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清末洋流 >

第41章

清末洋流-第41章

小说: 清末洋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杰克惊喜道:“谢谢殿下,我也觉得我是该升上校的时候了,可是国内陆军部那帮老东西却把我调来远东服役,上帝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才能想起我,我愿意为您服务!。”
  “上校?不,我说的是将军,一个少将才符合您的身份,以后还会升为中奖、上将,让您满载荣誉的回去。”李云中许诺,指着校场上正在训练的洋人军官道:“当然前提是你在为我招来三十个经验丰富的军官。”
  杰克惊叫“中将!上将!哦上帝,我发誓,这些我连想都没想过!亲爱的殿下,我愿竭诚为您服务!请您相信,您的决定是多么的英明。”
  李云中满意的离开校场,想着怎么建立民族工业,他也不想像天平天国那样只破坏而不建设,独自考虑了会,李云中无奈发现:江南那么好的条件,建立轻工业很容易,重工业却很难。可是战乱时期最重要的就是重工业体系。
  想找个人商量怎么建立工业体系,想遍下属每一个人的特点,发现没有人擅长这些的,李云中苦闷的摇了摇头,决定亲力亲为。
  …………


 第二章 苏州城下受挫

  赵烈文拿着自己收集来的资料找到李云中道:“殿下,这些是我近年来浏览群书记录的,上面都是一些清军入关的资料。
  李云中接过来仔细看起来:
  《世祖实录》所过州县地方;有能削发投顺;开城纳款;即与爵禄;世守富贵。如有抗拒不遵;大兵一到;玉石俱焚;尽行屠戮。
  《东华录》不随本朝制度剃发易衣冠者,杀无赦。
  民贼相混;玉石难分。或屠全城;或屠男而留女
  镇江知府布告:一人不剃发全家斩,一家不剃全村斩
  大同总兵佟养亮奏折:大同、朔州、浑源三城,已经王师屠戮,人民不存
  豫亲王多铎亲自下令屠杀扬州,十日不封刀。掠夺汉女一百零三人献与朝廷。
  …………
  “惠甫有心了,竟然如此详尽!”李云中感叹完,又问道:“既然惠甫你能看到,那别的人也可以,为什么那些读书人还那么忠于朝廷呢?”
  赵烈文摇头,苦笑道:“一方面是事不关己,况且已经过去了两百年。另一方面是朝廷收买人心,禁止天下刊印此等书籍。这些大部分都是我在打扫祖宗祠堂无意中发现的,天下的读书人被蒙蔽的居多。”
  李云中道:“我们不如成立一家报社,专门发行这些资料与我军政策,让百姓都了解我们,揭发清廷入关时的暴行,我大汉就站在道义的上风。”
  赵烈文以为报纸就是朝廷发行的官报一样,问道:“只是市井百姓大多目不识丁,不会花钱买这些官报的。”
  这倒是个问题,要想百姓识字,就要兴办教育,兴办教育就需要大量的读书人,李云中问道:“惠甫你有什么想法?能让这些资料在百姓中大规模的流传。”
  赵烈文考虑了会,道:“市井百姓所好无非是茶馆、戏曲,不如殿下专门派人在茶馆说书,再请人编造一些清军屠杀的戏曲,这样潜移默化,百姓必然害怕清军。”
  “这个办法好,你将印刊好的报纸发给茶馆说书人,让他们反复的说教,需要的人手你尽管找林大基要,我要在最短的时间看到结果。”李云中迫不及待吩咐道。苏州城
  冯子材远见苏州城墙在望,对后面车队吆呼道:“大家再加把劲,马上就到苏州了,本官说话算话,到达苏州每人赏银十两!”
  拉着大车的脚夫发出阵阵欢呼,更加卖力的推着大车,向苏州行去,
  他们都是在上海码头讨饭吃的脚夫,一年忙碌到头也不见得能赚上十两银子,听说有个朝廷大官想要运一批货到南京就赏银十两,虽然觉得危险,但还有不少人咬牙接下这单活,谁知刚出上海,这当官的就转道苏州,说不用再去南京了。
  听亲卫禀报参将冯子材从上海返回,和春与张国梁急忙出城迎接。特别是张国梁红光满面,冯子材本就是他手下的参将,如今危难时期还不忘恩主,赶来相投,不正表明他张国梁知人善用!
  冯子材见城门口站着江南提督和春,总兵张国梁,立即打马上前,利索的一跃而下,跪道:“卑职冯子材见过提督大人、总兵大人。”
  和春感动的扶起他,“南干,辛苦了,怎么帮办大人没和你一起回来?”
  冯子材道:“长贵大人说他将常驻上海,继续与洋人打交道,并在当地筹集饷银。”
  张国梁指着后面停下的五辆大车,问道:“上面都是什么东西,怎么还用油布盖上?”
  冯子材兴奋起来:“大人,卑职在上海从洋人那里买了500杆洋枪,2门火炮,和十桶火药,那洋人说这批军火是准备送往南京卖给反贼的,卑职不敢怠慢,立即用高价截了下来!”
  和春赞许的点头,“你做的很好,赶快将他们发给守城将士,反贼随时都能前来攻城,有了这批洋枪,防守苏州的把握就多了几分。”
  冯子材在嘉兴县就已经听说了,南京城下的江南大营被攻破,向荣率残军退守苏州,所以他才在半路转道。
  张遂谋这几日是意气风发,率领三个军近四万人从南京一直打到苏州,沿途丹阳、江阴、靖江、常州、无锡望风而降,颇有汉王下江南的威风,逐渐自满起来。
  李秀成见大军行走混乱而且也快要到达苏州,犹豫会,还是找到张遂谋道:“都督,是否扎营修整,明日再攻苏州?”
  张遂谋很不耐烦的训斥道:“兵贵神速,命令大军加速前行,到达苏州再做休息。”
  李秀成担心道:“可是,苏州城墙坚固,非一时可以攻破,万一城内敌军偷袭……”
  “混账!我是都督你不是!既然你害怕,就让第五军攻城,你率军到后面看着吧。”张遂谋对李秀成、李世贤这些提拔过快的将领并不放在眼里。
  和春听说短毛距苏州不足二十里,连忙招呼张国梁到北城城墙观望。
  远远的望见短毛军混乱的队形,张国梁大喜,请示道:“提督大人,请准许末将带领本部人马出城挫一挫敌军锐气!”
  和春不愿节外生枝,“短毛兵锋正盛,恐不易取胜啊!”
  张国梁却神情兴奋,“大人放心,短毛军得意忘形,队形散乱,末将以人头担保,小胜一场便返回苏州,绝不恋战。”
  “准了!振一下军中士气也好,记住离城门不要太远,我好派兵接应。”和春也觉得有便宜可站,并不像是短毛的诱敌之计。
  潮勇是张国梁募集而来的,3月,凌十八攻陷常州,就是潮勇经过血战收复常州,张国梁返回江南大营却没带上他们,所以建制还算完整,共有六营三千人。张国梁在潮勇中精挑细选集齐八百人,埋伏在北门,等待敌人接近。
  攻打苏州的前锋是第五军的林绍章,他也被一连串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觉得苏州城内守军早已逃散一空,他的任务只是打开城门,放大军入城。
  看着缓缓打开的城门,冲在前头的团长黄渤示意左右停下脚步,看着缝隙越来越大,逐渐露出的旗帜“潮勇”,黄渤暗道:不好。顿时六神无主,又惊又怕,当初在常州,他一个团被几千潮勇歼灭一半,还被赶出常州,印象实在太深刻了。张国梁可不理会愣在原地的短毛,大刀一举,冲锋在前,八百精壮紧跟其后,不一会就两军相接。
  黄渤赶紧指挥众人围成一个圈子,互相掩护,伤亡逐渐减小,但还是被潮勇压着打,心里祈盼后面的军队尽快赶来支援。
  张国梁打量一会,看到一个黄衣汉子在短毛军中来回呼斥,看样子像是个大官,招呼左右就向他那里杀去。
  黄渤感觉一阵杀气袭来,低头一避,一把刀紧随头顶而过,来不及细想,挥刀砍向来人的大腿,张国梁反刀格挡,双刀碰撞出一串火化,两人才有空打量对方。


 第三章 乡绅的惊喜

  黄渤暗道:这清妖好大的力气。又对砍了几刀,黄渤渐渐支撑不住,向后退去,引起防御阵型变化,伤亡逐渐增大。
  终于有人害怕不断的往后退,丢下兵刃逃跑。
  黄渤无奈,没想到相同的情形又发生一次!挥刀逼退对面清妖,大喊一声“撤”,向后跑去。
  张国梁见手下将受伤的汉兵杀死,再没一人活着,招呼部下回城。
  张遂谋咬着牙,狠狠的看着面前两百多残兵败将,怒气冲冲训道:“你们就不能多坚持一会!就差那么一刻,就能全歼出城偷袭的清军,你们说,要我怎么处置你们才好!”
  黄渤羞愧不已,抬起头道:“请都督再给我们一次机会,我愿为攻城敢死队!”
  凌十八见部下如此窝囊,实在没脸求情,听黄渤要组建敢死队,也觉得这是洗刷屈辱的机会,“黄团长言之有理,请都督三思。”
  张遂谋道:“既然三哥求情,就饶你们一次,下去好好准备吧。”
  观望苏州城墙一会后,张遂谋还是决定用挖穴爆破的方法破城,下令让第三军、第五军轮流佯攻北面城墙,第一军在后掠阵。
  和春感觉短毛攻城的力度越来越小,最后像是敷衍似的,跑到城下架起云梯,坚持两三刻后,就立即回军,丈二摸不着头脑:“这短毛搞什么诡计,看样子不像攻城!”
  冯子材无奈苦笑“他们一定是在城外挖地道,准备炸毁城墙。”
  张国梁想起当初防守平南县就是被短毛炸破城门而仓皇逃窜,担忧道:“可有克制方法?”
  和春早年在江南当差,了解地理详情,笑道:“两位不必忧心,昨天、前天刚下过大雨,地下全部都是暗河,短毛挖地道是自讨苦吃。”
  “启禀都督,此地实在不适合爆破,我们才向下挖两米,就有地下水往上冒,请将军责罚。”负责爆破的营长向张遂谋禀告结果。
  张遂谋也想不出什么办法,只有让第三军、第五军佯攻变强攻,让第一军打造云梯、冲撞车、抛石机。
  惨烈的攻城战一直持续三日,凌十八见苏州久攻不下,瞒着张遂谋,亲自带领第五军攻城,攻城部队士气大振,全都悍不畏死的冲向云梯,嘴里含着大刀,手脚并用快速的朝上攀登,眼看就要接近垛口,上面突然冒出一排枪口,凌十八见过洋枪的威力,也不管爬了多高,从云梯一跃而下,还是感觉腰间一痛,万幸的是下面有两个肉盾,只是胳膊被折弯,被人迅速抬了下去。
  李秀成实在忍受不了大军虚耗在苏州城下,私自写了战报派人送往南京。
  李云中带上左宗棠、张维坤、林大基三人来到会堂接待乡绅,见他们再也没人留辫子,李云中很是兴奋,觉得有勇气剪掉辫子,就对清廷没有眷顾,不像城中的那些遗老遗少们,死活不愿意剪掉头上的大辫子。
  “大家静一静,今天召集大家过来,是有重要事情宣布的!可以说是关系到各位的前途,希望各位慎重考虑再决定!。”林大基见会议堂里说说笑笑,太不像话,敲打着桌子大声宣布道。
  “小老儿给大人请安啦,不知大人所说的重要事情是什么?如果要捐饷,小老儿愿意带头纳捐。”周员外也是上次最先捐银的人,这次也不甘落后。
  李云中温和的笑道:“各位误会了,大家都知道了,城外江南大营已经被我军攻破,南京城再无威胁,各处粮饷都能按时送过来,从今以后就再也不用大家捐银捐粮啦,就是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