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渐青-第3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春时对夏作战,粮草消耗是非常大的,银子可以通过战利品转卖,使朝廷大赚特赚,但粮食却不行,党项人原来就缺粮,战后大量迁民,这也是最耗费粮食的,还好今年风调雨顺,粮食产量有很大的提高,即使如此,京仓存粮也不算丰盈。
而对辽作战,绝对不要奢想速战速决,必须做万全准备才行,也难怪赵祯有此顾虑了。
许清想了想说道:“陛下,其实民间并不缺粮,士绅富户私仓中存粮极丰,只要能从这些私仓之中采购,迅速解决粮草问题就不难了。”
赵祯有些不以为然,士绅富户私仓中存粮丰足,就连他这个深宫之中的皇帝也清楚,问题是囤积粮食是士绅富户的贯例,有些人家囤积的粮食二三十年也吃不完,这不但是居安思危囤粮备荒的思想在作怪,另外富户往往是通过囤积粮食,粮价高时赚取暴利,同是向贫困百姓放贷,最终达到兼并土地等目的。
朝廷不是强盗,他们不卖,你总不能强行勒令他们出卖吧?
许清笑笑,其实想让富户卖出囤粮,也不是完全没办法,通过一些隐蔽的手段操作一下,还是有可能达到目的的。比如让人在暗中散布消息,说在海外发现新大陆,盛产粮食,每年三熟,传得它有鼻子有眼,传得它邪门万分,一斤茶叶便能换千斤粮,连京华时报也根着发些亦真亦假的消息,然后让李清阳他们大船大船的将粮食运回来,常平仓再跟着起哄一下,把市场粮价压低,这年头消息闭塞,一时无法分清消息真假,很容易就能造成那些囤粮富户的恐慌,让他们跟着抛售。
看完禁军比武后,许清悄悄将这个想法告诉赵祯,赵祯怔怔地看了他许久,然后呵呵笑了起来,眼里满是古怪的神情。
“子澄啊你跟朕说什么来着,朕没听清楚。”
“陛下,不会吧,臣明明说得很清楚……”
“反正朕没听清楚,朕也不会听得清楚,你不用再跟朕说了!”
听了这话,轮到许清发怔了半天,娘的喂感情是这么回事,既想做那啥子,又想立牌坊,好啊老好人赵祯也学坏了!
可不能太吃亏喽许清轻咳两声说道:“陛下,这个嘛,微臣家中这人丁越来越多,如今清平也有身孕了,家里的用度实在有些紧张臣出门时还想给清平买点人参补补身子来着,可这囊中羞涩……唉,陛下,臣就不和您多说了,看着天色还早,臣还是赶紧往洪家桥去,看能不能卖两幅画补贴一下家用……”
“好你个许子澄,竟敢讹诈到朕头上来了,反了你!”
“陛下,臣冤枉啊臣只是说自己囊中羞涩而已,难不成这也要治罪?”
“罚一个月俸禄!”
“微臣冤枉啊……”
“两个月!”
“微臣……不冤枉,微臣告退!”
看着许清落荒而逃,赵祯不禁仰天大笑起来!
许清回到家时有此无精打采的,小颜刚好从厨房里出来,嘴巴还在嚼动,不用说,这丫头又到厨房那边偷吃了!
“张嘴!”
“哎呀少爷,你不要冤枉人家,人家没有偷吃啦!”
“张嘴!”
“哼!”
小颜没办法,嘴巴扭了扭,只得张开来,许清一看,她嘴里含着的是一根甘草,看来是真的冤枉她了!
“没事你含这个干嘛!”
“蓝婶说,这季节干燥,含这个能防止虚火上升。”
“哦还有这等事,快快快,小颜啊,少爷我现在虚火都快烧眉毛了,快给我也来根甘草,不,两根!”
“嘻嘻,少爷,你等着!”
不一会儿,家中侍女便看到许大官人和小颜一左一右,手牵着手,肩并着肩走进后院,两人嘴里不时嚼一下,那动作如出一辙,整齐划一,如同排练过一样。
“小颜啊找找看,原来的石墨还在吗?赶紧,少爷重出江湖!”
“少爷,为什么呢?”
“他NND,少爷要辞官不做了!”
“好啊!”
第441章 粮草问题
大清早的,许家前院里又是刀枪铮鸣,许清毕竟不象赵野他们天天在军营里摸爬滚打,拼完顾义又拼赵野,再和他硬拼力道便有些吃亏,赵野现在的路子越来越刚猛,许清被他逼得连退数丈才重新站住脚根。
“行了,今天就到这吧!”
许清眼看拼下去自己来吃大亏了,立即挂出免战牌,赵野得意地哈哈大笑起来,许清在小厮端来的铜盆里洗手擦汗后,到旁边的亭子里坐下来喝茶。
顾义不错,加上宫中有阎文应照顾,他如今大小也是个官了,手下管着五十班值侍卫,班值本来俸禄就很高,加上现在做了队正,即便许清不接济,也足够他一家子过上小康的日子了。
前阵子顾义成亲,许清在自家不远处给他置办了一个三进院落,两家如今离得近,他不当值时,早上大都会跑过来与许清喂招。
几人围在亭中,赵野与马良春他们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让许清不禁觉得好笑,开口说道:“情感是久不来我府上,变生疏了,瞧你们一个二个这鬼样子,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王守毅听了抢先说道:“我听说朝廷要将狄将军调到真定来,我的国公爷啊能不能给我们泄泄底,朝廷是不是有意对北边动手了?”
“你们啊若不是这样,怕是不会登我家大门了吧偏不告诉你,猴急去吧!”
“别别别,子澄啊,咱们谁跟谁啊?你说,我们一定守口如瓶,绝不泄露半句。”赵野也急,一听许清这么说,立即以旧交情相求。
许清哈哈笑道:“还没那么快,现在朝廷粮草还需要筹集,骑兵也需要再训练一段日子。”
“骗人的吧,粮草我不知道,骑兵我还不清楚?我大宋原有五万骑兵,加上收编青唐唃厮罗的五万,新招的几万也都是党项、回鹘人、河西汉人,这些人上马就能作战,如今强训近一年了,骑兵还成什么问题?
“急什么你们?你这一军人马平夏之战中,战功赫赫,难不成真个对辽国动手时,还能把你们藏起来不成?”
“话不是这么,早知道一点,心里也早有个底嘛!”
几个都是一同出生入死的老伙记,许清倒不怕他们泄露天机,只是目前确实没有达成伐辽的确切日期,关键是粮草问题不解决,一切都是空谈。
辽国南部都是农耕区,战事顺利的话,或许能通过以战养战来解决一部分粮草负担,但这只是或许,这么浩大的战争不可能将胜负寄托在或许上。
“实话告诉你们,我也不知道,朝廷高层虽然达成了尽快伐辽的共识,但具体日期没有定下来,或许是明年,或许是后年,很难说!”
赵野几人听了不禁唉声叹气起来,许清明白,真正上过战场,经过生死大战的刺激后,再闲下来是很难受的,总感觉日子过得空虚无聊,耳边时常会回响着那些战场上的杀伐之声,不光是他们,就连许清伐夏归来后,也有一些不适,很难说清那种感觉,或许战场上的生死搏杀,挥汗洒血的惊险刺激,也象毒品一样,会让人上瘾吧尝过后,一但没有了就会让会浑身难受。
“别叹了,不管明年或后年,至少你们肯定还有机会,我就不好说喽或许这辈子再没有战场撕杀的机会了。”
马良春眉头一蹙,说道:“不至于吧说来国公你曾领军伐夏,一战而平,若是伐辽,这朝中再没有人比你更适合出任主帅了,再则陛下是个宽仁的人,对您也一直很信赖,这样有关大宋国运的大战,不交给国公爷您来领军,若交给一个没上过战场的文官或勋贵,到时胡乱指挥,万一战败那可怎么得了?陛下不会不考虑这些吧?”
就实际情况而论,确实没有人比许清更适合了,还是那句话,文官里头他是最利害的武将,武将里头他是最正宗的文官,加上有平夏的经验在,若出兵伐辽,放眼天下确实找不出一人比他更适合出任主帅的了。
但朝中之事,往往不是你适合就用你的。
“此事无须多议,若陛下将来有意用我,我依然不惜一死带着你们上阵,若不用我,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朝中经此伐夏一战,涌现出许多英勇善战之将,也不一定就是我,若光着眼于战场的话,我大哥就比我适合,只不过若是他为帅的话,朝中掣肘必多,他的精力很难全部用在战场上,对我军反而很不利。不管如何,你们莫要放松训练就好!”
最终赵野等人也没得到确切的答案,只得怏怏地告辞而去了。
许清去了一趟司寺,找来张正几人作了一翻密谈,中午时回到家,梁玉也刚好回来了,两人对望一眼,含着笑进了书房。
许清不顾她同不同意,一把将她抱到自己的膝上坐下,将头靠在她的她发髻间!
“夫君,莫胡闹,还是先说正事吧!”
“没什么好说的,玉儿做事,夫君放一万个心!”
“你呀,还是先听听吧,这么大的事,万一出了什么差错,我一个妇道人家,如何承担得起,又怎么对得对夫君的嘱托。”
“你呀咱们是妻,你只管去做,无论出什么问题,夫君我都会帮你担着,哪怕天塌下来,夫君我舍命也要给你们撑起一片来。”
许清前面那声‘你呀’是学着她的口气说的,逗得梁玉不禁轻笑起来,主动在他额头上亲了一口便把话引到正题上:“信我已经发出去了,李东家他们会立即配合行事,各地的商行也会派人暗中散布消息,奴家想了一下,除了常平仓配合外,最好让朝廷也做些配合。”
“玉儿请仔细道来!”
梁玉被他吻住耳垂,气息有些急起来,轻扭了他一下才接着说道:“奴家的意思是,找人假扮贡使,由南方信得过的官员接待,然后大张旗鼓的送进京,咱们再在暗中就此配合散布消息,这样相信的人会更多些!”
许清一听,不禁眼前一亮,不错,这主意真不错,让李清阳他们在占城等地找几个当地人,假扮成什么澳洲国的贡使,这年头谁知道真假,这下好了,不光大量运回粮食,连贡使都来了,你们信不信?
大喜之下,许清一把噙住梁玉的朱唇,猛烈的吻得她上气不接下气,这才心满意足地说道:“玉儿不愧是女中诸葛,这样的奇招妙着都能想得起来,夫君是甘拜石榴裙下了,这事不难操作,明儿夫君就让人去办。”
“夫君不要先跟官家通通气,求得他的首肯吗?”
“他?不说我还不生气,他是又想做……算了,算了,反正他是不会管此事的,到时我让他做做样子配合就行了,其实原来也不是没有夷人冒充贡使过,此事只要咱们不声张,连朝廷都能瞒得过去,反正过后谁会真的坐船去找澳洲国在哪里?”
见许清有些不爽,梁玉也没有此事上多说,事情已经安排下去,凭许清的威望,李清阳他们敢说一个不字吗?只有尽力配合的份,反正也不让他们明着骗人,他们只管把粮食倒来转去的运就是,别人问起,什么也不说,内地士绅能到的都是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小道消息,传得神乎其神的小道消息。
“好了,正事说完,玉儿啊,咱们是不是应该说些私事了?”
梁玉哪里不知道他脑子里想什么,脸颊微微红了起来,如今清平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终于也怀上孩子了,五个女人中就只有她一个没动静,表面再淡定,说心里不着急是不可能的。
这年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女人若无所出,走到哪儿都会被人指着脊梁骨说三道四的,就连正妻无所出的话,丈夫也能以此为由休妻,何况她只是一个小妾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