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自我论 >

第40章

自我论-第40章

小说: 自我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两个问题在少年发育阶段原本是不加区分的。少年往往把一些极其模糊的、与他们的实际活动毫不沾边的目标和理想叫做生活计划。他们试图提早预见自己的未来,却不去考虑用什么手段去创造它。这种对未来的设想着眼于结果,而无视获取结

…… 256

    自 我 论152

    果的方法。生活取向不具体,具有散漫性,这也表现在各种自我想象上。

    “我想象自己是遥远的大森林里的一名开拓者:我们铺筑道路,我的朋友们和我在一起。”

    新西伯利亚市十五岁的维克托写道。

    “也许我突然当上了降落伞试跳员,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的本领大小关系着许许多多人的生命。我有时又是一名为临危病人做心脏移植手术的外科医生,或者只是一名‘急救’医师。我拦截一名逃犯,我扑灭一场野火,我……”

    这封信很典型。这个男孩想干一点好事、大事、有重大社会意义的事,而且在每一种情境中他都设想自己扮演着英雄的角色。但他的理想还十分幼稚:要紧的是当个英雄,而当一个什么英雄,怎样当一个英雄,等将来再说。

    “我只是坚信一点,待到我将来长大后而不是象现在十五岁时,我一定干出一番什么事业来……”

    “将来呀”

    ,“一番什么事业呀”。

    可眼下维克托必须决定他到底是继续在普通学校学习,进职业学校、技术学校,或者走上生产岗位。他对这种抉择有准备吗?一旦发现现实比他的理想更丰富、从而也更复杂,他的自我评价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职业选择只不过是社会性自我确定的一小部分而已。

    从自我确定到自我实现

    我思考青春犹如思考杂技场,我思考成年犹如思考角斗场。

    斯维特洛夫

…… 257

    252自 我 论

    我们离开童年和青春时期越远从而步入成人世界,社会文化性和个体传记性的变异也越超过年龄期特点。成年人的生活在社会性方面和心理方面都比少年期或青年期的生活丰富多彩,而且更容易用社会学术语(某一具体历史时期的特定社会的一个属于某阶级、某性别、受过某种教育、从事某种职业的人的典型生活道路)或者传记术语(此人的具体生活是如何形成的)

    ,而不是用心理学术语描写。

    成年与其说是一种心理状态,不如说是一种证明:个体是某一社会享有平等权利的成员,能够而且应该担负与此相关的社会角色和履行义务,从而实现他的个体的、人的可能性。

    但成年也是一个特定的发育阶段。个人在这一年龄期有哪些变化呢?

    遗憾的是,这个阶段的心理特征研究得很不够。

    虽然实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成年人,但对成年人的研究资料至今还未从发展心理学角度加以分析。有些心理学家认为20岁至60岁这个年龄期是一个统一的稳定平衡期。有的人则又把这个时期划分为一个上升期(约在40岁—50岁之前)

    ,一个继此之后开始的逐渐衰退期。

    还有些心理学家强调年龄期变化具有多样性和方向不同的特点。

    从现有的经验资料来看,情绪反应(其中许多反应来自先天)的特征和人的气质基本结构早在少年时代初期就已日趋稳定。到了青年期,它们之间总的整合联系日渐强化,从而使个体的心理稳定程度和自我监督程度逐渐提高。

    智力发展进行过程问题仍旧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对皮

…… 258

    自 我 论352

    亚杰关于智力的质的发展在青年期伊始便告结束的说法,许多心理学家持有异议,他们认为在解决问题阶段(形成解决问题的图式是这一阶段的结束)之后还有一个阶段,即形成发现和提出新问题能力的阶段。尽管如此,思维方式的要素和结构,包括创造能力在内,都已相当早地形成并表现出来。

    个人的一个重要特征,如愿意而且能够积极地克服所遇到的障碍和困难,而不是消极地顺应自我防御反应(否认问题的存在,希望逃避对问题的解决等等)

    ,也具有高度的年龄期恒定性。

    由于基本心理结构、价值取向和追求水平的稳定,“自我形象”

    的稳态性和内在连贯性也随之提高。

    但“自我形象”

    各个要素的比例和位次首先取决于被个体视作自我实现的主要领域的那些活动(劳动、家庭生活和社交活动等)的价值等级以及个体衡量自己生活成败的特殊标准。

    学习成绩在中小学生自我评价系统中占有中心位置,低年级生的自尊心往往与学校的评分直接有关。在中年级,学生的自我评价就有时和教师的评价发生分歧,并且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学习本身与其它活动(和同龄人的交往、体育比赛成绩、正在形成的劳动兴趣)相比,则退居次要位置。

    “自我形象”的实质也相应地发生变化。

    成年人的情况就更加复杂了。成年人的实际生命活动和动机系统包括两个主要领域:最广义的劳动(包括一切对象性活动)和交往(包括一切人际交往、爱情、爱好和家庭、父母及友谊等情感)。

    虽然人的生活不只归结为这两个方面,但对人的人格作任何描述都必然包括以下两个问题:一、此人

…… 259

    452自 我 论

    做什么事,从事什么具体活动,他自己对这个活动持什么态度?二、他与周围人的关系如何,他爱什么人,人家是否也爱他,他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敞露胸怀和理解他人?这两个问题归根结底决定着他的反思的“自我”的实质以及他对生活的满意程度。

    但这些生活领域在不同的个体那里和他们生命全程的不同阶段上所占的比例和位次也各不同。

    由青年期向成年期过渡,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伴有个人认定感的巩固、定型。特纳对一大批(500多名)美国人、英国人和澳大利亚人所作的调查表明,和中、老年人相比,青年人(18岁至29岁)更经常向自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实际上究竟是个什么人?”

    ①那些尚未确定职业的人,对自己的认定问题更为关切。

    从幻想的生活过渡到实际的生活,总要产生一定的心理困难。

    黑格尔早就对这种困难作过十分生动的描述:“青年人在此以前只注意一般的对象,只为自己工作,现在他正变成男子汉,他必须进入实际生活,为别人做事,并且注意小事。

    尽管这一切都在常理之中(因为既然必须行动,那就必然也要转向琐细事情)

    ,但开始做这些琐细事情,对于一个人来说毕竟是件痛苦的事,而且因为不能立竿见影地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很可能害上怀疑病。这种怀疑病——无论在许多人身上是多么微不足道——几乎没有人能逃得过去。一个人遇到

    ①特纳,R。H。

    :《这是不是认定性调查?

    》,载《社会学季刊》(英文版)

    ,1975,第16卷,第148—161页。

…… 260

    自 我 论552

    这些事越迟,怀疑病症状也就越严重。天性软弱的人可能被这种病症拖累终生。人处于这种状态时不愿意放弃自己的主观态度,无法克服自己对现实的憎恶,因而处于相对无能状态,而相对无能有可能变成真正的无能。“

    ①

    开始从事劳动会加快成年期的到来,促进青年期自我中心主义的克服以及个人认定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这对青年人的自我意识、对他们的成人感,将产生良好的影响。托尔斯泰当年曾把这一点写进日记:“我们富有阶级之所以犯错误,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不能很快地习惯于我们是大人了这一观念。直到二十五岁以至更大一些年纪,我们的整个生活都同这种观念相对立;农民阶级则完全相反,他们那里一个十五岁的小伙子就可以结婚,成为一家之主。农民青年这种自立性和自信心常使我感到愕然,即使他是个绝顶聪明的孩子,如果生在我们这个阶级里,也不会有出息。”

    ②

    然而,即使在同一年龄期限度内,个人的社会养成也是很不均衡 的:一些个体比另一些个体早熟。此外,一个青年人在掌握“成人”角色配套方面也有时间早晚、次序先后之别。他可能认为自己在有些方面已经是成年人,在另一些方面却还不是。因此他的认真程度,对自己行为各个方面及其后果的负责程度,都不相同。我们感到惊讶的是,一个很严肃的青年工人或大学生一旦来到同龄人中间,便突然表现得象个顽皮的少年。

    但他在生产环境中觉得自己是个成年人,

    ①黑格尔:《哲学全书》,第3卷,第89页。

    ②《托尔斯泰全集》,二十卷本,莫斯科,1965,第117页。

…… 261

    652自 我 论

    在生产环境之外却觉得自己是孩子。

    选择职业,必须具备关于整个职业世界、每种职业提供的机会和要求条件的信息,以及关于自己本人、自己的能力和兴趣的信息。我国学校高年级生往往缺少这种信息。社会学家舒布金总结了多年研究成果,他写道,十七岁时对职业世界的看法所依据的是间接经验——从父母、熟人、朋友、同龄人、书本、电影、电视那里得来的知识。这种经验一般都是抽象的,不是亲身体验过的,不是经过痛苦磨炼得来的①。

    我国已开始推行的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改革以下述几点为主导思想并非偶然:必须彻底改善学生的劳动教育和职业引导,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每个学生除了学习外还要力所能及地参加社会公益劳动,这将成为经常性的、必须参加的活动,也是一种锻炼。

    这不仅有助于发现学生的志向、兴趣、爱好,而且可使学生积累一定的亲身劳动经验。

    青年人由于缺少明确和稳定的兴趣而造成职业自我确定的拖延和推迟,常常又与总体不成熟以及行为和社会取向幼稚有关联。但过早的自我确定也有弊病。少年期的喜好常常是由一些偶然的、受环境左右的因素所决定的。少年只着眼于活动的内容而无视其它(例如,一个地质工作者必须在野外作业中度过半生,学习历史固然很有趣,但如果你不想当教师,那么这个专业的工作机会是很有限的,如此等等)。更何况职业世界如同其它事物一样,在他看来都是黑白两色的。

    “好的”职业一切都好,“坏的”职业一切都坏。在选择上表

    ①参见舒布金,B。

    H。

    :《旅途的起点》,莫斯科,1979。

…… 262

    自 我 论752

    现出绝对化,不愿意考虑其它方案和可能,这往往成为一种自我防御机制,逃避痛苦的犹豫和徬徨的手段。

    生活经验的不足,追求水平的偏高——无论在估价自己掌握一门复杂专业的能力方面,还是在自己对这门专业所抱的种种期望方面(例如希望工作象玩乐一样轻松)

    ,都可能带来失望和精神创伤。对保加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