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帝国在前进 >

第212章

帝国在前进-第212章

小说: 帝国在前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联军一样没有睡觉!这个时候是比拼作战意志的时候,如果你们承认自己不如这些垃圾,如果你们不是最优秀的人,那么你们可以向我提出退出战斗!告诉我,你们要退出战斗!”林威大吼道。

指挥所死一般的寂静,没有人对林威的的大吼不满。林威说的没错,德国人没有睡觉,英法联军的士兵们也一样没有睡觉,既然双方仍然处在一个起跑线上,那么我们这些最优秀的战士会败在那些英国佬的对手?所有人都没有说话,默默地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开始自己的工作。

林威的命令被准确的下达到部队中去,甚至林威的原话也被准确无误的下达,既然我们的敌人一样没有睡觉,我们怎么会不是他们的对手呢。“坚持,坚持下去,英国佬一定会首先顶不住我们的攻击!”这是所有武装党卫军战士的心声。

轰轰……,装甲兵用自己坦克上的炮火表达着自己的不屈,所有人都似乎觉得自己的力量仿佛回到了自己的身上。苦苦坚持的英法联军突然间发现,本来已经疲软的德国装甲集群,再次发挥了让这些英法士兵心悸的战斗力。

嗷……,一架me…109从科隆的军事基地直冲天际,随后一架接一架me…109从基地起飞,与此同时,在周围的基地中,容克式运输机满载着汽油和混合油料摇摇晃晃的起飞,为了此次的作战,德国几乎集中了西部所有的容克式运输机。可以想象一旦投入作战的时候,将起到怎样惊人的效果。两个战斗机联队和两个运输机联队缓缓集结完毕,好像得到一声命令,所有飞机立刻驶向西北边的英吉利海峡,谁也不知道,他们将带来怎样的后果。

在敦刻尔克地区,英法和德国双方正在进行殊死决战的时候,处在大本营中的也没有闲着,现在正在紧急的联络着自己的盟友,意大利墨索里尼。希望有意大利的加入,可以加速英法联军的压力,迫使顽强抵抗的英法联军崩溃。

尽管正在为西线战事的开展忙得不可开交,但仍接二连三地抽暇写信给墨索里尼,把德国连连取得胜利的消息告诉他。5月7日第一封信通知意大利领袖,他正在进攻比利时和荷兰,以“保证它们的中立”,并说他将使他的朋友知道他的进展,以便他的朋友得以及时做出决定。后来,在5月13日、18日和25日,又接连写了几封信,这些信写得一封比一封详细、热情。虽然正如哈尔德日记所证实的,将领们对意大利的动向——参战或者不参战——毫不关心,但是,元首为了某种原因,很重视意大利的参战。一等到荷兰。比利时已经投降,北路的英法军队一败涂地,英军残部在敦刻尔克开始登船的时候,墨索里尼决定参加战争。

但是尽管墨索里尼曾经一再强调,意大利的军事力量无与伦比,可是在法国军队世界第一陆军的声势之下,意大利对于这种事关重大的事情,还是不太容易做出决断。这也难怪,虽然墨索里尼算得上是世界上少见的独裁者,但是有一句话来形容墨索尼里最好不过了,那就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一个充满了理想的大独裁者,竟然降生在意大利这个国家。就算是墨索里尼如何煽动,意大利人对战争还是一点兴趣都没有。这让墨索里尼真是无可奈何。

二战中的意大利号称三大法西斯强国之一,可是他的战史可以说是最让人无语的,怎么意大利这样的国家都能号称三强,不过既然能号称三强之一,意大利就应该有比其他小弟级的国家强的地方,以下来看看意大利当时的国家情况和战略吧,看看意大利当时如何做会比较划算一些。

意大利在处理二战战略的时候,总是处处想与德国日本看齐,想显得自己非常重要,而实际上,他却是拖累整个轴心阵营的罪魁祸首之一。看看希腊、巴尔干、北非哪个地方有意大利哪个地方就要其他欧洲轴心国部队来填补。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分散了军力,对意大利最重要的盟友德国而言,为帮助意大利在巴尔干的野心,最最重大的失误就是对南斯拉夫和希腊的入侵,直接分散了本来就很宝贵的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而且导致了入侵苏联计划的推迟,换句话说,就是浪费了主要进攻方向上的突击力量,而且在时间上人为的“提前”了寒冬的到来。如果不是林威也知道,德国必须需要意大利的海军帮助的话,绝对会让意大利有多远滚多远。

正文 第二百四十四章 燃烧的敦刻尔克(3)

第二百四十四章 燃烧的敦刻尔克(3)

不管意大利如何托德国的后腿,德国对于意大利这个国家结盟是如何的不甘心,但是迫于同盟国的压力,德国只能硬着头皮和意大利站在一起。英法两国自从一战以来的结盟态度,让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国家选择了和英法两国站在一起。当德国重新武装并且开始寻找盟友的时候,放眼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选择,只剩下了意大利和日本这两块烂?货。饥不择食的德国只好从这两块烂?货之间挑选自己想要的盟友。

和日本的合作在林威的阻挠下陷入停顿,但是和意大利的合作却让林威有无法出手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意大利的海军,而且意大利面对的敌人英国,是德国可以战胜的。这和亚洲的日本有明显的不同,日本和美国在太平洋上不会长久的和平下去。一旦德国被日本拖进和美国敌对的深渊,面对着国力等于英法德苏四国之合的美国,就算是德国军队在英勇作战,最终也会因为经济的崩溃首先败下阵来。事实上在德国统帅部里面,虽然一再宣扬美国不堪一击,但是潜意识中对美国的国力是相当忌惮的,包括希特勒也是如此。

但是在忌惮美国国力的同时,所有人包括林威脑海中还有另一种思想,那就是一定要击败美国,而这个前提,就是灭掉苏联之后,得到了苏联丰富的自然资源,再加上德国本身的科技实力。那时候,美国也不是不可战胜的。当然,这个计划的成功取决于德国能不能成功的灭掉苏联,现在谈论这些还为时过早。

从德国闪击波兰开始,就已经别无选择,必须沿着战争的道路一直走下去。这条路可能是通向天堂也有可能是坠入地狱。随着一个个国家的倒下,现在的德国人完成了自己父亲所没有完成的使命,那就是已经让英法知道德国的厉害。一些一直保持着清醒头脑的人,也逐渐的被眼前的胜利所迷惑。由于前线不断的传来胜利的消息,德国国内希特勒的声望再次提高,就像林威所预料的那样,一旦法国倒下,希特勒在德国国内的地位将在无人可以撼动。

可是如果不把英国同时解决掉的话,德国的地缘形势就仍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还处在两线作战的情况之内。在林威的眼中,现在的德国情况和一战时期的德国情况十分相似,如果以后面对苏联战争中,德国可以毫无顾忌使用的力量,仍然和一战一样。只不过由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的联盟,变成了德国和奥地利的结合体,大德意志帝国。

敦刻尔克战役的结果将决定着德国很长一段时间之内的战略态势,如果战役胜利,英国本土的抵抗意志将遭到严重的打击,就算是丘吉尔坚持抵抗,在远征军大部分被消灭的情况下,英国的陆地力量在也不会对德国造成威胁。英国重建远征军和损失的重武器装备,至少要一年的时间。再者失去了这些陆军力量的英国,也会使德国登陆英伦的机会大大提升。英国所依仗的皇家海军,也不可能抵抗住德国陆海空三军的强大攻击。

所以这次林威对于敦刻尔克战役,采投入了如此巨大的力量,甚至制定出了可能对环境造成巨大污染的计划,从个人来说,向海中倾倒石油虽然可能被以后的环保组织骂上几十年,但是要是相比德国战败之后,被全世界骂上一千年来说,还是一笔很合算的买卖。

在这场血与火的生死较量中,英德双方兵员损失惨重,美丽的敦刻尔克港也变成了一座人间地狱。空中、地面、江河硝烟滚滚,弹雨如梭,海滩、堤道、港口陈尸遍地,血流成河。到处都是飞机的轰鸣声,子弹的狂啸声和炸弹的爆炸声。

在装甲集群和英国远征军和法国陆军鏖战十四个小时之后,德国空军终于完全准备完毕,林威的计划得到了戈林的认可,并且命令空军一定要完成堵住英国皇家海军的使命,在英吉利海峡中升起一道不可逾越的火墙。戈林集中了三个容克式运输机联队,上面装满了由塑料薄膜所包裹的汽油,当装甲集群在地面上和英法联军鏖战的时候,德国空军再次出现在了敦刻尔克地区的上空,飞机巨大的轰鸣声让地面上的英法联军士兵,漫无目的的朝天空看去。但是厚厚的云层却阻隔了士兵们的视线。

很快自以为聪明的士兵,就开始劝解周围的人:“德国空军只是想扰乱我们撤退的计划,这种情况下,德国空军根本不能对我们的撤退有任何的威胁,大家不要担心!”,这种论调很快被所有人所接受,因为除了听到上空飞行的轰鸣声之外。英法联军的士兵们什么都没有发现。而且飞机的轰鸣声也在渐渐远去,所以很快英法联军的士兵,就对这种情况见怪不怪了。这些普通的士兵,还是认为地面上的德国装甲集群对自己的威胁更大一些。

因为到目前为止,虽然依靠巨大的人数,英法联军在这里建立一道接一道的防线,但是德国装甲集群毫不间断的攻击,已经突破了数道防线。看着越来越近的德国坦克,很多士兵对这种坦克充满了惧怕。就像一战时期德国第一次看见英国坦克的时候一样。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在英国人认为德国空军不会对自己造成威胁,而专注的对付德国装甲集群的时候,德国空军马上让这些英国佬知道,自己的判断是多么的错误。

五百多架容克式运输机在一个小时之内,把重达两千多吨的汽油和混合油料扔进了,距离敦刻尔克海岸线五到十公里的海面上,随后跟进为容克式运输机护航的me…109战斗机编队,用飞机的航炮打碎并且点燃了这些漂浮在海面上的石油袋子。

轰……,被航炮打中的石油袋子马上升起一道冲天的火焰,高温把漂浮在周围的袋子烤化,那一片海域马上变成了火海,本来正在对德国空军行动而费解的一些英国小船,立刻知道了德国人的用意。但是这个时候想阻止已经晚了。整个海面上漂浮了厚厚一层石油,火势随着油层飞速的扩大到了整个海面上。

从升起火墙的一瞬间,所有德国空军的飞机马上向德国国内飞回去,准备再次向这里倾斜石油,扩大火墙的宽度,最后让火墙的宽度提高到除了战列舰,仍然军舰都穿越不了的程度。

只留下一些英国的小船在火墙外面望火兴叹,海面上的情况很快被等待撤退的远征军所知晓,现在他们才搞明白,为什么德国空军不在这里骚扰他们撤退了。那是因为德国空军已经找到了阻止英国皇家海军和被召集而来船主们的办法了。

撤退行动的总指挥拉姆奇海军中将,马上得知了海面上的状况,本来天气突然转变,让拉姆奇海军中将喜出望外,总算没有让英国的命运向绝路上迈进。可是德国空军这么快就准备好了应对的办法,并且付诸实施。陆地的情况也在持续恶化当中,拉姆奇海军中将也不知道,德国陆军为什么这样拼命,他们的装甲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