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鼎-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了询问,掌柜看向店铺外面,正见几辆车从自己店铺前经过。
和载人马车不同,过去的几辆车,拉着的物件是木材,且是很是珍贵的木材。
掌柜的注目了两眼,说着:“客官问着人了,过去的车队,这几日往返几趟在这条街上,听说是宋家的车队,给王宫运合适的木材。”
顿了一顿,又说着:“听说是建宗庙用着。”
这些都不是可保密的,不过说了后,掌柜就不再多说了。
“宋家?”公子怔了一下,面上颜色不变,又点了几匹选中的缎子,让掌柜包好,就带着随从出门。
马车行去,关上车门,公子皱眉:“有着靠山,宋家还真是实力不减反增,采买贵重木材,修建宗庙,这也是应有之题。”
话没说完,心里却是一叹,这次出行来成都府,的确有些冒险。
这里才结束战事不久,不过想像中的萧条景象,却并未出现在他的面前,这让他心下凛然。
“少主,我们是出城,还是在城中留宿?”眼见这天有些迟暮,一个侍从靠近马车车窗,在外面低声问着。
“找家客店吧,难得来到这里,自然要多看看,还有,让我们在城中的人,上门和我联系。”
“是!”
就在这时,马车经过了王宫的区域,经过的街道不甚长,只有一刻光景,可是就这一刻光景,就能看见着王宫的南墙。
南墙有着沿岗,一批批士兵在巡查着,远处,一重重宫殿,隐现在其中,说不出的肃穆闳深,令人凛凛敬畏。
看到这个,这个公子不由苦笑,找了家酒店住了。
这店是有着院子的酒店,前楼酒店,后楼客房,先是上了二楼雅座,这里有七八个八仙桌都用屏风隔起。
点了几只菜,转眼就端过一个数个,鲤鱼、焖鸡、爆香菇、五香花生米、清酱烧豆腐,散发着淡淡清香,勾人馋涎欲滴。
公子吃了一碗米饭,放下筷子下去,这时,早有跟班,将客房弄出来了。
一行人进了里面,见满院铺的是清砖,院子里还几棵银杏树,粗可怀抱,树冠高大,而屋内。
伙计麻利的开门点灯,公子一看,见里面的确算得上干净,一尘不染,心中很是满意,等伙计打洗脸、烫脚水,给公子洗了脚,公子随手赏了个银角,说着:“等会我有客人要来,你引着进来。”
“是,公子。”伙计满脸是笑,拿着出去了。
没有多少时间,天色黑了下来,一轮明月渐渐升起,透过树影,将柔和的月光洒落下来了,公子趿了鞋,在院子里散步,仰头望月。
这时,一个跟班走过来,低声说着:“少主,人来了。”
公子进了屋,才进去,就见引来的一个中年人磕头行礼。
公子淡淡的说着:“起来吧,不必拘礼,把情况给我说说!”
凝神看去,只见这人是个中年人,听了这话,应着:“是!”
顿了顿,才说着:“少主,城中成都兵变,王弘毅进城,据说将所有的降官降将都贬低一品使用。”
公子听了,问着:“有怨言吗?”
“说完全没有是不可能,不过作为降将降官,这待遇已经不错了,小人没有打听到有真正大的怨气,都听令调遣官职,遍卫入都。”
公子微微挪动了一下身子,又问着:“还有别的消息吗?”
“王弘毅召集众多工匠,对蜀王宫进行启封修复,本来这也是正常,但是后来小人打听到,不是启用部分,而是完全按照王宫的规格,全部启动着。”
闻听此事,公子心下一惊。
王弘毅欲将此宫,收归所有,莫非就是想称王建制?
当下就问着:“莫非此人要称王?”
“称王没有,我打听刺探着消息,终于得了个准,据说王弘毅,要称侯——蜀侯!”
“蜀侯!”这公子眼睛中一丝寒光闪过,脸色已是变得铁青。
要知蜀地甚至天下藩镇间的战役,并不少见,可即便是互相争斗,或是吞下领地,基本上都是要先向朝廷递表,才名正言顺将新地纳入自己范围。
王弘毅自封官职不算稀罕,勉强还算是臣子,这次要自称蜀侯,就是铁了心了。
想到了宗庙的事,公子又问着:“宗庙呢?”
“小人就要说这事,小人打听到,宋家运输着贵重木材,已经将宗庙全部修整,原本旧神主全部迁出,王家的三代祖先都已经迎入了三庙,就等着大祭了。”
公子举杯呷了口茶,目光霍地一跳,盯了这人一眼没言声,心中沉思。
“王弘毅自称蜀侯,修建诸侯三庙,果是反心甚至不加掩盖了,这明显建国称制的迹象,看来此人野心很大,可是观看着蜀地,现在已经一统东益州,蜀地根本无人可制,照此情形下去,一统蜀地就这几年了。”
“父帅实际上也有志于秦地,只是秦地藩镇众多,多有强镇,却是迟了半步,只怕蜀地一统,这秦地却还真的难以统一。”
公子沉思片刻,又问着:“这王弘毅如此不加掩饰,那蜀中必是都知,有何议论?”
“少主,王弘毅这一番举动后,蜀地不少人,都对此事议论纷纷,有些人对此举很是不满,称之无君无父,但是真正追查下去,议论的人大部分是平常士子,而大户大族,或者是沉默,或者是赞同。”
“当然,也有人歌功颂德,说蜀地战乱已久,有明主一统蜀地,结束藩镇割据,实是大势所向。”这人仔细说着。
“总体而言呢?”公子问着。
“少主,总体而言,只能说大局已定,不过少主,随着封侯大典的靠近,城中盘查日紧,少主还是不要多留,明日就出城吧,若是停留三日以上,必被监查。”这人这时劝的说着。
公子一皱眉,转眼展开,说着:“你说的不错,你继续留在此地,留意这段时日成都府情况,我明早就会离开。”
千金之子不坐堂,这道理几岁起,便被告知了。
这些情报,和自家性命,以及家族利益比起来,不值一提。
而且收集情报,又不是自己应该作的事,又何必浪费时间,并且冒着危险?
等这人退下去后,这公子出了门,又在院子中度步,看着天上的明月,不过半个月,这成都,这东益州,就平定了,这王弘毅果然是英雄,若有可能,真想与此人见上一面……
不过,这一日,终不会太久。
眼下这情况,蜀地一统之日,怕是不会太远了,当然,我秦地也不会落后,到时候,自然有机会见面。
公子握住了手,眸子一片寒光。
第一百一十章 建国称侯(上)
十月,秋高气爽,丰收之季节。
在这时,蜀地再次迎来一件大事,将本来丰收带来喜悦,冲的一干二净。
文阳府的城北,下午一家茶馆里,几个茶客玩着纸牌。
话说,纸牌游戏,在唐朝就有,只是终没有扑克牌这样流行,这个世界的纸牌,却很成熟,是平时一大快事。
“哎,你们听说没有?”一个茶客说着:“成都府出大事了!”
“成都府?不是才被将军占领了?这次又出了啥事?”还有一个茶客正在喝茶,听了这话,扑哧一下。
一直半躺在竹椅上闭目养神的一个老茶客听了,坐了起来,说着:“你还不知道?定远将军要称蜀侯了,这行为,怕是有大祸啊!”
“大祸?我看未必,蜀中各镇大帅,早就打来打去,苦的还不是我们,将军能平定下去,未必不是我们蜀地的福气……”
这时,一个读书人听的很不舒服,怒的说着:“可是私称蜀侯,就是谋反,朝廷必发大兵。”
这时,一个中年人,长着小眼睛,听了这话,不屑的一笑,说着:“朝廷?现在老荆州那里都连场大战,大都督邓平原,攻打武陵,将武陵郡打下来了,这可是私斗,朝廷连这个也不管,能管到我们蜀地?”
这时,店主跑来说着:“哎呀,各位客官,别说了,这等事,不是我们说的,对了,张二,这里炭火使完了,你顺便买些回来。”
张二起身大声说着:“知道了,我这就去!”
成都宋府,这时又有着丝丝秋雨。
今日是发下宋家原地产的日子,这本是喜事,只是宋涵和宋恒却不胜悲事,走在了空荡荡的旧宅中,就想起了当年的七十三口。
满满缅怀,一件一件想去,不时垂泪,到了后花园,只见这时叶子大部分枯黄了,偶然有几只小鸟还在飞着啾啾而鸣,雨下的细,显得院子幽暗。
到了后面,一块卧虎石映入宋涵视线,他触电一样身上一颤,终于不再走了,到了亭子里坐了下来。
“大哥,你也别伤心了,这是一场劫难,劫难过去,就是大福。”宋恒叹了口气,说着:“再说这魏存东,都三族诛了,除了魏谨这一支。”
顿了一顿,又说着:“大哥,虽然魏谨保了命,但是现在人事都非,想落井下石的不计其数,只要我们稍加暗示的话……”
“糊涂,这魏谨献城有功,将军亲自裁定免死任县令,这事就在将军心里装着,你跑去煽风点火落井下石,将军也许看在悠儿的面上不说,心里就是不快,现在将军马上就要当蜀侯了,以后称王称帝未可知道……你这不快,不就是日后的祸根吗?积少成多,这些事多干了,再多的福气和情分都要没有了。”
宋涵呵斥的说,话还没有说完,宋恒就如醍醐灌顶一样明白了。
君臣之中,实际上最宝贵的不是功劳,而是情分,有着情分君臣就能善始善终,没有情分就是伴君如伴虎。
果然,就听着宋涵继续说着:“将军已经诛了三族,为我宋家报了仇,这事以后就不要多说了,以后遇到这事,就说——大仇已报,不复再念。”
宋恒回过神来,说着:“受教了,大哥说的是!”
二人正说着,听雨点转密,啪啦的打下来,宋恒又问着:“将军这次称蜀侯,是不是早了点?”
“早有早的好,晚有晚的妙,再说,是称蜀侯,而不是蜀王,就留有余地,而且,蜀中和别的地方不同。”
“别的地方,四通八达,藩镇众多,失了大义名分,就给人口舌,诸镇围攻,因此不得不尊大义,但是蜀中封闭,只要占了优势,朝廷就干预不了,现在将军称蜀侯,因地制宜的来说,却是极妙,有此名分,才能早早统一蜀地,日后才能出蜀争夺天下,若是现在不定名分,到那时,就迟了。”宋涵说着。
宋恒听了,点了点头。
蜀王宫
张攸之和虞良博应命,都进了一处巨大的书房,见到了王弘毅,都行大礼。
王弘毅这时穿了一件米色宽袖长袍,顶上戴着一顶金冠,见两人进来,显得很随和,适意站起来走动几步,打量着说着:“都很精神嘛,听说你们都很辛苦,处理县政到深夜才休息。”
张攸之和虞良博见王弘毅神态从容亲切,不由都心中松了口气,说着:“主公,臣等都年轻,不碍事,为报效主公,这点苦不算什么。”
“还是要注意。”王弘毅一笑,没有立刻上座,从案上抽出拆出的几封折子,递给他们,说着:“你们看看。”
态度一如以前,两人彻底放心了,取了折子看了,一看,就变色:“这等狂徒!”
这些折子是一些地方上的读书人上书,对王弘毅自称蜀侯的事,或者劝说,或者大骂。
王弘毅却回到座位上,心平气和的端茶一啜,说着:“也没有什么,他们说的都是君臣之道,都是正理,只是却不知时务,不知天命,不必多理。”
王弘毅要自称蜀侯时,就已料到,这蜀地必有些人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