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清末洋流 >

第119章

清末洋流-第119章

小说: 清末洋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得对,我也愿意加入。”
  “我也加入!”
  ……
  除了一些身家不到千两的人觉得一年一百两会费太重而退缩之外,其他的都加入进商会之中。
  蒙上升满意极了,以后户部不愁没银子花了!接着又对着下面又宣布:“既然大家加入商会,就要有领头之人,商会设置会长一名,副会长七名,其中户部派遣一位常务副会长参与管理,其他的副会长每三年选举一次,会长由副会长选举而出,现在大家可以推举第一届副会长的人选。”
  商人纷纷推出各省的领头羊。
  蒙上升看着众望所归的几人,面色有点难看,没想到这几个人在商人之中有那么高的威望,希望他们不会与政府作对。
  “既然副会长推举出来了,那请各位推举……”
  李云中不等蒙上升说完,发言道:“大家也许还不知道,广东十三行伍绍荣、卢继光共捐献白银三百万两,分别获得一等爵士、三等爵士头衔,我想这会长一职一定德高望重之人担任,你们说是不是?”
  众商人哪有不明白皇上的意思,纷纷喊道:“我推举伍绍荣担任会长一职!”
  PS:等会还有一章,这章刚码完,下一章在十一点以后了


 第一百二十三章 叶莲的骑兵

  李云中看着面前毕恭毕敬的两个日本人,心里提醒自己不要被他们表象欺骗,对会汉语的高杉晋问道:“你们此次为何前来中土?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日本闭关锁国几百年,你们来此的目的恐怕不是那么简单吧!”
  吉田松阴叽里呱啦的说了几句。
  高杉晋连忙翻译:“我老师说,他很崇拜大汉,佩服皇上以一介平民开创如此盛世,西洋人欺压我们亚洲人,我们应该团结起来反抗。”
  李云中知道日本就是在这几年开始强盛的,是中国的劲敌,亚洲决不允许出现两个强国,打败一个敌人就先要先了解他。
  李云中问道:“你们日本现在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不知你们国内可有反抗势力?”
  高杉晋回道:“日本是个团结的国家,目前还没与反抗幕府的势力,我们国内奉行的是‘尊王攘夷,防御外敌’虽然常有大名互相交战,但都会听从德川大将军的调遣。”
  李云中笑道:“这么说我就放心了,日本与中国一向交好,我也不希望日本陷于内乱,你们这次前来中土是奉了谁的命令?”
  高杉晋早就与吉田松阴通了气,回道:“是长州藩的大名派我们前来中土拜见陛下,想让我们学习中土先进的经验,回去传播到日本,请陛下容许。”
  李云中仔细思量,现在日本倒幕派还很弱小,不如培养他们一下。然后在卖给双方武器弹药,让他们打个你死我活。再由大汉去收拾残局,幕后掌控这个岛国。
  “可以!欢迎日本友人前来学习,除了兵工厂是禁地之外,其他的任由你们参观,但是你们必须写一份感想留在中国,证明你们……没有白来。”李云中打算留下这个为证据,让全日本人都知道,日本学习中国才强大起来的。
  “嗨!”吉田松阴与高杉晋九十度弯腰感谢。
  “启禀殿下。林凤祥、李开芳、叶莲求见!”
  自从傅善祥离开上书房,李云中还没有选取新的秘书,只能让亲卫做一些简单的事情。
  “宣”
  李凤祥、李开芳、叶莲三人并排来到上书房,拜道:“臣等参见皇上,愿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云中见林凤祥与林开芳面色异常,就知道他们对自己称帝是有意见的,马上对面色兴奋的叶莲笑问:“叶莲你麾下还有多少骑兵?”
  叶莲不假思索的答道:“微臣麾下共有四千余人。一千骑兵,三千步卒,不过这三千步卒随时都可以转为骑兵,微臣经常命他们轮流训练骑术。”
  见她能未雨绸缪,李云中赞道:“果然是骑兵出身,朕前几个月陆续购买了两千匹战马。想组建一个骑兵军,你们认为如何?”
  一向圆滑的李开芳暂时放下心中怨愤,问道:“江南地区多湖泊河流,并不适合大规模骑兵作战,皇上此举恐怕另有它意!”
  这李开芳就是聪明。李云中笑道:“不错,清廷日益窘迫。陆续从东北、蒙古调来大批骑兵,虽然谈不上是精锐,也给我军造成了很大的麻烦,特别是皖北与徐州战区,这两个地方的清军猖狂,常常派遣小股骑兵骚扰我军后方,然后从容遁去。”
  李开芳也尝过追赶骑兵,或被追赶的苦头,谏道:“三千骑兵还是太少,要想牵制清军,最少要五千骑兵,要想歼灭清军,最少要一万骑兵才行。”
  叶莲道:“不用一万,有八千骑兵,我就能打到北京!”
  李开芳知道孤军深入的危险,训道:“就算你能打到北京,你能打进皇宫吗?清军四面一围,你插翅难飞,当初要不是清军仓促应战,我军能否撤出沧州还两说。”
  李云中示意亲卫将洋枪送给李开芳、林凤祥、叶莲三人观看,解释道:“你们手里拿的分别是米尼步枪、布鲁贝斯步枪,克伦士威克步枪,这些枪支虽然不方便在马上设击,但是很适合阻击骑兵,特别是米尼步枪,射程有五百步,准头也不错,配合大炮简直就是骑兵的噩梦。”
  叶莲摸着洋枪,失神的问道:“这么说骑兵在战场上没用了?”
  李云中道:“按照洋枪发展到额趋势来说就是如此,骑兵还能在战场上驰骋二十年,不过他得装备洋枪和马刀。”
  听说只有二十年,叶莲神色落寞,接道:“马刀我有,可是洋枪怎么用,骑在马上也打不中敌兵啊?”
  李云中指着三种枪:“这些枪支是越来越先进,不出两年我们就能研制出更先进的步枪,在马上也能射击,你们骑兵先装备五百支洋枪,在战场练习,拿清兵试试威力如何,如果可行,那就把骑兵全部换装。”
  叶莲思考了下,觉得可行,赞同道:“既然如此,臣尽量一试,挑选最精锐的骑士装备洋枪。”
  李云中对叶莲吩咐:“两千马匹和五百洋枪全都在兵部那里,你现在就可以去带人去领,先在南京整训一个月,九月的时候必须到达徐州前线。”
  “叶莲领命”
  上书房的臣子只剩下李开芳与林凤祥二人,一时间安静极了,两人相对尴尬无言,低头站立,似乎这样就可以避免禁忌话题。
  李云中也不知怎么说,拿出一份文件,起身走下来交给李开芳、林凤祥二人,见他们露出疑问神色,解释道:“这是重庆,也就是你们的天京传来的情报,吉文元回去之后,大肆污蔑你们几人,贪图荣华富贵、还说你们怀疑东王杀害西王,留在南京是借大汉的力量为希望报仇等等,结果就是‘天父下凡’宣布你们是叛逆,将你们驱逐出太平太国,革除一切职务,恐怕要我杀你们的公文已经在路上了。”
  “啪”还没来得及翻看的文件就被李开芳丢在地上,两人只感觉全身无力,双腿打颤,支撑不住跌倒在地。
  林凤祥趴在地上,从新拿起公文翻看起来,越看越是绝望,低头嚎啕大哭。
  PS:求票,求收藏,下星期又要裸奔了……


 第一百二十四章 林李归心

  林凤祥哭道:“我等将生死置之度外,奋力北伐,九死一生,没想到竟落得如此下场!不公!不公!”
  李开芳心里想的却是东王为什么要把他们当做叛军,难道是做贼心虚?这些是他以前完全不敢想的事情。
  西王在长沙城下死的冤!想起当年结义的情景,李开芳涔然泪下,小声念叨:“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东王如此狠心,西王死的冤枉!”
  看着他们绝望的神色,李云中来个火上浇油,为这悲伤的气氛加点调料:“当年朕虽与萧朝贵不善,但也很佩服他的勇猛善战,每遇战事必身先士卒,待麾下士兵犹如手足一般,宁愿自己受伤流血也不愿士卒伤亡,这些都是朕不如他的地方!
  长沙一战,萧兄被小人陷害,临终之际还为部下兄弟着想,劝朕收留你们,可惜只叮嘱朕,还没来得及嘱托你们,就撒手人寰。”
  如果是别人直呼西王名讳,李开芳二人早已翻脸,可是李云中不同,当年西王亲口对他们说过,李云中能征善战,百战百胜,我不如他!
  李开芳补充道:“当年西王殿下受伤的时候就对我们说过,留在汉王殿效力,当时被吉文元、卢贤拔从中作梗,我等也以为西王伤痛错乱,所以没有当真,没想到西王有先见之明,早已看穿东王用心。”
  事实摆在眼前,林凤祥不得不信。他没想过身为一国之君的李云中会欺骗他们,想到了这两年耿耿于怀的事。,恍然道:“怪不得北伐的几军全都是西殿人马,当年西殿有五军三万人,如今只剩下不到五千,十不存一,我们对不起西王殿下!”
  李云中心中高兴,安慰道:“杨秀清倒行逆施,迟早会有报应。西王在天之灵也不会让他好过,说不定托个梦给天王洪秀全,杨秀清就引颈就戮。”
  李开芳与林凤祥对望一眼,相互点头,齐声道:“我二人愿意投靠皇上,请皇上接纳!”
  心愿达成,李云中连忙扶起二人。许诺道:“二位放心,总有一天朕必杀了杨秀清为萧兄报仇,为西王殿所有死去的兄弟报仇!只是……我军中还有不少检点、指挥什么的,他们不了解状况,希望二位可以多劝劝他们。”
  林凤祥还没从打击中恢复过来,惨然道:“他们都被东王革职缉拿。无处可去,一定会留下来为皇上效力。”
  ……
  看着依旧倔强不降的李鸿章,陆建瀛开始有点明白皇上为什么那么看重他了,此人明明是胸中有大才、大抱负,却甘愿引颈就戮。这说明李鸿章心志刚毅,不是他们这些降官可以相比的。
  李鸿章越是不肯投降。陆建瀛就越要将他劝降,他竟从李鸿章眼中看到了嘲讽之色,不知是自己错觉,还是李鸿章这个芝麻绿豆官真的在讥讽自己。
  “少荃你还年轻,格局太小,你把自己的忠诚看成小忠,没有升华为大忠!”
  “敢问先生,何为小忠?何为大忠?”对待陆建瀛,李鸿章是尊敬的,刚才常大淳就被他臭骂一顿,羞愧掩面而走。
  陆建瀛自己投降,恨不得全天下读书人一起投降大汉,所以整理出一套投降言论,用在李鸿章身上是第一次,从容言道:“小忠是忠于一家一姓,大忠是忠于天下百姓。”
  李鸿章忍不住刺了陆建瀛一句,笑道:“先生此言差矣,大清皇上就是天下百姓之主,忠于皇上就是忠于天下百姓,何必分为大忠小忠!先生你不必再劝了,我知道投降了即可活命又可富贵,但我已经抱着牺牲的决心,没什么好说的了。”
  陆建瀛不为所动,反而笑道:“少荃此举愚蠢之极,你认为死可以为大清尽忠,熟不知此举让你背着汉奸罪名,永世不得解脱。”
  李鸿章惊道:“荒谬,我为皇上尽忠,怎会是汉奸?我应该名留青史才对。”
  陆建瀛问道:“你我加起来在大清为官几十年,官场上的事你没有我了解的清楚,民间的情况,我没有了解的那么透彻,你认为大清还能保得住吗?大汉每战皆捷,这是历代民军、义军从没有的战绩,就是刘邦、朱元璋也打了好几次败仗,以此推断,大汉迟早有一天会统一天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