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洋流-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道了,下去吧。”李星沅对侍卫挥了挥手,待侍卫走后,将桌子上的茶杯仍向向荣和周天爵两人,骂道:“现在好了?你们不用争了,一起到永安吧,这次一定要戮力同心,不能再让逆贼逃走。”
“喳”向荣与周天爵同时答道。两人非但没有释怀,反而更加怨恨对方,周天爵回去后,又写了一封弹劾向荣的折子。说他:纵容逆匪,坐视永安失陷于贼。
洪秀全、冯云山在向永安的路上遇到杨秀清和萧朝贵的大军,就一齐向永安进发,沿途官兵畏惧太平军声势,不敢阻拦,只有李星沅、向荣、周天爵三人率领的几万大军跟在后面,李星沅有命其他省份到达的援军直接到达永安于大军汇合。
当太平军抵达永安时,人声鼎沸,个个都兴高采烈,毕竟永安是太平天国打下的第一座大城,洪秀全占永安的州衙,杨秀清的府邸选择于捕厅署;萧朝贵驻河西河氏宗祠;冯云山进驻城南莫家村进土第;韦昌辉住在旧县村;石达开驻于东乡大塘岑屋祠堂。并派人贴了告示,让百姓蓄发,穿汉袍,捣毁所有庙宇,家人分家,男女不得同居,要全城百姓信仰上帝,更暴力的是杨秀清下令杀光城中所有富户,抄没家产等,前两条李云中很赞成,后面几条很不理解,跟洪秀全提过,见他态度坚决,一旁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个个都一大堆理由,说的他晕头转向,很生气的的回去了。
杨秀清提议让中军、前军、后军、左军各守一些险要,将右军一些人马换回来,以后轮流驻守,这正中李云中下怀,忙派人引导大军前去交接。
李星沅的大军第三天就杀到了永安,汇合了援军,足足有十万人,是太平军男女老幼加起来还多一倍,但是对比“多多益善”的韩信,这三个人就没有那么开心了。
这三个人带兵,那真是兵越多,越坏事。
当这十万大军开赴到广西后,还没有和太平军交战,他们自己就先打起来了。正所谓:八旗与绿营不和,绿营又与团练不和。湖南兵看不惯云南兵,云南兵看不惯广东兵……兵与勇喜欢对骂,东勇跟西勇更是“友好”,人家直接拼刀子,处处见红……身为统帅向荣与周天爵更是水火不容,当得知周天爵写奏折‘黑’他时,他更是一连写了三份奏折,告周天爵老而昏聩,不知兵事却又瞎指挥,致使贼寇接连顺利的从包围圈中逃窜……更让李星沅崩溃的是一些广东兵竟与太平军做起买卖,高价将兵器、粮食、药品等卖给太平军,其他省份的兵将见广东兵个个都发了财,像得了红眼病似的,争相与太平军做生意,为此还干起架来,死伤好多人,将领却向上官谎报与太平军作战死伤的。这些事把钦差大臣李星沅气的人事不省,病入膏肓。
这下可把向荣与周天爵高兴坏了,也不吵了,各自召集部署,准备单干,赶紧立一些功劳,好代替李星沅。
向荣首先攻打通往永安的必经之地,太平军林凤祥重兵防守的马背岭,此地居高临下,险要至极,清军如直接由下面小路经过,太平军只要在上面放放箭、扔扔石头、放把火什么的清军必定损失惨重。向荣派遣新近投靠他的张国梁率兵强攻,林凤祥早在地上布置陷阱、准备弓箭,石头、做了削尖的木棍照准清军射过去,清军第一波就损失了三百多人。向荣轮流派人攻打马背岭足足一天,到黄昏时留下了一千多死尸才退去。
周天爵见向荣徒劳一天,损兵折将却毫无寸功幸灾乐祸的同时,不免暗自担忧,连一贯知兵的向荣都在逆匪面前碰的头破血流,他是更无建功立业的机会了,又想,兵法有云,两军交战,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连古人都认为强行攻城是最下乘的方法,那一定有不用用兵就能破贼的妙计。想了一天一夜,把头发都想白了不少,在喝茶的时候终于有了灵感,慌忙派人打探城中有无水井或其他水源什么的,当得知城内军民都是在城外的河水中取水是欣喜若狂、手舞足蹈。他越想越认为此计甚妙,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就可剿灭逆匪,连奏折都写好了:探知此城并无井泉,俱饮城外流动之河水,因访得瑶山一带出烂肠草,其药最毒,且无药可解。已前后采购一万数千斤,放入河中。贼饮之,必死无疑也……另向荣所部只知一味强攻,使官兵损伤惨重,士气低落……。”
向荣半个月一连将城外各险要之处打了个遍,那是一无所获,大骂手下无能的同时,看周天爵这几天春风得意,也暗自发愁。还是乌兰泰给向荣出了主意,既然强攻不成,那就围城,不让城中百姓、逆贼出城,饿死他们。防止他们出城,在城外、路上埋了不少土地雷,一干就是三天,向荣见出城的百姓、逆匪出城是被炸的死的死、伤的伤,拍手称快的叫好,听说周天爵已写了大捷的折子,他也慌忙写了奏折,免得后来破城,让皇帝以为都是周天爵的功劳,奏折写道:火机触发,全岭山塌,山崩地裂,飞天走石,击毙贼匪数万,伤者不计其数,逆匪丧胆,不敢出城,不日即可破城。(太不要脸了,把土地雷描述成了原子弹)
乌兰泰也有自己的小心思,他是广州副都统,官职比向荣和周天爵低得多,他也想立功,很大的功。自己没有向荣那么多兵马,更在广西没有下属,想立功,只有靠自己,想了几天,终于想起洋人送给他的一个小礼物,一个小机关,盒子里放上一些炸药,如有人打开盒子,火药立即爆炸。他当时相当的好奇,想到可以用这个害人,就照样做了个,虽然失败了,但现在立功心切,说什么也要试一下,一试就是七天,做的过程中还炸伤了不少人,他兴奋的在箱子上谢了纸条:洪秀全亲启。过一会,又觉得功劳还不够大,又加上‘李云中’的名字,写完还不满意,再加上‘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四人名字,对心腹许了一大堆好处,派他送入城去。想了想也学向荣和周天爵,写了一份奏折:臣出一奇计,逆匪一干首脑人物,具已伏诛,破城就在近日。
第二十三章 永安封王 李云中出走
在城内见官兵只攻打城外的兵马几次,就开始在四周挖深垒,建城寨起来,搞不清楚官军在搞什么鬼,李云中就找洪秀全他们商议,到达府衙时,就见杨秀清他们围着一个箱子打量,他上前一看,就见箱子上面写着:洪秀全、李云中、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亲启。就问他们:“这个箱子是什么?”
冯云山道:“是城外官兵送来的,我和秀清他们正在商量怎么处理。”
李云中道:“好端端的官军送箱子干什么,难道里面装的是人头?”想到人头,太平军最近也没重要的人物落在清军手里。
杨秀清命人将盒子放到院子中,叫来一个俘虏打开盒子,说道:“就怕清妖用机关害人。”
李云中暗想,大惊小怪,‘轰’的一声,那个俘虏被炸的鲜血淋漓,躺在地上没了声息,李云中一阵胆寒,他实在是想不到清军之中有那么先进的人,一下子就先进了100多年,可以申请专利去了。
萧朝贵道:“幸亏秀清机警,否则我们都给炸死了。”
北京
咸丰看着三份奏折,面无表情,地上一地的茶杯碎片,他实在是给这三个奴才气坏了,大话连篇,哪一个都说即日破城,可等了那么久,都是损兵折将,毫无寸功、按兵不动的密报。
赛尚阿是今年刚被咸丰授予首席军机大臣,自诩知兵,如今看皇上为广西逆匪伤神,心中很是不忍,跪在地上对皇帝说道:“这些都是将领们无能,臣自幼熟读兵法,愿替皇上分忧,亲自去广西平定逆贼,请皇上准许。”
咸丰略带欣慰的看着赛尚阿,本来他将穆彰阿革职,无人可用就挑了赛尚阿,才知他不过是一武夫,不懂理政,但的确是忠肝义胆,能为朕分忧,李星沅无用,正好让你去督师剿匪。
想到这里,咸丰道:“传旨,李星沅自任钦差大臣,毫无寸功,反而使逆匪做大,将其革职查办,赛尚阿公忠体国,知兵善战,现授予赛尚阿为钦差大臣,移驻广西剿匪,钦此。”
不一日,赛尚阿带着圣旨赶到湖南,和湖南巡抚骆秉章商议剿匪的事,只见席间,赛尚阿紧皱眉头,骆秉章慌忙询问。
赛尚阿叹口气,说道:“官军屡战屡败,全因将领贪生怕死,绿营更是不堪,我得另想妙策才好啊。”
只见骆秉章对旁边人小声吩咐几句,不一会那人就领着一个三十余岁的汉子进来,指着他对赛尚阿道:“此人叫江忠源,出身号称新宁第一强族的江家,率领的楚勇虽然不多,但个个英勇敢战,所向披靡。多次剿灭会党起义,功劳甚大,如今还挂着知县的头衔。”
赛尚阿看着江忠源,越看越满意,将他叫道自己面前,很神秘的对他说道:“太平军这些反贼很不好对付,与你在湖南所剿灭的土匪不大一样。”
江忠源问:“这些反贼有什么不一样,很厉害吗?”
赛尚阿拿出了广西官员写给自己的信,指着其中一段让江忠源看:“贼匪一经加入拜上帝教,谋反从逆,就悍不畏死,下官等对所有军前生擒及地方拿获贼匪奸细,加以拷问,他们竟毫不畏惧,也不和寻常人那样求生,这是因为他们信奉上帝,死后可以升上天堂,所以致死不移。”
江忠源看完,觉得被朝廷倚为长城的八旗绿营真的不中用了,想到自己募得的楚勇,稍加训练的农夫也比八旗绿营有战斗力,何不让他们参加军队剿灭逆匪?他向赛尚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赛尚阿陷入了沉思,缓缓点了头,对江忠源道:“此计可低十万雄兵,你立即招募练勇,随我入桂剿贼。”
骆秉章见江忠源和赛尚阿谈的投机,略感安慰,当初接到洪秀全谋反的消息时,极感惊恐,他认识洪秀全,他们都是广东花县人,生怕被这个小老乡连累,对往广西运兵、运粮很是尽力。他怎么也想不明白,洪秀全读的也是《论语》、《孟子》之类的书,走的都是科举的路子,为什么要造反?他哪里知道,洪秀全科举失意,在苦闷之中读了一本《劝世良言》的书,从此产生了叛逆的意见,他认为世上最大的妖魔就是中国的皇帝,做梦都想推翻他。
当江忠源跟着赛尚阿前往广西时,身边的楚勇已有1200人,而且他还请来了得力助手刘长佑和三个亲兄弟江忠浚、江忠济、江忠淑,以及江忠信、江忠义等一干叔伯兄弟。
永安城下的李星沅听说咸丰已经派新任钦差大臣代替他时,不顾自己身患重病,亲自到城下督战,命向荣、乌兰泰等全力攻城,两人为了头功,拼了命的攻打永安,一连打了三天,李星沅首先支持不住死在军中,遗书说道:“贼不能平,不忠;养不能终,不孝。殁后敛以常服,用彰臣咎。”向荣和乌兰泰退兵修整,商量在钦差大城来到之前不在攻打永安。
萧朝贵见永安非但没被清军攻下,还越来越越稳固,坚守了六个多月,才死伤不到两千人。他将太平天国的大小将领都召集到一起,说:耶稣要下凡。
天兄指着洪秀全说道:“秀全第,尔能如此,杨秀清、萧朝贵功多矣,尔怎不分赏他们。”
洪秀全道:“小弟已经在写分赏祭文,这就准备大封群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