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工业霸主 >

第185章

工业霸主-第185章

小说: 工业霸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春山道:“我生什么气,这个丫头是挺不错的。全省电焊工大比武,她一个人拿了四五项第一名呢。我看过她焊出来的东西,那焊缝就是比别人要平整得多,不服不行。”

林振华道:“其实我也想过要挖她,不过,人家是厂长助理的夫人,现在工作也挺舒服,我怎么能再把她拉下水呢?”

冯旭不怀好意地笑着说道:“小林,我记得你过去跟她关系挺好的。上次搞埋弧焊的时候,你和她不是还打过赌的吗?”

林振华尴尬道:“老冯,你可别害我。你也不看看,我岳父就在边上嘿。”

“哦,哦,我忘了,我该死。”冯旭哈哈地笑了起来,同时向杨春山作着揖,“杨师傅,我可是开玩笑的,你别往心里去。”

杨春山反击道:“小华是我看着长大的,他的人品,我是百分之百相信的。如果是你冯主任,我还真有点不放心。要不是冯师母管得严,你现在还不知道祸害过多少人了。”

“老杨,你说话可要负责任啊。”冯旭满脸通红,“小林是晚辈,你可不能在晚辈面前说这些话。”

“我耳背,嘿嘿。”林振华得意地说道,有老丈人给自己撑腰的感觉,真是很好啊。

211 汉华速度

浔阳,汉华实业公司的一幢大型车间里,彩旗招展。在临时搭起的主席台上,洪予安、谢春艳、陈伟国、朱铁军、林振华等人站成了一排,手里共同托着一根红绸带,正在准备举行剪彩仪式。

在一番客气之后,洪予安走到话筒前,大声地宣布道:

“我宣布,汉华化工设备公司浔阳生产基地,正式启动!”

说罢,他接过毕敏递过来的一把大剪刀,咔嚓一下,把红绸带剪成两截。

车间里的数百名工人一齐热烈地鼓起掌来,台上的领导们也纷纷鼓着掌,互相握手,说着一些祝贺的话语。

“洪市长,非常感谢浔阳市政府对我们生产基地的支持。”谢春艳对洪予安说道。

洪予安也客气地说道:“谢厅长,我们也非常感谢轻化厅能够把这个基地放在我们浔阳,这是我们浔阳人民的光荣啊。”

陈伟国则走到林振华的面前,一边和他握手,一边说道:“小林,你又为咱们厂立了一个大功啊。”

林振华呵呵笑道:“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我毕竟还是汉华厂的职工嘛。”

领导们在台上做着各种政治秀,工人们则忙碌了起来。冯旭指挥着几名工人,用行车把一块大钢板吊装到剪板机上,操作工按动电钮,剪板机轰鸣起来,把20毫米厚的钢板像裁纸一样切成了两截。这也是一个象征性的举动,它代表着第一台出口泰国的压力容器罐正式开始下料建造了。

由于出口任务的工期十分紧张,化工设备基地的立项与建设从一开始就是紧锣密鼓、争分夺秒,朱铁军形容说,就像打仗一样,而谢春艳则将其称之为可以与深圳速度相媲美的“汉华速度”。

由欣欣公司与汉华机械厂联营,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涉及到许多敏感的政策问题。但省经委和轻化厅都看好这件事情,于是大力地加以推进。在征得国家体改委的批准后,省经委最终批复,同意欣欣公司与汉华机械厂之间先建立起一种临时性的合作关系,未来再根据合作情况进行调整。

临时合作的机构称为汉华化工设备公司,由汉华机械厂和欣欣公司各占50%的份额。至于这个份额是叫作股份还是别的什么,大家都很技巧地予以了回避。目前国家关于股份制经营的政策还很不明朗,尽管所有的人都能感觉到这迟早是一个趋势,但谁也没必要去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了。

在双方的合作协议中规定,双方共同承担四套大化肥设备的生产和销售任务,所有收益在支付掉成本之后,余额由两家平均分配。

项目的成本包括各自所派出人员的工资、福利,所使用场地的租金,所使用的材料与水电消耗,以及其他的一些项目。在此之外,双方同意利用项目的利润建设浔阳基地的厂房,购置设备,最终形成年产20套以上大化肥设备的生产能力。

最后的这一项,是让省经委最为踏实的。按照这个约定,这4套大化肥设备的利润基本上全部都变成了厂房和设备,而没有进入林振华个人的腰包。至于厂房和设备的产权问题,大家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到政策明朗之后再来解决。只要钱没有被挥霍掉,一切都有余地。

生产基地的负责人由双方共同派出,欣欣公司本身只是一个皮包公司,正式成员只有林振华一人,所以他自然是基地的负责人之一。汉华机械厂方面,派出的则是副厂长朱铁军,他本来就是分管生产的副厂长,再加上与林振华关系甚为密切,让他来与林振华合作是最为合适的。

林振华当然不合适和朱铁军争夺公司经理的位置,所以这个基地便以朱铁军为负责人,林振华名义上是朱铁军的副手。不过,在具体的业务方面,轻化厅指示,林振华应当负责厂区建设、设备采购、生产规划、人员招聘、技术研发、产品销售等任务。林振华掰着手指头算了一圈之后,发现好像没给朱铁军留下什么事情做了。

对于这样一种安排,朱铁军并没有什么意见。其实,他给自己的定位就是辅助林振华把基地建设起来,经过几年的接触,朱铁军对于林振华的能力和品德都有相当的信心。他需要做的,只是用自己的社会经验,帮助林振华避免一些可能的错误而已。

浔阳市政府对于化工设备基地落户浔阳是非常支持的,在各方面,尤其是用地方面,给予了极其优惠的政策。洪予安亲自督办此事,指示规划局、土地局、农业局等部门联合办公,迅速落实了3000亩的建设用地。

在这里,需要说一下整个国家的大背景。经过几年的改革探索,到1984年的时候,农村改革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国家开始着手进行城市综合改革。城市在投资、用工、征地等方面,都有了更多的自由度,可以自主执行许多关系到城市发展的决策。汉华化工设备基地的建设,正是得益于这样一个背景。

建设一个生产基地,当然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事情,而出口任务却不能耽搁。幸好,林振华在此前曾在汉华实业公司的厂区里建起了几座大厂房,本来是打算用来作为公司拓展新业务使用的,现在正好拿出来供化工设备基地临时使用。未来,等基地自己的厂房建成之后,再把这些生产任务转移过去。

经过研究,四套大化肥设备的生产任务进行了分解,其中,汉华机械厂在丰华县的厂区只承担其中2套设备的主机制造工作,这些工作主要都是机加工,能够在汉华机械厂现有的厂房里完成。另外2套设备的主机,以及全部4套设备的压力容器部分,则全部放在浔阳基地完成,这也是为了使得生产过程更为集中,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于是,汉华厂容器车间的全班人马浩浩荡荡地开到了浔阳,住进汉华实业公司给他们安排的宿舍里。浔阳是个地级市,比丰华要繁华得多,所以汉华厂的这些工人们呆在这里,丝毫没有委屈的感觉。每隔一两个星期,基地都会派出卡车送一部分工人回丰华去度周末,两地相距200多公里的路程,大家还是能够接受的。

仅凭汉华厂的人马,自然是无法完成4套压力容器的生产任务的。就在朱铁军和冯旭觉得一筹莫展的时候,林振华向他们展示出了自己手上的秘密武器,那是一支由将近100名退休的钳工、电焊工组成的高级技工队伍。

“这些人都是宝贝啊。”朱铁军派人对林振华贡献出来的这些技工进行测试之后,乐得合不拢嘴。这些工人来自于不同的工厂,其共同的特点就是技术精湛、经验丰富。有些人甚至于原来也是在化工设备生产企业工作的,说起技术方面的问题来,甚至于比冯旭、杨春山等人还要精通。

林振华道:“这些人,都是我安排人从南都、武汉等地方挖来的。他们大多数都是因为子女顶替的问题而提前退休了,但身体上一点问题都没有,完全能够发挥余热。他们原来的厂子用不上他们,我就一块都搜罗过来了。”

“太好了,有了这些人,我就相当于又增加了一个容器车间了。”朱铁军信心满满地说道。

除了钳工和电焊工之外,岑右军的机床附件公司里还有100多名机床工,正好能够承担另外2套设备主机的生产工作。化工设备主机都是大件机械,精度方面的要求远不如机床附件更高,所以这些人完成这项任务是不成问题的。

林振华把汉华机械厂过来的工人与浔阳这边的工人充分混合,编成工作小组,让他们在生产中互通有无。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是可以把汉华厂工人的经验迅速地传授给那些没有做过化肥设备的工人们,另一方面则促使这两个不同的团队相互融合,形成一个整体。

人的问题解决了,另一个问题就是设备。林振华以化工设备公司的名义,发出去了无数的订单,从各处订购机床、焊机、起重机、探伤设备、测量仪器等等。由于泰国方面支付的只是一部分预付款,总额还不足以支撑起这样庞大的采购计划,林振华便从汉华实业公司的账户上挪出了相当大的一笔资金,用来填补亏空。

在林振华到处采购设备的时候,谢春艳提醒他道,石化机放弃压力容器的生产,正好腾出了一大批设备,建议他们去收购过来,价格方面,自然是极其优惠的。于是,便有了前面的那一幕,林振华带着一帮人,欢天喜地地去了一趟石化机,拉回来满满四大车的设备。

姚鹤良带领的华青大学团队在这项工程中也没有作为旁观者,林振华热情地聘请华青大学机械系作为顾问机构,协助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姚鹤良还利用自己的影响,从华青大学的化学与化学工程系请来了几位大牛级的教授,与林振华签订了一个远期合作协议,协议的内容是帮助设计40万吨级的大化肥设备。

万事俱备,大家也没时间再去等待什么黄道吉日。林振华广撒英雄帖,把各方领导一齐请过来,搞了这样一个简单的启动仪式。

车间里,电焊火花像焰火一般飞洒起来,繁忙的生产开始了。

212 亡羊补牢

从出访泰国一直到建成化工设备生产基地,将近半年的时间,林振华几乎没有一刻休息。也就是仗着他所继承的这个侦察兵的身体,他才没有累倒。

不过,不是所有的人都累不倒的,在他的身边,已经有了一个前车之鉴。郎冬因为积劳成疾,加上做实验的时候长期接触有毒试剂,终于支撑不住,躺进了医院。林振华闻讯赶到浔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时,见到郎冬的夫人鲍忆琴正站在郎冬的病房外眼泪一把、鼻涕一把地哭着,赵勇群、罗咏梅等几个人在一旁劝着她。

“郎师母,怎么回事?”林振华走上前去问道。

鲍忆琴看到林振华来了,像见着救星一样:“林经理,你来了就好。医生说,我们老郎没多少日子了。”

“怎么会这样!”林振华大惊失色。上次他见着郎冬的时候,就发现郎冬的身体有问题,消瘦得很厉害,他那时曾严令郎冬必须马上去医院检查。后来,他一直忙于跑化工设备基地的事情,也没顾上多打听郎冬是不是去检查过身体,哪曾想事情会发展到这么严重的地步。

鲍忆琴哭着说道:“林经理,你可不知道,我们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