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之雄霸天下-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虽然我们暂时用不到他们,但一定不能就此松懈,一定要全力训练这支骑兵。我们在辽东作战,面对的敌人除高丽军外,多是附近的游牧民族。对方几乎都是骑兵。而想要完全打败敌人,我们就必须也建立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虽然左翎卫军有三万骑兵。但在作战之时,难免会有些伤亡。到时,你的游弈军骑兵队就是我们的补充兵源。”
“依我看,以后左翎卫军要补充新兵,就全部从已经训练过的游弈、胜捷、踏白、选锋、破敌五军中补充。而新成立的五军如果有缺编,再从民夫中选合适者进行补充。一定不能直接让左翎卫军从民夫中补充进来,我们得时刻保证左翎卫军的强悍战斗力。现在他们就是辽东行营的根本,绝对不容有失!”
“是!元帅所言我们一定谨记!”大营中的一干将领和幕僚皆肃然起敬。原本有些人因为宇文明年轻,还对他有些不太服气的。看到他对于行营军队的梯队建设规划得如此之好,也不禁心服口服了。
这时,杜如晦继续禀报道:“按照大帅之前的命令,我们在将善骑的民夫交给了游弈军后,又在营中挑选出了所有的善射之人。所有能拉动步兵三石长弓,并且箭术不错之人,全都征召进了选锋、踏白两军。这次行营中被留下来的民夫大都是山东、河南、河北、河东之人。而这些地方的人本就比较剽悍,而且当地风气便尚武。有些人还是猎户出身。我们初步筛选出了三万多人,根据元帅的指示,我们将其中最擅长射箭的人组成了五个长弓营,每营两千人。而其余的两万多人,我们将其编成了七个弩弓营,每营三千人。”
宇文明听闻之后,也是连连点头。他也知道,长弓射程远,穿透力强。但是射速慢,而且要求弓手的力气要足够大,对弓手的射术要求也较高。
而弩弓则对弓手的力气和准头要求较低,射速也很快,但射程很近,只有等敌人靠近了才能发挥作用。可弓箭手如果和敌人靠近了,便会非常危险。所以,将长弓手和弩弓手搭配使用,方是最好的以弓箭御敌方法。
杜如晦接着又道:“现在我们才征召的民夫们,想要短时间内训练成军,确是难事。但是属下认为,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如今我们身处辽东,随时都可能会有战斗,光凭左翎卫军的三万人马,无疑是无源之水,死一个少一个,终究不是长远之计。”
“编练这批新兵,我们一来没多少时间,二来这些新兵也大多数是些没亲历战场厮杀的农夫。所以,加强弓弩部队,势在必行。和敌人贴身近战,那是新兵们的弱点,他们不要说打不过敌人,就是敌人贴近了恐怕都会吓得逃跑。”
“但是如果让他们拿起弓箭和敌人远程对射,对新兵的影响就会少很多了。现在我们大营内留下的箭支很多,完全不怕缺少箭矢,这就是我们的优势……所以,属下认为,我们应当扬长避短,拿出我们武器弓箭充足的优势,来弥补我们的士兵,在训练上有所不足的短处。”
宇文明听罢也是非常佩服,他竖起大拇指称赞道:“如晦,我果然没有看错你!你真是有大才啊。这征兵之事交给你,实在让我们大家省了不少心了。尤其是你能够协调好各军之间的关系,将这些抽调出来的军官量才为用,各尽其能。算是干得相当不错了。”
说罢,他又转过头向秦琼问道:“叔宝,我让你将陌刀营扩充至三千人的事,办得怎么样了?”
秦琼听到宇文明叫他,连忙站了起来,双手抱拳作了一揖道:“禀元帅,末将已按大帅命令,增招了两千人。民夫们听说可得五吊铜钱,且伙食标准跟左翎卫军那种精锐部队一样之后,可是争先恐后前来报名。要不是大帅要求只增招两千人,而且对身体素质要求很高。估计就是招两万人都能招到。”
对于这支新成立的陌刀营,宇文明也是十分看重,虽然一支强大的重步兵都不是一朝一夕能练成的。更不用说远超一般重步兵的陌刀队了。
但是,这样一支强大的陌刀营却是让他十分心动的,只要一想想那些曾经记载于史书中,为大唐横扫四方立下赫赫战功的陌刀军,他心中就只觉热血澎湃。
现在他虽然还没有陌刀,也没有陌刀战法,但是他却依照记忆中看过的陌刀样式,画出了简单的图纸,并交给了铁匠,依照打造斩马剑的经验,进行尝试制作。而至于陌刀制造出来后,用于作战的劈刺招式,那便要军中大将进行研究了。
不过宇文明相信,只要他肯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系统研究,那么他就一定能提前几十年,将陌刀研究出来,并将其列入军队进行实装。而陌刀营也必将在未来的征战之中,给他带来丰厚的回报。
第187章 叛徒斛斯政
宇文明冲着秦琼点了点头,表示对他的回答满意。然后,他又问了一下程咬金、尉迟敬德、罗士信等人,了解他们在编练新兵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再让大家进行讨论,集思广议,以解决难题。
这场会议开了约莫两个多时辰,眼见日头已快到中午了,宇文明方环顾了一下帐中众将,然后正色道:“诸位将军,眼下我等都是身处于辽东群敌围绕之地,大家当上下齐心,共渡难关。如今我等算是上了同一条船了!每个人都得拿出自己的最大力气,共同向彼岸划去!只有大家团结一心,我们才能安全到达对岸,如果有人出工不出力,暗藏私心,那么大家最后都会死无葬身之地!”
众将听闻之后,人人皆是肃然起敬,双手抱拳,齐声道:“属下一定竭尽全力,为打败高丽联军,平定辽东尽职尽责!大隋必胜!”
……
就在辽东大营摩拳擦掌,热火朝天地训练之时,高丽联军的大营内,也在商量着目前的对策。
一顶绿色的大帐篷内,高建武、乙文支德、忽不莱、哈赤、阿保窟等人皆一脸焦急地坐在帐内,眼睛不时瞥向门口,似乎在等待什么人。
过了一顿饭功夫,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文士走进了大帐。他面容瘦削,留着两绺清须,精神叟烁,穿着一件青布长衫,头上还戴着一顶白色书生巾。看起来倒象是个游方书生。
而众人见这中年文士进来之后,都是急不可耐地站起身,七嘴八舌道:“斛先生,隋军主力真的撤了吗?”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大隋前兵部侍郎斛斯政。他在跟随杨玄感造反后,便受其委派,前往高丽,游说起与之同盟,共伐大隋。但没有想到的是,他才来到高丽不久,杨玄感便被杨广派兵剿灭了。而且灭亡的时间来得如此迅速,让他也瞠目结舌,惊叹不已。
在这种情况下,他肯定不敢再回到中原了,因为他已经成了隋朝的通辑犯,一回去就会被抓起来杀掉。于是,斛斯政便只得流落平壤,靠教授书法为生。
可是在这种兵荒马乱的年代,又有几个人肯静下心来学书法的?
斛斯政的日子过得非常落泊,甚至有了一死了之的想法。
不过还好,他的遭遇被高丽国王高元的一名亲卫偶然知道了,并向高元进行了禀报。
高元听闻之后,也是有些惊奇。他认为:斛斯政既然能当上大隋的兵部侍郎,想必还是有几分能耐的,于是便派侍卫将其收留了下来,供应吃喝,并拨了一处小宅院让斛斯政居住。
而这回隋军第三次大举来犯,并在黑石城外连败高丽联军,让高元心中也有些紧张,他认为斛斯政对隋军的情况非常熟悉,派他到前线来,为高丽联军主帅高建武担当幕僚。
所以,斛斯政便于五天前来到了前线,开始为联军出谋划策。
他在粗略观察了一下隋军的大营后,便觉得有许多异样之处。比如说有大量通向营地后方的车轮印,大营外操练的士兵动作似乎也生疏了不少,看上去感觉几乎都是才入伍的新兵,这有些不合常理。
于是,斛斯政便自告奋勇,表示要亲自带人到隋军大营前沿去,他要仔细查看隋军的虚实。而现在,他总算探查完毕,赶回来了。
“斛先生,情况怎么样?”高建武上前问道。虽然他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但还是自忖没有斛斯政看得明白,毕竟人家可是担任过大隋兵部侍郎的高官。
斛斯政冲着高建武拱手作了一揖道:“启禀元帅,大喜事啊!隋军主力果然撤走了!”
“哦?”高建武心中一喜,忙又问道:“此消息可属实?”
“千真万确!”斛斯政道。
他这时侃侃而谈道:“我专门数了一下隋军大营升起的炊烟,发现数量少了很多,起码减少的人在十万以上。虽然前段时间的大雨冲洗了很多痕迹,但依然可以发现一些残存的,通往隋军后方的沉重车轮印。”
“而且,最重要的是:斛某恰好遇见了以前熟悉的一位军官。在给了他五十贯铜钱作为报酬后,方得知,因关陇大阀独孤氏和元氏叛乱,杨广已率隋军主力撤走十余天了。如今留下驻守的是他新任命的辽东行营元帅,左翎卫大将军宇文明。他的兵力不过三万余人。而在大营外之所以还能看见这么多士兵,其实都是从那六十万民夫中,新征召而来的十万新兵而已。据那军官称,这些新兵现在才刚刚拿起武器、穿上盔甲,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斛斯政一口气说道。
“这真是天助我也!”高建武听闻之后,顿时喜形于色。
他身边的联军其他首领,心中也十分高兴。他们原本已经打算退回鸭绿江右岸,建立沿江防线,以阻止隋军的凶猛进攻。但心中却都没有底气。而联军中如契丹、铁勒、奚族等部更有了打退堂鼓的打算。眼看联军就要散伙,各奔东西之时,却突然传来隋军主力已经撤走的消息,这如何不让他们又惊又喜啊。
“元帅,既然如此,我们便可发动进攻了!隋军既然只有三万,以我们十多万大军的实力,自然便能轻松胜之。”阿保窟也难得的勇敢了一回。
“是啊!如果不快点发起进攻的话,时间一拖久,等他们那些新兵训练有所成就,再想击败他们就难了!”忽不莱也是极力劝说道。
不过,乙文支德却是有些谨慎道:“诸位首领,我知道你们急于发动进攻,乃是看中了隋军大营中留下的辎重粮食和武器装备。但你们别忘了,宇文明虽然年轻,却是一员智勇双全的统帅,去岁也是此人担任断后军的主将,成功地阻止了我军追击隋军主力。今趟杨广大胆提拔此人为辽东行营元帅,总揽辽东军事,恐怕也是这个原因。如果我们不制定出一个万全的进攻方案,恐怕就会重蹈覆辙,再次遭到失败!”
乙文支德的话,让高丽军的几员将领立刻清醒了过来,他们可太清楚去年面对宇文明时,仗有多难打了。
而联军之中,那些草原各部的首领却是有些不以为然,他们虽然也在宇文明手中吃过亏,但却认为,如今己方实力雄厚,兵力数倍于隋军。且在经历过和张须陀的一场大战后,对隋军的战斗力都有所了解,不会再象以前那样骄傲轻敌了。现在再战隋军,应该不会又遭受失败了。
因此,他们倒是跃跃欲试,表示要发动进攻。尤其是百济将领朴永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