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知识大全-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0.不要将电池暴露在高温或严寒下,像三伏天时,不应把放在车里,经受烈日的曝晒;或拿到空调房中,放在冷气直吹的地方。当充电时,电池有一点热是正常的,但不能让它禁受高温的“煎熬”。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最好是在室温下进行充电,并且不要在上覆盖任何东西。
11.镍镉(N iCd)电池充电前必须保证电池完全没电,再充电后必须保证电池充足电。
12.如果电池放置太长时间而未用,最好到维修部门申请给电池作一个活处理,也可以自己用一个直流恒压器,调整电压为5~6V,电流500~600mA反向连接电池。注意,一触即放开,最多重复三次即可,经过这样处理后,再用原装充电器进行“调整期”充电。
13.充电时不是时间越长越好,对没有保护电路的电池充满后即应停止充电,否则电池会因发热或过热影响性能。
14.锂离子电池必须选用专用充电器,否则可能会达不到饱和状态,影响其性能发挥。充电完毕后,应避免放置在充电器上超过12小时以上,长期不用时应使电池和分离。
=
如何制作丝瓜水
1。先种丝瓜
2。等丝瓜采收完后。可在根部之上30公分处切掉。茎部上端插在干净酒瓶中。把酒瓶口封住。以免异物掉入。
3。一至二天既可取下瓶子。瓶中丝瓜水可有半瓶。瓶口盖好。可存放于冰箱
4。每次使用后随即放入冰箱。可保存半年左右。
5。天天可敷早晚各一次。不必洗去。照日常洗脸方式。要洗时再洗
6。其效有甚于化妆水或是乳液。且无副作用(不若化妆水或乳液类含有香精或防腐剂)
7。可收敛毛细孔。促进皮肤新陈代谢。使皮肤细嫩。惟有痘痘者暂不使用
=
如何制作杨梅汤?
原料配方鲜杨梅500克白糖300克
制作方法11。将鲜杨梅(如无鲜杨梅,也可用杨梅罐头代替)拣去杂物,用水轻轻洗净(防止弄破果实,损失果汁);放入洁净锅加糖腌渍,待腌出水后,置小火上煮,随煮随搅(时间不宜太长,否则色泽变暗),煮汤3~5分钟离火,装入清洁消过毒的玻璃瓶内,封好,晾凉,入冰箱冰镇。
2。食时,取出杨梅5~6个,放入玻璃杯中,再倒入一些杨梅汁,加适量冰块或冰水饮用(加冰水量为杨梅汁的3~4倍,即500克杨梅制的汁,加冰水1500~2000克)。
制作方法21。杨梅加糖,腌出汁后加清水1500~2000克,小火煮沸,离火,装入溶器,晾凉,入冰箱冰镇。
2。食时取出,倒入玻璃杯中饮用。
产品特点鲜甜可口,生津开胃,清凉解渴。
橄榄杨梅汤
材料
食物:生橄榄10粒,杨梅15粒。
功效
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治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腺体炎、咳嗽痰稠;治解酒毒、胸中烦渴、暑气、消化不良等。
做法
鲜橄榄(连核)、酸杨梅、水2碗煎浓汤饮之,怕酸涩者酌加糖调味。
说明
酸梅为梅子再行腌制而成,日本人、我国北方人均喜作菜肴佐膳和调味,功能止嗽除痰、止渴生津、除烦。《本草纲目》记述:“治中风惊痫、喉痹。”
=
如何煮出粒粒晶莹、松软香甜的米饭?
煮饭时,在大米中加少量食盐、少许猪油,会使饭又软又松。
煮饭时,往水里滴几滴醋,煮出的米饭会更加洁白、味香。
煮干饭加热时间长,维生素B1损失会超过30%。如在煮饭时撇去米汤水,维生素损失超过40%。
剩饭重新蒸煮,可往饭锅水里放点食盐,吃时口感像新饭。
在煮饭水里加几滴沙拉,可使米饭粒粒晶莹。而滴几滴柠檬汁,则可使饭粒柔软。要煮一锅蓬松的米饭,可在锅里撒一点盐。煮饭时加点醋能防米饭变馊。热剩饭时,在蒸锅水中加入少量盐可除去剩饭的异味。
若用陈米,可把陈米多淘几遍,洗干净,浸泡半小时至1小时,在煮或焖时,加入少许植物油,开锅后用筷子稍加搅拌,并渐渐减小火量,多焖一些时间,用此法煮的陈米饭,较为暄香。
米饭夹生可用下列方法补救:若全部夹生,可用筷子在饭内扎些直通锅底的小孔,加适量温水重焖;如为局部夹生,就在夹生处扎眼,加点水再焖一下;表层夹生,可将表层翻到中间加水再焖。如在饭中加两三小勺米酒拌匀再蒸,也可消除夹生。,可往饭锅里倒点米酒,再煮一会便成
=
如何自制指南针?
自制指南针
材料:缝衣针、蜡烛、铁丝、冷水、透明塑料瓶、铁锤、细木棒
制作方法:1。用铁丝缠住缝衣针,然后放入火中烧红,之后马上浸入冷水中冷却。要记住:浸的时候一定要把针按南北方向摆放,这样针才能变成小磁针。还有,你一定要小心别烫着!
2。把塑料瓶剪去口,用铁锤在底部的中央扎一个孔,然后把细线一端拴在小磁针的中部,再把线从孔中穿过。倒立塑料瓶,使小磁针慢慢静止,这时你会发现,小磁针的一端指向的是南方,另一端指的是北方。
=
入春时如何防治感冒?
今年春冬天气变化无常,这种急剧的天气变化会让不少人受到感冒的侵袭。从各大医院门诊来看,入春以来接待的感冒患者也有所增加。我院近期学生感冒人数不断增多,专家提醒,季节交替的时候,每个人都应该注意预防感冒和流感。因为空气干燥,温度变化大,呼吸道黏膜保护作用降低,换装过早或体质原本就比较弱的人,尤其是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若不注意保暖极易诱发感冒。有些人还可能因为感冒而诱发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扩张等。
治感冒不要自作主张
西医认为,感冒主要是病毒引起,流感病毒主要由空气飞沫传入呼吸道。有些人认为;感冒不吃药可自愈是不科学的。医生主张应该重视感冒,以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有些人认为,中药绝对安全,感冒初期可随意增加药量,控制病情发展,这也是不科学的。因为,大剂量的药物会增加肝、肾的负担。因而,患者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感冒的早期阶段,症状轻微,宜注意休息,多饮热开水。根据症状,适当选择1-2种有针对性的药物。感冒症状较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病毒性感冒可以用中药治疗。中医学认为,感冒是一种外感性疾病,感冒除风邪侵袭的原因外,还与不同体质有关。
通风换气对预防感冒最有利
专家提醒,预防感冒的有效方法是:1、注意室内的通风换气;2、保持室内湿度;3、补充足够的水分,以保持呼吸道黏膜的湿润;4、适当休息、补充维生素,以增强机体抵抗力;5、饮食应选择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等。而大剂量服药和大运动量消耗体力均是不可取的。
另一则:进一步加强伤寒副伤寒防治工作
中国宁波网2月26日消息(记者 孙世云) 春节过后,宁波市的伤寒副伤寒发病人数仍有上升趋势,呈现了自去年元旦后的第二个小高峰态势。昨天,宁波市卫生局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各地各部门采取更有力措施,加强对伤寒副伤寒的防治和控制力度,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据了解,自今年1月1日至今,宁波市伤寒副伤寒发病人数同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35。41%,根据实验室诊断,其中病人的91。03%为甲型副伤寒,比常态成倍上升。发病病人中年纪最小的仅1岁,最大的为86岁,发病人数中工人和农民比例最高,其次为公务和商务人员。据宁波市卫生局卫监疾控处处长俞文源介绍: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春节过后的这个小高峰明显同春节期间聚餐多及市民爱吃生吃半生吃贝壳类小水产品有关,许多市民抱着侥幸的心理,在节日期间生吃半生吃贝壳类小水产品,是导致近期伤寒副伤寒病人上升较快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在近期发病病人中,还发现了个别二代病人和极个别医护人员,需要有关方面引起高度重视,做好传染源的控制和消毒工作,以彻底杜绝伤寒副伤寒的大规范暴发。
宁波市卫生局副局长干爱玲说,此次伤寒副伤寒疫情虽然初步得到了控制,但离真正的有效控制还有一段距离。她要求各地要切实加强对贝壳类水产品的检测检查,加大对餐饮企业,特别是中小餐饮企业、夜排档、熟食摊的检查力度,包括是否供应生吃半生吃小水产品、餐具消毒是否到位等。对学校、企业、医院食堂更是要作全面的检查,对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要加强健康督查;各医疗单位要抓好病人的规范治疗,加强病人的跟踪服务和传染源管理,同时要对非传染科室的医护人员加强有关知识培训;另外还要加强对饮用水、出厂水水源水质的检测。同时各级各部门要搞好宣传教育,让广大市民了解伤寒副伤寒的相关知识,不生吃半生吃贝壳类小水产品。
=
软饮料是指什么?有硬饮料么?
软饮料指的是经过包装的乙醇含量小于0.5%的饮料制品。据原料和产品形态的不同,软饮料多达八大类:碳酸饮料、果汁饮料、蔬菜汁饮料、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固体饮料、天然矿泉水饮料,以及其他饮料如橘子露、杨梅露、茶饮料等。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的饮料产品主要是碳酸饮料、果汁饮料、乳饮料、茶饮料和果蔬汁。如何科学选购饮料呢?不妨听听有关专家的以下建议:
首先,要注意甜味剂和防腐剂的品种及剂量。此类剂量应当越少越好,如一个体重6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对糖精钠的摄入量最多不可超过150毫克,人体每公斤体重对其他的每日最高限量分别是甜蜜素11毫克、甜味素40毫克、安赛蜜15毫克、苯甲酸钠5毫克、山梨酸钾25毫克。建议尽量选用含天然添加剂的饮料。
其次,认真辨识标签内容。
第三,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最好要远离含人工合成添加剂较多的食品,多摄取天然营养品。
第四,选择对自己合适的口味。
第五,了解饮料的功效。饮料有营养型和非营养型两种,营养型饮料包括果汁类、菜汁类及乳类,注意此类以营养为主、解渴为辅的饮料在包装上无“饮料”二字。
专家还提醒人们注意:乳化饮料(如花生乳饮料、豆乳饮料等)虽有一定的营养素,但不是奶制品,而是以解渴为主的饮料;含糖量高的饮料不能充分解渴,补充水分最快的是纯水;果汁饮料富含营养,适量最好,多喝未必有益;水果饮料浓浆与浓缩水果浆有很大的区别,浓浆太酸太甜,不稀释就达不到正常饮料的口感。(
=
三生石到底是什么,和因缘有什么联系?
三生石在与飞来峰相连接的莲花峰东麓,是“西湖十六遗迹”之一。该石高约10米,宽2米多,峭拔玲珑。石上刻有“三生石”三个碗口大小的篆书及《唐圆泽和尚三生石迹》的碑文,记述“三生石”之由来。石上多唐、宋时的题词石刻,大多已不可辨认,只有元至正元年(1341年)秋九月太史杨瑀、翰林张翥等人的题词仍清晰可见。
宋朝的大诗人、大文学家苏东坡曾经写过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僧圆泽传》;这个故事发生于唐朝;距离苏东坡的年代并不远;而且人事时地物都记载得很详尽,相信是个真实的故事。
原文是文言文,采故事体,文章也浅白,所以并不难懂,我把原文附在下面,加上我自己的分段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