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鼎天之一代天骄-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ス娜俗蓟峋醯猛吩文垦!>莞盖姿担歉鼋庞∈堑蹦曜娓傅淖娓噶饭α粝碌模歉雎峭档姆孔右彩悄饺菁伊肺渌鼐慕锥巍5比晃叶杂谡飧雒苁乙丫煜さ牟荒茉偈煜ぃ有≡谡饫锢氤ご蟮奈遥负跽饫锩娴拿考鞫际俏叶耐姘椤�
我径直走向那个寒冷的石墩,翻开《斗转星移》第一页,盘坐于上,按照上面的心法开始练习。第一层共计二十一页,我详细的看了一遍,总结下来内容可以概括为“凝气、通经舒脉、上下一心”,我参照书上的心法和气息脉络图开始练习第一层。期间感觉体内血气翻腾,经脉下下左右跳窜,险些无法控制,还好我十年的深厚内功足以应付,不知不觉第一层我已经融会贯通,完成时顿觉得自己身体里有一股气,气随心动,而且意外的发现自己可以移穴换位了!我心里不知道有多么高兴,于是我趁热打铁,立刻翻看第二层内容;第二层也是二十一页,主要内容概括为“通关、阴阳结合、无穷无尽”。
我同样参照书上的心法和气息脉络图练习起来,期间体内忽冷忽热,阴阳相合,还顺带打通了人督二脉,完成时觉得丹田处有一股真气,源源不断的向身体各处散发着无穷的力量。我心里暗自庆幸,没想到先祖的武功如此之奇妙!趁着兴奋我又翻看了第三层,同样为二十一页,主要内容概括为“驱尘、源于自然,相生相灭”,我按照书上所记内容练习起来,感觉身体变得越来越轻,好似一支鸿雁羽毛飘然落下又陡然跃起,完成时觉得自己身轻如燕,完全感觉不到自身的重量。
这《斗转星移》每练一层,体内的真气就会多出一股,相应的自己体内的内功也是更精进一步,实在是匪夷所思,看来古人的智慧真是不可小觑,想着想着突然腹中有些饥饿,这才想起父亲的七日之约,心里暗自窃喜,自己已经在短短几个时辰练完三层,那么以后这本书就属于我了,自己可以随时去练习。
正要起身,父亲突然走进来说道:“先别动,先把体内的真气归于丹田!”
我也没多问,按照父亲所说迅速完成。
父亲看完面露犹豫的说:“天成,你练到什么程度了?难道你一点饥饿感都没有吗?”
我疑惑的答道:“这才几个时辰阿,我早上吃的也才刚刚消化完,没感觉到饥饿!而且我已经联系到第三层了,正想去告诉你呢!”
“什么?第三层?第三……”父亲惊讶的说道!
“对阿,已经练完了,才用了几个时辰而已,呵呵!”我傻笑着
“几个时辰?已经三天三夜了,我来看了你好几次,你都面部阴阳交替,我就没敢打扰你,怕你走火入魔”父亲说道。
我惊讶道:“我才刚感到有点饿阿!难道这功夫可以增加人体内的能量,减少体内消耗吗?”
父亲疑虑的说:“可能吧!走赶紧出去吃点东西,吸吸新鲜的空气!”
我高兴的蹦了起来,岂料这一蹦不要紧,一下子撞到了室内的顶棚,我疼的跌下来却没有重重的摔在地上,反而是轻轻地落了下来!
我气的说道:“这密室怎么这么低呀?”
父亲惊讶的说:“这密室本来就是练功用,当初建的就高,这至少有六七米之高!你这怎么会一跃至顶?”
我突然恍然大悟:“可能是斗转星移的力量吧!”
父亲点点头。
然后严肃的说道:“以后在外注意,这门武功千万不要随便向外人显露,以免引起杀身之祸!”
我知道其中的厉害,也认真的点了点头!
如今习得这斗转星移,不知是福是祸?这样一门江湖绝学放在我身上简直是一无是处,除了强身健体之外,别无他用,我真的对我自己的未来甚是担忧。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眼下,我只差的是一个时机……
作者有话要说:
☆、儿时顽劣桑榆情,暮然回首念老翁
一股冷风吹过,吹醒了思绪中的我,看看时间,已近日落,想想还是准备回家吧!
我所站立之处正是远近闻名的慕家崖。
这慕家崖是慕家村外的一座陡峭的石山,这种纯粹的石山在黄土高原的地界上还真不多见,但它就直直的矗立在黄土坡和黄河之间,傲视群雄一般的存在,守护着这片土地!
所以从小我对这个山有特别的感情,有事没事就来这个山上玩耍。
慕家崖还有个特别之处,就是它一面依黄土坡全是百米以上的光滑石壁,寸草不生,不可上下,一面临黄河,苍翠丛生,可以攀爬,但是最多只能到崖顶百米之处就无法在上。
因慕家崖顶有处凸出来的石台,直伸黄河之上,虽然不长,但却挡住了上顶的路,这就好像一个巨人戴着一顶帽檐很长的帽子,看不到顶端,一般人是绝不会冒着生命危险爬上这个石台!
所以在我记忆中从来没有人到过上面的石台,少年的我也是对这个崖顶渴望的紧,可是也只能是临渊羡鱼罢了,根本上不去。长大以后,我也是三年前习得斗转星移才第一次登上这个石台。
站在石台上俯视,下面一览无余;站在山下仰望,上面水雾缭绕,这也就是我后来喜欢到这里练功的原因,既切近大自然,又不怕被别人发现。
我脚尖轻轻一点,纵身跃入空中,一个优雅的翻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稳稳的落在下面的大树上,然后三下五除二的向村中走去,家中父亲恐怕早已经做好饭菜等着我回去了。
我满身大汗的走进院中。
父亲正从书房出来,我喊道:“爹,今天做的什么好吃的?”
父亲看我一脸傻笑,无奈的说道:“鹞子翻身、罗汉醉堂、五指丫山、青叶水上漂”。
我傻傻的问:“爹,你是吃饭呢?还是练武功呢?
父亲笑道:“吃饭练功两不误!”
我心里暗暗的的想,什么鹞子翻身不就是红烧鸡翅,什么罗汉醉堂不就是清蒸乳猪,什么五指丫山不就是椒麻鸭掌,那青叶水上漂自然是青菜豆腐汤喽,这些菜名我早都记得滚瓜烂熟。
父亲看我一脸无奈说道:“你小子想不想吃呀?”
我忙连连回答:“想,想,想!怎么不想,都快饿死我了,这都是我最爱吃的!”
家里虽然有做事的,但父亲经常会自己做我喜欢吃的菜,由于母亲走得早,父亲对我的照顾可以说是无微不至。
想完这些我就迫不及待的吃了起来。
只要父亲做饭就是这样,不管什么家常便饭,父亲总会给他们起个武功招式。父亲说过,我这样做是让我时刻记得练武,习武既可以强身健体又可以保家卫国,这也和我们慕容家的传统有关。
我们这个慕家村五六十户人家,近三百多人,各个都会武功,不论男女老少,就连那村里的养猪的大婶都能使出几招厉害的招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从文,习武也慢慢的淡忘在人们的视线中。
“你看看现在那些文弱书生各个体弱多病,瘦骨嶙峋,整天除了之乎者也外,遇到危险连最基本的保护自己都不会,只能乞求依靠别人,可这世上靠得住的永远只有自己,真是可悲可叹,也难怪如今医塾的人门庭若市!”父亲经常如是说。
父亲说的也不无道理,我从小到大就没得过一次病。
可这些在父亲眼中是无法容忍的,所以我从小就习武,习文也是练武之余的悠闲消耗时间所用。
可我不是非常赞同父亲的想法,习文这同习武一样的道理,有时候心法比武功招式更重要,所以要想习得更好的武功,那么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所以我自小除了每日坚持习武外,每日必坚持读书,读各种书籍,上至《四书》、《五经》、《孙子兵法》、《资治通鉴》、《史记》、琴棋书画等,下至野史外谈、奇门遁甲、算命相术、五行风水等统统读了个遍,虽然不是各个精通,但是一般的东西都难不倒我,我自己倒蛮喜欢野史外谈、算命相术、五行风水这类的东西,觉得既神秘又有趣。
饭后和父亲随便讨论了一下武功就没什么事,这时突然一个人出现在脑海之中,他就是后山坡上的那个独居老翁。自上次去过他那里之后已有半月有余,不知道他现在在干些什么。干脆也别想了,径直出门穿过村庄来到后山去找老翁。
老翁住在后山的一个黄土坡的平台上,那个土坡台子背靠后面的黄土坡,前面有百余尺的宽度,多半是自然形成少部分是人工建造,上面一颗老榆树看上去百年有余!平台上有五间窑洞和搭建起来的三间茅草屋。老翁平时以看病为生,村民有什么小病小痛的都去找他医治,可惜老翁的脾气古怪,找他的人都没什么好脸色给别人看,加上村子里医塾慢慢增多,所以去找老翁看病的人越来越少,老翁不得已只好采些药材去集市上卖才勉强度日。
我和老翁认识的很早,记得是小时候和伙伴们经常去老翁那里的榆树下摘桑榆吃,很多次都被老翁轰走,后来有次自己嘴馋去偷吃,不小心从树上摔了下来,疼的在老翁的家门前哇哇直叫,老翁出来瞥了一眼理都没理就又进去了。
我又继续大哭大闹,过了会老翁气急败坏的踹开门大喊:“小儿不要叫了,吵得老夫要烦死了!”
我也没好气的说道:“我都摔成这样了,你都不救我,还算什么救死扶伤的大夫吗?”
老翁轻蔑的笑道:“我本来就不是大夫!”
我急了立马大叫:“你是骗子,根本不会看病,骗子骗子骗子……”
老翁顿时不高兴说道:“小娃娃,我不会看病?话可不要乱说,我今天就把你这病治好,看你还说我不会看病!”
随即一手拎起我来到他那屋中。
第一次进到他那屋中,里面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药材以及好多风干了的动物尸体,看着恐怖异常,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些极其简陋的家具。刚一进屋就是冲鼻的药味。
我皱起眉头屏住呼吸,老翁察觉到气愤的说道:“你个小娃娃,还嫌难闻,你要天天能闻到,保准你一生没病!”
他用手随便在我胳膊捏弄了几下,然后蹦出来一句:“骨折了!”
我还在想,骨折了还不快包起来,只听咔咔两声,痛的我哇哇大叫起来,刚要开口骂,没想到手可以动了,我硬生生的把话咽回了肚子里!
我满脸奇怪的看着老翁,老翁趁势用手再次摸了摸我的胳膊和腿,惊奇道:“小娃娃,骨骼不错,是个练武好料子!”
随后我有点害怕就慌慌张张的跑回家了。
自此之后,老翁对我态度大转变,每次我去偷吃桑榆都乐呵呵的主动帮我摘,后来干脆自己摘好放在院子的石桌上让我来吃,经常拿一些他自己采的奇珍异草让我“尝尝”,说这些药草都是百年不遇,对练功之人来说是无价之宝,我之所以练功比一般人快,我想和老翁的那些药材有一定关系吧。
老翁的生活过的很拮据,我家生活还算殷实,父亲经营古玩店又是村中族长,所以我每次都非常主动的援助老翁,老翁对我的好也是默默的记在心里。
漫漫的天长日久,和老翁的关系也越来越好,我们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忘年之交。
老翁的医术我不敢说天下无双,也是让我这个读过无数医书的人仰慕得紧,佩服的五体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