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让感觉跟着跑 >

第14章

让感觉跟着跑-第14章

小说: 让感觉跟着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位是临时休息还是过夜?”
薇打量了这位微胖精明的女老板,用贵阳话对她说
“老板娘,我俩刚下火车,全身是汗,洗个澡在回家,给你10快钱,你看如何。”
老板娘看了一眼提着箱子的杨宁
“10快可不行,20快。”
“20快?15快,不行我们另找一家。”说着薇转身要走。
“好,好,好,跟我来。”
走进屋内,里面一大间全放满了上下铺的铁床,还有几个小房间。
“你们先把东西放这儿,一个一个地洗。”老板娘指了指一张床铺“里面那间就是浴室。”
说着老板娘退了出去,又坐回吧台。
“看你全身是汗,你先去洗。”薇说着便习惯性地打开杨宁的旅行包,用一个方便袋将他更换的衬衫,*,西装长裤装好,又从自己的箱子里拿出洗发水,一小瓶沐浴露。
“就这样,快洗。”
“哦!”杨宁傻了似的回答便走进了浴室。
薇又整理了一下衣物,这时的她更像个家庭女人。薇走到外间,老板娘磕着瓜子。
“老板娘,借你的电风吹用用!”薇走近她。
老板娘看了看薇,简单微笑着脸,像个活泼的打工妹。
“你等等。”说着便上楼去了。
薇环视四周,简单的设置更显小旅社的简陋,环境之狭窄。当然谁都知道这类旅社仅提供给那些步履匆匆的旅人歇息半刻之用。
“给。”老板娘将一把红色电风吹给薇便又回到了座位。
薇走进内室时杨宁刚好洗完,一件水白色黑格子衬衫,衬衫下面放在裤子里,傻气十足的老板样。
“我洗好了!”杨宁拿着换下的衣物走到床前。
“哦,还别说,看你这打扮倒挺像阔老板。”说着拿起衣物走进浴室。
杨宁将用塑料袋装好的衣物放进旅行包里便出了来。
“你们是从那儿来呀,听你的口音不是贵州的,你老婆倒是我们贵州的。”老板娘面带悦色地问。
“我是上海的,那是我女朋友,我跟她回家。”
“哦,上海人,你是做什么职业的,你女朋友好福气呢。”
“我是警察。”杨宁摸摸后颈走到门口。
来来往往的人潮喧嚣不已,各色着装的人奔走在这做高原上的大都市。
“你们这儿人真多。”
“大部分是出远门的。”
“这么多人,你这儿生意应该很好呀,可今天怎么那么少。”杨宁回头看了一眼内屋。
“那有奇怪,这大白天的,睡觉的人当然少,我们主要做晚上的生意。有部分人买到夜间的车票,或是第二天的车票总得找个地方暂时休息,所以我们这种旅社夜间的生意特别好。”
“这样啊!”杨宁走进内室。
“大兄弟,你女朋友很精明,你可得好好对我们贵州女孩哦!”老板娘忙笑着补了一句话。
“会的,我还怕她不嫁我呢!”杨宁故意大声回着。
薇正拿着电风吹在浴室门口的大壁镜前吹头发,杨宁坐在床沿上盯着薇。还那样,一身牛仔,显得那样清纯活力。
“唉,别一直盯着我,弄得我全身发毛,还以为……”薇收起电风吹,用发夹竖着夹起头发,散发出青春的魅力。
“走了。”薇将衣物装进箱子,提起方便袋朝外屋走去,杨宁跟在后面。
“老板娘,谢谢你的电风吹,给你钱。”薇还过电风吹,并呈上钱“我们走啦!”
“慢走啊,小妹,以后再来!”
二人走出旅社,跳进潮乱的人流。
“我们现在那儿去?”杨宁提着箱子和旅行包。
“现在去打电话,在买些东西,然后坐车回家。”
薇好像被水一冲,一切的疲惫一扫而空,回家的感觉让她快乐得如一只小鸟,欢欣跳跃在人群之后,而杨宁则艰辛地形影不离。
天空阴阴的,太阳多次想探出脑袋皆被阴云挡了回去。灰色的云镶着白边,一层一层的,不时还出现一小点蓝色的小框。
风轻拂着这座高原上的城市,带着丝丝凉意。路上的行人步履匆匆,皆穿着外衣,路边的乞丐还穿了破棉袄呢!走到街边的电话亭,薇拿出IC卡准备打电话。
“薇,用我的。”
“手机漫游太贵,用IC卡一分钟才一毛钱!”
杨宁把箱包放在一旁,环顾着这座陌生的高原城市。现代化的建筑之中,环绕着花草树木,清香的空气。
“叫你多穿点,天冷,你不信……”一对行人的话点醒了薇,她呆呆地看着只穿了一件短袖衬衫的杨宁。放下电话走了过去,她一只手摸了一下杨宁的手臂,一只手碰了自己脑门一下:“瞧我这记性,忘了让你带两件外套了,贵州现在还比较冷。”
“没事,我在部队时常穿一件,我不冷。”
“不然,我带你去市西路买件外衣吧,那儿是批发市场,特便宜。”
“不用,反正几天就回上海了!”
“真不冷?”薇盯着杨宁眼睛。
“嗨,真不冷!”杨宁笑了!
“好吧,我妈说不买什么,我们回家吧!”
“等等,我爸让我一定要买点东西去你家,买什么他都写在纸上了!”
“你爸怎么知道我爸妈喜欢什么呢?”
“我爸说他的一个战友就是贵阳息烽的,只是复员后失去了联系,所以他知道贵州的一些风俗。不过他还是让我和你商量!”
“息烽县,我家就是息烽县的呀!”
“这么巧,不过我不知道爸爸战友的地址,回去再问他吧,现在我们去那儿?”
“买礼物,给爸妈的,老弟的,大姐的,姐夫的,外甥的,不过的不过,我们什么也不能买。”
“为什么呀?”杨宁惊愕。
“你确定自己还能拿!”
“可是老爸说那是礼仪。”杨宁看了看自己。
“这样吧,我们先买一部分,其余的回家后再到县里买。”薇想到了什么“我们先买县城没有的,再打电话让我弟到县城来接我们,然后买些其它的东西就回家!”
“这样好!”两人说着便走进人群之中消失了。




见亲人,姐弟连心

俯瞰贵阳市中心,南明河静静地流淌在高楼间,杨柳低垂,泛绿的叶子,嫩嫩的,绿绿的。
一座不高的山峰耸立在城中心,名曰黔灵山,山上墨绿色的森林簇拥着一条条小石阶路。行人走走停停,山上的古刹余烟袅袅。黔灵湖一片绿光,爬山的,谈情的,取水的,皆乐绎不觉,城市的浮躁在此便得到片刻安静。
“啊,上帝,终于买齐了。”
薇从地下商场冲了出来大叹一口气,提了两大袋东西,另一只手提旅行包。杨宁在后面出来,旅行包换成了个包装精美的大纸箱,是电磁足疗盆。
“坐车回家。”
两人并排着,来到公车站台,正好赶上到汽车站的1路公交车。薇在前面投了币,两人上了车,车内人不多,也许是天气的原因吧!
“薇,你家对外人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吧,比如……”
“我们那儿什么要求都没有,你就像平常那样就好!”
“哦!”

下了车,两人直奔汽车站内买票。
“买两张去息烽的车票。”薇用家乡话说着便掏钱。
“40快钱。”
薇付了钱,咔咔咔,服务小姐熟练地找钱弄票。薇拿着票便朝站内走去,杨宁始终跟着没说话。
上了一辆崭新的海格空调大客车。这两年贵阳市到各县市的汽车大都换成了这种名为“海格V8”的大客车。
汽车行驶在贵遵高速公路上,一路疾驰,直逼息烽。一路上,两山时而夹道,时而连桥。列车就行驶在山间河流上或是半山腰,四车道的高速公路平坦得多。墨绿色的山,路边不少树木长着绿绿的叶子,行色匆匆的车辆不相干地跑着。

车停在一个不大的汽车站,旁边的北门河中灰黑色的水泛着油光静静地流着。街上热闹非凡,许多乡下的人背着大米,手里提着鸡蛋,担着菜筐,忙的不亦乐乎。
杨宁拿着东西跟着薇下了车,车站一侧全是小间的店面。面馆,水果摊。
“唉,小弟。”薇朝站在进站口的一个男子快步走去。
男子一惊,眼睛顿时雪亮起来,这个年纪十六七八的年轻人,一米七的匀称身材,眉清目秀,高大的鼻梁,略显白色的皮肤,两条剑眉更让他显得俊美大方,笑容迷人,身边放了一个赶集用的背篓。
“姐,等你好久了,才来!”他把薇手中的东西接过放进背篓中。
“这个就是杨宁,姐的朋友,跟你说过,叫他宁哥吧!”
“宁哥!”年轻人看着他姐身后高大的男子。
“我……”杨宁没讲完薇便插了话。
“这是我老弟,魏小杰。”
“小杰。”杨宁看着他支了一声。
“你干嘛不背个大背篼,这个怎么装?”
“我就来帮你提箱子,这个背篼是给你买东西的!”
“一回来就让我买东西。”
“姐,你别忘了我的鱼竿。”
“一年多了,还记得呢。”
“当然,这次至少300的,少一分都不行。”
四周来来往往的人,他们三个傻站着。两姐弟用贵州话说着,杨宁一边凉快着。
“薇,你们说什么?”杨宁疑惑地问。
“哦,没什么,我们去买东西。”
“走吧,你带路!”薇对她弟弟说。
“我们先把东西放在这家人这儿,一会儿回来取。”
“你认识?”薇有些担心。
“我认识的。”
魏小杰礼貌地把行李放在这家人的门旁,几人便向大街走去。
“薇,你们这儿人好多!”杨宁对小城的一切充满着好奇。
“今天是星期天,是赶集的日子,上海可没有,一周一次。”
“难怪那些老太太都背着东西。”
“一会儿带你去看看赶集的地方,也让你见识见识。”薇开玩笑似地笑着。
三人走进一家渔具店,薇和杨宁四下瞧着。
“老板,把那套豪渔牌的渔具给我。”魏小杰很直接地指着左边墙上的一套渔具给这个短胖老板看。
“小伙子,眼光不错哦,这是才进来的,买的人很多!”
“原来早看好的!”薇看着渔具说。
“我一个钓鱼的若不识货不笑话了哦,就是没钱买好货。”大家都乐了。
“老板,这套渔具多少钱。”薇看了看老板和笑着的脸。
“这套是比较贵的,看你兄弟这么喜欢,给你便宜点,350快。”
“才350快,在上海,这套要七八百,真……”没等杨宁说完,薇就踩了他一脚。
“老板,这么贵,再少点。”几人站在小柜台那儿杀起价来。
“这可不行,你老公都说便宜了,你还嫌贵啊!”老板显然不想让价。
“他说的是在上海,可不是贵州,你想想贵州的经济能和上海比吗?”
“这样220,你卖不卖。”薇沉下脸来。
“280,不能再少了,再少我就没得赚了!”老板摸摸渔具。
“就220,不卖算了。”说着,薇张手赶着他俩走出店门。
“回来,250卖你们了。”
“好吧。”
“真是怕你了。”
薇付了钱,魏小杰背着渔具,三人走出小店。




探集市,伸张正义遭劫难

阴阴的天慢慢豁朗起来,不时有丝丝阳光渗透出来。这是个由五条西北向及两条东南向的大街相交组合成的西部小县城。不多的小巷还保存着上世纪的老房子,和新街的大高楼相比,这些矮旧的房子像佝偻的老人,弱不禁风。一条老街大部分已拆迁建起新楼,一小部分还留着老破房。
说起这个息烽,倒令人想不起它的多少好来。
新官上任三把火,一朝天子一朝臣,用在这个县的政府领导身上再适合不过了,当然老百姓眼里这是养官的好地方。这么多年,不知有多少升官发财的是从这儿出去的,可到头来,一顶穷得帽子戴在头上不知几辈子了。
就说这拆迁吧,弄了好些年,没人敢拍板,怕弄不好,乌纱帽不保。06年从省外调来个说是上过清华大学的人当县委书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