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警之索马里-第8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家的掌控。”希拉里开口道。
海军总司令开口道:“与一个超级大国交战,我们现在还未彻底的做好准备,大西洋上我们的兵力还未全部到位,还有几天,索马里运输船队就会进入加勒比海,索马里的第二舰队已经在加勒比海域,第四舰队在南大西洋中部策应,我们最少需要三个航母战斗群,才可以占据对峙优势。
第五舰队还在波斯湾境内,一旦现在爆发战争,以索马里和伊朗的海军和空间,第五舰队坚持不了一天的时间,就会立即被干掉。我们在中东和非洲的海军基地,也会在未来十二个小时内,全部被对方摧毁。”
海军陆战队总司令开口道:“海军陆战队在中东和非洲地区的军事基地,一直备受索马里军队的军事威胁,一旦爆发战争,我们的部队必须要马上得到支援,否则只能尽快撤离。不过,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已经做好随时登陆非洲大陆的准备。”
空军总司令开口道:“我们的第四代战机数量虽然高于索马里的第四代战争数量,但我们的第五代战机数量,并未对索马里第五代战机形成优势,索马里拥有三款第五代战斗机,总数量将近八百架,而我们的第五代战机也只有两款,尽管这些年全力生产扩编,但也只有九百多架的规模,其中大部分是闪电2战斗机,就算加上盟友的第五代战机数量,很难对索马里空军形成绝对的优势。
无人机方面,我们的无人机项目已经十分成熟,并且也都大量的装备空军和海军航母编队,但索马里的无人作战飞机部队。一点都不比我们小。超高声速导弹方面,我们还没有索马里这方面的详细资料。
远程轰炸力量。虽然我们的空军已经重新恢复了幽灵和b1轰炸机的生产线,遗憾的是。到现在两种轰炸机的数量加起来也才两百多架,但我们的b…52轰炸机,却依旧宝刀未老。战略运输方面,原本这是我们的战略优势,可这些年来,索马里战略运输部队扩张速度极快,已经拥有最少三百架以上的重型战略运输机。”
陆军司令部开口道:“海军拥有四十几万人,陆军就四十万人,我的压力很大。索马里三军种都十分的强悍,陆军也从来都是攻无不克,陆军内部的反战情绪颇为严重,因为没有人愿意在战场上和那样的部队碰上,现在索马里已经彻底了实现地面无人作战模式,我们很多优势都已经丧失殆尽,如果真的要发起战争,陆军自然是舍我其谁,可也希望国会立即拿出正版法案。将所有退役的士兵,全部征召入伍,否则……”
北美防空司令部开口道:“我们需要更多的防空武器,激光防空装置。空中防空平台,还有反卫星武器,这是我们是否能够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
参谋联席会议主席开口道:“在对索马里发动进攻之前。必须要做好详细的情报工作,我不想看到等到战争开始时。我们又发现,对于对手我们几乎什么都不了解。就好像上次的战争一样,到是我们不能果断的进攻。一直错误的估计形式和战略,如果这种事情再次出现,就算我们拥有再强大的力量,也无法使用出来,反而会一直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
会议室内,美国十几个四星上将陆续发言,将自己的意见发表出来,对索马里发动战争,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甚至他们更加希望面对的是俄罗斯或者是中华,索马里军队的表现,太疯狂了。
听到每一个将军的意见,希拉里十分果断的说道:“把你们对战争的需要全部做成表格文件,我会全部满足你们,这场战争必须打,并且我们必须赢,否则就算索马里不对我们动手,我们自己就会陷入崩溃中。与其从沉重的经济压力中崩溃,还不如把这种经济压力直接用战争手段释放出去。”
“是。”
希拉里点点头又继续说道:“各军从现在就必须做好一切为战争服务的准备,我们将要打一场波及全世界的战争,对俄罗斯和中华,我们也不能放松警惕,一定要小心他们趁火打劫。美国未来的兴衰在此一战,希望将来美国人民不要怪我。”
参谋联席会议主席问道:“北约各国呢?”
“经过最近十几次的北约高层会议磋商,北约上下将会全部参与战争,英法两国已经表示了全部的支持,已经开始拟定组成北约联军最高司令部,抽调北约所有的军中所有精英组成,人数初步定位一千人,司令部就放在安第斯山脉的秘密基地内,所有联合司令部成员,会在未来三个月内全部到位。”
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道:“那印度这场战争,我们也就没有参与的必要,印度已经是付不起的阿斗,但却可以在这段时间内,继续帮助我们消耗索马里的战争实力。现在,已经没有必要顾上那些条条框框了,除了出兵外,全力支持印度,扶持一个印度新的领导团队,继续和索马里以及巴基斯坦军队展开作战。”
“此事中情局已经开始在办理了,目前正在全力拉拢印度副总理,他是作为印度军方第二号人物,但却是一个和平派,中情局还在为此努力中。”希拉里点点头,说道:“这个人如果不能为我们所用,就没有必要留着他了,将全力扶持印度总统掌控印度军队,继续和索马里以及巴基斯坦部队作战。”
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道:“这就没有问题了,下阶段我们是工作就是秘密准备全面战争,联系各大财团,调集美国一切资源,全部以战争作为首要任务,开始大规模的生产作战武器,训练士兵。媒体机构,也要开始宣传造势,接着印度战争,使劲为战争做宣传。”
……
一个小时后,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内,一场涵盖俄罗斯高层的会议正在展开,会议内容并不是印度战争,而是下一场战争。
“根据情报北约已经快忍不住了,对俄罗斯来说,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我们忍气吞声了这么多年,为了就是这个机会。”
“是个机会,也极有可能是一个陷进,我不认为索马里可以挡住北约强大的军事压力,到现在索马里也才七个航母战斗群,在海军方面,还不到三分之一的兵力,我持不看好的态度。”
“面对这种战争,我们必须要慎重,一旦踏进去,就抽不出来了。”
“俄罗斯已经没有第二次机会了,在没有绝对的把握下,我不认为可以轻举妄动,否则引发核战争,就都没有意义了,所有人都要死。”
“不过,我们现在也可以准备起来,机会毕竟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第938章 绝不能让美国得逞
李岚并不知道美俄两国的高层会议,但这并不妨碍他猜到其中一切关键性的信息。
在信息媒体发达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情报获取更多是依靠对全面信息的分析,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情报人员专精于网络技术。
这种网络信息技术并不是说需要多么厉害的骇客,也不是说入侵到对方的网络中或许重要的情报。
而是通过对所有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就好像现在的索马里情报部门,每天都有上千个间谍在分析全世界的各个网站和媒体公布出来的消息,爬出那些哗众取宠或者极度夸张的消息,对比各国政府最近做的事情或者正在准备做的事情,进行深入的分析。
详细点来说,现在最少有一两百个间谍,昼夜不息的对全美国的工业和金融机构,武器制造商,银行资金流通等情报,进行总会和分析。
收集的情报中大部分都是公开的消息,然后结合国际形式和美国政府的反应,进行分析。
很快一份情报就来到了李岚的手上,这就是分析之后的结果,结合美国境内潜伏在各个行业的间谍消息,得出的分析结果。
而这种分析结果的准确率虽不说是百分百,但几乎可以说是**不离十。
而数十万字的情报,到了李岚的手上。其实也就只有短短的几个字,就好险他现在看到的。
美国正在准备全国性战争准备。北约集团都开始集结战争可以利用的资源。
这一段话就是情报内容的核心,也是李岚所需要的知道的。因为他根本没有时间去看那些用来分析情报的数据。
什么哪一个公司修改的生产结构,哪一个公司恢复什么生产线,哪一个公司开始大量从海外加大原材料的进口,哪一个公司突然获得了美国哪一家银行的大笔贷款扩大产能……
像这样的情报最少数百条上千条,他根本不可能有时间一一浏览一遍。
他也只需要知道这一段话就行了。
很快关于俄罗斯方面的情报也来到了他的手上,上面也只有短短的一段话。
俄罗斯开始加快航母的建造工作,追加了两艘核动力航母的订单。
虽然这个情报没有比美国和北约的情报直白,但也足以说明很多问题,
这就是李岚所要思考的国家层面的政治问题。
俄罗斯一直以来虽然看上去和索马里的关系极好。可也是若近若离的。
俄罗斯长期以来就对中东很有野心,这是司马昭之心。
因为中东这个超级石油储藏地就在俄罗斯的肚皮下,却长期被美国和北约控制。
俄罗斯不可能没有想法,现在索马里强势入主了中东,由于信仰和文化的关系,有着天然的优势。
受到了中东国家全面的欢迎,这也是索马里之所以快速在中东站稳脚跟的原因。
美国被赶出的中东,可以说是板上钉钉的了,可索马里强制入主中东。拉拢了一大批盟友。
却没有俄罗斯人什么事情,因为中东国家需要的一切,都可以从索马里这里获得,俄罗斯有的技术。索马里也有,俄罗斯有的钱,索马里比俄罗斯还有钱。
一时间。俄罗斯又只能在一旁干看着,如果没有想法。那俄罗斯就不是俄罗斯了。
现在印度又成为了美国的准盟友,被索马里一阵胖揍。俄罗斯虽然笑得开心,但也只能看着。
这些年来,俄罗斯很少和北约起什么摩擦,连军演都变少了。
俄罗斯此举并非示弱和退缩,而是开始积蓄力量,放任北约把精力放在索马里这里,看着双方在各地进行博弈。
一只隔岸观火甚至时不时在火上浇油的俄罗斯,等的就是美国忍不住发动战争。
只要美国和索马里打起来,那俄罗斯的机会就来了。
这点李岚明白,美国和北约也明白,俄罗斯也清楚自己的小算盘是不可能瞒住火药味浓郁的双方。
这时候,也就是最关键的时候,美国和索马里都知道俄罗斯不怀好心,但两国也都一样,停不下来了。
否则李岚生产那么多的武器装备要做什么,美国也是如此。
可问题来了,俄罗斯到底会对谁出手,这个问题就是美索两国都必须考虑,更需要争取的。
李岚自然很清楚,只是当他看到这份情报之后,他的唯一反应不是担心俄罗斯会怎么样,而是害怕俄罗斯不动起来。
一个潜伏在一旁的猎手,如隐藏在黑夜中的幽灵,只有让它动起来,才能够让对方站在明面上来。
比起美国,李岚自然更加的淡定,因为对此他和普京已经有过协议了,尽管现在的普京已经不再是俄罗斯的总统,但他制定的战略,正式为下一任做准备了。
所有的国家都是如此,这一任总统执行上一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