观点就有了坚实的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
不仅如此,恩格斯认为,这一观点还是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一个思想基础。他说:个人幸福与共同幸福的这种关系、这一原理“在每一个人的意识或感觉中都存在着这样的原理,它们是颠扑不破的原则,是整个历史发展的结果,是无须加以论证的。”
⑤每一个准备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人,每个向往真善美的人,每个怀有崇高社会理想的人,都应当记住恩格斯的这两段话。
只有为共同幸福而奋斗才能使自己人格完美A霍尔巴赫从利己主义出发,推导出为了自己的幸福,就必须爱那些与自己的幸福相关的人、也要为他们的幸福工作;推导出部分人的幸福只能从全体幸福中来。这种思想,有着明显的功利主义的痕迹。其功利主义表现在,它把自己的幸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37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8—19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373页。
…… 366
053第五章 追求真善美与献身人类的幸福
福当作目的,把别人的幸福当作为自己的幸福服务的手段。
这是典型的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霍尔巴赫所主张的利他人,是为了利自己的目的服务的。他的基本主张仍然是利己主义。因而,霍尔巴赫所讲的利他和要关心别人的幸福,道德价值并不很高,既没有什么善的价值,也很难够得上美德。
在伦理思想史上,还有一种观点,从完善个人的人格角度,提出要为他人、为社会、为人类的幸福而生活,而献身。
在中国古代,孔子讲“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孟子讲的舍身取义;范仲淹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都是从完善人格的角度,去为他人,为社会的利益、幸福而做贡献。这种贡献的目的,不在于获得自己的幸福,而在于通过做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的事,来完善自己的人格,追求一个完美的道德境界。
追求道德与追求个人利益,是两件相差很远的事情。个人利益的追求,是自己所得的越多越好,贪得无厌。而如果自己有损失,就会感到很痛苦。
道德的自我完善则不是这样,它是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完善社会、完善他人,来完善自己的灵魂的。完善社会,就是做那些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完善他人,就是做那些对他人有益的事情。而在做这些事情时,不可能都是人己两全、社会、个人兼得。在两种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往往是自己要做出一些牺牲。而这个过程,就是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充实、提高的过程。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内心世界会发生一些冲突。自己的利益、幸福与他人的、社会的利益、幸福地位怎样摆,自己必须做出选择。
要维护社会利益、增加社会利益,自己的利益就会有所损失。
而
…… 367
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153
只有这种牺牲,才能使自己更像一个人。马克思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达到完善。”
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A上面引用的马克思的话,是马克思在他的中学毕业作文中,所写的一段话。这篇文章的题目是《青年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对于什么样的人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写下了一段极为精辟的话。他说:“我们在选择职业时所应遵循的主要方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的自我完善。不能认为这两种利益会彼此敌对,互相斗争,一方必然要消灭另一方;人类的天性生成是这样:人们只有为了同时代的人的完善、为了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自己才能达到完善。
“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他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的聪明人、出色的诗人,但他决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
“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的人,历史承认他们是伟人;那些为最大多数人们带来幸福的人,经验赞扬他们为最幸福的人。”
①
为什么那些为最大多数的人们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马克思说: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
①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7页。
…… 368
253第五章 追求真善美与献身人类的幸福
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②
马克思的意思是说,那些为人类幸福做出贡献的人,之所以会成为最幸福的人,是因为他们的事业会给千万人带来幸福,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