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烽火-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必武没有任黛丽丝离开,他跑过去,一把抱住黛丽丝,然后是把黛丽丝的娇躯给扳正过来,这一下是四目相投了,可黛丽丝很快地把视线移到另一边,她不敢与张必武对视。
张必武发自肺腑的真心话:“黛丽丝,你一定会回来的!哪怕你回到英国,你也会回到我的身边!我可以和你明说,要是你不回来的话,那么以后我就带兵把你抢回来!从你们的英国抢你回来!让你们的英王把你给献出来,让你回到我的身边!”
黛丽丝一听更是泪流满面,她是不舍得张必武,她心中也犹豫是不是留下?可她是英国人!而且她清楚,威德尔还有阴谋呢!就算是要张必武帮她去杀刘香,张必武也是危险的!
刘香纵横南海多年,就连郑芝龙还有明朝各个优秀的将领都无法将其给击杀,原本郑芝龙以为他死了,他却使个瞒天过海之计,瞒过了世人!
又是一个激情的吻!良久,两唇才分开。张必武也松开了黛丽丝,说:“走吧!黛丽丝,我相信你还会再回来的!我等着你!”张必武自信满满。相对于张必武的自信满满,黛丽丝则是痛苦和充满着犹豫的。
;
第三十二章 威德尔的阴谋
原本是痛苦和犹豫的黛丽丝一咬银牙,然后口不对心地大声地骂道:“张必武,我讨厌你!尤其是讨厌你的这种过分自信!我才不会回来的!”一说完,她就扭身,擦着眼泪,快速地跑开了!她清楚要是自己不跑的话,说不定她就无法停下来了。
张必武望着渐渐远去的身影大叫:“我等你回来!黛丽丝!我的大门永远为你而敞开!”
张必武心里很难过,他知道要是明朝的女人只要发生了关系,大多就会认准跟到底的,而且对男人三妻四妾也不会多抵触。可是黛丽丝不是明朝人,她是英国人,有着不同的环境和价值观。对爱情的唯一是非常看重的。
张必武就算是再想黛丽丝留下,也留不住黛丽丝。除非他能放弃秦怀玉,可惜张必武放弃不了秦怀玉,秦怀玉是他心中最爱的女人!他是绝对不会放弃秦怀玉的。
要是黛丽丝能找到比他更好,更能爱黛丽丝的男人,那么张必武就不会去阻止,会祝福她!其实心中一直想着黛丽丝能到自己的身边,不要离开。而且张必武料定,就算是自己身边多一个女人,秦怀玉也不会反对的。
所以张必武只能对黛丽丝说他的大门永远为黛丽丝敞开,只要黛丽丝想到他的身边,他随时欢迎。美人如此多娇,为此英雄自古是风流的。爱江山更爱美人,为美人不惜烽火起,逞豪雄!
美人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自古美人爱英雄,故英雄难过美人关,所以英雄想要不风流是很难的。自古以来留下无数的英雄佳人的传奇,让后世不断地歌颂,并且为之向往。身为英雄的张必武自然也不例外,他喜欢黛丽丝也是正常不过的一件事情。
而在远方还有陈谦的人在监视着!张必武没有发现,不!应该是说离别的伤感,令得张必武没有发现。
张必武清楚就算是威德尔还想有所行动,因为知道了黛丽丝和他的感情,威德尔说什么也不会让黛丽丝出面了,免得横生枝节。
黛丽丝在跑出了驿馆之后,她迈不开脚步了,她居然就双脚软在了地上,她哭了,哭得很伤心,很是难过。张必武说过的话围绕在她的耳畔:“我等你回来!黛丽丝!我的大门永远为你而敞开!”话是这样的清晰,无法驱散得去。
尤其是炽烈的念头——秦怀玉到底是什么样的女人?为什么让张必武爱她疯狂?一定要见到她!无论如何都要见到她!不然如何甘心?
这个念头就像是一只毒蛇死死地缠绕在黛丽丝的心头,就算黛丽丝回到了英国,她也不能扼杀这个可恶的念头!一定要见到秦怀玉,知道她是什么样的女人!
还有以后对张必武的思念就像是毒药,黛丽丝中毒已深,无药可解。两面的纠缠之下,黛丽丝就算是回到了故国,她会不顾一切地来到万里之外的中国,回到张必武的身边!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而此时,有个人过来了,这正是威德尔!原来威德尔一直都尾随在后面,现在才现身了。
威德尔拍拍黛丽丝的肩膀,说:“走吧!黛丽丝!我本来就不应该让你来的!可是我不得不让你来,因为让你好死心!而且我也看看张必武能不能办到,杀死大海盗刘香!他能破坏我们的计划?不!这是不能的!我和你爸爸妈妈是好朋友,我也是看着你长大的!才让你来了却这一心愿!”
威德尔所说的和心里不同,他答应刘香只要刘香能不计较广州内河之战时威德尔因为一艘船受损而不再作战撤离战场的过错,继续共奔彼此利益,就让刘香能睡一个洋妞,刘香一直垂涎欲滴的——黛丽丝!
有交通总兵陈谦的牵制,张必武想立功是很难的!他怕张必武会离开这里,那样,他就无法报仇了。他也想害死张必武,知道刘香心狠手辣,又与刘香抢女人,两人势必大打出手,那时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把刘香给拉下马来,作为刘香后台的荷兰也不能不伸出手来作战了。那样就等同于威德尔又有了一个帮手。
刘香和荷兰的关系很好,就算是张必武真杀死了刘香,那样也算是折了荷兰人的一条臂弯。因为英国击败了西班牙之后,就与新近崛起的荷兰不断地有摩擦。爆发战争也是可能的!
在亚洲这边,不能让荷兰人得到太多的利益,尤其是能获得好多钱财的对华贸易,英国不能成功,荷兰最好也不能!
没有大量的财富运回荷兰,荷兰的国力就不能增强,那时英国和荷兰的对决,英国就有更大的胜利把握了。
威德尔一笑,不管最后的结局如何,对他都是有利的!他只不过是利用了黛丽丝这个美女!美人计使得太棒了!
威德尔刚刚是和刘香的一个手下一起来的,刘香是知晓黛丽丝来找张必武的,当然威德尔是说看不住黛丽丝,让黛丽丝出来找张必武了。黛丽丝喜欢的人是张必武!
威德尔还不忘大加地渲染,广州内河之战,要不是没有张必武的话,他们就能成功了,刘香的仇人朱可贞的人头就能拿到了。说多这些,就让刘香的心腹手下去禀报刘香,从而让刘香非杀张必武不可。
只是威德尔没有料到的是张必武已知晓交通总兵陈谦收受贿赂,是他们的内应,要扳倒陈谦,从而消除内应,打好这一场击败强盗的大仗!
威德尔开始了他的计划,威德尔已经出现在了虎门一带,不止他,还有刘香的海盗也全部出现了!就连荷兰人也出现了!
葡萄牙一听说,他们自然也是蠢蠢欲动,只待英荷、海盗等占了便宜,那么他们也会来趁火打劫,他们强盗的本质是不会变的。
只是以张镜心为首的广东当局却没有察觉,他们还是沉浸在胜利的欢呼之中!张必武也没有出击,把陈谦的罪证拿出来,他也在等,等待一个机会!
;
第三十三章 陈谦出逃
终于张必武等待的机会来了!威德尔动手了!在9月10曰广州内河明英水战之后的9天——19曰,威德尔在虎门地区纵火烧毁了三艘中国帆船,焚毁一个市镇,抢夺30头猪。
当然他只是小试身手,接下来还会更大的举动呢!
19曰,张必武一听说虎门出事就知道该出手把陈谦给扳倒了!把罪证摆在了张镜心的眼前,张镜心又考虑到陈谦是交通总兵,他刚上任没有多久就惩治总兵,这多少也说不过去。加上虎门又出事,虽说陈谦是收受了英国的贿赂,可还得依靠他解决虎门之难啊!
陈谦倒也聪明,他一直都抓不到张必武的把柄,没有想到张必武与朱可贞联合在一起了戳到了他的疼处!而远在燕京的兵科给事中凌义渠的弹劾才刚刚上了,还没有能传来这里,要是传到这里,张镜心一定会逮捕陈谦以查其罪。
陈谦想到朱可贞和张必武一个鼻孔出气了,而朱可贞以前任过锦衣卫副千户时就与凌义渠有交情了,因此朱可贞一定会请到凌义渠的。可是陈谦又有侥幸的想法,希望凌义渠并没有被朱可贞说动,或者是凌义渠弹劾皇上不相信,从而他平安渡过此劫。
陈谦便出声他想调用人马从而把英国、荷兰、海盗等都击败,从而证明他的清白。
张镜心也是出于官官相护的心态,他也不想与手下的总兵官关系搞得太僵,便同意了,让陈谦带兵两千去扑灭英国、荷兰等。
张镜心同意了,就算是朱可贞和张必武一再地劝告也是无济于事的。最终还是让陈谦带兵离开了。
陈谦的两千兵中有一千人是他的私家兵,明末将官都是在所统率的军队中选出一些人来私养,这些私家兵得到的俸禄都会比其他人要好得多,有好处先给私家兵,所以私家兵对于主将是忠心的,甚至于听主将的命令胜过朝廷的。
陈谦把家小都安顿好了,他打听着广东方面的消息,怕万一身在燕京的凌义渠真的弹劾他了,真的要把他逮捕下狱的话,那只好不当官,把这些士兵挟持着去当海盗!反正刘香当海盗不也是吃香的喝辣的吗?郑芝龙因为手中有实力,朝廷最终也只能是招安。
陈谦打算,他有两千官兵,再慢慢地扩充,到时他的实力一定比郑芝龙还强。那样,朝廷还会再招安他的,他还能再当回总兵。当然这是最后不得已要走的退路,能避免就尽量避免这一点。
朱可贞不由担心极了,要是陈谦带了两千人,与强盗们在一起,哪怕是明正其罪,也难以抓住有兵权在手的陈谦啊!
陈谦不会真的把两千人拉去虎门的,要是英国人为祸虎门的话,对一方百姓来说是劫难啊!陈谦的两千人马屯扎在离虎门也不远的地方,就是不出击。
当然威德尔也是时刻地注意陈谦的举动,当陈谦带着两千人马到来的时候,虎门炮台已经遭受到了攻击,把守的把总不战而逃。
为此,张必武的他们听到了一个不幸的消息。
蔡九仪看望着受伤的张攀,他们人都在这里,此时,林翔凤快速地进来了,说:“不好了!虎门的袁玉佩危险了!”
“什么?”他们一听全傻了!袁玉佩怎么会危险呢?按说袁玉佩不是呆在东莞的家里吗?他又怎么会跑到虎门呢?真是奇怪啊!他们想不通。
“唉!”林翔凤便把袁玉佩的信给拿了出来,让大家听听。原来信中写到袁玉佩因为他的老朋友们个个都立功了,就算是他腿脚不方便了,他也不愿意呆在家里,像个废人一样让子孙来照顾。
他在以前随袁崇焕去辽东时就想着马革裹尸,现在好不容易有个机会,他情愿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打击强盗,哪怕因此而战死。
袁玉佩更把以前他在辽东抗击满清时所穿的铠甲给穿在身上,特意去了虎门,也想像兄弟们一样立功,就算是立不了功,战死,也是男儿本愿!
他还料定强盗会们再次出现在虎门炮台!因为他们认为他们曾经侵占过一次,明军就没有防备,这就是他们必来的原因。袁玉佩认为只要他到了虎门炮台,就候个正着,一定有用武之地。
张必武他们看到袁玉佩所写的信后则是直叹气,林翔凤说:“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袁玉佩死!必须去救他!”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