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将叶央-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掠烧急复恒堑囊度桑妥呓执镉问趾孟械囊抖晒餐钩洹�
叶央倒真听了不少东西进脑子,有些还是书里没写出来的。史书只记前朝事,现在皇帝的八卦不太容易找,好在有胆子肥的叶二郎在没人处同她说过几句。
也让叶央更深刻地认识了商从谨。
本朝皇帝总共八个子女,皇子五个,老二夭折。其中太子和五皇子是皇后嫡出,二三四和三位公主都是嫔妃所出,皇后在生五皇子的时候血崩而死,对皇帝来说,换个正妻就代表换个太子,他对现在的接班人很满意,所以后位至今空悬。
最倒霉的是五皇子。本来帝后恩爱,按理说皇帝应该更宠这个小儿子一些,但他出生那晚星孛破空,紧接着皇后就死了——星孛在民间又称扫把星,再加上五皇子生来就一副煞气逼人的脸,皇帝爱妻之下难免认为是那个倒霉催的儿子害死了老婆,所以对他很不待见。
具体表现为,每年快到皇后忌日,皇帝就会找个借口让他出宫呆一阵,小时候是去某个王侯家暂住,长大些就派点人手,让五皇子天南地北到处晃去,就是别那段时间在宫里给他添堵。
当时听到这儿,叶央一时伤情,连叹好几口气。让那么小的孩子每年都出去流浪一回,这是什么爹呀!
她和商从谨小时候就有交情,甚至能说是当年五皇子唯一的朋友。怪不得在船上,他会有意无意地试探自己……叶央心里的一些疑惑在了解始末后得到解答。同情商从谨之余,却也不得不承认,现在皇帝不疼儿子,却真是个好领导。
从建朝起就大小战事就没断过,可如今的大祁虽不算民生无忧,但整体水平还能保持温饱,在古代算是相当难得了。
知人善用,不拘一格,朝臣得力,最重要的是看重定国公,叶家过的还算可以。而对叶央来说,这是个自由而有无限希望的时代。
清楚地活在世界上,是叶央人生的第一个目标,之前她的目标是扮演好那个“叶央”,但现在已经不需要了。或多或少受到了那位大小姐事迹的影响,叶央从前只是个运气不好的程序员,竞争对手用了非正当手段抢了她的位置,也做不到以眼还眼。
努力,是她对生活最基本的认知,不过现在叶央的起点已经比别人高,可能更轻松些?
“娘子,老夫人说叫您过去。”叶老夫人身边的管事娘子在外头敲了几下门,笑着进来,打断了叶央的那点感慨。
她和祖母住隔壁,有事喊一声便能听见,走几步就到了。叶央利索地下床,一开门便一阵热浪扑面打来,正是最热的时候。
“哪日下场雨便痛快了。”叶央边走边和云枝说话,步伐动作比之前俱得体许多。
叶老夫人不似叶央那么贪凉,此时坐在正堂,看着桌上一幅图纸样的东西,不时和管事娘子交谈几句。因为大孙子公务繁忙还没娶媳妇,儿媳妇走的又早,现在一把年纪也不得闲,阖府里里外外都得一把抓,叶老夫人见孙女来了,便道:“最近有个适宜动土的好日子,也该给你起座小院了。我正愁着选哪里,你也来看看。”
叶央点头上前。修葺新院子,添置人手是最近要忙的,尤其是前者,务必尽快定下日子,选个宜破土的良辰吉日不那么容易,向牙人买些丫鬟小厮就简单多了。
起初叶央也不适应动辄把一个活生生的人当成货物买卖,但也无力改变什么。前朝逼良为贱的事屡见不鲜,不过大祁把这行收作官营,户籍变动统统记录在案,强迫人家卖儿卖女的情况少了不少,大部分都是生活不下去,不得已才为之的。
比起守在家里饿死,还不如找个好人家帮工,存够了银子也能把自己赎出去,有的比平民过得好些——叶家就是个很不错的选择,主家人口简单,加上叶央才五个。
“现在总共有三处地方,你看哪里好?”定国公家里最不缺的就是地方,叶老夫人今日得闲,拉着管事娘子把府里的空院子清算一遍,太偏远的地方不考虑,竟然还有三个地方让叶央选择。
“祖母看着办。”叶央想都没想便回答。她自己戴个玉佩都要纠结半天的正反面,更何况是三处院子选一了,从前为自己买东西,叶央也不似别的姑娘,挑挑拣拣好半天定不下来,她省事,计划好了需要什么,到店里直接拿了就付钱。
叶老夫人一摊手,“我才不管你这个。”
——原来她们家的人都有选择困难症,感情是遗传!叶老夫人年轻的时候挑些珠钗首饰也头疼的很,不如射箭简单,弯弓出去,结果就确定了。
祖母不管,叶央只好看着定国公府的图纸犯难,那三处小院子都不错,云枝在旁边立着,被她抓来提供意见,“云枝,你觉得哪里好?”
“这个……”
支吾半晌没说完整一句话,叶央忍不住摇头。一家子选择困难的,没治了。
“这个院子离三哥那儿近,平日找他说话也方便,但三哥要读书,不好打扰;那个院子离祖母近,也方便我过来早晚问候……”叶央伸出刚刚消肿的右手,指头在图纸上戳戳点点,发现了什么似的问,“二哥的小院旁边也有空地,离大家都近,怎么不考虑这里?”
叶老夫人脑子不糊涂,断声道:“别被你二哥带坏了!”
好吧……叶央又陷入难抉择的状态中。
“要不,还是大少爷旁边的院子吧,离老夫人还近些,又不至于太打扰老夫人休息,更方便娘子拿些书来读。”云枝想了想,打量着叶老夫人的脸色,缓缓开口,“娘子每日要早起,那个……恐怕离得近了会……”
叶央知她是说自己练功夫,坚持了几年一下子放不下,还是别每日早晨折腾,打扰祖母了。有了贴心的丫鬟提供建议,就能准备起请工匠的事来。
“还是你想的周全。”连叶老夫人也夸了一句。
云枝羞赧低头,眼里闪着盈盈的光,目光有意无意的,落在图纸中叶安北住的院子上。
☆、第36章
整个定国公府笼罩在一种忙碌而喜悦的奇异气氛中,叶央好像一根儿成精的海参,天热了会夏眠,成日守在家里不出去。
懒归懒,功夫却半点没落下。叶安北住处旁边的小院正式修葺的第一天,叶央已经能窜上六七尺高的墙了。
等到仲夏的灼热逐渐消退时,属于叶央的院子也翻新好了,还没入住,名字倒是先确定下来,就叫清凉苑。清凉苑坐北朝南采光良好,共三间大屋四间耳房,叶老夫人又拨了两个管事娘子给她,加上贴身丫鬟云枝,还有六个小丫鬟,十个杂役——这还是国公府贵女中配置最低的了。
“好热好热。”叶央用袖子抹了把额头上的汗,从屋外走进来,胡服比襦裙利索,这几日她都穿这个,“三伏天都要过去了,还是闷得厉害。”
云枝用温水投洗了一条帕子,过来给她擦汗,笑道:“三伏天已过,马上就是娘子的生辰了,那时候老天为娘子下场雨,就再好不过。”
叶央生在七月初七,正是乞巧节,可本人手却笨得很,别说绣花描红,连穿针引线都做不来!
又随意说了几句话,云枝想把敞着的屋门关上,走到门口时抬头看了眼,只见铅云在天边镶了一圈儿,扭头说:“娘子,恐怕要下场雨了。”
“那感情好。”叶央最近正复习师父教的一套掌法,每天活动量不小,出汗很多。不过也不是全无好处,她现在眼瞳明亮身姿笔挺,自然焕发出鲜活的生气。
话音刚落,一阵凉风骤起,夏日雨来得及,天边那道乌云几乎立刻被吹到了头顶,日光阴沉下来。
“娘子,可要去换身衣服?”见起了风,云枝放下遮挡尘土的纱帘,步伐轻巧地走回叶央身旁,“毕竟胡服……”
“是市井平民才穿的嘛。”叶央顺口接过话。
北疆外是胡人的地盘,起初虎视眈眈,曾被前朝的皇帝打服过一次,趁着改朝换代的时候蠢蠢欲动,又被大祁的开国皇帝打服了,当年叶家几乎一代人都折在北疆,却换来了胡人每年秋天来京城的岁贡。
不仅如此,胡人的良马衣着都融入大祁的生活中,窄袖无下摆的胡服由于活动方便,也成了军中及平民男子的着装主流,不仅如此,女子有时也穿胡服劳作。只是京中的世家斥其不端,对胡服厌恶得很。
叶央对他们的鼠目寸光,很惋惜。
但是再惋惜也得赶紧换了衣服,叶央正起身时,从门外进来一位稀客,白色长衫,风流倜傥,手中极有格调地捏着一柄扇子,叶二郎挑起纱帘,含笑道:“阿央,明日我带你去个好地方!”
说起来,叶央现在还住祖母的沉香堂,平日叶三郎来的最多,叶二郎比较怕老夫人,除了请安就是闲逛,标准的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儿怎么来了?
“什么好地方?”一身汗味的叶央离他远了些。
叶二郎却毫不在意,靠近几分悄声道:“明日祖母要出去,我都看见后门备车了。我们等她出了门,我带你去逛逛京城有名的地方,在祖母之前赶回来,你不说我不说,哪个人敢多嘴?”
叶央眼睛一亮。
叶老夫人坐镇家中,她没胆子偷偷溜出去,就算想逛遍京城,也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如今得了机会,怎么能不高兴?当下兄妹俩就敲定好详细的外出计划,只等明日祖母出门后实施。云枝在旁试图阻拦,未果。
府里最对叶央脾气的,还是二哥。连叶三郎见她常穿胡服都会皱眉,叶二郎就完全没那么多意见,还称赞“英气过人”,私下送了匹好料子,让她专门做件胡服。叶央看那杏色的锦缎光滑,舍不得用掉,一直收在箱笼里。
雨来得很快,闷热之后是清凉,几声雷后便下起来,叶二郎不想冒雨回去,怕弄脏了一身白衣,站在廊下目光迷离地远望,时刻保持着贵公子漫不经心的风流,等他妹妹换好衣服,出来接着聊天。
定国公府之外,京城上下盼了好几日的雨也笼罩在西市顶上,不少露天摊子都收拾东西回家,却有一把固执的油纸伞停在街边。
“殿下,属下仔细问过,叶姑娘自从那日离宫,就再没出过定国公府,也没有大夫进出,应该不是病了。”聂侍卫带着一顶遮雨的斗笠,从商从谨手中接过伞柄,替他撑伞。
五皇子垂下眼睛,看着脚边淅淅沥沥落下的水珠,“那她怎么不来。”
“兴许是不爱出来了?”聂侍卫猜测,“以前叶大小姐是爱在西市闲逛,不代表现在也喜欢出门,您日日在这儿等,也……”
声音渐低,聂侍卫没敢把话说完整。自从在宫里见了叶央一面,她从西市打马而过的那个时间,商从谨总在这附近等一个时辰,雷打不动,然后再坐轿子或马车回去。他不怕热,可周围几个铺子因为没人敢越过商从谨上门,都很久没生意了。
商从谨不出声,周身的煞气愈发凝重,更加低落。第一次见叶央的时候,他是形单影只的皇子,她是前呼后拥的大小姐。
回忆起从前,那时候定国公府风头正盛,巴结叶央的不少,她却对谁都抬着下巴,哪怕是自己。偶尔商从谨也在思索,叶央说可以去西疆找她,是一时豪气的话,还是认真的邀请呢?
没有答案,他只知道,七岁的叶央眼里除了一个模糊的“家国天下”,没有任何人存在,成熟得令人心惊。到了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