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大唐-第4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豢榈嘏蹋硗庖舶镏窃谙阂牡荷狭⒆恪
不过李愔的这种统治办法是十分不稳定的,只靠着现在或高压或松散的统治,迟早都会出问题,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金胜曼才提出来推行汉化,稳固李愔在各地的统治。而今天金胜曼主动提出在王府建学馆,其实也无非是提醒李愔,自家的孩子要上学,那些异族人也要学习汉族文化,如此才能真正的归服。
想明白了这些,李愔深深地看了金胜曼一眼,对方虽然也有她的一点私心,但主要还是为自己着想,希望李愔的统治不会出问题,由此可见,金胜曼已经完全代入自己的角色,将她当成齐王府的女主人之一。想到这些,李愔也感觉心中一暖。
春天三月天气已经转暖,但却还是有风,所以文心也没在外面呆太长时间。李愔将文心和丑丑她们送回房后,然后径直走到金胜曼的房里。
金胜曼的性子与文心一样,都是喜静不喜动,而且她虽然是新罗人,但从小受到儒家教育,所以房间里布置得十分雅致,正厅中放着一尊香炉,袅袅的清烟散发出来,熏的房中香气袭人。
不过李愔却不喜欢熏香的味道,因此刚一进来就皱了下眉头。金胜曼正在品茶休息,看到李愔进来也是十分惊讶,他们成婚也好几年了,这还是李愔第一次来她房里。
看到金胜曼惊讶的样子,李愔却是脸上一红,想到这几年对金胜曼不管不问,的确是有些太绝情了些。不过他却还是语气生硬地道:“我不太喜欢熏香的味道,而且这东西对身体也不太好,以后就不要点了!”
李愔的话一说完,金胜曼却是全身一僵,紧接着脸色发红的应道:“是,妾身遵命!”
不过等金胜曼说完再抬起头来时,眼睛却已经泛起泪水,不过她不想让李愔看到自己软弱的一面,所以偷偷转过脸去将眼睛中的泪水拭去。嫁给李愔这几年,这不但是李愔第一次来,而且还第一次说了关心自己的话,再加上李愔说他不喜欢熏香,那也就是说,李愔以后会经常来她这里,甚至也可能是晚上来。想到这里,泪水还没干的金胜曼又感觉双耳发热。
李愔倒没注意金胜曼在这一瞬间想到这么多,只见他随意的走过去找了把椅子坐下来后,这才开口道:“胜曼,你那天提的推行汉化的意见,我这几天好好地考虑了一下,感觉还不错,所以这几天你好好考虑一下,拿出个详细的计划来,到时我再和王傅等人商议一下,若是没有问题的话,那就立刻施行!”
听到李愔让自己制定计划,金胜曼也是喜不自胜,这份计划本身并没有什么,只不过这却代表着,自己的夫君已经从心中开始接纳自己,这对于金胜曼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夫君放心,妾身会制定出一个让殿下满意的计划!”虽然心中激动,不过金胜曼还是强自做出一副镇定的样子道。而从这一刻起,以前的那个新罗女王将不会再出现,剩下的只是一个全心辅佐夫君的金嬬人。
第四百七十三章 教育系统
金胜曼不愧是做过女王的人,区区一个推行汉化的策略还难不得她,仅仅用了三天时间,她就拿出一份十分详细的计划,这份计划简单的概括来说,其实主要分为几个方面。
第一就是说汉语,无论是三韩、倭国还是虾夷州的草原人,以后的官方用语统一用汉语、写汉字,而且官方设立一个考核机构,并将汉语分成四个等级,最低为一级,最高为四级。所有非汉族的百姓,都需要进行汉语考核,然后根据考核成绩,划分成不同的等级,汉语和汉字越是精通,等级也就越高,而这个等级则与本人所缴纳的税额和享受的福利有关。
比如两个新罗人都是同一家工厂做工,而且做的工作也是一样,而其中一个汉语等级为二级,另外一个是三级,那么三级汉语的工人则会比二级的工人拿到的工资要多,而且每次工厂分发的福利也要丰厚一些,另外在升迁上,同样也具有优先价值。
第二个则是穿汉服。千万不要小看一件衣服,服式自古以来就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与传承,当那些异族身上穿着汉服,口中说着汉话,那么不用几年,恐怕连他们自己都把自己当成汉人了。而且这点也早有先例,当初北魏的孝文帝推行汉化,就将禁胡服这一条大张旗鼓的写了出来。
第三则是改汉姓,这条无论古今,都是同化别人的不二利器,无论是刚才提到的北魏孝文帝,还是后世的日本侵略中国,都强制百姓改姓,不过前一个是让鲜卑人改汉姓,后一个则是强制中国人改倭姓。
除了上面的三条,另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汉化措施,比如统一度量、习汉俗、推广儒学等等。这些措施经过李愔和王安、陆洪等人的讨论好,又在细节方面进行修改和完善,终于确定下来。不过在推行的过程中,却要有轻重缓急之分,比如对北韩、中韩两州来说,那里的百姓都是原来的新罗人和百济人,他们受汉文化影响较大,而且两州的内部也十分稳定,所以推行汉化不会有任何的困难,这些措施也就可以全面施行。
另外对于倭国来说,现在李愔对这里还在施行高压统治,大量的军队都驻扎在这里,所以汉化的推行也可以全面实施,不过却需要以军队为后盾,用铁与血来强制推行,若是遇到反抗,则会立刻遭到军队的镇压,所以问题也不大。
不过虾夷州的草原人却是个麻烦,这主要是李愔对那里的统治太过薄弱,而且草原人的游牧生活方式,也不利于汉化的推行。所以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改变这些草原人的生活方式,然后派驻官员,加强对这些草原人的统治,然后才可以开始推行汉化。
另外除了草原人外,林邑那里也是一样,同样要慢慢的加强统治力度。不过除了推行汉化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问题摆在李愔面前,那就是对治下百姓的教育问题。本来李愔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工业和经济发展,对教育方面并不怎么在意,但是随着丑丑渐渐长大,她的教育问题自然要由李愔操心,而李愔也从女儿的教育问题上想到,自己也该关心一下治下百姓的教育问题了。
台湾等地的汉人百姓都是来自于大唐,而随着这几年工商业的发展,大唐百姓的生活也富裕起来,既然有了钱,那么有不少百姓都会将自己的儿子送去读书,毕竟在传统的观念中,只有读书才能真正的改变自己的命运。
也正是因为如此,大唐各地除了工厂遍布之外,大大小小的学馆也开始慢慢兴起,乡村之间读书声响成一片,这让不少儒家子弟都十分兴奋,认为圣人说的那种大同盛世即将到来。
不过学习四书五经的人虽然多,但是科考一途并不容易,特别是唐朝的科考,更是难比登天,一般人很难在这上面出头。再加上现在商业的需要,所以不少人在读了几年正统的儒家经典后,转而学习算学、天文,以及由道家新兴起的化学等等,相比科举那种枯燥的学问,这些杂学也更加有趣,而且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这些杂学也有了更加宽广的用途,所以一时间杂学也开始兴盛起来,虽然还暂时还被儒学所压制,但却也不可小觑。
相比大唐,李愔治下的土地却要自由的多。比如以汉人百姓最为集中的台湾为例,那里最开始就是一些从大陆搬迁过去的移民,大多都是以打渔种地为生,读书人少之又少,后来李愔大力发展台湾,吸引了大批的种植园主和工商业主到台湾,虽然这些人中也有一些读书人,但既然是以种植园和工商为业,自然也都不是迂腐之人。
也正是因为如此,台湾在教育方面从一开始就是一片空白,不过后来随着台湾的发展,工商和航海等行业,需要大数精通算学、化学、天文等杂学的人才,而这些人才在大唐国内也十分紧缺,所以台湾这边的数量更是稀少。对于这种情况,不少工商业主开始自力更生,开办各种专业学校,甚至免费教学,唯一的要求就是在学生学成后,要为他工作几年。
不过上面这些商人开办的专业学校虽然不错,但却都有一个缺点,因为无论是算学、化学、天文,甚至还是航海学,全都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
比如像那位参与了探索澳洲的冯石介,他之前就是在登州加入李愔开办的航海学院,通过学习成为一名测量官,但是他以前跟着父亲学过算学,而且也识字,可以说有极好的基础,所以才能学成,若是换成一个大字不识的人,那就得从最基础的文字开始学起,想要学成一名测量官,估计没个七八年根本连想都不要想。
商人一切向钱看,所以他们可没耐心从基础教育教起,这也导致了那些专业学校的较高,能上这种学校的人并不多,而这种情况也就说明,台湾的基础教育方面存在着极大的缺陷,而李愔现在要解决的,也正是基础教育。
现在台湾的常住人口已经达到了五十多万,而且随着大力移民,以后的人口数量还会急剧增加,再加上基隆和台南等城市的出现,这使得教育需求已经形成,甚至已经有不少地方开始出现私塾,一些从大陆来的不得志读书人开始教授传统儒学,若是放任这种情况发展下去的话,日后恐怕还会形成儒学一家独大的局面。
李愔对儒学并没有什么偏见,甚至感觉儒学在修身方面,还是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不过相比较而言,李愔还是更看中算学、天文、化学、航海等实用的学问,所以他并不希望台湾和大唐国内一样,变成儒学教育的天下。
也正是因为如此,李愔在齐王府的官制中,再次增加了一个教育院,任命谢纯为院长,花广为副院长,专业负责教育系统的架构。
谢纯和花广都是李淳风的高徒,之前随李愔一起到了登州,开办了航海学院,教授学生学习航海需要的各种知识,不过现在航海学院已经搬迁到了基隆,他们两个因为能力出众,而且又对算学、天文等学科都有很深的造诣,所以被李愔破格提拔,成为台湾教育系统的架构者。
李愔虽然不懂教育,但后世好歹也上了十几年学,正所谓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所以他结合台湾的实际情况,再加上后世受到的十几年摧残,很快决定将现在台湾教育分成三个阶段。
其中最基础的自然是小学教育,也可以称为基础教育。这种教育将在新设立的小学里完成,开设语文和算学两门最主要的学科,其中算学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主要是些加减乘除的运算,不过李愔带来的阿拉伯数字已经传播开来,所以现在算学也都是以各种数学符号来演算。至于语文则主要还是以儒家教育为主,从启蒙的三字经、千字文,一直到论语、大学等。
另外在小学教育中,学生还会接触一些最基础的天文、化学、生物、航海等方面的知识,一方面是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另外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打好基础。
基础教育完成后,就可以进入到中等教育阶段,这时期学生们主要还是以语文和算学为主,但是天文、化学等方面的杂学比重开始增加,学生们可以学习更加深奥的知识。
而在中等教育之后,则是大学教育,这方面李愔十分省力,他将那些商人开办的专业学校,以及官方开办的各种专业学校,分别按学科合并,形成类似后世专科大学的学校,比如学习航海的航海学院,学习各种物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