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锦书难托 >

第27章

重生之锦书难托-第27章

小说: 重生之锦书难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唯良原本的打算里,这条商道开拓出来主要是贩卖自家的丝锦。因为西北丝瓷古道的影响,西部番邦、外族的上层权贵对大历的丝锦和瓷器极为追捧,连带着下面的臣民也以此为贵,是以利润十分丰厚。西南这条商道许唯良亲自走过,瓷器娇贵,运送过程中损坏的几率太大,只能作罢,滇省多产茶,几番考察下来,许四少便动了贩茶的念头,可从西北丝瓷古道那边打探回来的消息又让他最后放弃了。原来,不少茶商也尝试过利用古道贩茶到西境外,可惜,那些个番邦外族似乎并不喜欢饮茶,茶商们俱铩羽而归。
    但不久前刘大掌柜的一封信让他嗅到了巨大的商机。

☆、第46章 嫁衣

“这茶的味道。。。。。。香则香矣,可似乎过于醇厚浓郁,单就口感来讲,恐怕不如市面上的茶受欢迎。”三少许唯恭品过后如实说道。
    大历上下喜喝不发酵的绿茶,濮茶属于全发酵茶,在口感上与绿茶相去甚大,这也是濮茶难以打开销路的原因之一。
    “或许正是这口感上的差异,才有可能让外夷人接受。”刘大掌柜在信中提过西军将领很是喜欢濮茶的口感,许唯良正是透过这个信息再次萌生了贩茶的念头。
    白素锦但笑不语,起身从储物柜里拿出许经年前几天亲自送过来的薄木盒子。
    打开盒盖,白素锦将里面的东西取出来放到桌面上,让两位表哥一览全貌。
    这是许经年从滇北带回来的、按着白素锦在购茶契书里要求的规格压出来的濮茶,为了方便计算,白素锦将规格做了调整,茶饼是一百克一片的小饼,十片一提,茶本身品质较高,包装也较为精致,目标客户是消费力较高的上层人物。茶砖主要针对一般的百姓,品质虽比茶饼差了一些,但胜在价格优惠许多,重量规格也分半斤、一斤、两斤、四斤,可选性强。
    许唯良拿着茶饼和茶砖看了又看,眼底的光芒如灯般被点亮。
    许唯恭看着四弟和表妹无声对视,眼角眉梢都透着股磨刀霍霍的振奋劲儿,无奈摇了摇头,继续品着自己手上的濮茶。刚入口不太习惯,细细品上两盏,回甘迅速,茶香饱满,竟也别具风味。
    看到许唯良的眼睛盯着茶饼和茶砖滴溜溜直转,白素锦就猜到了他的想法,嘴角噙着笑将许经年滇北之行签回来的契约展示给他看。
    看着厚厚一叠濮茶收购契约书,许唯良难以置信地来回翻看了好几遍,就连旁观的许唯恭看了也惊讶不已。这些契书绝大多数都是各族长以村寨的名义同白素锦的普润茶行签订的,许唯良手上翻看的契书数量看,想必滇北一带大部分村寨都牵涉在内了。
    两人这会儿不约而同想起许老太爷对这位表妹的评价:不让须眉。
    眼光毒辣、出口严厉。许家两位表哥第一次真切见识到了白素锦在面对商机时的果敢与胆气。
    承受着许唯恭、许唯良两兄弟的赞赏目光,白素锦顿觉压力山大。受之有愧啊,自己可是明知结果才敢这么大手笔的!
    濮茶始出于濮族,濮族是滇北地区的原住民族,多年来与远近族寨通婚通市,濮茶的制作也渐渐传开。濮茶虽然没在市场中打开销路,但各族寨每年都会做一些自己饮用,濮茶制作的过程中经过发酵异常耐保存,年份越久,冲泡出的茶汤越是醇厚绵润。
    白素锦到百越的时候,已经是春茶茶季后期,茶树一年中最好的茶青春尖基本上都被做成了新季绿茶,各家手里的濮茶基本上都是往年的陈茶,白素锦让许经年抓紧时间去滇北,一来尽早收购各寨存茶,二来抛出契约,刺激族民在夏茶茶季到来时打量制作濮茶。
    “下月初家里正好有支商队跑丝瓷古道,既然你们还不能确定这茶被接受的程度,不如让他们带过去试试效果。”许唯恭建议道。
    白素锦摇头,“还不是时候,一来现在手里的濮茶不多,二来马场急需要引进种马,伊犁和大宛太远。”
    “世子爷他。。。。。。真的让你插手做主马场的事?”许唯良上次临走前的确存了让白素锦牵线结识周慕寒马场管事的心思,万没想到刘大掌柜送来的信里提到,白素锦竟然在做主经营马场。
    这件事许唯良第一时间就告诉了许老太爷,老爷子听了只是沉默,眼底的情绪很复杂。
    白素锦来没来得及回应,雨眠就在门口通报,说是老太爷和两位爷起身了,唤她过去说说话。
    茶室内三个人面面相觑,起身准备回内院,许唯良把茶饼和茶砖装回盒子里,一起带了过去。
    清晖院西跨院的布局是白大爷当年仿着大太太许氏在钱塘的闺阁翻建的,院里同样有一方不小的荷塘,当下正是荷叶重叠、荷花现蕾的时节,荷塘边的水榭里,许老太爷和许家两位爷一边品着茶一边等人。
    有多久,清晖院里没这么热闹了。
    夏妈妈看着榭台里围坐在一起的主子们,偏过身子偷偷抹了两把脸。
    对于周慕寒允许白素锦插手马场经营的事,许老太爷听过后一直耿耿于怀。马场不同于田庄铺子,免不了和军中有瓜葛,让白素锦插手马场,未免涉足过深。
    左右在座的都是自家人,许老太爷说的直白,白素锦听后心头一暖,直接揭了周大将军的家底。
    堂堂一方封疆大吏、荣亲王府世子爷,账面上就只有三百多两的现银,这。。。。。。拮据得让人难以置信。
    许家几个男人面面相觑,好一会儿才消化这个消息。
    “我说,那小子该不会看上你是尊金娃娃了吧?”许唯良突然觉得自己看透了周慕寒肚子里盘算的小九九。
    许二爷抬手就拍了他后脑勺一巴掌,“臭小子,管谁叫那小子呢,活腻歪了你!”
    其他人见状默默喝茶,瞧脸色,明显是一致赞同许唯良的想法。
    “无妨,赚银子本就是咱们许家人擅长的。”好一会儿,许老太爷才憋出这么句话,白素锦嘴角都要抿僵了,好在许唯良有眼色,将盒子里的茶饼和茶砖拿出来转移话题。
    两个孙辈都能嗅出来的商机,许老太爷岂会瞧不出来,细细听白素锦说了茶行、商行和马场三家合作的茶马生意后,不仅就细节方面做了不少实际操作的补充,更是提议让三家成立一个专门的部门来经营,尤其是要单设一个独立的账房。
    白素锦和许唯良默默对视,心里一致感叹:姜还是老的辣!
    西跨院这边,白素锦陪着外祖一家喝茶聊天,花厅外库房这边,赵妈妈和宋妈妈带着素尺和清晓拿着清单将许家带来的陪嫁入库,整整忙了一下午,最后一抬香料入库,外库房几乎被填满。
    白素锦至亲只有许家,如今仅有二表哥许唯信未到,内院有了两位舅母坐镇,夏妈妈一行人做起事来更加沉稳麻利,大婚的准备有条不紊,白素锦这个当事人反倒清闲下来,唯一要做的就是配合许老太爷修改嫁衣。
    第一眼看到许老太爷亲手为自己做的这套嫁衣时,白素锦整个人几乎呆住。
    美的。。。。不可方物。
    这是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嫁衣,大红色金丝月锦之上的凤图云纹都是一根根丝线织出来的,凤翅舒展,腾于云上,姿态栩栩如生。
    这样一套嫁衣,怕是要花上许老太爷年余的功夫。

☆、第47章 夙愿

许老太爷布满皱纹的手轻轻抚摸着大红嫁衣,喃喃道:“老了,当年做你娘亲的那件,不过才用了八个月而已。。。。。。”
    只消这一句话,白素锦就朦胧了视线。
    不忍许老太爷神伤,白素锦便陪着他到小荷庄散心,坐在凉亭里欣赏近在眼前的百亩棉田。
    时近六月下旬,田中已隐隐有花蕾初绽,点缀于绿叶之间,别有一番风致。
    “两年前,因为捐银筑堤,圣上赏赐了不少珍贵东西,其中就有两株白叠子,据说是西边儿大宛国进奉的圣花,府里的花匠们当成眼珠子一般伺候着,却也没你这片长得好。”许老太爷呷了口茶,看着白素锦淡淡地笑,“一出手就几百亩,看来这圣花能派上大用场。”
    白素锦存心讨老太爷开心,自然不会再有所隐瞒,将随身带着的小册子递了过去。
    这是白素锦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慢慢手绘出来的,全册采用工笔画法,高度仿真呈现了棉纺织的基本工艺流程。这本就是许老太爷熟稔的领域,饶是如此,他还是无法置信地细细反复翻看了好几遍。
    “这。。。。。。”许老太爷有种如步云端的微晕感。
    白素锦嘿嘿一笑,毫不掩饰眼底满满的狡黠,“外公,实话和您说吧,百越的桐华布已经被我尽数买断。前些日子您离开后,我亲自跑了一趟百越,证实这白叠子与桐华树有异曲同工之用!”
    府里御赐的白叠子只有两株,大家的注意力也都集中在它色彩多变的花朵上,图中所绘的桃絮还真是没引起关注。
    许老太爷拿着册子的手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桐华布的精致程度虽无法同丝绸相比,但论吸水和贴身舒适度来说,丝毫不让丝绸,甚至优于丝绸。
    这么多年来,制约桐华布发展的,莫过于原材料。如今突破这个难题的关键就在自己眼前,就在自己手上,这让许老太爷如何不激动!
    干瘦的手指缓缓摩挲着册子上那幅轧棉车,任心头的激荡渐渐收敛后,沉着声音说道:“这个东西仔细护住两年。”
    白素锦点头,自己本来也是这个打算。
    “家里在吴州和松洲还有千把亩田,作桑田不适合,来年正好给你种白叠子,另外,族里不少分家握着大量田产,来年我动员他们也跟着种一部分,逐年筹划,底子也能打的厚些,有备无患。”
    这么一会儿的功夫,老爷子竟主动为自己绸缪至此,白素锦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形容心里的感受。
    白叠布一上市将会造成多大的震撼,白素锦不是没想过,与此同时,巨大利益和工艺独享的状况下,将面临布业同行多大的打压程度也可以想象。不用说以后,因为花綀,眼下不就正经历着秦汪两家的联合打压和同行们的孤立旁观吗?现下敢无视秦汪两家的威胁,那是因为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拿花綀大做文章,白叠子则不同。
    白素锦决定放弃白记盐行的股份提取银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大量购地种植白叠子,确保白叠布的原材料供应。现在有了许老爷子替自己打算,白素锦顿觉肩上的压力轻松了不少。
    两年。
    只要争取到两年的市场绝对优势,白素锦就有信心,不会再让秦汪两家像现在这样碾压自己!
    嘱咐白素锦将册子放好,祖孙两个的话题不由得就转到了织锦上。因为花綀工艺的启发,老爷子回临西后闭关研究了整整十天,终于织出了半匹纬锦。
    “可惜了,时间来不及,你那件嫁衣若是织成纬锦,怕是要更好看几分。”想到此事老爷子不免遗憾,但很快释然,“无碍,等我回去亲手多织几匹,待你有了孩子,从襁褓到小衣,一清水儿的都用上!”
    许老太爷笑得眼角堆满了皱纹,白素锦见他开心,很有牺牲精神地没有打断他的脑补。
    从小荷庄回来后,清晖院上上下下都发现,老太爷的心情前所未有的好。
    老爷子心情好,大家也都跟着轻松,加之白素锦喜事将近,清晖院里个个脸上喜气洋洋。
    除了白素锦。
    大婚倒数第三天,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