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幸福论-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变化,人的幸福感也不可能持续不变。卢梭在《爱弥儿》中写了下面一段话:“所有一切属于人的东西,都是要衰老的;在人生中,一切都是要完结的,一切都是暂时的。如果使我们感到快乐的环境无止境地存在下去的话,则我们将因对它享受惯了,而领略不到它的趣味了。如果外界的事物一点都不改变,我们的心就会变;不是幸福离开我们,就是我们离开幸福”。
①企求永远生活在幸福之中,不符合生活的本性。正如苏东坡所写的那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卢梭所说的“不是幸福离开我们,就是我们离开幸福”
,并不是否认人生有获得幸福的机缘,而仅仅是说明幸福不是一成不变的占有物,这是人生的本性,也是幸福的本性。正因为如此,人生才需要不断奋斗,不断争得幸福。如果把幸
①卢梭:《爱弥儿》下卷,第684—685页。
…… 253
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732
福理解为一旦拥有,则终生不衰,再不用追求的东西,那么人就不会终生为幸福奋斗不已,这种幸福是从来就不曾有过的。但是如果夸大了幸福的相对性,流动性,也会陷入另一种谬误。叔本华在解释斯多葛学派的时候说:在斯多葛学派看来,“任何动人的欢愉之情都是谬误,都是妄念;因为没有一个已达成的愿望能够使人满足,经久不衰,因为任何财产、任何幸福,都只是偶然傥来,为期难定,说不定随即又要被收回去”。
①斯多葛学派对幸福的这种看法,实际上是用没有永恒的幸福作为根据,来否认人生中有幸福可追求;是用夸大偶然性的手法来否认事物的必然性;把人生幸福完全看成一种外在力量的偶然的恩赐,而不是人类努力追求的必然结果。我们既不能认为幸福是永恒的,也不能同意斯多葛学派把幸福看成是忘念的观点。
①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下同)
,第138页。
…… 254
832第一章 人与幸福
第一章 四 人与幸福追求幸福乃人之本性A追求幸福是人生的精神支柱A短缺是构成幸福的必要因素A幸福时刻人会感到拥有一切A追求幸福乃人之本性A前面讲过,人生有无限的追求。把人生的无限追求总括起来说,就是对于幸福的追求。没有人是为了追求痛苦而生活在世界上的。连动物都要趋利避害、趋乐避苦,何况是人!
由此我们可以说,追求幸福是人的本性。
所谓追求幸福是人的本性,就是说追求幸福是人生来就有的一种欲望,用不着学习就会有。人生的具体欲望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当然是不相同的,但都是与人的幸福相关的。
一个婴儿、一个儿童,并不知何谓幸福,没有幸福的概念。幸福与痛苦的概念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意义。但是他们已经有了关于幸福和痛苦的初步体验和表示,在苦与乐之间,他们也会做出选择。
把一小勺糖放在他的嘴里,他不会吐出来,不会啼哭,他的表情是平静的,或者是愉悦的;你若把一小勺带苦味的东西放在他的嘴里,他立刻就会龇牙咧嘴,接着会往外吐,并大哭不止。当一个婴儿还不会说话、但已经能区分人们的面孔的时候,他能区分生人与熟人;谁对他好、谁对他不好,可以做出分辨。所以小孩子乐意跟自己的亲人在
…… 255
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932
一起,乐意跟熟人在一起,他虽然还不会说,但他觉得这样是安全的,安全就是他的幸福所在。让一个生人抱他、他就会哭,扭着身子要找他所熟悉的人。找不到自己的亲人,就会大哭不止,仿佛此番必定没有命了。
等到人有了独立的意志与能力的时候,人对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前途、自己的生活环境与条件,就要进行选择;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自己创造较好一些的生活。贫穷的人受到饥饿与严寒的威胁,为了能吃饱穿暖,要与自然抗争,流血流汗,以求生产更多一些的物质生活资料。这是追求幸福的一种方式。受压迫、受剥削的人在无法忍受压迫和剥削时,就要以各种方式同压迫者、剥削者进行斗争,以求自己的解放,这也是追求幸福。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有寻找终身伴侣的欲望,男女青年为了爱情常常不顾周围人甚至父母的反对,不受环境的约束,热烈地相爱,这也是在追求幸福。农村的青年到城市去打工,是为了寻找幸福;贫困地区的青年人远走他乡,也是在寻找幸福。至于他们的做法是对是错、是否能求得幸福,那是另外一回事,就他们的主观愿望而言,都是为了摆脱痛苦、获得幸福。
卢梭在《爱弥儿》中说:“如果你还不知道幸福在什么地方就去追求幸福,那就会越追越远,就会走多少道路便遇多少危险。但是……当一个人怀着满腔热情,急于得到幸福的时候,他是宁可在寻求的过程中走错道路,也不愿意为了寻求幸福而呆在那里一点事情也不做”。
①卢梭揭示的这一现象
①卢梭:《爱弥儿》下卷,第676页。
…… 256
042第一章 人与幸福
特别符合青年人的情形,因为青年人热情有余,而冷静不足,他们往往不大知道人生的意义和艰难,有时也不知道幸福到底意味着什么。
他们更不会静下心来等待机会。
他们有锐气,而没有经验;他们往往不惧怕失败,不停地向困难进行冲击。
人追求幸福的本性,在青年人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追求幸福是人生的精神支柱A追求幸福不仅是人的本性,而且还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所在,是人生的希望所在。
人是生活在现实之中的,不能脱离现实而生活在幻想之中。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学习工作、与人交往,都是实实在在的事情,没有一样事情是靠幻想能够解决问题的。现实是生活的立足点,离开现实将一事无成。
但是,现实永远都是有缺陷的,也就是说现实总是有些不完美的地方的,这也是事物的本性。人在现实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有曲折、有痛苦。大一些的如天灾人祸、亲人的亡故,重大疾病,意想不到的打击,因遭人陷害而判刑入狱,小一些的如贫困失意、找不到工作、没有住房、找不到对象、被人排挤、评不上职称、得不到提拔重用,如此等等。总之,在人的一生中,完全顺顺当当的时候极少,绝对的适意甚至是不会有的。困难、矛盾,以及由它们引发的痛苦,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向人袭来。不论是处于什么地位、什么身份、出生于什么家庭环境的人,都会遇到这些问题。俗语说:“家家都有难念的经”。实在是一点不错。
现实生活中总会有困难、有烦恼,这不仅与人追求幸福的本性是冲突的,而且会使一些人对生活失去信心。如果一
…… 257
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142
个人只看到现实生活中的不完美之处,而看不到未来的完美,看不到未来的快乐与幸福,他就会觉得生活严酷和无味,就会失去生活的信心与勇气。现实中的困难、矛盾、痛苦能变成就不追求未来幸福的推动力,反而成了追求未来幸福的绊脚石。
因此,人在生活中、痛苦中,必须找到一种与困难、挫折、烦恼、现实中的弊端等相抗衡的东西,以此作为自己生活的精神支柱,使自己不被现实中的重负所压倒。这个东西的核心是理想,是对未来的幸福生活的追求。
一个人在遇到艰难困苦的时候,特别是在遇到巨大的精神压力的时候,他还要顽强地活下去,而不是轻易地走向绝路,那是因为他坚信困难可以被克服、未来是光明的。他对未来抱有希望,认为未来会比现实好、幸福会降临他的身边。
如果失去对未来的信心,一切都将是另外一种情景。可见对未来幸福的追求,是人生中绝对不可缺少的东西,它是人生的动力,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人生理想中的永恒的内容。
短缺是构成幸福的必要因素A幸福是一个很有趣的东西。
它是人心中的一种满足感,但是人要获得满足感,却必须先以某种短缺为前提。因为只有存在某种短缺的时候,人才有某种不满足;有某种不满足,才会有追求,才可能有以后的满足感。这样看来,短缺实在是构成幸福的必要因素。
亚里士多德指出过这样一个现象:“甚至同一个人也经常在不同的时候把不同的东西当作幸福。在生病的时候,他把健康当作幸福;在贫穷的时候,他把财富
…… 258
242第一章 人与幸福
当作幸福。“
①显然,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这个现象,就是指短缺是构成幸福的必要的因素这样一种现象。
由此看来,生活中有所短缺,不仅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而且对于人生幸福来说,短缺、不完美也是不可缺少的。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推论:拥有一切的人、一切要求都得到了满足的人,就是失去了获得幸福机会的人。因为他拥有一切之后,再没有什么可追求的了,也就不再会有新的满足感。甚至可以这样说,拥有一切,乃是求得幸福的真正敌人。
当然,从理论上讲,一个人拥有一切是不可能的事情,任何人都办不到。但是有两种情况需要指出:其一,有的人在得到某种幸福之后,沾沾自喜,产生一种自满自足的精神状态,不再有新的追求;其二,有些在物质财富方面很富有,或是握有很大权力的人,他们虽然也不会拥有一切,但是他们可能会被充裕的物质享受所包围,意志消磨殆尽;或是被周围的阿谀奉承所包围,自以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人。这两种人都会产生一种错觉,误以为自己拥有了一切。上述两种情况,都可能使这些人陷于盲目,失去理性的指导,而呈现出一种病态。他们不再会有幸福的体会和感觉。
人们都在追求自己所需求的东西,追求梦寐以求的幸福。
可是一旦一切都满足之后,反而会失去幸福。这是人生的一大矛盾现象。这个矛盾的解决,在于人们获得幸福之后,不能止步,必须再定下更高的目标,有所追求。这正是人生幸福永无止境,人生奋斗、追求永不能终止的原因所在。
①亚里士多德:《尼多马科伦理学》,第4页。
…… 259
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342
幸福时刻人会感到拥有一切A当一个人拥有一切的时候,他就会失去幸福感;而当一个人处于最幸福的时刻,他会感到自己拥有了一切。幸福作为人的一种感受,就是这样有趣。
莫罗阿在《人生五大问题》中,转述了托尔斯泰小说中的一段描写:刚刚才订婚,兴奋不已的莱维纳,觉得周围的一切都美妙无比。
天空更加美丽了;鸟儿唱得更加好听了;门房看门的老头瞩视他时,目光中特别含有温情。莫罗阿对此写道:“但这一天的莱维纳,在别一个城市里亦会感到同样的幸福,所见的人与物尽管不同,他都一样会觉得美妙无比。
他随身带着一种灵光,使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