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信玄-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了。
(我必须在敌军还没有完成布阵之前,积极攻击东山,扰乱敌军的指挥系统。)
上总守下定了决心。
他命令关东诸将进攻东山。臼井众、佐仓众、小金众和岩槻众,都隐身於草丛中,拿著枪
,朝东山顶而上。
「小心注意武田的洋枪,千万不要轻举妄动。攻击的时候,听号令一起行动。」
上总守向全军传达此项行动。传令兵把上总守的命令传到各部队时,东山上传来声音。起
初听不太清楚,不久便句句清晰可闻。
「臼井、佐仓、小金的朋友们,你们原本是与北条为敌的千叶氏、原氏的族人,现在不得
已臣服於北条,只要你们不再协助北条,不久就能和过去一样,独立自主,成为控制下总
国的侍众。你们为什么和宿敌北条氏为伍呢?我们武田军为了帮助你们早日脱离北条的桎
梏,特别发动这一场战争。臼井城主原常陆守公已经和我们交换互认的书状。各位,珍惜
你们自己的生命吧。臼井、佐仓、小金的伙伴,不是我们的敌人,你们放下旗帜,带著枪
回去吧。」
喊话一遍又一遍地传来。臼井、佐仓、小金等被喊到的部队,停下了脚步。因为武田所说
的某些话确实不假。他们在不情愿的情况下参与这场战争,对武田军毫无同仇敌忾之心。
士兵们彼此相对。
探子立刻将此事向北条上总守报告。
「敌人用涉纸做成像大漏斗的东西在那裏怒吼。除了漏斗之外,还准备了许多其他的东西
。」
上总守要传令兵向千叶众传话:
「不要上了敌人的当。受敌人蛊惑不服从命令者,绝不宽容。」
武田军的心战声不断传来。喊话的内容,已经从千叶众扩展到岩槻众、江户和川越众。
「为什么和胆小的北条为伍呢?武田军焚烧城下町的小田原时,北条连出城迎战的勇气都
没有。武田军只打挑战之人,绝不加害毫无作战意识的人,也不追逐逃兵。武田要的只是
北条氏照和氏邦兄弟的首级。」
漏斗放大出来的声音不断从山上传来,越过北条上总守的营地,到达位在三增峠的北条氏
照的耳朵。只是内容不清楚,剩下含糊的怒吼声。
「发生了什么事,快去调查。」
氏照派传令兵到上总守处,得知用漏斗宣传之事。
「不敢动刀枪,只想用声音取胜的可恶家伙!」
虽是怒火填膺,但北条并未准备任何涉纸。声音洪亮的人,也不得不败在武田军的涉纸漏
斗之下。
志田峠方面也发生同样的事情。
「忍、深谷的朋友们!你们原本并非北条的家仆。忍众,曾经是武藏国豪族成田氏的家仆
,深谷众则是上杉氏的家仆。多年来受北条控制的你们,应该憎恨北条才对,为什么反而
持枪对著前来攻打北条的武田军!武田和各位并无任何前嫌旧恨。这次的武田与北条之战
,成田公和上杉公皆来信表示采取中立态度。所以,各位没有必要为旧敌北条效命。你们
快回到忍和深谷吧。」
涉纸漏斗的声音,此起彼落。武田军要让关东众忘了战争,打击他们的士气。
?#092;形城主北条氏邦命令山家众攻击在那儿扰乱军心的敌人。山家众进入森林後,涉纸
漏斗喊话对象转向山家众:「山家受过北条的保护吗?为什么要拚命为北条效劳?」
山家众也犹豫了。
武田军的喊话奇招,使前线陷入胶著状态,而武田的主力军却趁机不停地向山峠推进。
上总守见事机紧急,便把指挥权交给弟弟纲义,自己则骑马到本营,向氏照进言。
「要想战胜敌军的喊话政策,唯有打击敌人的中央。如果让朝志田峠行进的敌人进入尾根
,我军将陷入苦战。」
见上总守纲成充满必死的决心,氏照终於答应反攻登三增峠而来的武田军。
氏照将主力军分布在三增峠道的左右二侧,攻向山腰。
武田在东山的阵营中,连续传出三阵洋枪声。氏照军攻向三增峠,正朝志田峠而行的山县
昌景的八个军,急忙加速行进,以威胁氏邦的军队。
三增峠上展开一场激战。
首先登上三增峠的,是武田军中有最多作战经验的马场美浓守军。第二是内藤修理,後面
跟著辎重队,四郎胜赖居後,再加上一千人的浅利信种殿後军,一共约五千人。
氏照兵分二路,从峠前峠後攻击武田军。北条上总守的长男氏繁,率领以山家众为主的二
千多人,在山腰攻击浅利信种军。
战争在黑暗的森林裏展开。浅利信种骑在马上,很容易成为洋枪的攻击目标,家仆虽出言
劝阻,但不被接受,最後被北条氏繁的洋枪击中,当场死亡。浅利信种死後,主营立即派
信玄旗下的曾根内匠接任指挥,任命为检使。
自川中岛战役之後,信玄采取以旗下人员为检使的身分,派往各军。检使,相当於军监,
在大将倒下时接任指挥权。
三增峠战役中也不例外,信玄派旗下的真田喜兵卫(昌幸)到马场队,派三枝勘解由到四
郎胜赖队,派曾根内匠到浅利队,当做检使。
在浅利信种战死之後接任指挥的曾根内匠,命令道:
「不追逃兵,只打来军。」
浅利队的主要任务是保护辎重队,绝对禁止士兵为建功而分散脱队。
马场队和胜赖队受到氏照军的两面攻击,一时陷入苦战。负责辎重队的内藤修理队,自然
遭受到最多的攻击,甚至让辎重队的牛夫和马夫也扛起枪只。
领头的马场队,冲出敌人的包围,奔向峠顶。在黑暗的森林中采取守势是不利的。马场队
吆喝著攀向峠顶时,後面的胜赖军正被北条军的一支部队缠住。在森林裏行动受到限制,
不是两三下就能决定胜负,多半是激战一阵後相互撤退,而後再一次交战;如此不停反覆
著。连续两刻(四小时)後,双方都有相当的死伤。
先是几次单发射击,而後一齐发射枪弹。东山顶上的武田军,不时发射枪弹讯号。连续发
射数次单发射击,在山间引起震响,好似武田的胜利之声。
在三增峠道上连续苦战的马场、胜赖、内藤和浅利等四头的将兵,在听到枪声後齐声欢呼
。枪声,是通知山县昌景率领的八个军已经越过志田峠进入尾根。这也代表北条氏邦军被
八个军控制住了。剩下来的,只是时间问题。
北条氏邦军被迫离开山峠,绕到三增峠的武田八个军切断氏照的退路。
根据氏邦的传令,氏照发现情势不利,下令撤退——这是一大败笔。如果当时能让氏邦退
往後方的津久井城,则氏照军必然下三增峠至厚木。在山中和正朝三增峠而上的武田军四
队擦肩而过,可以减少损失。但是,氏照却下了撤退的命令。武田四队紧追不放,登上三
增峠,而山县昌景率领的八个军在赶走氏邦军队之後,转向氏照的後方。
不仅如此。一直留在东山的武田本营十六备的三千兵马,下山攻击北条上总守纲成率领的
关东军。臼井众、佐仓众、小金众等,在武田的喊话攻击之下,已完全失去战斗意志。北
条上总守一再的叱吼,亦是徒劳无功。北条军被追赶到三增峠,三面受敌。
自古以来,大战中的死伤大多是在胜负决定之後。例如,川中岛大会战。上杉军渡犀川败
走时,死伤人数剧增。
三增峠战争中,护著辎重队登峠道而来的四队,有过一番苦战。在前半段的战事中,武田
军的损失不小。但是,一旦分出胜负,情势便趋向一面倒。北条军原本是仓促集合而成,
一旦崩溃,速度更快。千叶众、忍众和岩槻众等,纷纷离开战场自谋生路。北条氏照、北
条氏邦和北条上总守等的北条族人,被武田大军包围,大受攻击。
武田信玄在东山观望草原上的争战,不时下达指示。
北条氏照的家仆中有一豪杰——大石远江守。大石远江守身著白战袍,持镰鎚而战。欲围
讨大石远江守的武田武士们,相继受伤。镰鎚断了,改用大刀,一副誓死奋战的气势。从
东山看去,只见群鸟围著白蝶飞舞。
武田信玄派一名斥堠向胜赖传达命令——生擒白衣武士。胜赖手下的伊藤玄蕃、鮎川甚五
兵卫、原大隅、石坂勘兵卫等人一拥而上,生擒大石远江守。後来,大石远江守成为信玄
的家仆。三年後,北条和武田讲和,他获准回到北条氏照身边。
三增峠之战的後半段,武田军已有充裕的力量,例如下令生擒北条的一位豪杰,即其一端
。胜利,属於武田一边。被赶离山峠棱线的北条军,来到中津河原,沿河逃往厚木方向。
北条氏政率领的小田原军,陆陆续续抵达厚木。看到狼狈的北条氏照、北条氏邦和北条上
总守等将士,已经鼓不起和武田军一战的豪情壮志,只能谨防武田军从後追来。
夜,来临了。太阳躲到晚秋的山後,凉意渐起。北条氏政将大军集中在厚木,放弃进攻三
增峠。武田军越峠渡沓地川的山王滩,在河滩平原集合部队,举行庆贺仪式。信玄在仪式
中封内藤修理为护刀大将,封山县三郎兵卫昌景为护弓大将。
封护刀大将,是为了嘉许内藤修理完全守卫辎重队的重责大任。
三增峠之战,原本不是一场攻击战。武田军打算结束进击小田原的大行军之後,就上路回
家。但是,北条氏照、氏邦军挡住武田的归路,战争於是爆发。为了向北条显示武田的威
武,他们必须一丝不乱地堂堂撤回甲州。如果因为和三增峠的北条军应战而失去辎重队,
会折损武田的威名。
因此,在三增峠战役中,武田信玄把重点放在辎重队,形成辎重队的护卫战。在当时的战
略上,多半是放弃辎重队,以求速度。信玄在三增峠战役中护卫辎重队越峠,自有其用意
。
当时,信玄正计画西上作战,要想在远征中获胜,必须确保补给路线。他重视辎重队,是
为了将武田的旗帜插在京都的土地上。
总而言之,武田军在三增峠战役中大胜。《甲阳军监》中记载著,当时取得三千二百六十
九个北条军的首级。
武田军厚葬敌军首级後,携首帐(记载取得敌人首级数目的战功簿)离去。当夜在道志河
畔过夜。
第二天早晨,下起雪了。这是那一年的初雪,时为十月七日,就是新历十一月二十五日。
从道志到甲州街道,约有一里路。近二万人的大军在雪花纷飞的山路中行进。战争结束了
。有的人在想,这次战争总算平安渡过,但是,下一次战争又将是如何呢?在三增峠战役
中斩获敌人首级的人,猜测会有什么样的封赏,脚步不觉加快了一些。
受伤的将士,或是靠著战友的肩膀,或是躺在担架上,凯旋而归。确实,武田军在三增峠
给北条军重大的打击,使他们心存畏惧。但是,此次的凯旋,就像雪道给人的阴暗气氛一
样,只是一次毫无激昂斗志的行军。
也像川中岛大会战结束後的情绪,缺少满足感。没有攻下箕轮城时的胜利感。三千二百个
首级,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是获胜後的武田军并未因此而获得新的领土。这种战争,并非
第一次。过去,也有过几次这样的战争,人们总期待下次还会到此地来,取得领土。有了
新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