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国公-第3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冯宝,张凡现在也是小心地观察了他一番。
张凡在这里可算是太过巧合了。毕竟刚才,李太后派人去传召张凡,这件事情对于冯宝这种想要掌握一切的人来说,是肯定知道的。因此张凡并不会担心冯宝怀疑自己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但是张凡依然能够发现,冯宝看着葛守礼和杨博二人的眼神中充满着怀疑和警惕。看来冯宝当真不是泛泛之辈,虽然还不知道葛杨二人来此所为何事,不过他已经能够感觉的,绝对不是会对他有利的事情了。
“这宫中的护卫是谁所管?”李太后皱着眉头继续说道,“怎么能胡乱让人就这么进来了,这次有张爱卿和他的部下算是眼疾手快,可若是以后再有这种事情,一时间发现不了,酿出了什么祸事。哀家倒是要看看,到时候谁人能负得了这个责!”李太后的话说到后面,言辞已经激烈无比,显然是动了真怒了。
“臣失职!那人身穿传令的衣物,镇守宫门的人想来是以为他有什么事情要进宫传报,这才是放他进来的。臣以项上人头担保,只要臣在京中,就绝不容许此事发生。”张凡是跪了下来,说道。
他身后,葛守礼和杨博二人虽然没有说话,却也是一同跪了下来。
“罢了,此事也怪不得张爱卿,毕竟镇守宫门的并非你手下的锦衣卫,而是禁军。看来这些只会托着关系进来的人,当真是不堪大用,看来朝中也是要清算一番才好。如今事情已经如此,也没什么祸事。”李太后摆了摆手,说道,“当务之急,还是要赶紧查清楚这件事情究竟是何人在背后主使才是。”
李太后的话音刚落,冯宝就凑了过去,在她耳边耳语了起来。
站起来的张凡三人可以看得出来,李太后的表情随着冯宝在她耳边的叙述而发生了急剧地变化。冯宝的话没有说多久,然而就在他说完话这短短的几息时间之后,李太后的整张脸都黑了,显然是冯宝的话让她的怒气更甚。
“这个……这个高拱……”果然,李太后说出啦张凡他们最不希望听到的那个名字,“藐视陛下,陛下让他平安回乡,已经是给足了他高拱的面子,没想到他居然敢做出这种事情来,让人进宫,行……行刺陛下!”
“太后!”这个时候,葛守礼已经是等不住了,开口说道,“此事尚且值得商榷。高拱被逐出朝廷当真是失意,这点满朝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若是说高拱的胆子能大到指使什么人来行刺陛下,微臣认为此事太过荒谬。”
“你以为哀家愿意相信不成?”李太后反问了一句,说道,“高拱这人哀家又不是不知道,哀家也不相信。但是刚才冯宝跟哀家说,那个叫做王大臣的人如今已经招供了,就是高拱派他来的。”
李太后这句话一说,张凡三人不由得齐齐看向了冯宝,心中全都是不由而同地想到“好快”这两个字。王大臣是什么人,李太后虽然不知道,但是他们仨心里面全都明白的很。王大臣乃是戚继光手下的军士。
戚继光治军只严谨,别说是大明朝,就连那些倭寇和北方的鞑子也是明白的,这也是戚继光这几十年下来行军打仗所积累出来的威信。
而且这还不仅仅是戚继光本人,就连他手下的军士也是如此。
俘虏,戚继光的手下不是没有被敌人抓去过。但是戚家军却从来没有因为自己人被抓去,挺不住拷打向敌人泄露了什么军情,而遭至失败的情况。
对付这种人,而且仅仅是两个多时辰的时间,张凡心中最是明白不过了。要么就是严刑拷打,却什么都审问不出来;要么就是用的刑法太过沉重,那人招架不住就已经先挂了。更不要提人这种硬骨头的人屈打成招了。
但是东厂当真是有办法,两个时辰,不,很可能远远就没有两个时辰,恐怕冯宝早就已经突破了这人的防线,让他承认了自己的确是被高拱派来的。对于这一点,张凡不由得佩服起冯宝来了。
不过,现在可不是佩服冯宝的时候,而是他们要想办法将局面扳回来的时候。
“太后。”接口的是杨博,他战前一步,面色无惧地说道,“臣以为,此事关系重大,还需谨慎才是。更何况……”
“更何况什么?”李太后本来想要让杨博闭嘴的,但是这三个字,却是将她的兴趣提了起来。
“东厂如何行事,想必太后比之微臣更为了解。”杨博面色不改地说道,“在如此重型之下,想来也没有几个人还能坚持己见。屈打成招,可就是必然之事了。”当着冯宝的面,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出这么一番话,杨博当真无愧于兵部尚书,雷厉风行之余,行事也是怡然不惧。
“杨博,你说什么!”冯宝此刻,脸都气歪了,“你这是在侮辱咱家!”
“大胆!”杨博更是不饶人,对着冯宝喝道,“本官乃是兵部尚书,堂堂正二品的朝廷命官,岂容你这个阉货直呼名讳!”杨博的这番话,也不知道是他豁出去了,还是说多年以来,对于冯宝的这种态度所累积的不满,在这一时刻爆发出来了。
“你……”被杨博这么一说,冯宝一时之间当真是无话可说,只知道用手指指着杨博,却是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想来冯宝也是,在宫中这么多年,一直表现“良好”,不论是朝中还是京城的百姓当中,他这个如今的大太监都有着不错的名声。而这样的冯宝,如今又是权势无比的冯宝,又何曾被人指着鼻子骂“阉货”二字。就连当初,和他嫉妒交恶的高拱,也只能在背后骂他两句,和他刷阴招,却也没有像杨博这般,指着他的面皮大骂的。
冯宝如今是气的浑身发抖,脸孔扭曲,却偏偏说不出什么话来。
“好了!”李太后似乎对于这种事情相当的厌烦,开口制止了他们俩,说道,“杨爱卿,你也不用得势不饶人。冯宝,你也不用如此,你东厂如何办案,哀家也是有所耳闻的。”
李太后这么一说,杨博倒是无所谓。而冯宝,却是立刻就焉了下去。东厂里面是什么模样,没有人比冯宝自己再清楚了。如今李太后都已经开口了,他若是再说下去,也只有自取其辱的份了。
“既然如此,哀家来问问。”李太后转向葛守礼和杨博二人,问道,“这件事情你们是怎么打算的?”
“臣恳请太后。”葛守礼也是上前一步,说道,“会同三法司,同审王大臣一案,定然会有个水落石出。”
“太后。”冯宝自然是不愿意,“这件事情如今已经有了定论了。何况,事关重大,应该早日结束才好,未免朝中传出去什么风声。况且,会同三法司会审,这事情也应该问问内阁首辅张大人才是。”
冯宝这话音刚落,就有小太监进来,说是张居正的奏折到了
张居正的这折子一到,冯宝是疑惑了起来,他根本就不知道今天到底是怎么了。
但是,葛守礼和杨博,乃至张凡,却都是微笑了起来。
第475章 滑头之人
“张居正的奏折?”李太后跳过了正好接过奏折的冯宝,直接将张居正的这份折子拿在了手里,“说的什么?”这句话李太后是对着冯宝问的。
毕竟冯宝如今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朝中所有的奏折搜要经由他的手递上去。再加上如今新皇朱翊钧太过年幼,平日里也只是一些重要的事情,才会由李太后亲自出马,阅览之后向冯宝下指示。倘若是一些小事的话,根本就不用递上去,冯宝自己就可以直接决定如何批复了。
所以说,李太后如今自然是会向冯宝询问奏折上都写了些什么。不过既然现在她已经将折子拿在手里了,自然是要自己看的,这句话只不过是她习惯性的那么一问罢了。
但是就是这么一句问话,让冯宝有些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了。不错,所有的折子都是要经由冯宝的手,很多事情,特别是像这种由朝中重臣所递上来的折子,冯宝也自然是不会遗漏的。
但是如今,他可当真是一点都不知道张居正的这道折子上面究竟都写了些什么。说起来这件事情,坏就坏在如今的张居正和冯宝二人的关系上面。
扳倒高拱这件事情,虽说都是由冯宝一人出力,在李太后面前演戏,贿赂两宫的近侍,让他们在两位太后面前说高拱的坏坏等等。这一切,冯宝可谓是煞费苦心啊。
但是,这一切也全都是有个前提的,那就是张居正首先是将这件事情告诉了冯宝。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冯宝看来,如今的张居正已经是完完全全地站在了他的这一边了。
若是以前,张居正虽然也是非常地配合冯宝,但是冯宝还未能完全地相信他。然而现在,冯宝已经是完完全全地信任张居正了。这也为张居正带来了一些便利。
要知道,当初这个司礼监的设立,以及皇帝将批红的权利交给他们,其实就是为了限制内阁的相权。但是如今,内阁首辅与司礼监的掌印太监是一条船上的人。而张居正往上递折子,虽然还是要交给冯宝之后再上呈,但是冯宝也给了张居正很多便利。倘若当真是有什么重要非常的事情,张居正也是可以直接将折子送进宫中的。
这一次就是如此,面对这个情况,本来并没有什么的,而冯宝却是觉得十分诡异。
“这,奴婢不知。”冯宝的面上冒着冷汗,特别是他在看到葛守礼和杨博两人见到张居正的折子到了之后,面上露出了笑容,冯宝面上的冷汗更甚,“想必张大人必然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启奏太后才是。”
李太后并没有过多地去注意冯宝,而是打开了折子自顾自地看了起来。
折子上所写的东西不多,李太后没多会就看完了。但是就在这这么短的时间里面,这场面显得相当的诡异。朱翊钧还是一副兴奋的神情,如今却是带上了许多好奇。
而这边,冯宝似乎已经感觉到了事情有可能不妙,脸上的神情很是古怪。而与之相对的,葛守礼和杨博二人的面上已经是露出了喜色,完全就是一副胜券在握的模样。
至于张凡,又再次变回了那种事不关己的模样。
“看来,张爱卿也已经得知了宫中的事情。”放下了折子,李太后皱着眉头说道,“张爱卿,提请会审王大臣。”
“什么!”得知了这个消息,冯宝竟然不顾如今他正站在李太后的面前,如此失态地说出了声音。
而听了李太后话的葛守礼和杨博二人,面上的喜色更甚。他们明白,只要有了张居正的这道折子,李太后的决议就几本定了下来了。毕竟,如今的大明朝,当家作主的就是李太后。而李太后对于张居正的信任,要远远超过其他的任何人,对于张居正的很多提议,李太后都是不会去拒绝的。
“太后……”心急火燎的冯宝,当然是不愿意看到有人阻挡自己的报复大业,赶紧就想要说话。
“不过……”李太后根本就不打算听冯宝的话,继续说道,“张爱卿提议的乃是三司会审。”
“太后,这……有何问题不成?”见李太后这么一说,下面的葛守礼也有些疑惑了。三司会审没错啊!
所谓的三司,也就是葛守礼和杨博刚才所提议的三法司,为刑部、督察院以及大理寺。如果朝中遇到了什么性质重大的案子,就会交由这三个衙门进行会审,也就是所谓的三法司会审,或者三司会审了。
而李太后这么一说,好像张居正的奏折中所说的并不是这么回事一般。
“问题倒是没有。不过张爱卿所提议的三司,并非是刑部、督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