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烽火-第4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定国说:“鞑子如今以皇上为威胁,让我们投降,我可没有投降!我想诸位将军都有受到鞑子所派来的使者诈称以皇上之旨让你们投降吧?”
张必武和李过都是点头了,他们真的是接受过了,就算如此,他们也不会投降的。
其实谁都知道满清就算是擒住了永历,也不能让李过、李定国,张必武投降,只是这样子还是得做上一做的,以示满清的仁慈,也让张必武和李定国等不得不投鼠忌器,要做出忠臣样,就让满清可以暂时喘口气了。
卢象升在此叹气说:“本来我们还想进军西北的,以扩大马场,增强实力的,却因为皇上在敌军手中,且又新派使者来,就算是明知是伪诏,我们也不能立即出兵啊!身为臣子,多少也得有些时间来确认啊!”
李定国看着张必武:“进军西北?”张必武点头,应道:“是的!我想晋王认为我应该是向山东或者是燕京挺进吧?可是这些地方清军的兵力强盛,难以拔除。唯独西北,清军的统治不稳,且这里历来都是马场所在,要是攻破这里,我们可就是得了一个大的养马场啊!就能为我们培育出更多的骑兵来,这样就不惧于鞑子的骑兵了!”
李定国接连点头,他认可张必武的决定,东进很难有所进展,加上一旦逼得太急,或许永历帝会有个不幸发生。
确实攻打西北,这是容易的,因为道路已断,满清已难以顾及西北,西北的失守是意料之中的,对清廷的冲击不是很大。
张必武更是说出了:“我们现在想的是破西北之后,我就得和补之将军等撕破脸皮了!哈哈!”
“啊!”李定国不由一愣,为什么一攻破西北就会与李过撕破脸皮?如今团结一致才是硬道理啊!哪容得你互相倾轨啊?
李过说:“是啊!我和齐王不撕破脸皮,我们又怎么好让满清按着齐王的计策行事呢!满清内部乱,我们才有机会,要是不乱的话,我们很难有大的举动!我和齐王的纷争是为了以后的大进步啊!”
李过说得李定国是不明白的,张必武便对李过说:“补之将军,你就要再和晋王打马虎眼了!还是和他实说吧!”
李过这才实说了:“事情是这样的!齐王知道鞑子的摄政王和伪帝顺治关系不好,要是挑动他们关系恶化,相斗起来更好!当然还有所谓的辅政王济尔哈朗,三方互斗,满清就会消耗于内斗之中,这对我们是不是极为有利呢?”
李定国听到后,他接连点头,说:“对!这是釜底抽薪之计啊!好!那补之将军和齐王可就要好好地争一争,斗一斗了!不然满清又怎么会安心呢?”
三人都是同时大笑起来了,这一下李定国的愁云是一扫而空了。他们仨便携手入席,在席间言谈甚欢呢!
张必武是得一面侦探着燕京的情形,一面还遣使者到满清之中,强烈地要求放归永历,他明知这要求不过是屁,还是得好好地做个样子。
在知道没用之后,张必武又派多一个使者去了,这一次可不同了,张必武要说的是如果不把永历皇帝给送回来的话,就会立即兵发燕京,以解救永历了。
张必武还不止是说说,他居然还开始了厉兵秣马,一副积极备战,要举倾国之兵啊!李过同样也是如此,要与张必武一同响应。
顺治一见这形势,他急忙下旨,让各方都严密提防,构筑防御措施。相对于多尔衮却是在摇头,因为多尔衮觉得张必武是不会东进的,只会进军西北,当张必武和李过的联系一进军西北的话,那么是摧枯拉朽,无人能挡的。
多尔衮想到提怎么挑起张必武和李过的关系,让他们恶化起来,加上他又听闻了李过曾经指责张必武对于永历的被擒是有负有责任的,那更好从中取事。
多尔衮还知道一点,何腾蛟、瞿式耜等极想把永历帝给救回来,张必武不动,李过自然就不动,而李定国虽有心,如今他到了湖广等地,等同于受制于张必武,更是奉张必武为主了,以听从他。张必武就等同于实力的增强了。
要是挑动何腾蛟和瞿式耜等人要救永历的心念,更会影响到李过和李定国,他们与张必武的心就不齐,不一致。似此,他们就不能拧成一股绳了!
第四十三章多尔衮的还击
多尔衮想通过何腾蛟、瞿式耜来让张必武等反清势力不和,可以说,张必武想的是挑动满清三股势力多尔衮、济尔哈朗、顺治。张必武和满清两边都是想到了破坏敌人中的团结为突破口。
而多尔衮同样也是在想让张必武等不能团结,看来谁都明白,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有更强的杀伤力啊。
只是多尔衮没有想到,西北一失,他就有大祸了!朝中的矛头都会一致指向他,霸占着茅坑不拉屎。那样,等不到他挑动张必武、李定国、李过、南明诸臣的关系,他们满清内部就先乱了。
是的!清廷大臣们都在讨论着关于张必武进军西北,很快地就攻占西北的事。
顺治当初一听到这一消息的时候,他并没有什么悲伤的,他在陕西、河南和山西都落入敌手之时,就懂得要保住西北谈何容易啊?况且西北的统治并不巩固,随时都会有失控的可能,就算是丢了,也没有什么好可惜的呢。
只是要在这上面好好地做个文章,不能让西北白丢,比如说,弹劾多尔衮,极可能地把权力聚回顺治的手上。
在上次派三个大臣取得了预想到的效果,多尔衮的威严经过那一次的失败,已被沉重的打击了,那么这一次再出手,一定也能旗开得胜的。
顺治一想,当然又再次指使人来干这事了,当然充当主力军的纳喇氏。尼堪当然是要出班以奏了,他的奏章中就是说多尔衮的失策,才令得西北丢失,要是让张必武等拥有了西北,就有了马场,燕京城下可能都有张必武的骑兵出现了。以后与八旗兵较力的汉骑兵就会成为劲敌!
为此,多尔衮不得不付出代价,他不能再净占着茅坑不拉屎了!必须让出权力。
毫无疑问,纳喇氏。尼堪的话一出,立即得到了很多人的赞成,这些人也是顺治所做好的,他们一致要求多尔衮让出权力来。
顺治还是有些害怕的,他不敢明里来啊,毕竟上一次要剥夺多铎的权力,没有能做到,如今他也只是试试看,同时也显示出他的权威来。
还别说,张必武和李定国等联合在一起,令得满清贵族都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他们惶恐不安,为此也有很多人都提出了,多尔衮再不能解决的话,就要让出权力来。
济尔哈朗见到多人起来了,他还真是喜劲了,毕竟上一次要逼病中的多铎交出兵权之时,虽不成功,可是济尔哈朗的世子济度多少也占到了好处,也得到了一些兵马。
这不正是对抗多尔衮的战斗中取胜吗?况且济尔哈朗又见到了顺治是步步紧逼的,这一次说不定真能扳倒多尔衮!多尔衮以前一直有病,这是济尔哈朗就得到的情报,如今多尔衮能这么爽快的答应,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他的身体不行了,不得不进行休养啊。
济尔哈朗跳了出来,他支持多尔衮要实在不行了,就不能再霸着权力,怎么说,现在满清也面临了极大的危机了。
这些消息早有人是传到了多尔衮的耳朵里,多尔衮便是在这一天上朝,他不用做什么,只要他站在朝堂之上,还有谁敢说剥夺他的权力呢?哪个不得服服帖帖的呢?
原本是闹哄哄的,群情鼎沸的殿堂,因为多尔衮一到,谁也不敢出声了,一个两个都是低下了头,不敢抬头来看多尔衮呢。
就连顺治也是看着多尔衮,他也喘不过气来,坐都坐不稳了。虽然顺治不敢地告诉自己,一定要镇定下来,因为群臣都是在看着他呢。
济尔哈朗见状,不由是叹气了,他就知道顺治哪怕是展示出了他的才能来,到头来只要一见到多尔衮就像是老鼠见猫一样,无法雄起啊。
群臣也是在看着顺治,也想知道顺治能不能向多尔衮要回权力来,当他们见到顺治的熊样,就知道没戏了!
多尔衮环顾群臣,恢复了他的尊严,便问:“刚才是谁说想要我把所有的权力给让出来的!你们之中又有谁能有把握能败张必武呢?要是可以的话,他就立即给我站出来!向我说明,该怎么做!该怎么样让我大清一统天下!我多尔衮可不是那种贪恋权力的人,只要我大清能繁荣昌盛,不管做什么,我都愿意!”
多尔衮又环顾群臣又一次吼道:“站出来啊!给我站出来!让我能们听听他的高见,要如何才能灭亡张必武等贼,统一天下!他就有资格成为辅政王乃至摄政王!”
哪怕多尔衮叫得再大声,也没有一人胆敢站出来,他们还是低着头。谁都知道多尔衮是当今满清最有能力的一个人,他都摆不平,谁能做得到?
济尔哈朗在逃避,他不想多尔衮的目光落到他的身上。多尔衮并没有针对纳喇氏。尼堪,却是对济尔哈朗极为仇视。
济尔哈朗大有一番大难临头的感受,他看着多尔衮,多尔衮也看着他。
多尔衮冷笑一声,说:“济尔哈朗啊,你是不是很想我的皇父摄政王之位不能保住,从而让你上位啊?那好!你就立即给我去攻击张必武!我限你三个月灭掉张必武,不然的话,哼哼……”
多尔衮是带着威胁的语气,他就是想要逼济尔哈朗上绝路呢!
济尔哈朗便反问:“多尔衮啊,那你可不可以办到啊?要是办不到的话,你就不要逼我三个月内完成这一件事!”
多尔衮就是等济尔哈朗的话,说:“那好!既然你都做不到了,你凭什么就说我是占着茅坑不拉屎啊?而且大家都是认为生病中的多尔衮是不能总理朝政,要是没有生病的多尔衮,那理所当然就是摄政,整个朝中大事都得由我来决定了!是不是啊?”
最后一句是不是,多尔衮是大声地吼了出来,仿佛整个宫殿都在颤动起来了。
这一下,群臣都是战栗了,谁敢违逆多尔衮啊?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啊。
有些臣子都站了出来,说:“对!我们拥护皇父摄政王!大清不能没有皇父摄政王!”
顺治一看,他整个人都傻了,多尔衮只须轻描淡写地一下,就能把他所有的努力都给消化掉了。
不过顺治没有想到一点,那就是纳喇氏。尼堪并没有被惩处,这就是多尔衮的想慢慢地放手让顺治走的原因。
多尔衮也不惜与济尔哈朗公开分裂了,因为多尔衮知道自己的病重了,在他病重的期间,济尔哈朗是多方地想扳倒他,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济尔哈朗正在死抓着皇太极之死来做文章,他一直在表面上都是对多尔衮服服帖帖,可是这一点上,他是一直要抓住死穴,不动手则已,一动手就置多尔衮于死地!
这是多尔衮不能容忍的,不要以为多尔衮的病好了,其实他还在咳呢,他的身体还真不允许他出来逞强,可是没有办法啊!再不出来,压一压的话,他就死定了。
济尔哈朗看着多尔衮,多尔衮也看着他,多尔衮便说:“济尔哈朗啊,本来我以为我不在的这段曰子,你能好好地把住朝政,能为皇上分忧!可是你呢?你办到了吗?”
济尔哈朗还是没有出声,他在心中盘算着,多尔衮将会怎么样对对待他。
多尔衮看着他,便说:“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