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牧唐 >

第124章

牧唐-第124章

小说: 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姐,这还用问吗,看看咱们楚楚丫头脸上的表情,不就全都知道了吗?呵呵”又是一个声音,开口向张楚楚调笑。

“大姨,二姨!”张楚楚嗔怪地看了她们一眼,说道:“你们要是再这样说,楚楚以后可就不理你们了。”

“呃?呵呵,好好好,大姨二姨不说了,”大姨宠溺地看了张楚楚一眼,道:“不过,日后若是在夫家受了什么委屈,可千万别憋在肚子里,记得回来,跟咱娘家人说一声,大姨一定会去给你讨回一个公道。”

“大姐,你又在胡说了,”张刘氏白了大姨一眼,说道:“女人嫁出门去,就要懂得相夫教子,侍奉公婆,受点气算得了什么,当年咱们初嫁时,受得气都还少了?你见过有哪家人,会带着亲戚去找上门儿的?”

“楚楚,”张刘氏又对着张楚楚说道:“在夫家,要遵守妇道,孝顺公婆,就是受了气,也要强忍着,可不能再像是在家里一样,耍什么小脾气,动不动就往娘家跑,不然会被人笑话的,知道吗?”

“嗯,楚楚知道了,娘。”张楚楚轻点了点头。柳家的人,昨天她已经见了个遍,应该都是很好相处的人,跟他们在一起生活,应该会很好吧?张楚楚不由想起了柳一条,有夫君在,就是真受了些气,却也是可以忍受的。

“其实,在夫家,主要的还是要把夫君侍候好了,”大舅妈也站出来传授经验:“只要把夫君侍候好,夫妻恩爱,举案齐眉,公婆也都不会说什么的。”

“嗯嗯,大嫂这话有理,”大姨二姨也都开口咐和,张刘氏对此也没有多说什么。

夫为妻纲,在家中,夫君就是你的脊梁,就是你头顶上的一片天。

虽然唐初时的民风比较开放,但是这些流行了近千年的东西,在骨子里,却还是不变的——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第198章农家宝

些日子,柳一条曾拜托了公孙武达一件事情。

是一件小事,小得不能再小,可以说,只要他开口,就可以轻易地办到,但是,这却让公孙武达觉得很尴尬,很别扭,很是开不了这个口,有些不知该如何去做。

所以,公孙武达便甩手把这件事情交给了公孙起去办。

于是,苦命的公孙起便带着公孙将军府的银月令,先是左右卫、左右武卫、左右候卫,然后又是左右领军卫、左右屯卫、左右骁卫,府兵之最高统帅部门,十六卫,被公孙起给跑了个遍。

不过,这还不算,之后他又跑到了太子的东宫六率,左右卫率、太子左右司御率、太子左右清道率,反正在这长安城内外,所有驻军的地方,几乎都让他给跑了个遍。

目的,只为柳一条的那一个小小的请求。

收集夜香,长期,大量,稳定地,收集夜香。

这些不雅,或是可以说得上是污秽的字眼儿,既使公孙武达一个武夫,也是觉得有些丢脸。

公孙起更是厚着脸皮,一遍遍跑,一遍一遍地说,这也算是他办了这么多年的差,办得最顺利,而又让他觉得最丢脸的一趟了。

不过没办法,上有命,下哪敢辞,公孙起还是得忍受着别人那种异样的目光,一句一句地把他的话给说出来。

也亏得柳一条少爷想得出来,从军队里收集粪便,嗯。不对。是夜香,他要收集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嘛?

说了这么多遍,公孙起都觉得自己的嘴。都快要变了味道,这心里面,多少也会生出一些怨气。

“阿起,事情办得怎么样了?那东西可已有了着落?”公孙武达端起茶碗,想起了什么,又皱着眉头给放了下来。小声地向公孙起问道。

“回老爷话,各军的统领都很配合,咱们这,也算是给他们行了一些方便,也省却了他们不少地麻烦,从明天开始,就可以着人去军营拉那个,什么了。”公孙起躬着身。巴砸了两下嘴,终归还没将那两个字给说出来。

“嗯,如此就好,辛苦你了。”公孙武达松了口气似地点了点头。

“那个。大老爷,”公孙起拱起手。轻向公孙武达问道:“小地跑了一整天,也想了一整天,实在是想不明白,柳少爷收集这些东西做什么?难道它们还能有什么作用吗?”

“呵呵,”公孙武达看着公孙起笑了笑,道:“一听这话,老夫就知道阿起你,应是从没耕种过田地。难道你不知,这耕田种地,还有肥料一说吗?一条贤侄所要收集的这些东西,在别人眼里或许是肮脏的污秽,但是在那些庄稼汉地眼里,那可全都是上好的肥料,有了这些东西,种起庄稼来,那可是事半功倍。”

“呃,既是这样,那为何不见有别的人也去收集?”公孙起很是不解,他活了这四十几年,除了那些夜香郎,可也从没听说过,有人会专门来收集粪便的啊?

“这个,”公孙武达轻点着头说道:“这个大概就是一条贤侄的与众不同之处吧。”

知道要给庄稼施肥的人不少,想着要去收集粪便地人也不在少数。但是,能像柳一条这样,光明正大,大张旗鼓地在各大军营收集粪便的人,却是只有他一个。

别的人,不是没有这个能力,而是,丢不起那个人。

连他们一个武人世家,都是提粪色变,羞于出口,更何况是那些出自书香门弟的文雅之士?

“老爷说得是。”虽然公孙武达没有说出原因,但是公孙起却也是想了个明白透彻。

明知可为,但却又不屑为之,这是很多人的通病。

做人,能做到像柳少爷这般豁达的,还真是少见,公孙起又开始在心里佩服起柳一条来。

“明天你负责安排一下人手,多备些大型的木桶,完了之后,就开始往三原运送吧。有了第一次之后,以后就不用再这么麻烦了,可让他们自行前去。”公孙武达冲公孙起挥手示意道:“好了,你也累了一天了,下去休息吧。”

“是,大老爷,那小人就先告退了。”公孙起向公孙武达行了一礼,之后便弯身退了出去。

“呼!”公孙武达轻摇了摇头,长出了口气,端起桌上的。

灌了一口。

这个柳一条,还真是会给他找麻烦,今天地这件事,虽然是以柳一条的名义,他这个将军也并没有亲自出面,但是终归,也是靠着他公孙家的势力才能这么轻易促成,且公孙起这个管家,也有很多人认识,日后他少不了会被那些老东西笑话。

他堂堂一个左监门大将军,却去做那收集夜香之事,真是丢死个人了。

公孙武达的心里面,出现了一丝若有若无地阴影。

“你说什么?公孙武达那老小子正在命人收集各部驻军的夜香?”李世民放下手中地书籍,好笑地看着来向他报信的苏炳仁,道:“他怎么会忽然之间地就想到了要收集这些东西呢?而且还引起了苏卿的关注?”



夜香,污秽之物,无足轻重,公孙武达既然想收集,就由他去不就好了。李世民觉得苏炳仁,似乎有些大惊小怪了。

“皇上,”苏炳仁拱手说道:“微臣听说,这是那柳一条前些日子托公孙将军所为。公孙将军在长安各部驻军处收集而来的夜香,全都会在当天,由专人护运到三原的古田村,交于柳一条家的佃农。”

“哦?还有这种事?”李世民的兴趣被勾了起来,任何事情,只要一遇到柳一条,就会变得不寻常起来。李世民开口向苏炳仁说道:“那苏卿可知这柳一条收集这些夜香,所为何用?”

“皇上,”苏炳仁起身向李世民讲解道:“早在殷商时期,就有以粪为肥之说,这人和畜的排泻之物,均可以为肥。且由它们种养出来的庄稼,高大,健硕,更易成活和高产,在民间,一直有‘肥为农家宝’之说,柳一条想要收集夜香,除了贮肥施肥,别无他用。”

“种地施肥,这也没有什么,苏卿如何会如此重视?”虽然一直都在提倡‘农为国本’,但是对于这种地之事,李世民却是不甚了了,远不及苏炳仁这个大司农卿知晓得多。

“皇上,种地施肥,这本就没什么,很平常,就像是吃饭要有菜一样,不会有人认为那有什么不妥。”

“但是,若是这种地不施肥,那问题就严重了,皇上。”苏炳仁躬身说道:“现下我大唐境内,各地百姓耕田种地,施肥所用之物,多以人畜粪尿、蚕粪、杂草、草木灰烬、豆萁、河泥、骨汁等,人畜粪尿,多以自家为主,份量稀少,蚕粪与杂草,河泥等物,也都是少之又少,根本就不足以供日常的耕作之用。”

“是以,”苏炳仁看了李世民一眼,接着说道:“各郡各县的土地,日渐贫薄,很多地方的平均亩产甚至不足十斤,长此以往,我大唐帝国的前景堪忧啊,皇上。”

苏炳仁的话或是有些夸大,但也决不是空穴来风,不施肥的庄稼,产量确是比那些施过肥的低得可怜,而土地的肥沃程度却也是一样。

身为大唐的大司农卿,苏炳仁觉得他有必要趁此机会,向皇上禀明这种情况,并试着改变这种状况。

上次参加柳一条的婚礼,与柳一条增加了一些接触,多多少少地,这苏老头儿,也从柳一条那里寻得了一些灵感。

“那以苏卿之见,该当如何?”李世民开口向苏炳仁询问。

这就是李世民的优点了,李世民或许不是一个全能的君主,但无疑的,他一定是一个最善于听从手下见意的君主,就像是一个公司的大老板一样,不一定非要样样精通,事必躬亲,只要他能够做到,识人适用,把专业的事情,交给更专业的人去做,就足够了。

而在农业方面,苏老头儿无疑就是最专业的。

“支持柳一条,并悄悄地把柳一条大肆收集夜香的消息传递出去,务必要举国皆知。”苏炳仁回答道:“不止如此,还要向柳一条所收集的夜香收取一定的费用,以每桶一文钱为价,想来为了他地里的庄稼,柳一条定是不会拒绝。”

当然不会拒绝,这本就是上次在古田村,柳一条教给他的方法。

而条件就是,收夜香的钱,由他苏炳仁代出,为此,苏炳仁可是没少在背后报怨过柳一条。

第199章求佛

知道,不管是在唐朝,还是别的任何一个朝代,一个分土地,都是掌握在那些少数的士族大户的手中。

闲散的农户,拥有自主耕作权力的农户,很少。

李世民这个时期还好一些,武德年间实行的均田制,让大部分的平民都有田可耕,土地的兼并现象并不严重。不过即使这样,那些士族地主手中所有的土地,也占据了整个大唐田地的近百分之六十。

就像是在三原,所有的耕地加起来,也不过才四千多顷,而公孙家,杨家,还有杜家,光是这三个大户,就占据了一千三百顷,再加上柳一条的三百三十顷,还有别的一些大户门大户,剩下的,可供给一般农户分配的土地,少得可怜。

所以,要想改善土壤机理,提高亩产的增收,提倡肥料的使用,就得先从这些大地主的身上入手。

而想要这些大地主能放得下脸面,来收集他们口中所讲的污秽之物,那就只有用钱。

让他们花钱来买。

当苏炳仁听得柳一条这个意见时,张着嘴,半天没有说出话来。

花钱买夜香?这不是天方夜潭么?免费的时候都没有人来收集,收费以后,岂不是更是无人问津?

这是一个心理问题,也是人性中有一些卑贱的所在。柳一条当时只是含糊地说了两句,并没有给苏炳仁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