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私家侦探-第2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师承有些奇怪,甚至是惊讶,他望着花郎点点头:“没错,青衣社的人若是抢了人家的钱,必然也是要这么威胁的吧,我这么一喊,那些人必然害怕,可这事早晚会传出去,青衣社的人听说之后,是不是就会来找我呢?”
宋师承说完,花郎叹息一声,道:“可惜,你抢劫的人的确没有敢去报官,可是却找到了我,而找到我之后,包大人也就自然知晓了,如果不是林府突然发生命案,我们如今恐怕还在追踪青衣社的踪迹,或者说是你这个小偷也行。”
宋师承有些惊讶,可仔细一想,也好像明白了一点,说道:“公子在天长县破坏了青衣社的阴谋,并且识破了莫思公,想来花公子对青衣社一定恨之入骨吧?”
花郎耸耸肩,笑道:“恐怕不是我对青衣社恨之入骨,是他们对我恨之入骨。”
宋师承笑了笑:“都是一样的,我此生再无憾事了,青衣社找上你,是他们的末日。”
宋师承这样说让花郎觉得宋师承有些抬高了自己,可对于宋师承的话,他心里却是极其受用的,而这个时候,他也似乎明白了宋师承是什么意思,他一直担心自己死了,没有人再对付青衣社,可如今听了花郎的话,他放心了,因为花郎可以帮他报仇。
虽然说花郎并不是帮他报仇,而是为了自己不被青衣社灭掉,所以他只有灭掉青衣社,可正如宋师承说的那样,结果是一样的,只要青衣社挎了,他的仇也就报了。
秋风似乎更浓烈了一些,包拯和花郎等人在客厅等人,他们的心里有些失落,因为秦明的案子破了,可他们对于青衣社却仍旧一无所知。
不多时,秦明来了,他来的战战兢兢,因为他实在不明白州衙的人为何要带他来这里,当他看到花郎之后,似乎明白了一点,可明白之后,更是害怕,因为青衣社的人警告过他,如果不安分,小心秦府上下鸡犬不宁。
他跪下行礼之后,包拯让王朝把那些钱财拿了出来,道:“这些可是你被盗去的珠宝?”
秦明谨慎的望了一眼,连连点头:“正是正是,不知包大人如何得来的,难不成是消灭了青衣社?”在秦明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的眼神是渴望的,他多么渴望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
可包拯和花郎却给不了他肯定的回答,可包拯也不想把宋师承的事情说出来,他又不能够吓唬这个秦明,最后只得说道:“并不是青衣社偷了你的东西,是一个小毛贼借用青衣社的名号罢了,你把这些东西拿回去之后,尽可放心,不会有人找你麻烦的。”
这个结果虽然让秦明有些失落,可多少还是有些振奋的,他抱着自己的包袱,急匆匆的走进了秋风之中。
秋风吹进客厅,让包拯和花郎等人隐隐察觉到了冷意,不知青衣社的人要多久才会找上他们。
第410章 砚台比赛
第410章砚台比赛。
转眼到了深秋,风吹来更寒了些,庭院里的木叶早已飘飘落下了。
林善被杀的案子已经结束一月有余,凶手已经伏法,端州看起来风平lang静,可花郎和包拯他们都知道,暗涌一直都在,只是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发罢了。
日子就这么平静的过着,案子时有时无,花郎的名声虽已在端州打响,可生意却并没有想象中的火爆,毕竟命案不可能天天发生,也不可能有人希望发生。
这天黄昏,夕阳已经蒙上了一层淡韵,给人的感觉不再是明亮的,而是暗淡的忧愁。
花郎和包拯等人在州衙闲聊,而就在这个时候,一名衙役来报,说唐万里求见。
包拯望了一眼花郎,有些不解的问道:“这个时候,唐万里来做什么?”
花郎也是不解,道:“请他进来见一见不就知道了。”
一名衙役将唐万里请了进来,唐万里进来之后,连忙行礼,包拯微微颔首,问道:“唐公子来我州衙所为何事?”
唐万里连忙笑道:“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事,就是端州的比砚台大赛快要开始了,我代表端州各砚台铺来询问一下,包大人和花公子到时可否出席?”
包拯眉头微皱,道:“那些比赛是你们这些商家搞的活动,我们这些朝廷的人出席合适吗?”
唐万里连忙说道:“还希望包大人不要误会,来参加砚台比赛的人是全国各地的,而砚台有些很名贵,若是没有人压场,我怕那些有好砚台的人不敢前来,所以……”
话并没有说完,不过唐万里要表达的意思花郎和包拯他们已经全然明白,就是要他们州衙的人当保镖,防止中场有人闹事。
对于这种热闹的事情,花郎是很乐意去瞧一瞧的,而且温梦他们也都想去看看,至于包拯,则有些犹豫,因为他觉得让朝廷派人给这些商人看场子,多少有损朝廷颜面,可若是不去,真出了什么事情,最后要劳烦的还是他们州衙以及州衙的捕快。
防范于未然这种事情包拯也并非不知道,只是他仍旧觉得为难,所以这个时候,包拯望了一眼花郎,道:“花兄弟觉得此事该怎么办?”
花郎自然是想去的,只是他有几件事情不明白,于是望着唐万里问道:“据我了解,端州贡砚都是由端州的附近的厢兵负责的,这应该跟你们这些私人的砚台铺子没有什么关系吧,可我怎么又听说你们这些人也要进贡砚台呢?”
唐万里见问,连忙答道:“花公子说的没错,贡品砚台的确是由厢兵负责的,他们负责召集人手到山上采摘砚石,只是他们都是当兵的,那里会雕刻砚台,所以他们把砚石挖出来之后,就要再征集一些工匠师傅去雕刻,雕刻好之后,根据朝廷规定的数目,由端州知州也就是包大人去验收,然后由端州知州派人护送进京,这是贡品砚台;不过有时民间有好的砚台也会被征集的,而这些砚台被征集之后,朝廷会给很多的赏赐,而要想知道民间有没有好的砚台,自然就是这砚台比赛了。”
听完唐万里的话之后,包拯连连点头:“唐万里说的没错,前几天厢兵的指挥使游丹还来拜访,说朝廷规定的砚台已经快备好了,等坐完后期的一些处理,就可以护送进京了。”
包拯这么说完,花郎也就更明白了,宋朝无论是朝廷还是地方,都是文官关着武官的,那游丹就算是厢兵的指挥使,在端州地界却也必须听包拯的调遣;而游丹的厢兵负责挖掘砚石等等的一些劳役,而包拯则负责验收,以及护送进京。
至于民间的砚台比赛,则是为了发掘民间好的砚台。
而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花郎才发现以前的端州知州想要私吞贡砚是多么简单的一件事情,他可以把朝廷要的贡品砚台数多报一些,也可以跟厢兵的指挥使等人狼狈为奸,反正只要想从中捞一笔,绝对是可以的。
当然,端州知州办这事容易,那厢兵的指挥使就更容易了,挖出砚石之后藏起来不报,就是端州知州也无可奈何。
花郎转头望了一眼包拯,不知道包拯知不知道这些事情,如果他知道了又该如何办才好?
唐万里见大家都没有话,于是连忙打破沉寂,问道:“不知包大人和花公子意下如何,是否肯参加砚台比赛?”
对于民间砚台的进贡,是无法和专门的端州贡砚相比的,所以包拯不甚在乎,他望了一眼花郎,花郎则淡笑道:“去看看也不错,也算是与民同乐嘛!”
听了花郎这话,包拯狡黠的笑了笑,然后对唐万里说道:“好,花兄弟都这么说了,到时我们一定去!”
唐万里的任务完成,顿时欣喜不已,乐颠颠的离开了州衙。
而唐万里离开之后,包拯突然一脸严肃的望着花郎说道:“花兄弟若真想管这砚台一事,就请花兄弟也帮我一个忙,如何?”
看包拯的样子,花郎突然觉得自己好像掉进了一个陷阱似的,可如今包拯都这样说了,他花郎还能怎样,于是连忙说道:“包兄客气,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直言就是。”
包拯好像等的就是这么一个机会,于是连忙说道:“刚才唐万里说的花兄弟想必已经明白,而花兄弟既然已经明白,就应该很清楚,端州的贡砚是很容易流失的!”
听完包拯这话,花郎觉得这个包拯可真是心思缜密,远比他想象中的要聪明的多。
花郎点点头:“的确如此,只是不知包兄为何要跟我说这些?”
包拯叹息一声,道:“游丹送来的贡砚账目我已经看过了,其中有不少的出入,我觉得有必要查一查。”
有出入是一定的,只是花郎不明白,包拯只看账目,怎么就知道砚台有出入呢,难道他曾经偷偷的去过哪些挖砚石的山沟里,知道他们确切挖出了多少砚石?
可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他们离的这么近,包拯若是做了什么大事,花郎是一定知道的。
第411章 走一遭
第411章走一遭。
包拯似乎看出了花郎的不解,于是连忙说道:“账簿上把他们一共挖出多少砚石以及做了多少砚台都写的清清楚楚,有的砚石一块能雕刻两块砚台,有的则是一块,可经过我的仔细推敲,觉得这其中有出入,有的砚石很大,至少能够雕刻三四块,为何最多的只有两块呢,再者,如果那些厢兵把砚石挖出之后并没有记录在册,而是藏起来了呢?”
包拯说完,花郎已然明白,于是问道:“那包兄的意思呢?”
包拯淡淡一笑:“还请花兄弟等人明天随我走一遭,我要到那个地方实地考察一番。”
花郎微微点头:“包兄身为端州知州,的确应该去走一走看一看的,只是这样走一走看一看,就能够得知其中端倪?”
包拯摇摇头:“看一看只是幌子,到时如何确定哪些事情,就要看花兄弟的了!”
花郎有些不解,继续问道:“要我如何做呢?”
包拯又是一笑,道:“明天我去了厢兵的军营,会让他们把一应人等全部叫去,我拖住这些人,你则和阴无错温梦他们把那几个厢兵的指挥使,等等的人的帐篷给搜查一遍,想来应该是极其容易的。”
听完包拯的话之后,阴无错和温梦等人的脸色有些难看,要他们在厢兵的军营之中搜查,这也太冒险了吧,包拯是端州知州,下个命令不就行了?
包拯似乎发觉了众人的犹豫,于是连忙问道:“怎么,大家觉得这个方法行不通?”
花郎有些尴尬的挠了挠头,道:“通倒是通,只是如果我们什么都没有查到,那可就有些麻烦了。”
包拯眉头微皱,道:“怎么会查不到?”
花郎找了一把椅子坐下,说道:“那些指挥使啊什么的,也都不是笨人,他们怎么可能傻到把一块大石头藏在自己的营帐之中,他们一定在附近藏了起来,然后等适当的机会拉走或者出手,我们去了军营,就算是光明正大的搜查,也不怎么可能搜查到那些砚石。”
,包拯突然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他突然从椅子上站起来,问道:“那我们该怎么办?”
花郎想了想,道:“其实也简单,只要能让那些个藏砚石的人自己把砚石拿出来就行了。”
“可他们能自己拿出来吗?”
花郎笑了笑:“若是命令他们拿出来,他们自然不会拿了,可若是用其他方法,就由不得他们了。”
于是,大家一番商定,便决定明天一早去一趟厢兵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