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烽火-第5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禤建豪要把他的主意给说出来,一定能说服张必武的,理由是这样的:
既然吴三桂可以向越南借道,那么张必武为什么就不能从越南借道而来呢?与其和吴三桂坚兵暴于野,不如另寻他路,忽然地绕到另一边行军以奇袭昆明,这一件事要快才行。
缅甸的国王哇达姆摩是因为有吴三桂的帮助,弑兄之后才当上了国王,在国中,他的地位还不稳固呢!可以再扶平达力,或者是缅甸皇室中的成员。这一点就得先败缅甸军,要击败缅甸军不是一件难事。
哇达姆摩一败,他在国内的统治就受到威胁,只要他一被拖下皇位,缅甸就不能帮助吴三桂了。吴三桂的实力等同于减弱了。
而且张必武以一支军奇军突袭昆明,会让吴三桂大惊失色,那时张必武再全军猛攻是可以完成的。(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六章 还以颜色
张必武远军绕路是办得到的,怎么说,阿迷州还有曹变蛟等军呢,吴军四处分散兵力,一定不会注意到另外的地方。
要办成这一件事,就得要钱!把黎维祺给喂好了,想办这一件事,不就是一件容易的事吗?当然表面上还要装作想要加罪黎维祺,还派人以斥责黎维祺,以掩吴三桂,不让吴三桂做好防范措施。
并且多派歼细混入吴军之中。只要这一支偏师成功地出现在昆明城下,就能多散布谣言,昆明已破。那时,吴军就会军心动摇。
吴三桂为了保住他的家人,他说什么也会派一军回昆明的,又能再散布谣言以乱吴军的军心。张必武再率主力出战,定能获得全胜。
………………
张必武听到禤建豪的提议之后,他非常地高兴,他认为此计可行,当然是立即给钱拿去行事了,陈之龙和杨友龙立即启程,事不宜迟嘛,张必武也准备一支人马跟在陈之龙和杨友龙的后面,只要黎维祺一同意,立即就进军。
张必武自是统率着主力军屯在前,严密地监视着对方的一举一动呢!
张必武虽是不动声色,可他的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不知道禤建豪的此计能不能成功。就怕黎维祺是两边皆吃,就白白地葬送一支人马,这样本军的士气更加低落了。
张必武在等待着,他不能安宁啊。
确实禤建豪的计策成功了,越南王黎维祺同意借道了,反正有这么多钱,怕什么借?而且黎维祺自是明白张必武他们与吴三桂是敌对关系的,有你没我的。
这一支军是由黄起所率领的,张必武本来想亲自率领,可是被黄起阻止了,黄起认为张必武还是留守的好,要是有什么意外的话,最起码没有伤着张必武。
可以说,张必武把军中所有的精锐全都交给了黄起,黄起就带领着五千人风驰电掣地往前而行,他们出现在了昆明城下。
昆明城中的守军有一万多人,只是他们还不了解前来城下的对方有多少人马,一下子全慌了手脚,只好是派人去向吴三桂求救。同时,也派人进入缅甸,想向缅甸王求助。
在阿迷州,沐天波与曹变蛟前方的吴军一听说昆明遭到攻击,他们也是慌了,急忙回援昆明,至此防线是土崩瓦解的。
曹变蛟早已得到了通知,他已令全军作好了准备,只待对方一有动静,那就立即展开攻击。在他们前方的敌军一退,曹变蛟当然就是令全军一起展开了猛攻,把吴军给击败了。
曹变蛟就扫清了通往昆明的道路,只是曹变蛟并没有动,他想要率军以北上,支援张必武两面夹击吴三桂的主力军。
这一出,可就让吴三桂是始料不及了,他懂得用计来赢张必武,现在却被张必武来了个以眼还眼,痛揍了一顿啊!
吴三桂正在考虑该怎么样撤退的时候,忽然急报,张必武已亲督大军来军营前搦战了,不管吴三桂是不是接应挑战,他都派兵不断地攻击。
昆明受到威胁,吴军就没有斗志了,他们只想回到昆明以保自己的家人无恙,诸将士的家属多在昆明啊!
吴三桂知道再留在这里也没有用了,他只是想要让一部分人马先走,他自己坐镇在这里,让全军将士不至于全都慌了。
只是张必武早就散布了消息,就说昆明快支持不住了,要是他们再不快点回援昆明的话,他们的家人可就全完了!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吴三桂的一部分军兵是他的亲军先动,就已在其他的军兵中引起了哄动,他们个个都在说,吴三桂一心中介想先保他的家人,却不顾及他们将士的家属。
周王并不仁,而周王想要把他们留下全是在这里以挡张必武,他自己却先回昆明,然后逃之夭夭了,吴军将士们又何必为吴三桂卖命呢?
外面的喊声阵阵,张必武就要与阿迷州的曹变蛟一同夹击了,谁要是迟走的话,连命都不会留下的。
如此一来,谁也止不住了溃逃之势了,一个两个都是撒腿就跑,在竞赛着谁跑得更快。
吴三桂见状,恼啊!他是接连地叹气呢!偏偏他能听见张必武的叫声:“大家冲啊!消灭吴三桂!”
胡国柱和夏国相已来到了吴三桂的跟前,他们说:“王上,快走吧!敌军已杀到了!快走啊!快!”
吴三桂一望,可不是吗?对方是风起云涌的杀至了,速度很快。
吴三桂更望到了对方像是风一样地杀来,当先的大纛高举着的是张必武的旗帜!张必武是身先士卒了。
吴三桂一咬牙,说:“国雄啊,我们还会再有机会和你再斗的!你就等着瞧好了!这一次我是暂时地败给你,不用多久,我就会一并全向你讨还了!”
吴三桂转向他的将士大叫一声:“撤!”随之全军都跟着一同撤退了,他们跑得很快。
张必武心中一股气,他是当先就在前,他手挺长枪,武勋还不忘护卫周围,亲军们也跟着,一齐冲突着。把吴军杀得是狼奔豕突的,杀得个是七零八落。吴军根本就不能组织起像样的抵抗来。
吴三桂远远地望着,一个想法在他的脑海里浮现出来了,虽然吴军绝大多数人,他已是掌控不了,可是极少数人,他还能控制得住呢!
只要你张必武再一直往前冲,与本军脱离了联系,吴三桂就可以有转败为胜的可能了!
吴三桂已是目视夏国相,夏国相当然是知道了,吴三桂的逃跑变得缓慢了,在等张必武的追击过来。
“冲啊!”张必武还在往前冲,有几个吴兵拦着,都被张必武一枪枪的所挑。
一人在后大叫着:“主公,不能再追了!不能啊!”张必武往后一望,是卢象升追来了。
张必武看着卢象升,便说:“九老,如今吴军大败,且吴三桂就在眼前,我怎么能不奋勇冲上去,一刀把吴三桂给结果了呢?只要一杀了吴三桂,蜀地和云南就不战,传檄可定了!”
看得出张必武的心是很急的,他一急,就忘记了必要的穷寇莫追这一件事。
卢象升一指,说:“主公,你看看!吴三桂的逃跑是极有节奏的!他们像是在等您的追击啊!要是吴三桂聚焦了一支军,忽然把脱离了主力军的您给围击的话,想想看,主公是不是要陷入了危险之中啊?似此主公要有个三长两短的话,我军原本到手的胜利就会变成失败啊!主公啊,千金之子不坐垂堂!况你堂堂一方霸主,身为齐王之尊呢!”
张必武一听,他清醒过来了,他一远望可不是吗?吴三桂退得极其规律,像是在等待他的追来,就连吴军的士兵都和吴三桂在脱离了。
还有四方都有吴军在慢慢地游离,并不远离,似乎是听到了命令,在等待着时机。
张必武懂了,便高举着枪,大叫:“停!”军兵都是跟着跟了下来。张必武是在等待着后继人马的跟来,卢象升是特意赶来劝止张必武的,当然他也会命令后继人马快速跟来。
吴三桂在跑的时候,他还不断地回头望望,以看看情况如何,当他望到了张必武停止了追击,他全明白了。
张必武已识破了他的计策,他不会孤自追来了,他现在要等大军到来。吴三桂要是再不逃的话,等到张必武的大军一来,可就走不了啦。
吴三桂是用力地一挥马鞭就打在了身边的亲兵身上,大骂:“可恶至极啊!怎么能这样!就差一点了!可恶的张必武!”
夏国相在旁急劝:“周王,快走吧!回到昆明再寻破敌良策!”吴三桂也是把头一点,他认为方今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好的办法了。
吴三桂一走,自然吴军就跟着走,生死攸关,自然他们跑得很快,不敢慢,一慢,张必武就会追来,命就会丢了。
由于张必武要等人马的到来,自然就错过了最佳的追击吴三桂的时间,这一点,张必武比谁都清楚的。
放过了吴三桂,只能是兵围昆明,自然还不知要多久时间才能把吴三桂给消灭掉呢!只能是慢慢地来了,怎么说经此一胜,形势也是有所好转的。
张必武整顿了人马,他就直奔昆明城,他在途中还听闻了吴三桂在不断地收集着败兵,他要死守昆明,显然并不想逃到蜀地。
虽说,他要是逃到蜀地,依靠着天险以拒张必武,张必武要平定蜀地,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那时**不止了。
吴三桂是不遗余力地经营着昆明,毕竟他在蜀地,根基不稳,且蜀地经过了清军与张献忠之间的混战,**。蜀地已遭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各地的背叛又不断,吴三桂占据蜀地时,也是进行了许多的**。
吴三桂知道蜀民对他不服,且恨意十足,蜀地破坏又大,故吴三桂是大力地经营云南,经营昆明,把昆明当成了他的老巢。(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中国军战缅甸军
为此,吴三桂也就没有所谓的弃昆明,而回奔蜀地,以坐保蜀地的说法了。昆明能保,吴三桂就在,昆明不保,吴三桂就亡!
张必武占领蜀地也不是一件难事,只要他攻破了昆明,斩杀吴三桂的话,那时蜀地大多是传檄而定。吴三桂的主力军可都在昆明、云南啊,消灭,留在蜀地的各支吴军除了投降别无他法。
当张必武进军贵州的时候,蜀地就有人来向张必武请求,让他快点出兵,以解救他们。
张必武笑了,吴三桂是保不住西蜀之地了,他现在重要的是怎么把吴三桂给攻灭,这才是最为关键的一件事。
有一点缅甸的军队已进入了中国境内,他们是想救吴三桂的。张必武不以为然,他知道黄起一定会把缅甸军给打败的,他只须再派杨廷麟前往缅甸,让他们不再助吴三桂,不然的话,就会兴问罪之师。
黄起这一支军听闻了张必武已大败敌军,他现在就得把缅甸的军队给打败,从而推动缅甸军的换主,而引起了缅甸的内乱来,这是他们初次的战略目标。
黄起所率领的人马并不多,才是一万来人,而缅甸军则是出动了三万多人,三倍多于黄起,两军是相遇了。
万历初年,缅甸的东吁王朝因为在统一了缅甸之后,不断地蚕食中国的领土,想要把云南变成缅甸所有。在这样的情况,名将邓子龙等是出击缅甸,把缅甸打得大败。
尤其是明军把总高国春五百人是一举击破了缅军数万,连毁六座营垒。杀得缅甸军是没有了脾气,不得不诚服。
如今黄起当然也是想遁着先非的足迹,好好地大干一场,虽然缅甸军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