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彼得原理 >

第58章

彼得原理-第58章

小说: 彼得原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科学或许可以找到方法将所有邪恶事物造成的损害予以弥补;但科学对人类漠不关心、
事不关已的这种态度却是束手无策的。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
    科技的发展已到达了一个瓶颈,它创造出的许多事物,不是我们不想要的,就是一些我
们无法与之相容的产物。现今的科技发展如同随处乱窜的火箭,终将自我摧毁,除非我们对
导航系统重新修正。
    虽然威胁环保的本质是如此的邪恶,但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惯性,让我们生存的系统在灾
难临头时,自.然产生警觉而采取有效的行动。
    ——基茨米勒(Michaei Kitzmiller)
    只要我们一天不自发地去实行转变策略,我们便离未日愈来愈近。我们何时才要准备开
始行动呢?是等到下一灾难临头之时呢?还是要等到大势已去时,连我也无法回答这个问
题。下一步该怎么做,决定在你。
    在求生的抗争中,只有求胜一途。
    ——米查姆(Merle L。Meacham)
    身为未来学学者,我对核武器扩散、国际局势紧张、全球污染及种种当代令人绝望的议
题,仍表示乐观,因为我深信人类有理解事实的独特能力。每一种生命体均有其专长,唯有
人脑拥有思索概念与原理的能力,也因此我们会在未来获得帮助。许多问题往往源自于我们
过度依赖某些议题的限定意义,出而无法通盘思考。不论科技如何昌明,若无全方位思考、
一切均属肤浅不深入。
    今天所谓的专家,就是单向思考的人。
    ——包洛格(Endre Balogh)
    “彼德计划”不是彼德天堂的蓝图,一个乌托邦世界与真实世界有所距离。对大多数人
而言,“乌托邦”就是“不可能完成”的意思;然而“彼德计划”是一种可能完成的过程或
生活方式,而非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对完美的人类而言,它虽非绝对完美,但它要求我们必
须发展一套转变策略,此策略以新的规则与前提为基础,注重长期效果,以迈向另一层次的
文明。
    我们这一时代的特色似乎就是注重手段与方法,而对所欲达成的目标反倒模糊不清。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吴嘉苓 赵瑜瑞  译
    专业分工,导致组织无限膨胀成头童脚轻的倒金字塔——“彼德金字塔”,终于无法支
撑而崩溃。唯有简化作业流程、开源节流、发挥员工创意、减少繁文褥节,组织才能有效持
续运作。

第一章 金字塔的力量
    未来不一样了。
    ——克拉克(Arthur C。Clarke)
    我们生活的世界真是美,对于我们的需求,是面面俱到。不必查证万事方物,我们早就
相信,这个世界一方面好心好意供养我们生存;另一方面又不时出些难题,好增长我们的智
慧、激发我们的创造力、考验我们的勇气。
    在科技、文化遂变的时代,无限的困惑及一种颓丧感,必然应运而生。
    ——麦克鲁汉(Marshali Mcluhan)
    即使当今世界问题重重,但人类天生勇于开发,强于求知,并不会遇到困难就想自杀。
我不觉得我们的危机是人类文明的垂死挣扎。这种危机可能只是一种新文明诞生前的阵痛,
一个光明未来的起始。
    在中文里,“危机”(Crisis)包括两个字——“危”代表“危险”,“机”意味着
“转机”。
    ——约翰·肯尼迪(John。F。Kennedy)
    人们对未来愈来愈来愈感兴趣,因为世事瞬息万变。不到五十年的光景,全球人口不但
增加了一倍,找们也历经了原子时代、太空时代、电脑时代和机器人时代,虽然何种科技时
代最具代表性,大家意见分歧,可是十分明确地,求新求变的风潮正横扫全球。
    尽管当前有些问题,我们从未经历,但我们终究了解,所有事情部互有关联。我们的每
一次行动都是为了向前进、向外拓展,但每一次想要解决问题时,似乎又衍生出新的问题。
    为什么饥谨的国家还输出粮食给饱受经济萧条之苦的富裕国家?为什么反暴政的革命,
本身是如此地残暴?为什么在创造力充沛的美国,生产力反而不断下降?换句话说,为什么
事情的发展往往踉常理背道而驰?
    熟悉的事常在生活中隐藏;鼻尖前的东西,总是最后才看到。
    ——巴瑞特(wllian Barrett)想要知道这些问题的管案,可以试着深究人类组织的金
字塔结构。因为,我们从这些结构中,看到了烦扰世事的缩影。
    人不试着描述、解释宇宙,就活不下去。
    ——柏林爵士(sir lsaiah Berln)
    研究人类组织,有助我们了解自己生存的世界。我们愈了解世事的来龙去脉,参与其中
也就愈有劲。我们对世事愈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也就愈感到疏离。所以要是这个世界一
团混乱,令人摸不着边际,就需要新的诠释方法,来重新理解这些互无关联的事务。
    我们不知道从哪儿着手,或如何分析今天的世界。不论是古老的智慧或是任何科学传统
也都没教过我们。科学传统只告诉我们其他人的所作所为,及他们将会到达的境地。
    ——波普尔爵士(Sir Karl Popper)
    在前作《彼德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中,我说明了个人在组织层级如何愈高升反
变得愈无能。我叫这个概念为“原理”(Primciple)而不是“法则”(law),因为这个概念不
是举世皆然,一成不变,也并非在所难免。这个原则所描述的只是一个人从胜任愉快的职位
一直攀升到能力不足应付的高级主管的趋势。很不幸的,这个高层主管常常就成了地或她的
终身职位,而在高位者能力不足,不但共事者相处起来伤神,也降低了公司的效率。爬到最
高的领导地位还可能带给公司大灾小祸不断。这个定理并不排除一些令人欢喜的可能,像是
一个好老师拒绝升至行政部门,一个成功的推销员不想当上销售经理,或是一个优秀的市长
无心当省长,甚至总统。还有一些人则干脆远离价层组织之处;另有些人则总是欣喜于个人
的成就感,而不为汲汲名位的争夺所惑。
    一个人的天花板是另一个人的地板。
    ——列文(David levine )
    “彼德原理”的贡献可从三方面来谈。首先,这个原理解释了为什么总是有这么多事情
出错,这么多人这般无能;第二,这个原理点出无止尽的野心和一味的扩权可能造成不良后
果,并刺激公司在管理上重新检视晋升制度;第三,最重要的是,这个原理对我们自己、对
人类的处境,和我们的处世之道,提供了一个嘲讽的观点。
    在别人嘲笑自己之前,先自嘲一番。
    ——麦克斯韦尔(Elsa Maxwell)
    “彼德原理”主要适用于个人,“彼德金字塔”则针对体制来设想。“彼德金字塔”显
示出,整个体制如何变得大而无当,这种负面效果又要如何避免。
    人生其实像是一罐沙丁鱼,我们都在找寻天空。
    ——巴内特(Alan Bent)
    想要了解“彼德金字塔”的重要,我们首先得了解传统的或底座在下的金字塔,以及几
世纪来金字塔力量影响人类行为的迷思与真象。这样做是基于以下两个原因:(一)常常我
们以为自己在由下往上造金字塔,其实是反其道而行之。(二)“彼德金字塔”在看似健全
的公司结构中建造起来,但一旦建成,就使这个原本健全的结构变得一无是处。
    未来我们必须变得非常聪明,才不会被过去的聪明所限制。
    ——欧立芬尼爵士(Sir Mark OLiphani)

完美的原型
    远古七大奇观中——埃及的金字塔、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奥林匹亚的宙斯塑像、以弗所
的阿耳特弥斯神殿、哈利卡纳苏的摩索拉斯陵墓、罗滋巨像和亚历山卓城的灯塔——其中以
金字塔最为古老,它可溯自公元前二六八六至二一六○年,也是七大奇观中硕果仅存至今
的。光凭这点就值得我们深究金字塔如何形成,又如何屹立至今。

●词汇解释

    埃及:如果摩西当年是个官僚的话。以色列人仍将在此的地方。
    金字塔:顶端不见得有空间的证明。
    全字塔专家:(1)一个距离埃及遥远而创造力、想像力皆充沛的人,(2)一个从未捉
住重点的人。
    埃及金字塔的历史,谜云重重,很多理论都试着解释金字塔的意义。金字塔只是一座精
致的坟墓吗?金字塔是同被遗忘已久的建筑工程天才所建造的吗?是公共建设吗?是存放以
几何形式写成的启示录的地方吗?根据我研究的结果,得到了以下的答案。

不朽的坟墓
    古埃及时代,人们相信人死后灵魂仍然存在,所以尸首必须好好保存。早期的法老王还
在世时,就开始全力为自己的后事做准备个早期皇家的坟墓是建于山内的墓穴,而非地面上
的独立建筑。通往穴窖的隧道都遭封锁,以防止外人侵入。土坦克哈曼国王(Kimg
Tutandhamen)的墓建于公元前四世纪,但直到公元一九二二年才被发现,就是山穴墓建造
成功的证明。
    历代法老王都希望自己的葬身之处能超越前人,所以建造风格特殊,专门定制的山墓或
金字塔,就蔚为王室风潮。然而金字塔在墓穴的功能上,其实是纯失败的。因为它的目标明
确,一望无遗,盗起墓来极其容易。不论是法老王的木乃伊,还是法老王陪葬的宝藏,在金
字塔内总是保存不久就被偷了。这座堪称地位象征的雄伟建筑,在功能效用上却是一败涂
地、金字塔留下的只是一座保存回忆的纪念堂罢了。
    我在里头不会陷入死胡同。
    ——古埃及人视察金字塔的感言

工程奇绩
    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之前,已经有政府的官僚体系、税收制度、象形文字和机器,但没
有任何技术上的突破,可以解释为什么建造金字塔突然蔚为风尚。石灰岩块早就切好、磨
光,准备另做他途;采石的过程,以及拉曳巨大石块到建筑地点的工程,是靠着大量人力来
完成、而不是有了什么新发现的技术+

夸耀的功绩
    吉隆金字塔高四百八十一英尺,底座占地达十三亩。全座金字塔由两百三十万个石块所
建成,总容积达三百零五万七千立方码,这还没有把通道和国王的墓室算在内。这样浩大工
程所需的人力和行政技术令人赞叹。不容小视,可是所需的工程技术远比想像的简单。底座
最大的石块堆总重量达两吨半。虽然这些石块可以用一辆现代大卡车载运,狙在当时,只能
靠着人力和骡子来完成,可是非常费力的。不过,这些石块不像小说、电影中所描述的那般
巨大。基座的石块最大,越往上,石块越小。而基座的石块平均只有六又四分之三立方英
尺,可见上面的石块相当的小。
    沙奎拉的左瑟阶梯金字塔(Zoser’s Step Pyramid of Saqqara)是现今地面最古老的
建筑。金字塔的阶梯设计,反映出当时人们相信登天乃拾阶而上。以后的金字塔,斜坡面都
很乎滑,因为后来的人要信,登天是靠着太阳的光源。
    建造金字塔似乎是件简单的工程,只要靠大量苦工即可完成。把石块向上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