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神雕之大元国师 >

第219章

神雕之大元国师-第219章

小说: 神雕之大元国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学境界或者内力不到的话,即便强行修炼,其结果也只能跟四姝一般。
    不过,萧遥穿越以来,多数时间里一直孤身在江湖上飘荡,而在诸般机缘巧合或是有意为之的情况下,又屡次承蒙天下五绝这样不世出的高手指点传授,武学境界自非泛泛之辈可比,不仅如此,他还一身兼具九阳神功这样的绝顶内功,这其实便等于是万事俱备,是以此时一借到天山折梅手的东风,他便立刻沉心用智,多年积累下来的感悟于此刻以九阳内力为基础,配合他本就超于常人的悟性,这才在不到一炷香的时间里,将折梅手第一式修炼成功,而这样的成功,个人的武学境界、内功积累以及异乎常人的悟性三者缺一不可,换做旁人,那是万难复制的。
    有言道万事开头难,这第一式只要一练会,后面的便更不在话下了,即便中途遇到什么瓶颈难解之处,只要略加思索,也是手到擒来,实在难解的地方,还有天山童姥当年刻在石壁上的注解感悟,借助于此,一套原本极为难练的天山折梅手,萧遥却是进境如飞,不过十数日之后,便已将三路掌法和三路擒拿法尽皆学会,只是还不熟练就是了。
    古往今来,凡达到武道巅峰者,皆有一法通而万法通的感觉,如今在参悟的过程中,萧遥便是也渐渐察觉到了这些,感到这天山折梅手跟自己的玄铁剑意之间,似乎也存在着某种联系。玄铁剑意虽与独孤九剑所走的路子大相径庭,但二者同根同源,许多地方所蕴含的武学哲理是完全一样的,这与什么招式或者内力无关,纯粹是境界问题,此时萧遥参悟天山折梅手时,自然而然便会将其融入其中,作为练功时的参考和比较。
    独孤九剑乃是对方剑法越精妙,它幻化出来的反击招式也更精妙。萧遥当初虽未得到这独孤九剑的传承,但通过玄铁剑意,却也是闻香知梅,如今见到天山折梅手后,二者一相对比之下,自然立刻便发觉出它比独孤九剑更高明之处,在于不论对方用什么兵刃,折梅手都能产生妙招,夺敌兵刃,最终战胜对方,这一点不仅与独孤九剑的理念完全一样,而且胜在它可以空手对敌,且这两门路子相通的武功,相互对比参照下,也能互补不足,对于萧遥的武学修为和境界更是大有裨益。渐渐地,他脑海中自然而然便萌生出了将玄铁剑法融入天山折梅手的想法,只是此时,大量的感悟随着他对折梅手的了解不断加深而增多,暂时无暇顾及罢了。

第三百六十章 云乱天山,激起千层雪(七)九阴九阳(上)
    如此这般直到七日之后,萧遥才真正遇到了第一个瓶颈,而此时,他的天山折梅手已经练得颇具火候,三路擒拿手使起来时虎虎生风。萧遥自认如今若是再与公孙止对上的话,十招之内,自己有七八成的把握能直接夺下他的阴阳双刃。
    修炼到这个地步后,剩下的事情,便是精益求精,再进一层。萧遥本来也是打算一鼓作气,将天山折梅手直接参悟透彻,尽数掌握,可他试了两天后,却仍是未有寸进,瓶颈之处丝毫未现松动之意,显然要想一朝顿悟,尚需更为深厚的武学积累。察觉至此,萧遥倒也没感觉有多么失落,因为他心之所念,此处还有另外一门比天山折梅手威力更大的武功尚未修习,而那门武功,眼下对于自己来说,作用甚至更在折梅手之上。
    自古以来,由于生死符强大的威慑能力,因此人们一提及天山六阳掌,第一反应想到的往往都是它乃化解生死符的法门,而对它本身的威力却不那么关注,就好像这门功夫除了化解生死符外,再无他用一般。萧遥先前对于天山六阳掌的威力也是不甚了解,但等他将墙上石刻统统看了一遍后,心中却如掀起了滔天巨浪,久久难以平息。而他之所以如此,全因这六阳掌之威,实不逊于降龙十八掌。
    降龙十八掌的大名,江湖中传闻已久,这门掌法在郭靖手中发扬光大,武林中人人奉为翘楚,对于这门掌法的威力那是公认的强大,萧遥之前与郭靖对敌时,便是深有体会,他当时若非靠着玄铁剑之威,别说十招了,恐怕连一招也接不下来。可是现在,当他看到天山六阳掌的功决后,在脑海中便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奥妙。
    想要学习天山六阳掌,必须首先学会如何炼制生死符。生死符其实乃是一层薄冰,冰层内藏有大量的真气,当薄冰被打入人体的时候,便会由于人体体温的影响会迅速融化,那时藏于冰层内的真气就会破封而出,而人体没有封住这些真气的功能,因而这些真气就会在人体内作怪,使中者中者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而想要达到这等效果,便需要阴阳内力的相互配合。当年,虚竹得了无崖子的内功传承后,体内那些北冥真气便直接是阴阳兼具,因此天山童姥稍加点拨,他便能制出生死符,算不得什么难事。
    而等到学会炼制生死符,并掌握了发射的技巧后,便能修炼天山六阳掌。由于发射生死符时,需要以自身的阴阳内力为基础,且为了保证效果,往往千变万化,或三分阳、七分阴,或者是六分阴、四分阳,且先后之序既异,多寡之数又复不同,随心所欲,因此这对于自身阴阳内力的掌控要求便极高。而一旦达到了这个要求,天山六阳掌的第一大难关其实便已不成问题。
    过了这个难关,后面便没什么问题了,因为此掌法中的“六”字其实代表易经中的阴数,故“天山六阳掌”也可称为“天山阴阳掌”,那么从名字便可看出,这门掌法的关键之处,其实便在于体内的阴阳内力。试想,一个人出掌之时,若是左右双掌可各运阴阳不同的内劲,那么阴阳相促,犹如天地合一,更重要的是,这左右变的并非看得见摸得着的招式,而是无影无形的真气,这就更加难以令对手防范了。殊不闻周伯通当年创出的左右互搏之术,那仅仅只是外在的招数,便令无数高手败落而退,此时换成阴阳内力,威力岂容小觑?而且,结合天山童姥刻下的相关感悟,以及萧遥自己的理解,这阴阳内力的用法,不仅可以左右变换,或虚或实,或强或弱,还可以相互结合,使二者融合一处,此时若作为掌力使用,让两种真气互相碰撞以致爆炸开来,那么威力的提高,恐怕真的会达到一个令人骇颜的地步。也正是想到了这里,萧遥心中才会生出那般的震惊之意。
    可惊叹归惊叹,萧遥神往回来,却还是要面对最为现实的问题,那就是——自己体内只有九阳真气这种阳刚之力,却没有阴性的内力,根本达不到天山六阳掌所要求的“阴阳内力“。
    察觉至此,萧遥不由得一阵苦笑。其实,他前番探寻大理的时候,便从琅嬛福地里找到了北冥神功,可惜那是个残篇,真要修炼的话,还是有一定风险的,因此他一直没去练习,否则北冥真气天生便具阴阳之力,本就是逍遥派为修炼天山六阳掌所准备的独门内功,这时拿来便用,一点问题也没有。可是思来想去,萧遥终究还是放弃了修炼北冥神功的念头。九阳神功虽说只有阳刚之力,可仅凭这一点,论及威力与北冥神功也是不遑多让,二者各有千秋,难分伯仲,如今若是只为了一门掌法,便要改修内功的话,实在是有些得不偿失,更何况,那北冥神功还是一部残篇。
    此时的情况,使萧遥颇有些为难。他若不练北冥神功,那天山六阳掌便无法修习,可要是改练北冥内力的话,九阳神功却又不得不舍弃,当真是两难之极。可是,如今已经到手的肥肉再让他吐出来,这却也不是萧遥的风格。一筹莫展之下,他心情便有些急躁了起来,不住地在石室中来回走动,希冀能够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便在此时,一道灵光忽然猛地窜进了他的脑海之中,如同一道划破长夜的明亮闪电,顿时激得他浑身剧震,整个人犹如中邪,当即傻愣愣地站在原地,眼神中满是难以置信的探究之意,就好像连他自己也不敢相信那个想法。
    如此这般过了片刻,萧遥眼神中忽然迸出了一道极为明亮的光芒,一阵狂喜之意从他的眼中蔓延而出,波及脸庞,霎时间便影响到了全身。只见他眨眼间便状若癫狂,双拳紧握,脸上一片火热之色,整个人更是欣喜如狂,在这小小的石室中开始上蹿下跳,到后来,或许是嫌这空间太小,他索性风一般地冲出地道,一路狂奔,来到了灵鹫宫的废墟之上,仰天长啸道:“当真是天助我也,九阴真经,我来啦!”

第三百六十一章 云乱天山,激起千层雪(八)九阴九阳(下)
    这一啸声震长空,缥缈峰上霎时间风起云涌,那些常年笼罩着灵鹫宫的轻烟薄雾,此时更是忠实地描绘出那一圈圈扩散开去的声波的模样,亘谷幽绝的山涧之间,那句“九阴真经,我来啦”久久飘荡,始终不绝。
    萧遥吼了一阵,发泄出了心中的激动之情后,转身便又回到了密室之中。一进门,他就立即盘膝坐下,开始深思脑海中刚才牢牢抓住,却尚未来得及消化掉的那一抹灵光。
    九阴真经乃是道家至高的武学宝典,偏重阴柔一路,它虽注重武学招式,与九阳神功注重内力有些不同,可其实它也有自己的一套内功心法,用来配合蛇行狸翻之术、大伏魔拳法、螺旋九影以及九阴白骨爪这些九阴武功使用,而这套内功心法,便是萧遥曾经借之重塑体格的易筋锻骨篇。
    易筋锻骨篇为九阴真经起初的心法,其中不但有打坐修炼的静功,也有由外而内的动功,练成后功力等各方面均进展迅速,是天下间修身锻骨不二的法门,但此时,这易筋锻骨篇中,最为萧遥看重的一点,则是它的阴柔属性。由于这套功法,萧遥之前曾经亲身练过,虽然后来一门心思地转修九阳神功,体内的内力也随之统统变成了无比阳刚的九阳内力,但他对于当时体内修炼出来的内力之阴柔,却仍是记得十分清楚。那些内力,与后来修炼九阳神功带给他的感觉完全不同。
    想到这里,萧遥突然灵机一动,在心中暗暗想道:“那九阴真经后来我虽然就没再练过,但当初得到后,好歹也是下过一番苦功夫的。如今我体内虽然充满了九阳内力,但那时候积攒下来的九阴内力,现在会不会还在?毕竟我后来就没再用过这些内力,不至于有什么损耗。而若是有的话,眼下我先将它们调出来,与九阳真气试着融合一番,要是能够成功的话,我再全神投入,重新开始修炼九阴真经,要是不成功的话,那也只是证明了天山六阳掌所要求的阴阳内力,我确实没办法达到,此乃天意,认命也就是了。有道是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练会了天山折梅手,已是此行大大的收获,要是再计较其他的话,一旦纠结于得失之间,反而会适得其反,要是因此更成了一块心病的话,那可真是太不值得了。”
    思及此处,萧遥心中那些原本看不开的执念顿时化为乌有,思想上也不再有什么负担,刹那间只觉得浑身一阵轻松,万事万物皆不萦于心。察觉到了自己心态上的变化,萧遥微微一笑,刚才那股子激动狂喜之情也随之消失,渐渐地平心静气,眼观鼻,鼻观心,开始寻找起了体内残余的九阴内力。
    那九阴真经的功法,萧遥当初可是下了大功夫用心记在脑海中的,此时他略一回忆,那易经锻骨篇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