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天娱女王 >

第139章

天娱女王-第139章

小说: 天娱女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孩子怎么就钻进钱眼里了?”

朱梅瞪了她一眼,“我听说你在炒股票,你干爹说,现在的香港股市不正常,如果赚钱了,还是赶快退出来吧。”

“干妈,我心里有数。”苏菲嘿嘿一笑,“您看我什么时候吃过亏?”

“那就好。”

朱梅也没有再劝,她知道苏菲会做出决定的,这个小孩子拥有比同龄人更成熟的心理素质,“你这次来也好,无线电台的方逸华前天跟我商量,说是希望能够合作拍摄《铁拳小子》,你觉得怎么样?”

“这个嘛,”

苏菲想了一下,道:“《铁拳小子》的动画拍摄我准备由梦工厂来做的,如果无限有兴趣的话,可以跟梦工厂来谈。”

《小马宝莉》第一季播出之后,立即风靡美国,那些可爱活泼的小马立即成为无数美国女孩心目中最可爱的小动物,受此影响,与动画有关的产品也立即畅销起来,相继又有北美地区、欧洲地区的十余家电视台购买了《小马宝莉》的转播权,苏菲来香港的时候,日本东京电视台的代表,正在与梦工厂商谈购买转播权和那些周边产品独家代理权的事情。



☆、第一百九十三章 报刊计划(二)

“今年一月份的出版计划非常顺利,我们签约了数位在香港、台湾地区知名的作者,有几位已经出版了。菲菲,你最近有没有什么作品要出版?”朱梅问道。

新年过后,苏菲便寄过来一份手稿《荆楚争雄记》,这种比较新派的武侠小说一出版便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这套书一版再版,不仅畅销华语地区,连日文、韩文都已经开始出版,目前正在洽谈欧美地区的出版。其实无论中外,粉丝们都有一种很奇妙的想法——爱屋及乌。譬如苏菲,她的歌曲和影视作品在欧美地区已经颇为认同,所以人们对她的作品都非常的喜爱,即便是在欧美地区,很多人也喜欢购买她的华语、日语唱片,尤其是中国功夫片进入欧美市场之后,人们对于东方的神奇武术感到好奇,他们迫切地想了解‘中国功夫’,仅仅是电影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而武侠小说在这个时代无疑是另外一种了解的途径。

“我这次带了两部武侠小说的手稿,一部是《破碎虚空》,讲的是宋朝末年,一部分武林人士在追求武道的同时,努力为国分忧,抗击蒙古侵略者的故事;另一部叫做《大唐双龙传》,不过只有一半,这段时间老在排戏,改剧本,各种忙。”

苏菲如数家珍的模样,像极了祥林嫂,看得朱梅忍不住发笑,又觉得一阵感慨,“菲菲,你是个女孩子,不要把自己弄得跟一架机器似的。挣钱再多,有很多东西都是买不来的。”

“也不是啊。”

苏菲憨憨地笑:“刚开始是想多挣一些钱,不过现在金钱对我来说,只是一个数字罢了。我感兴趣的是这些工作,它们都是我的游戏。”

“这不是一回事。你可是女孩子,花前月下,白马王子才是你追求的生活。”朱梅一点儿也不怕带歪了自己的干女儿,在一旁谆谆诱导,就像是要哄骗小红帽的大灰狼。

苏菲摇摇头:“算了吧,地球上的男人太危险,我准备冲向太空,找一个肯倒插门的外星女婿。”

“胡说八道!”

朱梅轻轻打了她一下。起身道:“等一会儿,我去嘱咐几件事情咱们就去报社。”

“欸,干妈。你和干爹到底有什么事情?”苏菲问道。

“你猜猜看。”

朱梅就是不说,她指了指外边:“那些人心里已经长草了,你该去签名还是谈话的,麻溜点儿,也好让她们收心干活儿。”

“真是……”苏菲翻了个白眼,跟在后面遛遛达达地走出办公室。

……

从出版社后门出来,已经是十点多了……嗯,为什么是从后门出来?

因为前门有十几位记者,那位前台小姐在看到苏菲出现之后,当作奇货可居。‘卖’给了她一个当记者的男闺蜜。结果那一位嘴上不慎。又传了开去,所以就导致了有不少的媒体都知道了。而且这些人大多是一些小报的记者,不是什么有影响力的报刊,苏菲懒得应付,还是快走为妙。

等上了车之后,朱梅吩咐司机开车去报社,然后对苏菲道:“那些记者是有些讨厌,但你也要小心,他们无孔不入,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干妈,你放心吧,香港这些记者的水平,比起欧美记者的水平,能够差出一条街去。”苏菲笑嘻嘻地道。

来到《明报》大厦,司机将车停在门口,等二人下车之后,迳去停车场,朱梅和苏菲二人走进大厦,一路上不少熟悉朱梅的人跟她打招呼,除了她是金镛的夫人之外,她也是《明报》的老臣子,照这个形势发展下去的话,很可能没有那个小三儿什么事了。当然,前提是那个查传侠别学人玩自杀。不过这家伙前不久参加了一个自行车旅行团,经过一番自然锤炼后,听说不但是体格强壮了,而且性格方面也受到了很大的锻炼,至少与他名字里的那个‘侠’字有些贴边了。

“咦?这不是邹董吗?”

二人刚来到电梯跟前,差点儿与刚出电梯的一个人迎面撞上,仔细看时,却是嘉禾的邹文淮,只不过这位邹董的气色似乎不太好。

“是嫂子,咦?苏菲,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一点儿消息都没听到?”抬头看到二人,邹文淮的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

“昨天来的,悄悄的进村,没敢惊动那些八卦。”苏菲笑嘻嘻地说道。

“你这话可得小声点儿说,要让那些记者听到,那八卦之火可是要把港岛都烧红的。呵呵,大嫂,苏菲,我还有事,先走了。”邹文淮开了句玩笑,就急匆匆地走了。

“干妈,邹董的脸色似乎有些不太好看?”苏菲问道。

嘉禾目前确实是有些不太好过,在电影市场方面,一些小的制作公司如同雨后春笋似的出现,虽然每个公司拍的片子不多,精品更是少见,可架不住数量大,抢占了不少市场份额,而邵氏公司虽然在电影市场方面的发展有些萎缩,却一直在稳扎稳打,而且电视剧方面在与泰山娱乐合作之后,发展势头更快;最要命的却是泰山影业的发展,颇有咄咄逼人的架势,圣诞节的《小鬼当家》和1月份的《义侠勇闯上海滩》席卷港台电影市场,前者目前的票房是八百万,而后者的票房已经达到一千二百万。

(这里的《小鬼当家》是中文版,当初苏菲卖电影版权的时候,可不是买断)。

朱梅压低声音道:“你没听说?也难过,消息传到美国肯定要慢几分,前段时间李小龙就很少露面,前天李小龙忽然宣布要暂时退出演艺圈,好像是得了什么病,准备过完年之后就去美国治疗。”

李小龙病了?

苏菲倒是小小的惊讶了一番,没想到这家伙还真的听劝了!

其实说起来也不是直接劝告,她只是以间接的方式告诉李小龙的妻子琳达,说那些肌肉震荡器有很大的副作用,而且还有权威证明,看来李小龙对这件事情确实注意敢。不过,此时他的身体已经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不知道能不能够治愈……即便是这样,有预防总比措手不及来的好,以现在的医疗条件,只要及时发现并治疗,再想猝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心里是这么想着,苏菲嘴上却说道:“那也用不着这个样子,难道嘉禾只有李小龙一个演员?”

朱梅摇摇头:“嘉禾是不止一个李小龙,但真正是票房号召力的,却只有李小龙一个,而且李小龙一直想要自己办公司摆脱嘉禾,如果不是老邹一直用过去的情份笼络他,可能早就脱离嘉禾了,这一次去美国治病,就算是病好了,也未必能够再回嘉禾。”

怪不得!

苏菲倒是有点儿幸灾乐祸了……这倒不是她品质恶劣,而是邹文淮做事情太不地道了,在去年年末的时候,偷偷派人联系林清霞等人,鼓动她们跳槽,结果被闵柔知道之后,反过来挖走了嘉禾的一般有丰富经验的灯光师、摄影师,弄得他狼狈不堪,最后要请金镛为中间人与泰山赔罪,虽然这件事情最后不了了之,但矛盾却已经摆上了台面,苏菲也不可能再帮他们写剧本,所以嘉禾现在拍的几部片子都是在炒冷饭,跟风,票房普通,日子难过,再走了一个李小龙,很有些雪上加霜的意思。

说话间,电梯已经停下,二人刚走出楼梯,迎面便匆匆走过来一个戴着眼睛的女白领:“夫人,苏小姐,查先生让我带二位直接去会议室。”

“谢谢,韦小姐。”苏菲含笑打招呼,这个人是金镛的秘书韦含秋,据说也是很能干的。

“刚才邹先生来过吧?”朱梅问道。

“是的。邹先生是来跟查先生商谈春节前特刊的事情,他想拿下一版广告。”韦含秋回答道。

“哦,干爹答应了吗?”苏菲插嘴问道。

“可能是价钱方面还没有谈拢吧,我觉得可能性不是很大。”韦含秋谨慎地表示了自己的观察。

春节前特刊的版面是很值钱的,邹文淮恐怕是想用人情来换取这个版面的广告,是不是太天真了?毕竟《明报》不是金镛一个人的,他要照顾全体股东的利益。

“阿梅,菲菲,快进来,小韦,去泡两杯龙井。”金镛看到二人进来,显得很高兴。

“干爹,喝茶不急,先说说是什么事情?”苏菲没等坐稳就急着问道。

“你干妈没告诉你?”金镛有些诧异地望着朱梅,后者对他摇摇头。

“干妈的保密意识很强,像是受过特殊训练的情报人员。”苏菲拍了一记马屁,但明显是冒着怨气。

“你看看,为了替你保密,我连干女儿都得罪了。”朱梅嗔怪的对丈夫说道。

“那个……回头再奖励。”

金镛开了句玩笑,再看向苏菲的时候,已经变得有严肃了,“苏菲,《明报》今天准备在美国办一个中文报纸,你有没有兴趣加上一股?”

☆、第一百九十四章 阴谋(一)

办报纸?

苏菲消化了一下这个消息,小心翼翼地问道:“是中文报纸?”

“是。”

金镛点点头:“中华民族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媒体不但要传播新闻、时事等内容,还应该担负起一个文明薪火传递的责任。现在据住在海外的华人越来越多。老一辈的华人多半已经逝去,或者正在老去,而新一代的华人虽然正在成长,但他们接受的都是西方新式教育……我不是说西方的新式教育不好,但作为一个华人,民族的文明传承不能因为生活地域的原因而缺失。菲菲,你知道吗,我问过一个来自英国的华裔青年,他甚至不知道鸦片战争是怎么回事,还有的人将虎门销烟当成烧毁烟草的行为,认为这是一种极其野蛮的行为。”

“干爹,我明白了。”苏菲点点头。

“菲菲,事先可要跟你说好,这份报纸很可能赚钱不多,甚至赔钱。”金镛笑着说道。

“干爹,你都不在乎赔钱,我又有什么可在乎的?是个什么章程?”苏菲满不在乎地说道,她觉得这是一件好事,是否赚钱真的很次要。

金镛很高兴,觉得自己没有看错这个干女儿。其实和苏菲谈合作办报的事情,他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才开口的。

当他刚提出准备在美国投资办报的时候,有不少人是持反对态度的,最后虽然勉强通过,但想搞全资,那是肯定不成的,于是他跟朱梅研究起如何寻找投资人的事情,朱梅便抽出以华麟出版社和《明报》同时出资办报的想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