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战的血-第4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我却相信苏军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因为这时已经接近傍晚……那些狙击手可是在一线潜伏着一动不动的,如果苏军要动手这时早就该动手了,而不会等到晚上。
事实证明我所猜测的是对的……因为当天晚上就有五组狙击手在后撤的时候遭到苏军狙击手的射杀和拦截……这五组狙击手最后只有两个人带着伤回到营地。
苏军之所以会在夜里对他们展开拦截……完全是因为在这时候本该有新的一批狙击手走上阵地去轮换,但他们却一个人也没有发现……于是他们就知道我们这是要全面撤退了,或者说是越南顾问团察觉到了这一点,这才当机立断下令阻截!
从这一点来说我们还是幸运的……虽然也遭受了些损失,但至少还没有全军覆没!
第一百二十二章 补给战
我们与苏军的补给之战很快就进入了白热化……
其实这个白热化也是一种僵持,因为这个补给之战可以说是相互的……苏军有自己的补给线,希杰奥山谷也有补给线……于是双方在战场上用于对付对方的方法很快就可以转移到对方身上。
就比如我们的冷枪冷炮运动……苏军觉得这种战术好,很快就在南线希杰奥山谷我军的补给线用上了,而且十分坑爹的是苏军还有空中侦察以及大量的远程火炮为辅助……这些对于封锁我军补给线是很有效果的……毕竟我军的补给线只是一条小小的山路,用几十门远程火炮在空中侦察或是狙击手侦察的配合下,适时对某一路山路进行封锁并不是难事。
不过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苏军拥有更多的装备可以更准确的封锁我军山路,但我军山路却有许多条……苏军要全部将这些山路都封死也是不可能的,更何况山路就是山路……山路有时并不是只有一个地方可以走,一个路段被封死了,多花点时间牵着骡子悄悄的绕过这个路段也就可以了……再加上陈巧巧对苏军狙击手十分有力的打击,使得苏军怎么也没办法将我军的山路封死!
事实上……这也是历史上苏军用了数万精锐部队布置在巴阿边境,又是布雷又是构筑工事的想要封锁巴阿边境的运输却始终也做不到的原因!
反之苏军的补给线就没这么便利了……原因是苏军的运输工具是汽车,汽车这玩意运输量是大,但却始终受限于公路……而且这公路还只有一条。这就使得我们拉近了与苏军装备上的差距……
当然。苏军采取的措施也是十分有效的……其实这些措施我相信都是越南顾问团给的建议。不擅长游击战的苏军只怕想也不敢想用这种战术。
就像上次一样……用狙击手事先在高地上潜伏,由此掌握我军狙击手的潜伏位置……苏军只会简单的想,看到的时候直接击毙也就好了,还掌握什么位置!然而越南人却不会这样,越南人擅长于忍耐,这是直来直去的作战风格的苏军所没有的!
但是越南的这种战术其实也没法有效扼制我军的冷枪冷炮运动……之前这种战术之所以能够成功,那是因为我军没有防备,在有了防备之后破解起来就容易了!
一方面是侦察不间断……越南人的这种战术之所以能够成功。那完全是因为抢在我们的前头把狙击手布置了下去!那如果……我们在目标地区的侦察没有间断呢?那任何时候苏军想要把狙击手布置下去都逃不出我们的眼睛。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阿富汗山区到处都是可以躲人的山洞或是石缝,只要派几个人带上足够的食物在某个制高点上建立观察哨所……隔远了用高倍望远镜观察或者就在目标高地上潜伏着……注意观察苏军是否有直升机在附近起降或是穿甲车偷偷进入这片区域……苏军布置狙击手一般都是使用直升机或装甲车投送。
于是我们就可以先一步掌握情况,从而有效的避开苏军的狙击手,甚至有时在掌握了苏军狙击手的潜伏点后……还会偷偷上去把苏军狙击手摸掉!
当然,我并不强调这样做……因为这么做对我们的战略目标没有任何帮助,我们的目的是打击苏军补给线,而不是跟苏军狙击较劲!
但阿富汗游击队员就不是这么想的……原因是他们有许多战友都是牺牲在苏军狙击手的枪下,所以对苏军狙击手那是恨之入骨,有时不顾我的命令甚至还是在基层指挥官的默许下去摸这些狙击手!
对此我也只能表示无奈……这是战场上的共性,交战双方都十分痛恨对方的狙击手。就像我们在越南战场上一样……一旦有机会就非置对方于死地不可!对于这一点我也深有体会,而且把苏军的狙击手摸掉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击苏军的士气。于是我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任他们这么干了!
另一方面就是增强冷枪冷炮运动地点的随机选取……
要知道萨朗公路有几百公里长……这么长的一条公路沿路这么多的高地,只怕整个苏联的狙击手全都搬到阿富汗来守都守不住……这就是战争的一个信条,防线一长就意味着兵力分散,处处设防就等于处处不防!
所以苏军根本就没办法在整条萨朗公路旁安排狙击手设防……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把冷枪冷炮运炮往更远的地方发展,而且毫无规律可循……这下苏军就没办法了,或者也可以说是越南顾问团没办法了,只能把补给车队集中起来,然后用一支强大的部队进行护卫……
而且这护卫的方法还让我大跌眼镜……用直升机搭截上百名精锐的步兵,在武装直升机的护卫下抢在补给车队的前头占领沿路高地并进行必要的侦察,这样的部队分成几批……这个山头侦察完后又用直升机把步兵收回继续往前呈梯次投送!
在听到罗连长向我报告苏军的这种护卫方法后……我不由在心里暗骂了一声:娘滴!这不是当初我在越南战场上发动闪电战时用的方法吗?区别只是当初我用的是摩托化步兵呈梯次侦察占领,而苏军用的则是直升机……
所以不用想了,这肯定又是越鬼子出的主意!
这个方法的确有效……因为这些步兵都是有战斗经验或是狙击经验的步兵,再加上又有直升机的配合……
苏军的直升机和步兵是这样配合的……步兵怀疑某个地区有游击队狙击手潜伏,就把指令和方位传给直升机,直升机很快就飞临该地区上空进行详细的侦察,甚至有时还会打上一排子弹或丢下几枚炸弹对该地区洗上一遍。
于是不管我们的狙击手在哪个高地上潜伏都有可能被苏军先一步发现……狙击手一旦被清除,那么冷炮部队也就失去了眼睛,于是也就无法发挥作用了!
而且苏军的这种侦察战术我们几乎就可以说无法应对……原因是我们手里缺乏有效的防空装备,特别在前线潜伏的还是拿着狙击枪的狙击手,对那种重机枪都打不穿的直升机穿甲可以说是无可耐何。
但问题是……我们其实根本就不需要什么作为,因为苏军的这种战术……必须得把补给部队集中在一起,否则侦察部队侦察完一个山头前脚刚走……我们的狙击手又从二线布置到一线了!
而且这种战术在晚上就不灵光了……侦察部队和直升机在夜里的侦察范围会大大缩短,根本无法在补给车队通过前完成侦察任务,于是黑夜依然是属于我们的天下!
也就是说……这种战术虽然实用,但其实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苏军补给部队的运力,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就是我们冷枪冷炮运动的成功,只不过因为苏军装备先进、战术运用得当,所以敌我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线罢了。
于是双方的补给都在对方的骚扰下艰难的进行着……就其实也是一场战争,或者也可以说是一种准备……谁能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存储补给,谁就能在将来的战争中占得先机,并最终影响战局!
不过我想……在这一点上已经逐渐朝对我军有利的方向发展……
虽然苏军的运力强……不但有公路补给还是空中运输……空中运输我们是没有能力骚扰的。但苏军军队庞大人口众多……他们不仅要考虑苏军的补给,还要考虑十万阿富汗政府军的补给,从这一方面来说……阿富汗政府军还是个拖后腿的!
而且苏军要面对的游击队远远不只我们一支……
反观我们,却只需要把目光集中在希杰奥山谷,补给线也有许多难民前仆后继的撑着……这些难民大多都是来自巴基斯坦的难民营,他们中有一部份本身就是希杰奥山谷出去的人,自然不惜冒着生命的危险也要把补给送进山谷帮助我们保卫他们的家乡,绝大多数跟希杰奥山谷没有关系……他们之所以愿意为希杰奥山谷运送补给的原因,完全是因为我们在巴基斯坦无偿的为难民营提供粮食和保护……
有句话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顾天下”……难民营里的难民如果连自己的温饱问题和安全问题都无法解决的话,那根本就不可能为我们提供帮助。但现在这些问题我们却帮他们解决了……这时他们想要做些什么的话,自然而然的就会希望能够报答为他们提供帮助的恩人!
这也是我们在与苏军的补给战中总能略胜一筹的原因……但是,这种优势很快就因为冷空气的来临和天下降下纷纷扬扬的大雪而慢慢的消失……
第一百二十三章 逆转
雪下得很大。
刚开始下的是雪粒,就像半空中有个人在往下洒白糖似的。才一会儿功夫雪粒就变成了雪片,像鹅毛似的轻飘飘、慢悠悠的往下落。路边那些树木时不时的乘着寒风抛晃着身躯,把雪晃到地上,可是它们刚晃下一些,马上又多了许多。
然后等我们第二天起床的时候……就发现整个世界都变成了洁白的一片,雪层已经厚得可以淹没脚掌,但天上的雪却一点也没有停的意思,继续像鹅毛一样扬扬洒洒的往下落!
对于雪季的到来……阿富汗游击队是抱着欢迎的态度,他们中甚至有些人还想小孩一样在雪地上欢呼着打起了雪仗!
这一点我是可以理解的……阿富汗人平时能够消遣的东西实在是太少了,更何况阿富汗绝大多数的水源都是来自于雪水的融化……雪对他们来说几乎就相当于生命,所以他们会有这种表现是很正常的事。
但这时的我心情却很沉重……
“营长!”教导员似乎看出了我在担心什么,就在一旁劝说道:“不用太过担心……我们的弹药储备已经差不多了,而且就算大雪封山……也只是降低我军的运力而已……”
“是啊,营长!”赵敬平在一旁插嘴说道:“而且我们面临这个问题,苏军补给也同样会面临这个问题,谁也讨不了便宜……”
我摇了摇头说道:“苏军的运输线是公路……大雪封路他们大不了花点时间用铲雪车把雪推开,路滑更难行他们也只需要开慢一点……虽然的确能降低他们的运力,但影响终归有限……可是我们的山路。一下雪人和骡子就很难通行了……更可怕的就是苏军的地雷又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闻言教导员和赵敬平不由沉默了……他们不是不知道这一点。只是找些话来安慰我而已。
果然事情就像我所担心的那样……事实上苏军很有可能是早都在等着这一刻了。于是还没得雪层积得更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