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红楼之四爷在上 >

第122章

红楼之四爷在上-第122章

小说: 红楼之四爷在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林如海是不可能将根本的原因坦白出来的,只找了个合情合理的借口,说是为将来把水泥快速的运往各地做准备。

康熙看了,没多想就大笔一挥同意了,他倒是要看看,林如海捣鼓出来的这所谓的水泥路,是不是真的像他奏折上所说的那样神奇。

此时已经入冬,田地里的庄稼都已经收割了,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猫冬了。忽听衙门贴出了告示,大量招收壮年男丁,不要求什么技术,只要有力气就行,还给工钱。

能够在农闲时节赚点钱,大家都乐意,便纷纷去打听详情。

这一打听下来才知道,原来是河务衙门要修路,需要大量的劳力做碎石的工作。工钱根据干活儿多少发放,也就是按碎石的多少来发放,干的越多,得的也就越多,只要你有能耐,一个月下来赚两三千钱不成问题。当然,普通人一个月大约也能赚几百钱。

最重要的是,干这活儿没有时间要求,随时来去都可以,反正是按重量计算,不按上工时间计算。

这也是林如海的主意,怕的就是有人磨洋工,对于这样的工作,“计件”可比“计时”好管理些。

一个冬碎出来的石子儿基本就够用了,等明年开春之后,就可以动工修路了。

年前,胤禛和胤祥回了京,在听了黛玉的意见后,胤禛就书信一封派人送回去给了户部尚书凯音布,要他将历年来的户部借款列个详细的清单。

当然,胤禛要凯音布查实的只是“姓名、借款时间、借款额度、以及欠款总额”这几项,真正的重头戏,也就是这些借款人的家产却是让粘杆处的人去查的。

胤禛回京时,这些资料都已经准备齐了,胤禛就寻了个时间将这东西呈了上去。

☆、第164章 心底无私天地宽

当康熙看到胤禛呈报上来的奏折,只看了首页,便整个人都不好了。

胤禛奏折上写着:康熙四十三年,户部存银3998万5306两,其中含借款2407万9681两,户部实有银两1590万5625两。

康熙一直都知道,根据大清的规制,官员的俸禄是不够用的。

每个官员上至幕僚师爷,下至门房仆役,都得自家雇用;出行时坐轿乘车,以及各种仪仗也是自备。光靠朝廷给的俸禄如何够用?

也因此,康熙尽管知道许多官员在户部借银,却也没放在心上。

他根本就没想到竟然有那么巨额的欠条!

继续往下翻,后面就是每个人的借款明细,以及大略的家产。康熙越看脸越绿,看了小半就啪的一声把奏折摔在了桌案上。

两千多万的借款,其中皇室和宗室就占了将近一半,另外的大头就是那些八旗大姓之家以及位高权重的那一拨人,真正小官小吏的借款反而只有几百万。

特别是太子一个人就借了四十多万!这让康熙心里憋闷得很。

打小,太子的吃穿用度就是比照他的标准稍减一些,他担心太子没了亲娘,怕底下人怠慢,甚至是让太子的奶公凌普担任内务府总管,就是为了方便太子。康熙想不到,便是如此他还不满足,竟然把手伸向了国库!

这江山不都是留给他的么?他现在要这么多银子是想干嘛?

康熙不由自主的就想到了已经死了的索额图……

索额图想要谋反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把太子推上来么?对于索额图一案,康熙并没有下死力气去审,表面上说是为了给老臣一些体面,事实上是为了什么,康熙从来不敢深入去想。

然而此时,那个念头却疯魔一般在心中滋生起来。

索额图谋反,太子知不知情?

索额图谋反,太子有没有参与?

康熙心情不好了,看谁都不顺眼,他死死的盯着胤禛,老四该不会是有什么想法了吧?往日里他不是一心向着太子,为他背下好几次黑锅的么,怎么如今也想抹黑太子拉他下马?

胤禛不是没感觉到康熙猜疑的目光,只是他在上折子之前就已经想到会有这样的事发生,因此也并不惊慌,而是不慌不忙的说:“户部欠银太多,此并非小事,若是置之不理,一旦爆发大的灾害,朝廷便拿不出银子赈灾。如今天下承平,却也要居安思危,以防****发生,户部仅有这点存银,也是应对不了一场战争的。”

胤禛重又跪下,“因此儿臣不得不将此情况禀报汗阿玛,并请汗阿玛下令追讨欠款。”

康熙没有看完,因此也不知道胤禛在后面有提出来如何追讨欠款,只冷冷的说:“噢?追讨欠款,那你认为应该如何追讨?”

胤禛道:“儿臣认为,对于借款之人,可划分为四类。”

见胤禛似乎成竹于胸,康熙也来了兴致:“好,你来说说,可划分为哪四类。”

胤禛道:“这第一种是家庭困难,除朝廷俸禄之外,别无其他经济来源的,这部分人,请汗阿玛开恩,视情况予以减免。一来可免除这些官员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一门心思的为朝廷尽忠,另一方面也可彰显汗阿玛的宽厚仁慈。”

康熙满意的颔首,他之前一直认为,在户部借款的都是家庭情况确实困难的,所以才一直没想过要追讨欠款,以免有损他仁厚的名声。老四这减免的办法可行,左右他们也还不上,与其在账面上挂着,让他们心有戚戚,不如大方一点,直接减免了,还可施恩于下。

于是康熙道:“这一条准了,那这第二种呢?”

胤禛道:“第二种是家里有一定经济来源,因为突发大事不得不借款的,对于这部分人,可以视情况分期还款。”

“分期还款?”

胤禛道:“是的,这类官员虽然比第一种宽裕一些,但也并无多余的恒产,若是让他们一次性偿还所有欠款,压力太大。儿臣建议,可以根据他们各自的实际经济情况,让他们分期偿还,比如每个月偿还一部分,分一年或者两年全部还清。”

康熙略想一下就明白此条可行,当下点点头,“那第三种呢?”

胤禛道:“第三种是随大流的,一种是觉得别人都借了,自己不借不好,一种是觉得别人都借了,自己不借亏得慌。这部分人有能力偿还欠款,应责令他们限期还款。”

康熙不由得点头,确实有这样的人。想着别人都借了,自己不借,岂不是标新立异?这种人怕被别人排斥,因此,哪怕家里并不需要,也稍微借上一些。

这种人还罢了,可恶的另外一种,看着别人借了无息的款,且还无人追讨,不借简直就是便宜了别人,自己吃了大亏!因此便能借多少就借多少,直往多了借。这种人是要严令他们归还的!

说到最后一种了,康熙心里边又多疑起来,淡淡的问:“那第四种又如何?”

胤禛眼角跳了一下,沉吟片刻,还是决定实话实说,他沉声道:“这第四种,便是那些位高权重的,打着借了不还的念头,存心占国库的便宜。儿臣认为,对于这种人,应该严令他们立即归还欠款!”

康熙闻言竟有一种被噎住的感觉,他还真没想到老四会这么直白的说出口,这话要是传出去,皇室宗亲和权贵家庭都要被他得罪个遍了。

康熙苦笑着摇头,早该知道老四是个铁面无私的,他先前还真是多心了。

康熙放缓了神色,叫胤禛起来回话,他说:“你呀,真是什么话都敢往外说,也不怕得罪了人。”

胤禛道:“儿臣心底无私天地宽,自然是敢说真话的。”

康熙满意的点头,老四直是直了点,也容易得罪人,不过正是如此,他才能放心。他这样的性子,正好留予下任君王做个直臣、孤臣。

康熙又拿起胤禛的奏折,从头到尾的翻了一遍,在看到胤禛建议,后宫嫔妃家中在京里有省亲别院的,允许她们出宫与家人团聚一回。康熙顿时就笑了起来,“老四阿老四,你也学得奸诈起来了。”

胤禛不以为杵,“兵不厌诈,儿臣此计也是为了后续追讨欠款时,让那些意图狡辩之人无话可说。”

康熙拧着眉想了想,先把追讨欠款的事情压下来,只把省亲之事定下,朝臣们肯定会赞誉皇家看重亲情,体恤臣子。等省亲之事结束之后,再让老四上折子把户部欠款一事捅出来,如此一来,便是追款之时以省亲别墅做筏子,也没有人会想到这是早已定下的计策。

可以说是既要了名又要了利!

康熙不露声色,只淡淡的道:“此时朕已知晓,不必多说。”

胤禛便心领神会的退下了。

没几日就到了春节家宴的时候了,这天胤禛领着乌喇那拉氏和李氏一起去永和宫请安。因为四爷府上现存的一个格格和两个阿哥都是李氏所出,所以李氏现在风头很劲,身上穿的衣裳是银红色的,和大红色也相差无几。

没坐多久,胤祥和胤祯便也带着各自的福晋过来了。

胤祥这边有嫡福晋兆佳氏和侧福晋瓜尔佳氏,瓜尔佳氏在四十二年生下了胤祥的长女,此时胤祥膝下也仅有这一个孩子。这位侧福晋早期应该还是很受胤祥宠爱,胤祥的长子长女都是她所出,且都养大成人了。

胤祯这边带着嫡福晋完颜氏和侧福晋舒舒觉罗氏。

舒舒觉罗氏是胤祯在三十九年的时候娶进门的,在妻妾中是最受宠的一个,四十二年时为胤祯生下了庶长子弘春。舒舒觉罗氏倒是很能生,一共为胤祯生下四个孩子,可惜除了长子,其余三个都是女儿。

胤祯还有一个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她和舒舒觉罗氏是同一届的秀女,晚了几个月进门,就一直被舒舒觉罗氏压着。她进府多年,今年才怀上孩子,如今月份已经很大了,就没有进宫。

德妃一看到胤祯带着他媳妇进来,就急忙让完颜氏坐到跟前儿,她看着完颜氏尖尖的肚子,满脸的慈爱:“十四家的快过来给额娘看看,哎哟,额娘的乖孙这些日子有没有折腾你?”

完颜氏挺着肚子走过去,娇声道:“这孩子皮实得很,每天都在肚子里拳打脚踢的,闹腾得媳妇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好。”

德妃急忙紧张的道:“吃不下睡不好?这怎么能行?你瞧瞧有什么想吃的,尽管让人来额娘这里拿,便是额娘这里没有的,额娘也去给你找来,怎么也不能委屈了我的乖孙。”

完颜氏得意的朝舒舒觉罗氏斜了一眼,“那就谢谢额娘了。”

舒舒觉罗氏便咬着唇委屈的低下了头,正巧胤祯看了过来,瞅见她的异状,又看了完颜氏一眼,正好看到她瞟过来的得意,当下就对舒舒觉罗氏心疼不已。

他沉下脸,“咱们应该孝顺额娘,怎么能从额娘这里拿东西?额娘,您这里的好东西留着自个儿用吧,儿子那里也缺不了她一口吃的。”

德妃瞪了他一眼,她哪里不知道自己儿子心里是向着舒舒觉罗氏的?虽然舒舒觉罗氏给她生了个孙子,可到底是庶子,哪里能和嫡子相比?

不过德妃也不会在胤禛和胤祥面前落他的面子,看看时辰不早了就起身往宁寿宫而去。

☆、第165章 康熙挖个坑

德妃一行到宁寿宫的时候,低阶的嫔、贵人、常在等都已经到齐了,按品级入座,三三两两的低声说着话儿。

德妃是四妃之中来得最早的一个,她的出身比不上其他几位,每逢正式的场合,都坚持着小意低调的原则。也正是她数十年如一日的“恪守本分”,才让康熙对她另眼相看,她能生下三子三女就是最好的证明。

阿哥们和妃嫔们自然是不能混居在一处的,所以进殿之后,胤禛几人就和德妃分开了。

德妃落座不久,荣妃和宜妃便前后脚的带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