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抗战918-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过留下的棋子拿下哈尔滨和齐齐哈尔。而现在日军还没有反应过来,拿下哈尔滨和齐齐哈尔正是时候,一旦错过,再攻打,就算有内应,也要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代价。而自己,显然没有在这会看透战局,想法还是简单了。
“哎……”
董库轻叹了声。这就是差距啊!不是穿越就可以成为帅才的。
至于海岛上的这个数据到让董库吃惊不小,他也没想到,几个月没过问的海岛,居然有这么多人了,而且海岛上的战士数量也超出了想象,在他打出华夏先遣军旗号后,暗堂通过各种手段,打着先遣军的旗号网罗了近十万的热血青年,且以学生为主,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已经具备了超出现有已知部队战斗素质的能力。
刘忠和山子没有汇报的原因是都认为这是董库安排的。壮大有什么可问的,只是他们都不知道,这是柳败城暗中安排,由李开山执行的计划。
这些都是枝梢末节了,董库对于攻打哈尔滨并不太担心,因为柳败城在哈尔滨经营了几十年,老底子都在哈尔滨,加上他安排的棋子和龙祥饭店内的单兵武器,就手上的力量也足以拿下仅有两个联队的步兵,平房731一个联队,杂七杂八加起也不足一个旅团的兵力。
到是柳败城说的,建立自己的兵工厂,并将相关的产业建立,完成完整的军工体系是他一直纠结的。而柳败城给出的方案是可以去德国购买,有邵胖在德国的军火关系,用黄金购买设备,想办法运进来。
可运进来谈何容易?
走关内,架不住军阀卡壳,就算安全进关,也无法运抵哈尔滨不是?毕竟沿途都是日本人的地盘。
第175章战略目标转移
良久,董库才回过神来,也知道了自己跟名将、帅才的差距,遂给柳败城发去了电文,希望他能回来,自己也好有个商议的人,或者说有个真正意义上的帮手。
少卿,柳败城的电文回来了,让董库意外的是,此时他就在哈尔滨,而且已经回来半月有余。
知道柳败城已经回来,董库这才沉下心来考虑具体的事情。
攻打哈尔滨,不能等狗蛋的大军了,他们在越来越大的风里就算赶到,也要两天以上,再赶到哈尔滨,四天左右的时间,一切似乎都来不及了。
至于齐齐哈尔,他手里这点兵力更是不够,唯有借助赵将军的力量,让他负责打齐齐哈尔,并给自己一部分人来攻打哈尔滨,这样,可以保证在同时发动进攻,同时拿下两座城市,堵住江桥。没有重武器的日军如果越过冰封的江面,在大雪里,就算自己一个团,也完全可以挡住他一个旅团的进攻,并耗没他!
仔细的推敲了下,董库深吸一口气,快速拟就电文,发给了珠河县的赵将军。
“老杨……”
赵将军兴奋的两眼冒光,一把拽起已经疲惫的准备睡觉的杨将军。
“嗯?”
杨将军盘腿坐起,疑惑的看着这个百万敌人在面前也不会失去淡定的赵将军,满眼都是问询。
“看!这小子真是有魄力!有胆识!够疯狂!!”
赵将军举着手里的一张纸兴奋的吼道。
“啊?!”
杨jingyu更迷糊了,这有点不像他了,什么事情让他这么兴奋,刚才告诉自己,给自己部队十万大洋,所有来的人一律千发子弹三十枚手榴弹,一杆三八大盖,也没见他有一丝的兴奋和得意,这是……
他疑惑的接过赵将军手里的纸张。还没看完,就兴奋的一拍大腿喊道:“太好了!!”
原来,这是董库发给赵将军的电文,电文中写道:哈尔滨是黑龙江的重中之重,拥有完善的工业体系,必须夺下,齐齐哈尔是黑龙江门户。也要掌握在手中,目前,齐齐海尔日军数量不足七千,哈尔滨不足一万,包括平房的731部队的一个联队。我部三千人连番急行军战斗,两天连克密山、鸡西、牡丹江。现剩余战斗兵力两千人,特向赵将军借兵五千,夺下哈尔滨后归还,另外,赵将军如果有胃口,可以现在出兵夺下齐齐哈尔,那里。我有内应可以助你免去攻城之苦,减少伤亡,并在归还借兵的同时,赠送五架战斗机,十架轰炸机,附带飞行员,直到培训出合格的飞行员,再返回我部。另带上无名坦克手,十名卡车驾驶员,同样培训处合格人员再行返回。不知道赵将军可有胆识陪董某疯一回?
当杨将军看完全部电文,有点傻眼了。
三千人,两天奔袭,连克三座重兵把守的城池,减员不足一千。而且从字面理解,能够行军战斗的两千,而剩下的一千里面还要有伤员,也就是说。两天连克三城,居然战损几百人。
“这他吗的怎么打的?”
杨将军抖着手里的电文,吃惊的看着赵将军。
“哈哈!老杨,这是毛毛雨啦!”
赵将军得意的哈哈大笑。看到老杨不淡定,他真的是不无得意。
赵将军见识过董库两轮炮击,两轮喊话解决了几万的日军,而且是活捉。攻城略地,有内应的情况下,可以想象战斗有多么的简单。
“真不敢置信……”
半响,杨将军回过神来问道:“老赵,你怎么看?”
“那当然是打了。”赵将军沉稳的说道:“我们折腾了这么久,终于有机会占领一块完整的根据地,那还能放过?至于你担心的,我个人认为,不管他董库是什么人,起码他抗日,就目前他给枪给炮给大洋来说,对了,还有给你的黄金和武器,就这点,成为敌人的可能性不大,而且,他还从我这借了六名党员,都是政工干部。”
“借党员?他不怕……”
杨将军有点发蒙,他跟当时赵将军的反应一样,想不明白董库为何不担心在他内部留下火种。这个可是严格筛选观察培养出的党员,可不是他能同化的。
“好!那就干了!”
杨将军虎目一闪,同意了也跟着疯一回。
少卿,电文就到了董库这里。
此时,董库给威虎山基地养伤已好,但参战还需要些日子的战士下令,赶奔牡丹江接手防务,并将基地内仅有的五千支半自动和所有枪榴弹还有铁拳全部携带,送往夹皮沟。电令老秃子山养伤的战士全部康复后,赶奔密山和鸡西,协助训练新兵,加强防卫力量。
让狗蛋完成攻打双鸭山后,继续执行先前的计划,以最快的速度拿下沿线秘密基地和要塞,由邢旅长入住要塞,鄂伦春族战士看守秘密基地,强攻抚远和漠河等地,扫清边境日军,接手边境防务。
刚刚忙碌完,赵将军的电文到了。
看到赵将军同意攻打,并借给他一万会滑雪,并且是他的训练方式训练出来的战士,同时告知齐齐哈尔已经有六千多抗联战士距离那里仅有几十里地的时候,董库大喜过望。
这样,有了一万新鲜血液,他更有把握轻松拿下哈尔滨,有赵力强余磊他们这些学生兵在,占领后,再招兵将会非常快,边训练,边准备防御,只要给他一个月,这些新兵就可以顶得住战争的压力了。在此期间,将五常拿下,整个黑龙江的防线就再无日军,这样,再回头收拾里面的日军将更加轻松。
看完电文,他再次给威虎山的基地发电,让其将枪支和枪榴弹等送到珠河县,带着电台,随时联络。
同时回电给赵将军,让他留下跟自己会合的部队,即刻赶往齐齐哈尔,在今晚就对两地发动攻击。
珠河县距离齐齐哈尔跟牡丹江距离哈尔滨的路程差不多,一起动身,将有望同时攻打,只要路上不耽搁,就问题不大。
发完电,又给齐齐哈尔的暗堂人员和潜入不多的战士下令,让其派人携带电台,赶到南满过来的部队驻扎的位置,好保持跟赵将军的联系,和跟城里保持沟通。
董库原本准备在这个后世闻名世界的雪城,这会也是因中东铁路和苏俄人而繁华的城市做点文章,但时间来不及了,只能留给伤员以及一个政工干部慢慢鼓捣了。
忙碌完,天已经大亮,但街道上稀稀拉拉的依旧没人敢走动,百姓都躲在家里,不敢出门,就算有胆大的,也只是半开院门,不敢上街,只有那些上工的,壮着胆子上街。
他们胆战心惊的走在厚达半米的积雪里,却看不到一个平时凶神恶煞的日军,也看不到一个日本人。这让他们都猜测,日军是不是战败了,是不是跑了?
很快,他们的猜测得到了证实,他们看到了在街头张贴告示的大兵,这些大兵极为和善,没有人呵斥他们,都面带微笑,忙着各自的。
等胆大的靠近告示后,消息向火山一般喷涌而出,快速传遍了大街小巷。
告示非常简单,只是告诉老百姓,日军已经彻底消灭,如果有跟日本人亲近的,望大家到火车站附近,原本日本人办公的小楼那里举报,属实,将给与奖励,并让大家安心,不要慌乱。署名则是反满抗日先遣军政工署。
变天了!!
这是所有老百姓的心声,但大家并不知道先遣军是否扰民,虽然兴奋,但都不敢过于喧闹,都在家中三五成群的议论。
这也难怪,这里曾经也是战场,多少年来走马灯似的换了无数的统治者,包括苏俄都差点成为这里的统治者,他们,只要运气好,还是可以活着。所以,对于现今的这支不了解的部队,他们无法表现的如何热情。他们只是知道他们是抗日的,更多的信息还并不知道。
很快,他们看到了一直纪律严明的部队,都穿着白衣白裤,脖子带着白色的毡子脖套,背着枪,拎着滑雪板,整齐的穿过大街,没有喧哗,没有声响,就这么静悄悄的向城外走去。
“他们撤走了吗?”
一个卖豆腐脑的小贩挑着担子问旁边的路人。
“没有吧……”
那人回头看了眼风中忽闪的告示,不确定的说道。
“哎……”
那小贩叹了口气说道:“还是本分点吧,要不日本人回来……”
董库没时间考虑这些事情,他需要赶时间,虽然战士才睡了个把小时,但他还是需要紧急赶路,争取在今晚,在天亮前对哈尔滨发动袭击,否则,他真不敢保证消息倒地能捂住多久。
赵将军和杨将军一起离开了珠河县,杨将军的两千多精英同样没休息几个小时,他们同样要赶一百多公里路程,一天半宿,在有滑雪板的情况下,也是非常紧张的,毕竟此时大风还在刮,且有更大的趋势,都不知道夜间是否能达到九级风不,要是那样,天亮前赶到目的地就困难了。
不过,他们都知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是否能全部占领黑龙江全境,那就看今天的赶路速度了。
第176章迷死人的妖精
董库带着两千一百多战士顺着铁路直奔珠河县,中间绕过一切或许有日军的地方,为的就是最快速度赶奔哈尔滨。
杨将军和赵将军也是同样,杨将军率领两千多南满国民革命军精英,赵将军率领一万五千余新老战士,直奔齐齐哈尔,在大风中,用力撑动滑雪板,在寒风中,都拼尽了全力,力争半夜前赶到目的地,稍事休息,好在天亮前展开攻势。
此时,时间已经是早晨七点多,齐齐哈尔,几个身影从一处隐蔽的地方摸出了城墙,撑动滑雪板,快速的消失在风雪中。
哈尔滨还是以往一样的平静,大街上已经熙熙攘攘,到处是人影,虽然北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