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锦书难托 >

第38章

重生之锦书难托-第38章

小说: 重生之锦书难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61章 代价

西北边线,大军驻地。
    当日派出两翼前锋前去接应,结果只带回了五十三人,且个个浴血重伤。两翼前锋抵达时,先锋将军已战亡,只剩下一员副将指挥兵士做最后的突围。
    三千精兵出营,只回来五十三人,且日后怕也再上不了战场,相当于一支先锋军整个折损!
    辕门外,周慕寒亲率一众将领重甲而立,迎幸存将士回营。右臂残断的先锋副将尚存一丝清醒,在看到周慕寒的那一刻,连死亡也不曾畏惧的兵汉子咬着牙双眼赤红,干裂的嘴唇翕动,却只能发出气声。
    周慕寒暂时摒退左右,倾身靠近他的脸。片刻的沉默仿若在积蓄体内仅剩的力气,须臾后,周慕寒耳边响起断断续续虚弱低哑的声音,“大将军。。。。。。小心。。。。。。有问题。。。。。。”
    周慕寒心头汹涌翻腾着浓浓悲怆,重重点了点头,起身着人立刻将他送往医帐。
    这一天午后,周慕寒抱着一坛烈酒独自坐在营帐附近的矮山顶上。酒尽半坛,薛长卿与李蒙便寻了来。
    “见你不在帐中,一猜就是躲起来自己喝闷酒了。”李蒙长腿迈开,几步跨上来坐到周慕寒身边,夺过他手里的酒坛连喝了两大口,一抹嘴,“好酒!”
    周慕寒不冷不淡地扫了两人一眼,伸手夺回酒坛,“多事。”
    李蒙系当今鲁豫总兵李开年次子,虚长周慕寒两岁,两人同年投在林老将军麾下,多年来行伍中同生共死,早将对方视为过命的兄弟。如今同薛长卿一起,是军中赫赫有名的唯二抗“寒”能人。
    “大战在即,还请大将军注意身体。”薛长卿撩起衣摆坐在李蒙另一侧,虽说装植物的功力高深,但周慕寒此时身边寒气太重,还是有道人墙挡一挡最好。薛长卿初识周慕寒时,他还在北军任副将,一场与北鹘的交战中重伤,薛长卿游历北疆冒顿山采集草药,机缘巧合之下救了他一命,从此便结下了不解之缘。薛长卿这个军师名头,只不过是周慕寒私封的,虽无官阶品级,但因为周慕寒对他的态度,西军上下对他莫不尊敬非常。
    去年冬上,疆西、疆北之地都遭遇了数十年不遇的酷寒侵袭,牲畜牛马损失严重,自开春以来,大历北线和西线的形势就异常紧张,但北军、西军大军压境防御,北鹘与北突厥也不敢贸然发动大规模战事,只是小队人马突袭,意不在扩大开疆扩土,只为抢夺粮食。
    自六月末七月初,川省西北之地便开始屡现北突厥骑兵,几番交手下来,虽有伤亡,但却一次也没有让敌人得逞,可没想到啊,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挡住了敌人的金戈铁马,却被自己人从背后插了一刀。
    前锋营是由西军中千挑万选出来的轻骑兵组成,堪称当今大历最精锐的骑兵之一,平日里有什么好东西都是紧着前锋营先来,换装自然如此。可偏偏如此,千防万防还是着了道,不过一战,两千人折损殆尽!若是真不敌敌军便也罢了,可折在小人暗算之手,怎能让周慕寒不憋屈窝火心痛。
    李蒙与薛长卿怎会不了解他的心情,安慰的话连自己都听不进去,又怎会说与周慕寒听,能做的,唯有陪着他痛快喝一场而已。
    逝者已矣,唯有不让亡者白死才是真正的告慰。
    本来,周慕寒这次率大军奔赴边境只为防御,可经此一事,他决定改变初衷,全面迎战。
    决心一定,他便连夜写了封正式的陈情折子,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三日后的早朝上,文宣帝命人当庭宣读周慕寒的奏折。
    北突厥公然出兵侵犯大历川北疆土,西军前锋营力抗敌军,两千将士为国捐躯,请封军功的同时,奏请皇上下令,对北突厥宣战。
    个中实情周慕寒早在第一时间便密报给皇上,这道请战的折子,不过是替皇上下旨宣战走个必要的过场而已。
    鉴于文宣帝毫不掩饰的怒气,对北突厥正式宣战一事,满朝上下无一人提出异议。
    自从周慕寒宣布对敌宣战的决定后,全军上下士气高涨,薛长卿和何煜之却思虑重重。由于白素锦的意思,随大军押送而来的三万石粮草只留下了没有掺杂半夏米的那一万石,加上驻地原有的,满打满算也只能够大军六七日之用,而临西大营补送的第一批粮草,日夜急行最少也要十天。薛军师报请周慕寒,补送粮草未到之际适量减少米饭供应量,却被周慕寒当即否决。先锋军失礼,北突厥骑兵很快就会再度突袭试探,战争一触即发,这时候绝对不能让将士们吃不饱。
    初接到白素锦的消息,周慕寒不是没有犹豫,但是,他信她。白素锦不是会空口说大话的人,尤其是在这等状况下。
    果不其然,何煜之只煎熬了不到一天一夜,束溪镇的庄子上就派人送来消息,说是小荷庄庄主托人送了些东西过来,让大将军派人去拿。
    此后几乎每隔一天暮色四合后,何煜之都会亲自带人到庄子上走一趟,带回一千石的白米和数车被服。
    没错,是白米!许家商行川西川北那六家分号遵照白素锦的嘱咐,事先筹备的不是稻谷,而是舂好后白花花的大米,还是一清水的中等米!
    现下,一斤稻谷舂六两白米,白素锦托商行送过来的六千石白米,几乎是两倍量的稻谷。
    将最后一批白米押送回来后入库,临西大营补发的第一批四万石粮草和换装被服也到了,由都指挥使同知尚华亲自押送而来。
    两人摒退士兵,站在仓库里,看着数囤白花花的大米,心头百感交集。在老搭档面前,何煜之实在没忍住,红了眼眶,“请尚华兄转告夫人,托她的福,我何煜之现在死也能瞑目了!”
    尚华脸无血色,无声拍了拍他的肩膀。
    主账内,周慕寒正在同心腹将领们商讨排兵布阵的策略,出兵的圣旨几日前便已经到了军中,探子陆续送回敌军踪迹等相关情报,周慕寒已经派兵试探了两次,基本确定了大军最后的合围地点。
    北突厥国十一月开始便要进入寒季,在此之前,他们必然会将骑兵散放到大历边境,突袭掠夺,以战养战,最后在进入寒季前集中兵力合攻下一城,抢光、杀光、烧光后绝尘而去,跑回老窝猫冬。
    商讨完毕,将领们陆续退出大帐后,周慕寒看着铺在眼前的地形图,双眼紧紧盯着塞外某深处,嘴角浮上一抹嗜血的冷笑。
    想在老窝安稳猫冬,哼,且看你们有没有那个命回去!
    尚华将押送的粮草和被服入库后便来面见周慕寒,详细禀明了后续粮草的准备情况,并将兵器营秘密研制火药之事事无巨细上报了。
    前头听到郭焱的从天而降和白素锦的手段时,周慕寒难得有些意外,等听到白素锦弄了个道士到自己的兵器营,还在秘密捣鼓什么火药,周慕寒生平第一次在人前失了冷静。
    薛长卿一听白素锦把自己师兄给弄到兵器营了,登时沁了一身汗。师尊在上,可一定要保佑师兄千万别把城西大营给烧着了啊!
    李蒙身上的冷汗也没比薛长卿少,不过,他是被尚华描述的那个叫火药的东西的威力给惊的。乖乖啊,能着火、能炸山,这是什么幺蛾子的东西啊?!
    偷偷瞥了眼同样一脸震惊的周慕寒,李蒙暗自叨咕:大将军娶的那个媳妇,原来不止是个金娃娃,还是个火爆娃娃啊。。。。。。
    “因为那药粉点燃后能着火,所以楚道长和兵器营的老师傅们就叫它火药。夫人说,她不方便常进出大营,对火药知之不详,而且事关重大,故而还是让末将当面禀告大将军为妥。这是夫人的亲笔书信。”
    “好,你且退下吧,好好歇息一夜,明日一早再动身返回即可。”
    尚华领命退出大帐,李蒙和薛长卿眼巴巴盯着周慕寒手里的信,无声催促他赶紧着拆开看。
    白素锦在信中详细说明了火药的偶然发现,及她处理的方法和用意。周慕寒仔细看过一遍后,实在受不了那四道灼热的视线,转手将信递给了薛长卿。
    令全师门上下夜不能安枕的祸头子师兄,一到大将军夫人手下就成了开创不世之功的先驱人物,薛长卿看到白素锦在信中所述的火药发现契机,觉得整个世界都颠倒了。
    烫手山芋也能变成香饽饽,大将军夫人简直生就了一双点金之手。
    李蒙深有感触。
    已然成为周慕寒两大心腹仰视对象的白素锦对此全然不知,她此时正跃跃欲试着,准备掀起布业更大一波震动!

☆、第62章 架火

“织造联盟”名下已经聚集三十二家中小织造坊,六千石稻谷筹备得很快,闫大掌柜也丝毫不含糊,当场将详细的花綀织造工艺册子交给了他们的代表。不过,临别前,代表联盟的黄大掌柜收到了一张白素锦亲笔题写的邀请帖,十日后,请联盟内所有织造坊东家到小荷庄一聚,共赏妙物。
    织造联盟后,又有两批人送粮过来,同样收到了白素锦的帖子。
    秦五爷与汪四爷自然也听说了这件事,猜不透白素锦的用意,可手里又没有邀请帖,只能干着急。
    第三份织造工艺送出去后的第三天便是帖子上所约之期。
    能被琢磨出花綀的小荷庄庄主称为“妙物”,想来定不会差。是以,离约定时间尚有半个多时辰呢,受邀之列的各家织造坊东家们就已纷纷到齐。
    莲池的湖心亭宽敞清透,花綀借助绣工制成的屏风错落有致摆放于亭子四周,凉风穿习,拂面清爽,佐以一壶清淡的绿茶,远眺开去,山水田园之间,悠然宜兴。
    好个小荷庄,不愧钱塘许家的手笔!
    白大太太在世之时为人行事特别低调,甚少参加别家后院女眷的聚会不说,自己也极少邀人小聚,是而没多少人有眼福能一览小荷庄内的景致,如今得将军夫人邀请,从外门一路行来,直到莲池的湖心亭,窥到的不过是冰山一隅,却真切感受到了被誉为大历“五大私园”之一小荷庄的秀美精致。
    白素锦提前一刻钟到的湖心亭,穿过蜿蜒的水上游廊,刚出现在众人视线之内,诸位东家便纷纷起身欲行大礼。
    虽在小荷庄,但往日的白三姑娘如今已是有诰命在身的抚西大将军夫人,饶是临西“四象”之家的东家见了,那也是要大礼相见的,何况他们这些小家小户。
    白素锦紧走两步上前,免了众人的见礼。
    “今日特地选在小荷庄招待各位东家,就是因为咱们大家都是布行的商友,诸位勿需多礼。”
    在座的个个浸淫商场多年,见白素锦并非虚意客套,就客随主便。可虽然大礼省了,举止神情间却很是敬重。
    “承蒙诸位东家对花綀的错爱,按理说,本不该在这个时候占用各位的宝贵时间,但今日聚到一起,想必大家也看出来了,在座诸位手中的织造坊在规模上来说,应当与我小荷庄的相仿,即便是大,怕是也大不出多少,但是,我庄上的织工们,现下三个人一天就能织出一匹花綀。”
    白素锦此话一出,当下引起一片质疑声。即便是织麻布,也不能达到这个速度,何况是纱线如丝一般的花綀!
    白素锦也不急着回应,朝关管事做了个手势。没一会儿,四个织工就抬着两个大件东西过来,上面都蒙着一层红布。
    东西被抬到众人与白素锦座位之间的空地上,放稳后,待白素锦点头,关河抬手便将覆在上面的的红布揭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