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同性恋亚文化 >

第30章

同性恋亚文化-第30章

小说: 同性恋亚文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少同性恋者感到,与异性结婚这件事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最大的困扰,这种情况在中小城市及农村尤甚,因为那里的社会规范中,到岁数必须结婚的压力比大都市里又大了许多。

有位同性恋者以第三人称这样写道:“最近,前来给他说媒的人很多,他也陆续与对方见了面。夫妻生活能否正常,是他最为担心的一个问题。美好的新婚之夜对于他将成为一个负担。假如他能承担起作为丈夫的责任的话,那自另当别论。结婚的事可以拖一些日子,但不能永远拖下去呀……他可以去喜欢一位姑娘,可以去爱她的学识、美丽甚至温柔,但不知道在这个前提下,他能否给她以正常的满足。”这位同性恋者为了能和异性结婚,到处寻医问药,并且在做“自我治疗”,声称自己正在朝着“爱一个女人”这方面努力。另一位写道:“就婚姻生活而言,当然不愿结婚,可又不得不结婚。我在考虑不结婚,但我不敢想象那种压力,如果有一份纯真的爱,我会忍受一切的,否则真不敢想象。”

一位家在农村的大学生说:

“奶奶非要我把女朋友带回家,其实我早一口回绝了女友,因为我不愿伤害任何人。本村和我同年上大学的一个人早在一年前就把女友带回家去了,而村上一些喜欢用嘴杀人的人这样分析:他家穷,没人愿意跟他。因此母亲也急。总之,如果让村里人知道我是同性恋者,我会失去家乡的一切,尽管在家乡我是听话、朴素、刻苦、认真又聪明的榜样。现在的问题是:是不是和许多同性恋者一样,找一个女人来为自己牺牲!”

“每次回家家里都问我为怎么还不带媳妇回来,我感到压抑。”

“我父母养我这么大不容易。 我不想结婚,妈掉眼泪说:你不结婚,我死都合不上眼。我一定要成家,不成家对不起父母,没有父母哪有我呀。”

一位同性恋者在给我们的信中谈到对婚姻的矛盾心理:“我是家里唯一的儿子,几年前就有人提亲,父母也催我,甚至是求我,要我结婚。我的父母都是超过60的人,他们保守,过着平淡规矩的生活,他们决不会理解我,我也不敢向他们说出我的秘密。……现在我左右为难,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从心理上讲,我是打心眼里不愿意结婚。我不愿意同自己没兴趣的人生活,却又没有一个能站得住脚的借口来推脱。也许我应该听父母的话,他们抚养了我,又为我准备好房子、钱,等着我回心转意,同意结婚。我应该为了他们去结婚。那是我们的家表面上看就是个幸福的家庭了。可难道这其中的不幸、压抑还要伴我一辈子吗?我真的不甘心。”

“我妈老早就买好了婴儿洗澡用的铝制澡盆, 她说这种东西价钱涨得厉害而迟早要用。尽管她安排好的那些相亲机会都被我拒绝了,可她也没办法。不过我恐怕得计划弃家出走了,因为我岁数已经不小,不可能长久地推诿下去。这真是一件很令人发愁的事。对于有些人来说,他们非常能够适应环境,他们可以把自己的隐情同家庭生活一道处理得妥帖,可我不能即使我能接受异性恋,想要找到相恋的对象对我而言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我那些同事们时常热心地要为我做媒,总劝我要现实些,不要眼光过高。跟异性交往哪怕一点点,对我来说都是那么的难和令人羞愧。我真的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样子,我有点害怕。”

“有一次我母亲问我这么大岁数了不结婚为什么, 我只好说有我有病,不能结婚。”

“同事们都给我介绍对象, 父母也盼着我领媳妇回去,可我对女人实在是一点欲望都没有,一想到那事就呕吐。”

“有时精神上确实对这事感到压抑,尤其是到了结婚的年龄不结婚带来的烦恼。所爱的人不能与你结婚,不爱的人丰一起又没有幸福。谁都渴望爱,渴望得到一个幸福的家,可我们这种人太难了。我本人是搞歌舞的,身高长相都不错,成个家并不难,可现在面临的现实就是自己爱的是同性,没办法,也很难改变。”

“随着年龄的增大, 结婚成了我的一块心病。我连一点力量和信心也没有。为什么我必须要和别人一样结婚生子?为什么我又和别人不一样,不愿结婚生子?中国人讲究福禄寿,多子多孙为福之首,但我愿终身无子无孙,一贫如洗,也愿将生命折去大半换取一刻的平等。”

“我们都不想结婚,可结婚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一个步骤,早晚得走,无可奈何。”

“结婚压力很大,我认识的三个朋友最近都准备结婚了。”

一位即将结婚的同性恋者这样谈到他的痛苦与焦虑,感人至深,发人深省:“过一些时候我就要结婚了,我不知该如何面对那个未来的她。我虽然同意跟她结婚,可我内心知道,我不喜欢她。可我却不得不结婚,我的年龄已容不得我再独身下去。父母和亲友也不会允许我这么大了还不结婚。我该怎么办?我不喜欢她,可我却要与她过一辈子,朝夕相处,同床共枕。我受不了,我不敢想象我以后的日子会是什么样子。我只是觉得心里烦乱,可表面上还得装出结婚前的喜悦,自欺欺人。我不能想象,洞房花烛夜将是怎样一番情景。

这到底是为什么?人是不是一定要结婚?人是不是一定要与异性结婚?作为一名同性恋者,我是断然不敢公开我的性倾向的。为什么想独身,想一辈子不结婚,在中国会这样的艰难,我承受不了世俗的压力。

我该怎么办?我为什么就跟别人不一样。为什么同性恋这个魔影会降临到我的头上?我不知道我这辈子怎么过,也不知道我的幸福在哪里?也不知道结婚后会不会离婚。

作一个同性恋真难!有时候真想一死了之,可我对理想、事业还有一点希望,终归没有走那条路。真的,我觉得心里堵得慌,满腹愁苦却不能对任何一个人说。看着每个亲友都忙着给我张罗婚事,我心里真不是滋味,他们哪里知道我的心思!我到底该如何去面对这即将发生的一切,我该如何去寻找属于我自己的幸福?处在异性恋者中的同性恋者,他们的痛苦有谁能体会得到呢?”

一位大学教师写信来谈到他的一位友人的情况:

“最近一段时间,他一直神情恍惚,原来,由于自身性格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他对异性没有欲望,而有时会对年龄相仿的同性有非分之想。起初,他并没有太在意,整天乐哈哈的,但随着年龄的增大,婚姻愈来愈让人关注,他心理压力愈来愈大。加之他的圈子里还有特别好的朋友,已陷进去不能自拔。于是他为此而痛苦万分:独身吧,不仅社会压力大,而且现在的工作环境使其没有感情的着落;结婚吧,不仅勉强自己,也害了别人。他说,要么,去海南闯世界;要么找个中学教书,把所有的情感都倾注到学生身上;大不了去死。据他说,他高中的同学从XX大学毕业后就走上了死路。我听了既愕然更焦虑。”

一位同性恋者讲述了他的同性恋朋友不得不结婚的情形,以及这件事对他们俩的伤害:

“从16岁开始,我和他已经相爱了10年,里面的故事曲曲折折。毕业后他分到X市, 又调回家乡。一切都在猛烈的变化,唯独我们的恋情依旧未变。我们互相爱护,互相勉励,都在各自岗位上做出了好成绩,受到各自领导的器重。可是他母亲病重,医生说维持不过两年。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要他结婚,但他死活不肯,他心里只有我。当我出差去看他时,却看到她母亲愁苦万状的面容。她讲起他的‘不孝’(指不结婚,他比我大两岁)来,几乎悲痛欲绝。我再也忍不住了。我仿佛看到母亲伏在塑料盆里搓洗衣服那筋脉凸起的双手。我哭了。我想起了书上的一句话:叶子落下来还能重新飞回枝头吗?当我可以审视自己灵魂的时候,一切已经太晚了。

我和他一夜都没睡着,商量来又衡量去,决定由他先找朋友结婚,以安慰母亲那颗几近破碎的心。我很伤心。他娶妻生子是我绝不可容忍的,主要是在感情。我不怪他,谁也不怪,是我主动劝他结婚的。如果我在那种绝境,也许也会那样的。我也知道,他终身将对我刻骨铭心。这一点也使我感到一点欣慰。我弟弟与女朋友十分恩爱,母亲很喜欢他们。她很爱护我,所以并不强烈反对我独身,但却为我在她百年之后没人关心而担忧。我劝她不要杞人忧天,我这辈子就这么打算了。人生在世,几十年匆匆又匆匆。所以我总想:爱我所爱,无怨无悔。”

一位同性恋者描述他他谈对象的经历: “是我主动给她写的信。她很漂亮,下厨房做家务是把好手。 冲动谈不上,成个家就是为了尽社会义务。我们谈了4年,她人很好,很痴情,挺忠于我的。可是她父亲不同意我们的婚事,没见我面就说不同意。我很不高兴,就趁机跟她分手了。我和她分手后,她的朋友说要宰了我。父母以为我这次恋爱受了创伤,所以凡是不如她的女孩我全看不上。今年父母又给我介绍了一个,我反应很强烈。我跟他们说,让他们不要再管我的事。他们现在不再逼我了。如果到最后保不了密,我就只好让他们想开点了。”

有些'〃文〃'同性恋'〃人〃'者结婚'〃书〃'的动力'〃屋〃'主要是想要孩子。

一位20多岁的调查对象这样说:“目前我是幸福的。我不想努力去找女孩。那样反倒成了压力。以后的事呢,要看父母的意思了。我将来肯定要结婚的,不结婚没法向父母交待,别人也会议论纷纷。而且我特别喜欢孩子,想要个自己的孩子。”

另一位也说:“我觉得应该过正常人的生活。我非常喜欢孩子,尤其男孩,不是为传宗接代,就是喜欢孩子。”

有些同性恋者还不是出于喜欢孩子的原因要结婚,而是出于生几育女传宗接代的家庭和社会责任感,也可以说是出于中国重家庭、重子嗣的传统观念,所以不得不结婚。

当我们问一位调查对象婚后是否打算要孩子时,他说:“当然要孩子,结婚不就是为了要孩子吗? ”另一位说:“结婚就是为了传宗接代而已。”

在异性婚姻中,除生儿育女外,夫妻的感情和共同生活也是婚姻的重要内容。而同性恋者的婚姻,也于对夫妻共同生活的冷淡或憎恶,只能把生儿育女摆在唯一有实质意义的地位上。 正如一位同性恋者所指明的那样:“男的是传宗接代的工具,对社会要尽义务。”从问卷数据看,绝大多数人将来打算结婚后生儿育女,只有极少数表示“不打算要孩子”。

其次,许多同性恋者到了结婚年龄不能不结婚,是怕暴露出自己的真正性取向。

在中国社会中,埋藏得再深的同性恋倾向也有个会泄露出来的时候,那就是到了结婚年龄时——因为健康男性在中国几乎人人都要结婚,所以不结婚就会引起怀疑。一位从平房搬进楼房居住的调查对象说;“要是不搞对象,怕邻居说我有病,有缺陷,往(同性恋)这方面想。住楼房也有人说,四邻也问。”

一位坚持到40多岁才结婚的同性恋者说:

“我结婚是出于无奈,可以说是为结婚而结婚。到三十七八岁没结婚的男人引人注目,很多人给我介绍女朋友,没有感情谈不起来,周围舆论说我挑剔。”

“种种不可避免的男女之事让人避无所避, 直恨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