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丑陋的中国人 >

第32章

丑陋的中国人-第32章

小说: 丑陋的中国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批判,实际上正是怀着对于国家、民族振兴那样一个巨大的愿望。但因为这种愿望的表达很困难,所以转为对过去传统一种冷峻的批判与痛斥。

朱洪海先生在文章中提到柏杨先生的思想在八十年代中期进入了中国大陆,恰好契合了当时对传统反思的思潮,我想这个把握是非常准确的。中国大陆对传统的反思,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到未来,许多的研讨会都曾经讨论过,但是大家感觉到对传统的批判好像都不够强而有力。换句话说,这些批判表达了很多现实的情绪,但却找不到一个强力的资源。有一点现象我要说明,就是和“五四”的关系,到了八十年代初期变得非常暧昧,对传统的批判到了这一时期却极少被提起。但是柏杨先生宣言式的语录出现时,我想是为年轻一代对传统的反思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持和佐证,就像是火柴一样点燃了某种东西,所以郁积在那里的材料突然间发光了,我觉得它的意义是非常大的。

最后就是关于进一步的影响,就是柏杨到了九十年代,那些八十年代的人都变成社会重要的支柱力量,这些人经过时代的洗礼、磨炼,将会对九十年代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觉得柏杨先生对中国人全面而深刻的解剖,还依然在影响着“八十年代人”!

(作者系北京大学教授,本文系作者在二○○三年柏杨文学史学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更多精彩好书,更多原创,请登陆。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