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丽江山(全书四卷)-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嘴的喂了下去。
这样喂了三四口,忽听车外响起一片呜咽,原来车辇已经停下,车帘未闭,车外有宫人瞧见,竟是禁不住掩面哭了出来。
纱南平素一贯冷面,这时候也不由动容,眼圈微微发红。
我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扶着刘秀挪到干净的一侧:“把车内整理干净。”
“诺。”
我跳下车,让那些黄门宦臣爬上车去侍弄。
站在田野里举目四望,这里离雒阳其实并不远,我们赶了两天,却并没有走出多少里路。刘秀的病情一直反复,跟来的太医除了煎药、熬药、温药,其他什么用都没有。
“离偃师还有多远?”
“跑快些,一个时辰。如果走走停停,大约得夜宿,那就明儿才能到了。”
太阳已经西沉,要不了多少时间便会沉到地平线下,到时候夜路肯定不好走。
四下里无风,我站在旷野里,却感觉像是置身在封闭的闷罐子里,憋屈得透不过气来:“偃师那边安排得怎么样了?”
“贵人要的人晌午已经到了偃师,只是……”纱南面现一丝难色,“那老头脾气倔得很,上门去请时我们的人与他发生了些口角,他原不肯来……这事是贵人下了死令的,河北的影士不敢怠慢,无奈之下便绑了来。”
我淡淡的“嗯”了声,纱南说话十分谨慎,大概以为我听了会发火,却没料到我反应如此平淡,不禁诧异的瞄了我两眼。
我回头张望,看他们把车队整理妥当,于是很简略的说:“催马赶路!一个时辰之后……我要见到那人!”
说完也不理会纱南是何表情,径直走向马车。
车内的布置一应换了新的,只是刚才呕吐后的酸腐气味仍未能消散,车厢一角安置了薰炉,袅袅青烟带着股馨香正飘散开来。
我皱了眉,这股香气可能会引起刘秀的敏感与不适,于是非常不悦的将薰炉直接抄起来扔到车外,咣当一声,也不知吓没吓到车外的人。正觉得心里不痛快,身侧响起一个熟悉的轻笑:“还是……那么暴躁。”
闻声吓了一跳,我扭头惊问:“把你吵醒了?”
刘秀躺在车内,头枕着木漆枕,脸侧向我,面带疲惫的微笑:“没睡……一直醒着……”
我俯下身去,将他凌乱的发丝拨到一旁,细细的梳理:“我让他们加快速度,一会儿跑起来我担心你身子吃不消,倒还不如……”
他举起右手握住我的手,很用力的捏了下:“醒着……看看你……多陪你……一会儿……”
我捧着他的脸,一阵儿心酸:“那你忍忍。”
“嗯。”
说话间,车速加快,车厢左右摇晃,即使是造价不菲、工艺最好的御辇,也不能够完全避震。飞速奔驰下的车辆,摇晃的程度足以使一个身体康健的正常人晕得七荤八素,更何况是刘秀这样奄奄一息的重症患者。
我将他紧紧的搂在怀里,他不说话,甚至连一声低微的呻吟之声都没有,让人感觉也许他已经被震晕了过去。
“我不会让你死的……”我神情恍惚的呢喃。
“嗯,我……不死。”紊乱的气息,强忍的吐气声,他微弱的声音像是黑夜中升起的一点星芒,给予我继续生存下去的希望,无比强悍的支撑起我那颗早已脆弱的心,“不——死——”
***
四月初二,銮驾夜宿偃师。
馆舍庑廊上的灯在夜风中变得冗暗不明,树枝的阴影投射在紧闭的门扉上,摇曳着张牙舞爪的狰狞,压抑得人透不过气来。
我命人打开门上的锁,推门进去,但见室内萧索,只简单的搁了一张床,一张案,几张蔺席。案几直接搁在床上,一位长须老者,佝偻着背脊,正趴在案上吃力的眯眼写字,他写得极慢,落笔迟疑,且频频出错,不时用小刀将写错的字刮掉重写。
门打开时,他只是凑着烛光向门口下意识的瞥了一眼,却并没有在意我的出现,仍转过头继续冥思该如何落笔。
时隔十六年,我本也没能料到他还能活于世上,看到他的一瞬间,似乎许多尘封的往事便不由自主的被重新翻启。那一刻,我站在门口,竟有了种怯意,不敢再近步干扰。
纱南从我身边走上前欲先招呼,被我一把拽住胳膊。终于,我深深吸了口气,拖着沉重的脚步上前,走到床前,扑通跪下。
“哦?”床上的老者倾身相顾,“这是谁啊?何故行此大礼,老夫受不起……”
“妾身阴丽华,恳求程老先生宽恕怠慢无礼之罪!”
床上老者没有立即表态,我跪在地上,额头触及冰冷的地面,感觉心里的伤痛也一点点在反复翻搅。
“原来是……贵人请起吧,莫要折杀老夫了。”他行动迟缓的从床上下来,我随即捧起身侧的草鞋,恭恭敬敬的套在他的脚上。
他慌忙缩脚,惊呼:“你这是做什么呢?”
我不容他退缩,固执的替他穿上鞋,口中只道:“旁的且不说,先生乃我故交,是为长辈,理当如此。”
他脚踩实地,跺了跺脚,连声叹气:“没想到十余年不见,你高居尊位,居然还能记得我等故人。也罢,也罢……你且请起。”
我不肯起,仍是跪地求道:“求程先生救我夫君一命!妾身愿以身代命!”
程驭颤巍巍的扶我起来,我执意不肯,他年老体迈,根本拗不过我,只得喘吁吁的道:“老夫年岁大了,只怕心有余而力不足。”
我心里一酸,烛光下这位年过古稀的老者,满面褶皱,两眼浑浊,就连说话的声音都显然底气不足。我心里刚刚升起的那点希望,喀的声碎裂开,只得含泪颤道:“先生神技,但求一试。”
事到如今,死马当活马医吧!如果刘秀有什么不测,我也万万不可能独活。
“唉。”他长长的吁气,“果然被子陵言中,他这家伙溜得快啊,撇下老夫……唉,也罢,既来之,则安之。老夫姑且一试,姑且一试……”
我重重的磕了头,这才含泪起身,他笑眯眯的望着我,脸色这才变得和蔼起来。
我知道强行掳他来偃师,此等做法毕竟有失妥当,不觉羞愧的红了脸。他细细的看了我两眼,忽然长长的叹了口气:“没想到……唉,不说了,不说了,这就请贵人带老夫去觐见陛下吧。”
我忙扶着他的胳膊,搀他出去。眼见程驭从床上摸出一根木柺,拄着颤巍巍的走三步歇一步,我心里顿时又凉了半截。
黎阳
程驭年纪虽老,医术却要比我想象的精湛,想来这十六年不仅仅只在江边垂钓,隐世不出的同时,他对医术的钻研也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更胜往昔。
刘秀显然没能认出眼前替他医治的老头便是当年在河北下博指路的“仙人”,时隔太久,一面之缘的记忆早已模糊,更何况程驭比起当年“仙风道骨”的风姿,现在的样貌,更似垂垂老朽。
岁月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刻画下深刻的痕迹,每一笔都是如此的清晰和残酷,丝毫没有因为个人身份的不同而稍加留情。
刘秀的情况在一天天的好转,经过程驭的施针用药,病情已相对稳定。他的言语已如常人,只是行动上仍有不便,中风造成的手脚麻痹,使得他左半身一度瘫痪,如今在程驭的悉心治疗下,也正在慢慢恢复知觉。
我已忘了自己曾暗自流了多少眼泪,程驭仍如当年一般,用药急且猛,刘秀虽然康复有望,但这其中所受苦痛,却比死还难受百倍。病痛折磨得他夜不能寐,夜里我爬起来替他翻身,总能见他疼得满头大汗,却咬牙不吭半句。
当我哭着问他,既然疼,为什么不喊出来?他却说怕吵醒我。自那以后每天夜里起来,我再没见他醒着,总是安详的闭着眼沉沉入睡,低鼾起伏,状若酣然。然而熟悉如我,又怎么没有觉察到,他疼得微微打颤却极力克制的细微表情。
我懂他的良苦用心,所以在替他翻身,揉捏腿脚的时候便假装不知情,眼泪在我眼眶中打转,我却得强忍着不让它落下,这种滋味,只有他和我才能体会到其中包含了多少心酸。
这一日天气清朗,我用轮椅推他到庭院中赏花,他精神极好,指着荆棘杂草中的一株不知名的兰草与我讲解。可我的心思并不在这上头,他讲了好一会儿,我真正听进去的却没几句。
终于,我的愣忡换来他一声低叹:“如果真要出事,也不是在这里长吁短叹便能解决问题的。”
我一凛,回过神来。刘秀坐在轮椅上,难掩憔悴的面容,带着宽仁的微笑,只是眼神十分睿智明利。这让我想起那个临朝的建武汉帝,而非一个病痛缠身的中风患者。
我跪在他面前,头枕在他的腿上,低声呢喃:“如果我说一点都不担心,那是骗你,也是骗我自己。”
他用手抚摸着我的头发,低沉的笑:“太子留在京里,朕也甚是想念。皇儿们皆有争当孝廉之心,也应为天下表楷。这样吧,传诏他们从驾南巡……”
我倏地抬起头,愣愣的瞅着他。
刘秀看着我,含笑点了点头,目光清澈。
他果然不愧为一朝天子,虽然病了,对于政治的敏锐却一点都没有降低。皇帝病重,独留皇后与太子在京中坐大,独揽朝政,总有一日会惹出大麻烦。
虽说京都有吴汉坐镇,却终不是长久之计。如果雒阳当真发生异变,只怕面临这场惊天动地的变乱,我们也唯有眼睁睁的看着,鞭长莫及。到那时,也许恢复健康的刘秀有朝一日还能有翻云覆雨的手段将这场动乱重新拨乱反正,但是当异变发生之时,我儿刘阳只怕已难逃一劫。
“皇子从驾不是不可,只是……”只是皇太子若从驾,以我们现在的精力,谁又能镇得住刘彊他们?郭氏外戚的人脉与势力如今即使称不上权倾朝野,也难保不会渗透到皇帝身边。
刘秀淡淡一笑,手掌一翻,掌心露出一块金铜饰物,形同虎状,虎身用金丝刻制铭文。他将这半枚虎符放到我手里,轻轻说了三个字:“黎阳营。”
我心头剧震。建武六年合并郡国时,朝廷曾改革地方兵制,裁减并改善了郡兵的征调制度,全国一统后,撤销郡常备军,将原来地方上的一些营改编为长期驻守军。这其中为保雒阳、长安两京安全,分别在黎阳、雍县东西两地设置军营——黎阳营位属冀州魏郡,集幽州、冀州、并州三州精兵组建,驻屯黎阳,警戒黄河以北动向;雍营则是原先扶风都尉统辖的部队,驻守雍县,负责三辅地区,作为长安西部的军事屏障。
这两支军队都由中央直接指挥,算是天子部署的嫡系精锐兵力。
如果说我对雍营的军备实力还不是太了解,那对于那支驻扎在黎阳,专门针对河北势力而组建的黎阳营,却不可谓不熟知。因为当年地方武装力量裁员时,阴家安置在河北的突骑军无处可去,考虑到作为外戚,蓄养如此一支精锐部队委实太过扎眼,于是在我接受影士组织后,便将这支由我提议,阴家花了无数心血培养出来的骑兵,以地方零散兵的名义,拆整化零的慢慢融入进朝廷设置的黎阳营中。
到如今,这种渗透已近十年,黎阳营中的一些将领,得力干将背后却仍隐藏着另一种身份。
我手中紧紧握着那半枚虎符,心里悬着的一块大石终于稳稳落下。其实如果没有刘秀这番提议,少不得我也已决定要破釜沉舟,动用黎阳营中的旧部,渡过眼下这个难关。
“你派个得力的人送虎符去黎阳,征调一千骑兵速至章陵。”刘秀压低声音,附耳叮嘱,“这事需做得谨慎,事先不能露了风声。”
我明白其中利害,于是点了点头,起身:“调兵的事你且放宽心,保管万无一失。”
他笑道:“这点能耐用在你身上,实在大材小用