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簪花红袍传 >

第113章

簪花红袍传-第113章

小说: 簪花红袍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冲入敌阵,手中长枪犹如蛟龙入海,上下翻飞,勇不可挡。顷刻间,就能戳死数十人,敌军攻势受阻,为自己部队赢得撤退时间。

如此,且战且退,片刻后部队全部撤入山谷。数千士兵守住谷口,张弓搭箭,“嗖、嗖”声连成一片,羽箭如飞蝗暴雨,飞向敌军。车万里的部队接连冲了数次,死了几百人,始终无法攻入山谷。鸣金收兵,后撤三里,安营扎寨。营寨一字排开,宛如长蛇,将谷口三面包围。叛军熟悉地形,如此安营,估计谷中再无其它出路,是要瓮中捉鳖。

“砰、砰”声不绝,同一时间,景略的部队也开始兴建营盘。劈柴挑水,埋锅做饭,秩序井然,在敌军的重重包围下,丝毫不见紧张。小云招呼一声,九人在一座高山上降落。低头俯瞰,见景略部队所处的山谷,面积不算太小,三面环山,就似一只口袋,能进不能出。谷底有许多低矮的民宅,大约数百间。屋后是缓坡,上面种有庄稼和果树。再往后便是山崖,寸草不生,壁立千仞,绝难立足。

小云不禁倒吸一口冷气,此处地势如此险恶,景略和他的部队除非是变为飞鸟,否则,绝难逃出生天。心里犹豫不决,如果自己出手刺杀叛军统帅,景略自然可以轻松脱困。但问题是,车万里虽不是什么好东西,轩辕翊国也不见得就是一位贤明的君主,自己身为出家人,不但涉足国事,并且厚此薄彼,岂不惹人非议?权衡再三,打定主意,一旦叛军攻入山谷,自己可以救出景略一人。至于其他人是死是活,天下是姓“轩辕”,还是姓“车”、姓“丰”、姓“左”,既非自己力之所及,也非自己职权所在,只得听之任之!

半个时辰后,见景略部队的营寨已经建好,一行九人在辕门降落。小云对担任警戒的士兵道:“请代为通传独孤将军,故友云归鹤造访。”士兵转身入内,很快返回,道:“独孤将军军务繁忙,请云先生自行入见!”搬开鹿角丫杈,放众人入内。此时已过晌午,军营内除了少数士兵正在巡逻,其他人各回营房休息,大敌压境,仍是作息如常。

小云暗暗点头,景略治军有方,令人钦佩。前行片刻,抵达中军大帐。景略迎出,和他热情相拥,道:“你我今日在此绝境相逢,也算人生难得奇遇!待会儿,定要饮酒庆贺一番!”说完,放声大笑。步入帐中,众人分宾主坐下。小云将自己一行,一一作了介绍。景略见翥凰姿容绝世,也是神驰目眩,暗暗向小云一挑大拇指,以示赞美。清雅见小云微微一笑,神色流露出几分得意,不禁心下凄楚。将头转到一边,只作不见。

寒暄过后,小云问起此战缘由。景略喟然长叹,将今日之事的起因简单说了一下。自从他代替澹台复羽征讨车万里,就一直和充任“监军”的雍王轩辕佑国意见不和。此人是皇室贵胄,胆子极小,畏敌如虎,连续数十日,下令坚守营寨,不准和敌军交战。景略数次请战,都被他一口回绝。无奈,此后再遇有战机,便不再请示,直接提兵出战。每次都是大获全胜,满载而归。

他一向治军严谨,体恤士卒,深得部属拥戴。此番不遵号令,却又屡建战功,轩辕佑国不免疑忌颇深。数次上书朝廷,诬告景略不服从调遣,有不臣之心。“正统皇帝”每次批复的都是“知道了!”三字,除此再无其他表示。轩辕佑国以为景略圣眷优渥,不敢再行上书诬告,但私下里却是处处提防,事事掣肘,使景略再难自行调动军队。

其实,“正统皇帝”轩辕翊国也并非完全不信轩辕佑国的诬告,二人有兄弟之亲,景略只是一员普通将领。谗言入耳,“正统皇帝”也是疑忌丛生。他之所以没有下旨责问此事,是担心激起景略发动叛乱,所虑者不过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并非是对景略有多么放心。朝中大臣老于世故,经验表明,一旦皇帝对某位朝臣存了猜疑之意,用不了多久就会下旨惩处此人。于是纷纷见风使舵,上书指责景略有谋反之心,以示自己有先见之明。另有几位较为正直的大臣,见景略秉承儒家精神,虽处嫌疑之境,做事仍旧勇往直前,不计后果。可谓善于谋国,罔顾谋身,已知他结局必定可悲,不禁代他惋惜。连自己的生命也难以保护周全,又怎能为国效力?又怎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正直无私,虽是美德,但有时却能形成恶果,景略不屑于顺应小人,致使自己身陷危境,犹自不觉,可谓痴人!

第四十二回 绝谷鏖兵 (1)

 景略浑然不知,只经过短短数日,朝局已对他十分不利,仍在一心寻找破敌良策。在昨日上午的例行巡查中,他偶然发现了一条山间小路,可以越过齐郡边界,直通敌军背后,不禁大喜若狂。当即返回营寨,准备自提三万劲旅,直袭敌后。如果能成功击溃守卫边境的叛军,朝廷军队就可长驱直入,为取得战役最后胜利铺平道路。此举利大于弊,但轩辕佑国坚决反对。景略再三恳请,最后他只准许景略率领自己的亲随子弟八千人,前往偷袭叛军,并且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否则军法从事。

景略应允,于当日午夜率领部队,从小路偷偷越过边界,潜入齐郡境内。此次偷袭原本可以成功,但景略军中有一名小校,和叛军统帅贺兰亭有旧。此人为希求大功,于行军途中借故离队,提前赶至叛军军营,将此事告知了贺兰亭。待景略率部赶到,贺兰亭亲率五万大军,早已严阵以待。双方激战一夜,景略部队凭借弓马娴熟,人少灵活机动,利用黑暗掩护,于黎明时分顺利脱困。一路且战且退,巳时前后撤入山谷中,暂时摆脱了叛军的追袭。

听完此事经过,小云沉默不语,心知景略此番纵能脱困,也绝难逃脱军法制裁,他的一条性命,已是十去八九。下午叛军部队数次前来抢攻谷口,都被景略部队以乱箭射回,死了近千人,攻势暂时受阻。当日晚间,景略在中军大帐设宴款待小云一行。月上东山,酒过三巡,翥凰、清雅八人不胜酒力,离席回营帐休息。

景略和小云二人,皆为酒量宏大之辈,久别重逢,酒兴正浓,继续挑灯夜饮。景略兴致极高,丝毫不以被困为意。大声谈笑,酒到杯干,豪气勃发。小云面带微笑,斜倚在虎皮座椅中。大多数时间只是默默饮酒,极少说话,饮相文雅,但杯不离口,饮得绝不比景略稍慢。时过午夜,二人已经各自饮了八斤多烈酒,饶是酒量深宏,也是酒意颇浓了。

景略突然停杯不饮,斜视小云,目光中稍有几分鄙视,道:“天下大乱,正是男儿为国效命之时!你作为道门掌教,门下弟子已逾两万,在全国拥有的信徒更是难以计数,值此之际,原本可以凭借这股力量有所作为!但你蛰居深山,不问世事,忍见山河破碎,黎民饱受涂炭,竟然袖手旁观!这岂是丈夫所为?”“啪”的一声,将手中酒杯摔得粉碎,神情睥睨,道:“如不是你我自幼相识,我独孤景略真不屑于和你这等人为友!”

小云微微一笑,道:“你率领的八千子弟兵,经过昨夜一战,不知眼下还有多少人?”景略一愣,不知他此言何意,道:“此战阵亡士兵一千七百五十三人,他们为国捐躯,死得其所,可谓有泰山之重!远胜于苟且偷生者!”小云微笑点头,道:“好个‘有泰山之重’!但不知朝廷将会给阵亡者何种奖励?”

景略脸一红,道:“颁给每位阵亡者的家庭,记功铜牌一面,可以凭此领取纹银八两,作为抚恤。”一顿,又道:“既然是舍身为国,便不必计较利益得失!”小云微微冷笑,道:“纵然能够敉平叛乱,使江山一统,又有几个人记得阵亡者的姓名?赫赫战功,尽归王公贵族;堂堂华夏,不过是正统皇帝一人借以聚敛财富、终饱私欲之所!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朽’,多少阵亡者的殷殷鲜血,多少年轻人的森森白骨,成就了你‘奋威将军’的赫赫威名?但战争结束后,你又能记起他们其中的哪一个人?”

景略大怒,飞起右掌,“砰”的一声巨响,将面前的案几拍得粉碎,碗碟全部摔碎,大喝道:“你胆敢讥刺于我?”小云缓缓站起,道:“我不想使我教弟子做无谓牺牲,也不想用他们的鲜血成就少数人的所谓‘功业’!蛰居深山,不问世事,原因仅此而已!”直到此时,方才应对景略先前提出的责难。语气平和,一如往常,说完转身出了大帐,找翥凰闲聊去了。景略目送他背影远去,微微苦笑,抓起一个酒坛,“咕嘟、咕嘟”,一口气将半坛烈酒全部喝了下去。然后和衣躺下,在五万敌军的重围中,酣然入睡。

次日清晨,叛军再次发起猛攻。朝廷部队坚守谷口,箭如飞蝗,数次将叛军逼退。中午时分,羽箭基本用尽,情势已经十分危急。景略早有准备,令三千士兵攀上谷口山崖,居高临下,投掷滚木擂石。“砰、砰”大作,叛军哭爹喊娘,纷纷后撤,攻势再次瓦解。午饭过后,朝廷军队的大小将校,陆续赶往中军大帐,参加军前会议。

小云闲坐无聊,仔细打量走入的每一个人。见头几人年龄都已不小,不禁心中惨然,他们一旦阵亡,家中妻儿老母又将如何生存?见最后走入之人,年岁较轻,英气勃勃,正是自己在白沙镇,从“行义堂”堂主陈不染手中救出的柳诚志。一时颇感纳闷,心想“他怎会在景略军中?”

原来,柳诚志在从小云口中得知,左玄龄即将反叛朝廷的消息后,便于当夜离开蜀郡,赶往京师。朝廷为了征讨叛乱,大肆征兵,他随即应征入伍。和其他新兵一起,经过半月集训,被兵部划归景略统辖。他原是学武之人,身手矫健,加之心狠手辣,短短数月,屡立战功,已被破格提升为“骑都尉”,是景略军中公认的一员猛将。

此时,小云不想和他朝面,起身闪入帏幕后。待众将依次入座,景略道:“诸位,如果我们继续困守此谷,必定是死路一条!眼下之计,只有派人突出重围,前往大营恳请雍王发兵相救,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但不知哪位将军敢担此重任?”叛军有五万之众,想单枪匹马冲出重围,势比登天,一时无人说话。“哗啦”甲胄声响,柳诚志起身抱拳,高声道:“末将愿往!”神色坚毅,语气铿锵,颇有荆轲易水之势。

第四十二回 绝谷鏖兵 (2)

 景略道:“好!柳将军愿往,自然再好不过!”从怀中取出写给“雍王”轩辕佑国的书信,让他收好,道:“你先回营做好准备,养足精神,明日卯初,我亲自率部掩护你突围!”柳诚志领命,转身出了大帐。景略和众将又协商了片刻,方才宣布散会。待众人离去,小云从帷幕后走出,道:“柳诚志此人心胸狭小,热衷功名,此行难免有辱使命,或许会对你有所不利!”

景略见他躲在帏幕后,行为鬼祟,先已心中不喜。并不知二人原是素识,待听他背后无端指责柳诚志品德,更增鄙视之心。双目一翻,冷冷道:“有道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小云微微点头,不再多言。当日晚间,景略将士兵编为六队,每队约有一千人,从戌时开始,轮番冲击叛军阵营,直至黎明时分,方才作罢。叛军士兵一夜未睡,已是疲惫不堪。

景略见时机成熟,亲自率领三千人,前往攻打敌营。激战一个多时辰,损伤士卒一千多人,终于掩护柳诚志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