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清末洋流 >

第104章

清末洋流-第104章

小说: 清末洋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昌城内守军见援军以至,打开城门冲向湘军大营。
  胡林翼剑不离手,他已经把分统、营官全都派出去抵抗,见又有一路长毛冲向大营,急忙命令勇丁出营阻击。
  “你们快出去拦住长毛。本官重重有赏!”
  一个勇丁像是老爷似得,站立不动,阴阳怪气的回道:“大人,这句话我们已经听了无数遍了,您先把欠了我们三个月的军饷还了吧,弟兄们穷的都快当裤子了,还怎么杀长毛。要去啊,你就自己去。”
  “对!不见银子,我们就不为你卖命。”
  “饿着肚子,还怎么杀敌。”
  湘军勇丁个个义愤填膺,仿佛把他胡林翼当成长毛似的,任意辱骂。
  胡林翼火冒三丈,七窍生烟,越听越是气急败坏。恼羞成怒的刺向一个抗命不尊的勇丁,大叫:“再有违抗军令者,此人就是榜样,别比为本官是文官就不敢杀人!”
  “长毛来了,大家快跑啊!”最先讽刺胡林翼的那个勇丁,边叫边跑。
  湘军勇丁不分真假,全都立刻溃散。各自逃命。
  胡林翼嗔目结舌,羞愤交加,拿着长剑跑进马厩,牵出一匹战马。对着太平军的方向就要冲去,谁知战马原地绕了一圈,朝着相反方向冲去,战马驮着胡林翼飞驰而去,一直跑到江边才停下来。
  劫后余生的胡林翼举目四望,周边并无一人,唯有江面上有几艘小船快速向北而去。
  听着后面逐渐接近的喊杀声,胡林翼绝望而笑,心里想着是用剑自杀还是投水自尽,把尸体留在岸上不免遭到长毛侮辱。
  想到这里,胡林翼扔掉长剑,毫不犹豫的跳进江水之中。
  鲍超看着岸边身着官服之人投水自尽,连忙驱船来救,将灌了一肚子水的胡林翼救上船来。
  胡林翼睁开眼睛,一眼就认出了鲍超,心中感动至极,从此以后,便对他另眼相看,不断的加以提拔,还让他自募一军,独自领兵作战。
  此次惨败之后,胡林翼一面收集溃散的湘军,对他他们重新打乱加以整编,一面想尽办法在地方上征集粮饷。
  他已经深刻感受到天下的军队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没有银子他们就不会卖命,关键时刻还会闹事。
  “大人,凭借我们这几千人是不可能打败湖北的长毛的,我们应该汇合曾公的援军,加以磨合,发足粮饷,再与太平军决战。”杨载福对前几天的溃败心有余悸,考虑了几天终于明白那天湘军为何会不战自溃。
  彭玉麟难得称赞杨载福,附和道:“杨大哥说的不错,以后一定要把粮饷备的足足的,否则这帮丘八什么都干的出来。”
  胡林翼心里已经把筹集军饷的事情揽到自己身上,他作为湘军的首脑人物,对粮饷之事是义不容辞,出言道:“筹集粮饷的事由我负责,你们不用担心,只管带领士卒训练、打仗!”
  鲍超道:“我率领部分人马走水路,所以能先一步到达武昌,罗公率领的陆师恐怕还在羊楼司附近,那里有长毛驻守,不如我们去接应罗公,既能打击太平军在湖北的有生力量,振奋军心,又能汇合援军壮大本身力量。”
  胡林翼赞道:“说的不错,就像厚庵说的,光凭我们这几千人打不下武昌,只有汇合罗泽南的几千人,逐步清理武昌外围敌军,将武昌变成孤城,才能放心的攻打。”
  听巡抚大人赞成自己的意见,杨载福振奋,继续出言:“我军几支部队都是屡败之师,士气低落,而湖北南部的长毛都是散兵游勇,正适合我军练兵,末将愿率水师为先锋,攻打长毛。”
  胡林翼见众将领恢复信心,求战心切,满意的抚须而笑,道:“我军人数还是太少,就算汇合仲岳先生的援军也才不过万余人,看来还要继续前往湖南募勇。”
  说完,胡林翼的目光就依次的扫向在座的将领,盯着鲍超道:“春霆英勇善战,不逊于智亭,可惜智亭英年早逝,我现在就将智亭遗留下来的兵马交于你统帅,并可自己募勇四千,组建‘霆’字营,一应军械、粮草都按湘军主力发放!”
  看着鲍超一步登天,众营官反而战心大振,别看鲍超还只是个守备官衔,有了兵马就可以在战场上捞取战功,像塔齐布、张国梁那样位列提督之位,轻而易举。
  胡林翼满意的看着反应,对刚打了败仗,丢失大部人马的周凤山道:“周参将虽然没能守住金口,但是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忠勇可嘉,也许你募勇五千,自行编练,半年之后,本官亲自视察,如有懈怠,两罪并罚,决不轻饶!”
  胡林翼率领湖北向军主力转而向南前进,一路上势如破竹,小部太平军或逃或散,而太平军主力也返回武昌,放任湘军向南经营,终于让胡林翼与罗泽南在临湘县汇合。
  胡林翼看着罗泽南的援军感慨万千,这些都是曾国藩的起家部队,以后就属于他胡林翼的家底了,看来得好好的笼络统兵的将领。
  罗泽南与刘蓉都是典型的士大夫,他们看重自己的名节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胡林翼在湘军中做分统的时候就听说刘蓉长期不领薪俸,以表示自己重义轻利的志节。
  而罗泽南更是好为人师,手下大部分营官都是自己的学生,像是王錱、李续宾、李续宜、刘蓉都是他的得意门生。
  为了表示对罗泽南等人的尊重,胡林翼特地邀请湘军营官以上的将领、幕僚为他们接风洗尘。
  “各位,今天的宴会是欢迎仲岳先生前来湖北助战,咱们先一起敬仲岳先生一杯!”胡林翼带头一饮而尽。
  罗泽南放下酒杯,满面荣光,曾国藩称呼他为先生他觉得理所当然,大家都是理学的支持者,讲究忠义节孝四个字,可是胡林翼称他为先生,他却受宠若惊,无他,胡林翼现在是巡抚官衔,封疆大吏。
  “罗某愧不敢当,以后在湖北一定听从巡抚大人的吩咐,刀山火海也在所不辞。”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罗泽南就是这样的人。
  胡林翼又端起一杯酒,大声说道:“今天胡某在次声明,仲岳先生,刘蓉先生都是林某的师傅长辈,我作为一名弟子在这里敬酒奉师,今后还要两位师长多多教诲林翼,在此兵荒马乱之时,林翼实在才能有限,只有诸位鼎力相助,才能共度难关,还我大清一个朗朗乾坤,请大家为两位师长干杯!”
  杨载福、彭玉麟等人都面色惊讶,他们从来没听说过胡林翼与罗泽南、刘蓉有师生关系,今天宣布此事,他们的巡抚大人就要终身侍奉罗泽南二人,而胡林翼是进士出身,现在官至巡抚,正二品大官,罗泽南的学历只不过是孝廉,刘蓉更是一名无品级的训导,如此礼贤下士,真是难得
  PS:有点晚了,码字太慢,请大家见谅


 第一百章 刘铭传与吴长庆

  罗泽南抚恤得意的微笑,连连点头,显得自己对胡林翼刚才说的话很满意。
  刘蓉却面色尴尬,罗泽南是他的恩师,现在胡林翼同时称呼他们二人为老师,这样让他很不自在,觉得胡林翼过分讨好,必有别的心思,心里无端多了几份防备。
  胡林翼听说李续宾兄弟家里并不富裕,家中老母无人照顾,亲自派人将之接到自己家中,让妻子把这位五旬老太太当成自己的母亲照料。
  这让李续宾、刘蓉等人疑神疑鬼,对胡林翼的用心颇为怀疑,相继写信给曾国藩询问看法。
  曾国藩的日子也不好过,新任江西巡抚陈其迈并不像江忠源说的那样识趣,反而处处与他作对,他看中的人,陈其迈必定会打压。
  更让曾国藩生气的是,陈其迈在湘军的粮饷供应上面做文章,动不动就威胁不给湘军粮饷,任凭他曾国藩三翻两次的发去咨文询问,又不断的给他写私信,于公于私,一切手段都用尽了,可陈其迈就是不予理睬,气的曾国藩直打哆嗦。
  收到李续宾等人的来信,明知胡林翼在收买人心,但他又不敢点破,还要极力的为胡林翼分辩,让他们不要疑神疑鬼。
  李云中看着突然冒出来的胡梦君,训道:“在船上不要乱跑,这几天你都上哪去了,找你也找不到?”
  胡梦君腼腆的小声问道:“殿下,你说的话还算不算数?”
  “什么话?我对你有什么承诺吗?”李云中一头雾水,早把当初的玩笑话忘得一干二净。
  见汉王不承认,胡梦君急道:“就是您命我去劝降李鸿章的时候,说只要我劝降一人就官升一级,您忘了?”
  李云中看着他猴急模样,取笑道:“这种鬼话你也信,谁要是劝降十个八个,官升的岂不是比我还大?”
  胡梦君像是被霜打的茄子。萎靡不振,嘟囔道:“说话不算话,害我白白浪费口舌,说了整整半个月!”
  李云中惊道:“你这半个月都在劝降李鸿章!看样子是成功了!你劝降了几人?”
  对胡梦君,李云中现在是刮目相看,那几个人顽固不化,自己是亲自领教过的。没想到让胡梦君软磨硬泡的说降了,人才啊!
  胡梦君竖起两个指头,面有恼怒之色,抱怨道:“我与他们同吃同睡半个月,我这辈子从来没说过那么多话,这些辛苦真是白费了。殿下你总要赏我点什么吧?”
  李云中无奈道:“那你想要什么?看在你真有三分才华的份上,你说吧,只要我能办到的一定办。”
  胡梦君皱着眉头想了半晌,试探道:“殿下还是升我的官吧!”
  这样厚的脸皮倒有些用处!李云中想起外交至今无人可用,点头道:“可以,我大汉制度初立,还有很多职位没有人选。像这外交部,部长职同尚书,正二品,还没有一人在内任职,你既然能说会道,脸皮又厚,真是不二人选,你就暂时将外交部管起来。”
  胡梦君乐不可支。眉开眼笑,像小鸡啄米似得点头:“殿下放心,我一定会将这个外交部管理的井井有条,绝不给殿下丢脸,那我现在是二品?”
  李云中一脚踢过去,笑骂:“你想的美!你要是一辈子不升官,我就让你当二品。现在先当个部长助理,正五品,免得你到处宣扬我言而无信,对了。你劝降的是哪两个人?”
  这里面一定没有李鸿章!李云中听说劝降了两个人,就知道李鸿章还在坚持。
  胡梦君拍了拍手,对着船舱门口喊道:“你们都进来吧,殿下在里面等着你们呢!”
  见进来的两人全都赤手空拳,唐亮微微放心,双眼还是紧紧盯着他们。
  “刘铭传(吴长庆)拜见殿下,愿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李云中右手虚扶道:“二位快快请起,你们二人能弃暗投明,我很是欣慰,
  刘铭传与吴长庆对视一眼,齐声道:“汉王吊民伐罪,天下百姓望风而从,天命所归,我等不敢逆天行事!”
  李云中笑道:“这么文绉绉的话一定是你吴长庆想出来的!”
  吴长庆胸中有种复杂的感觉涌上心头,不由感叹,怪不得那么多人情愿赴死也要保护他,只凭这一句话,就让他感觉与汉王的关系亲近了许多。
  刘铭传傻笑道:“殿下英明,这些读书人就爱啰七八嗦,投降就是投降,还要说什么以前逆天行事,我老刘就不爱这一套,以后只要殿下信任俺,俺就为殿下卖命。”
  “哈哈……我就喜欢省三你这直爽性子,讲义气,你们放心,我李云中绝不是心胸狭窄的小人,只要你们忠心大汉,我一视同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